53回 張格爾縱橫西域 宣宗帝宵旰深宮

關燈
話說長齡告知家人,家人都道:“曹中堂機心也太重,咱們現在不必與他計較。

    ”長齡道:“誰又不傻了,跟他計較什麼,上頭正信他呢。

    ”随要朝服穿了,入朝謝過恩,擇定出月初三出都。

    親友們得着此信,忙都備酒餞行。

    長将軍因邊務倥偬,一概謝絕。

    此番出都,并不按站而行,擇請訓時光奉有密谕,所以晝夜兼程的趕,不意趕到伊犁。

     張格爾兵馬,已非常利害,西域四座大城,喀城,英吉爾沙,葉爾羌,和阗,都已失掉。

    原來慶祥接了南路參贊之任,就叫司員把伯克阿布都拉喚來。

    這阿布都拉,原是伊犁地方的好回,狡詐百出,偏偏慶樣會相信他!回中事情不論大小,都要詢問他的。

    當下司員把阿布都拉喚到,見過慶參贊。

    慶祥就問:“張格爾手下到底有多少人馬?各地回衆可都服他?你總知道的。

    ”阿布都拉道:“回參贊話,張格爾,李格爾,都是好事的人編造出來的。

    當日霍集占兄弟,大小和卓被巴達克山殲滅之後,他的孫子布拉一登又被大軍俘入了京師,和卓子孫早已滅絕盡淨,年深代遠。

    這會子,哪裡又跑出張格爾李格爾來冒充和卓子孫。

    ”慶祥道:“照你講來,是逆回沒有後裔存留了?”阿布都拉應了一聲“是”。

    慶祥道:“怎麼阿奇木王努斯咨報前任參贊永芹,又說張格爾确是和卓子孫呢?難道阿奇木王知道的倒沒有你詳細麼?”阿布都拉道:“那是阿奇木王的妄報,永參贊的妄信,以誤傳誤,就誤到這會子,參贊再也不要信他。

    ”司員在旁也幫着他講話,慶祥信以為真,遂不設備。

    一面修本奏劾阿奇木王努斯妄報逆裔有子之罪。

    劾折拜發得沒有幾日,驚報傳來,說逆回張格爾率領安集延布魯特回衆五千,由開齊山路突至回城,祭拜他祖宗和卓的墳墓。

    慶祥大驚,慌向左右道:“和卓的墳墓,回子稱做瑪雜,離這裡隻有八十多裡。

    張格爾到了那裡,怕就要來搶城呢。

    ” 忽報協辦大臣舒爾哈善、領隊大臣烏淩阿求見。

    慶祥忙叫請會。

    二人進内,舒爾哈善道:“參贊誤信一奸一回的話,沒有設備。

    現在張格爾哭祭先茔,很有攻撲喀城之勢。

    如果有失,上頭責問起來,如何回答呢?”慶祥道:“此事都是阿布都拉一個兒的不是,兄弟閑了總要重重的辦他呢。

    ”烏淩阿接口道:“參贊還要辦他嗎?他這時候怕在瑪雜裡,跟張格爾一塊兒祭拜和卓呢。

    ”慶祥驚道:“怎麼阿布都拉會與張格爾在一塊兒呢?” 舒爾哈善道:“原來參贊還沒有知道阿布都拉跟張格爾原是聯通一氣的,所以他力稱和卓沒有子孫呢。

    ”慶祥道:“已往的事也不必論了,倒是眼前怎麼想個法兒救急呢。

    ”烏淩阿道: “先發制人,還是咱們先領一支兵,到那裡去搜捕。

    天可憐見,僥幸打一個勝仗,保得喀城沒事就好了。

    ”慶祥道:“這件事情,少不得總要借重二位了。

    ”舒爾哈善道:“都辦的國家的事,說什麼借重不借重。

    ”慶祥道:“二位要帶多少兵去?” 烏淩阿笑道:“這裡有幾多人馬呢,都提了去,剩座空城子參贊也難守禦。

    随便一抽一調千幾百名,咱們出仗,倒也不在乎兵多呢。

    ”慶祥無語。

     當下烏、舒兩人,點了一千二百多名兵士,配齊馬匹器械,掌号出發。

    離了喀城,一直向瑪雜殺去。

    這瑪雜,就是和卓墳墓,周圍五裡多路,牆垣三重,形勢頗為險固。

    兩大臣軍行迅疾,風馳雨驟,隻半日就到了。

    張格爾聞報,就聚集回衆演說道:“我回族弟兄聽了,須知瑪雜不是我和卓一家的私墓,是我們回部全族的聖墳。

    鞑子蠻橫,膽敢侵犯聖墳,可知他們眼裡竟沒有回族了。

    我們要是不能保護聖墳,我回祖谟罕谟德在天之靈也要赫然震怒呢。

    回濟有言:斬魔即所以衛道,為衛道而死者,即得升天。

    我們弟兄須努力,戰勝固足衛道,戰死亦獲升天。

    我回族弟兄果皆血戰而死,我知回祖谟罕漠德在天上定然含笑相迎呢。

    自霍集占減亡之後,鞑子虐一待吾族,奴使獸畜,幾不視為人類。

    我回族深怨積憤之氣,上徹層霄。

    回祖谟罕谟德照鑒已久,此番開仗,我深信我回祖在天定然呵護,有勝無敗,可斷言也。

    ”潮衆聽了他這一番話,勇憤之氣頓時增起十倍,一個個摩拳擦掌,争欲平吞鞑子,掃盡滿人。

    正這激昂當兒,舒烏兩大臣恰恰下令攻撲,張格爾率領回衆,開牆沖出,宛如一群猛虎,利害得要不的。

    遇者辄死當者一靡一。

    千二百名旗兵,不過半日工夫,差不多全軍覆沒。

    舒爾哈善陣亡了,烏淩阿率着十多名殘軍敗卒逃回喀城。

    慶祥吓得面如士色。

    還是烏淩阿有點子主意,獻計盡調各營各卡旗兵到喀城鎮守。

    慶祥道:“我現在已經沒了主意,營裡頭各事,悉憑老哥調處罷。

     ”烏淩阿道:“公事總要參贊發的,不然,怎麼調的動呢?”慶祥道:“老哥自去與老夫子商議罷。

    ”公事發去不多幾日,各路兵馬都已調到。

     此時各城回子都已響應,旬日之間聚衆萬計。

    張格爾又派人聯約敖罕,請他速派安集延萬人前來接應,要他事成之後,四城子女玉帛,共派公分,還願把喀城割隸給他。

    回衆見張格爾這麼舉動,都很不解。

    張格爾道:“苦軍雖衆,鸷悍善戰,總要讓人家一着。

    西域俗語,回兵百人,不如安集延一人。

    現在喀城鞑子雖然不多,深恐伊犁北路援軍到來,我們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