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帝本紀

關燈
(一) 少帝的名字叫重貴,是晉高祖的堂侄。

    父親諱名敬儒,母親姓安,唐朝天..十年(913)六月二十七日出生在太原汾一陽一裡。

    石敬儒曾經做過後唐莊宗的騎将,早年去世,高祖把少帝當作兒子看待。

    少帝年少時就恭敬仁厚。

    高祖喜歡他,到各地鎮守都曾讓他跟随前行,曾把諸多事情委托給他辦理,但少帝生一性一喜好馳驅射擊,有祖先的遺風。

    高祖鎮守太原時,讓琅笽王震教少帝《禮記》,少帝不能領悟其中的意義,對王震說:“這不是我家幹的事。

    ”當高祖在太原被圍時,少帝親自冒着飛箭流石,在高祖身邊屢獻計策,高祖更加器重他。

    高祖接受契丹的冊封為後晉皇帝,準備進入洛一陽一,打算留下一個兒子撫鎮晉一陽一,便事先與契丹國主商議,契丹國主說:“讓各位公子都出來,我為你挑選一個。

    ”于是便在高祖的兒子中指着少帝對高祖說“:這個眼睛大的可以!”便任命少帝為北京留守,拜為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司徒,代理太原尹,主管河東管區内節度觀察事務。

    天福二年(937)九月,征召回朝廷,授予光祿大夫、檢校太保、右金吾衛上将軍。

    三年十二月,任命為開封尹,加封檢校太傅,封為鄭王,增加食邑三千戶,旋即又加封檢校太尉、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六年,高祖駕臨邺都,改任廣晉尹,進封為齊王。

     天福七年(942)六月十三日,晉高祖駕崩,遵從遺诏,少帝在靈柩前繼承了帝位。

    少帝在并州沒有顯著的聲望,在治理安定浚地郊區時,則大有寬容仁和的聲譽。

    跟随高祖幸臨邺都的這一年,遇上幹旱,高祖派人到白龍潭祈請上天降雨,有一條白龍在潭水的中心顯現,這天夜裡下了一尺多深的及時雨,人們都感到驚異,到這時,少帝果然登上了皇位。

    十五日,賞賜侍衛各軍将校錢币,從一百貫到五貫不等,是因為剛剛即位以示恩賜。

    十六日,宰相馮道等率百官請求處理政務,一共上了三次表奏,才予準允。

    十八日,開始在崇德殿門偏廊處理政務,分别命令在朝臣僚因即位禀告天地宗廟社稷。

    派右骁衛将軍石德超等押解先帝禦馬二匹,前往相州西山殺馬祭祀,這是用的北方習俗禮儀。

    二十四日,任命司徒兼侍中馮道為已故皇帝山陵使,門下侍郎窦貞固為副使,太常卿崔..為禮儀使,戶部侍郎呂琦為鹵簿使,禦史中丞王易簡為儀仗使。

    二十七日,派主管四夷館事務的朱崇節、右金吾大将軍梁言持國家信物出使契丹。

    這時,河南、河北、關西都上奏蝗蟲損害莊稼。

     秋七月一日,百官穿喪服到天清殿祭奠。

    六日,诏令凡宮殿、州縣以及官名、府号、人的姓名中有與先帝名諱“敬瑭”同音的加以更改,于是改西京明堂殿為宣德殿,中書政事堂為政事廳,堂後官房頭為錄事,其餘的為主事。

    七日,已故皇帝大祥,少帝脫一下了喪服,文武百官穿上絲絹。

    九日,少帝脫一去祭服,百官穿吉服,十日,太皇太後劉氏去世,她是高祖的堂伯母,傳下遺诏,喪服禮儀陵園不用皇後禮節,皇帝不得荒廢軍國機務要事。

    不久禮官上奏:“依照條令法式,為祖父母服..禮一周,又按照喪葬條令,皇帝本人服一周喪禮的,啼哭三次就可以了。

    請準照後唐同光三年,皇太妃在北京去世時,莊宗在洛京西宮裡舉哀服喪,停止上朝三天的舊例。

    ”少帝依從了。

    又派國子祭酒兼戶部侍郎田敏上奏禀告高祖靈位。

    十一日,右谏議大夫鄭受益、中書舍人楊昭儉一并停免現任官職,是因為請假在外,不赴國喪的緣故。

    十五日,宰相馮道等帶領文武百官到崇德殿門拜上奏表,請求少帝移駕正殿,一共上了三次奏表,才予準允。

    安州上奏,洪水淹沒平地七尺深。

    十八日,少帝駕臨正殿,宣告制令“:大赦天下,各道州府各類罪犯,除十惡五逆、殺人搶劫、貪一官受賄、合制毒一藥、殺牛鑄錢的除外,其餘罪犯,都予赦免。

    襄州安從進如能真誠悔過,也可一并釋放。

    其他朝廷内外臣僚将校,一并施加恩澤。

    天下有蝗蟲的地方,一并給予免除租稅。

    ” 十九日,恒州順國軍節度使杜重威、河東節度使劉知遠,一并加封檢校太師,并增食邑。

    青州平盧軍節度使楊光遠加守太師。

    二十一日,郓州天平軍節度使兼侍衛馬步都虞候景延廣加封特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侍衛親軍都指揮使。

    滑州義成軍節度使兼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李守貞,相州彰德軍節度使、侍衛步軍都指揮使郭謹,一并加封檢校太傅,并增加食邑。

    宰臣馮道等上奏,請求按照舊例設置樞密使,大意是:“竊以為樞密使創始于前朝,在皇上近旁侍奉,其來已久,便利很多。

    近年前樞密使劉處讓偶然遭遇家喪,由于受到喪制的拘限,就被罷免了,當時隻議定更換樞密使人選,沒有公開降诏永遠廢除樞密使一職,現在我們不過希望能各守職分,哪敢回避繁難,誠請按舊制設置樞密使。

    ”當初,高祖在後唐明宗朝任官,看到樞密使安重誨執政專權,獎賞處罰盡由己出,常常憎惡他,等到即位做了皇帝,所以,決意廢除樞密使,所轄職權全部委任給中書省。

    到這時,馮道等厭煩中書省事情繁雜,所以又請求設置樞密使,希望分出他們部分權力。

    一共上了三次表,但沒有準允。

     二十三日,徐州節度使李從溫、宋州節度使安彥威一并加兼中書令,西都留守、充襄州行營都部署高行周加兼侍中,鳳翔節度使李從日嚴加守太保。

    派朝中使者到中書省賞賜宰臣馮道生辰器皿錢物,馮道在幼年遇上戰亂流離失所,父母早亡,不曾記得生日,堅辭不受。

     這個月,十七處州郡遭受蝗災。

     八月一日,文武百官喪服恭臨天清殿。

    四日,任命左散騎常侍羅周嶽為東京副留守。

    九日,任命山陵禮儀使、太常卿崔..為太子賓客,分掌西都事務,是因為他生病的原因。

    十一日,晉昌軍節度使桑維翰加封檢校太傅。

    十三日,宰相馮道加封守太尉,趙瑩加封中書令,李崧加封左仆射兼門下侍郎,和凝加封右仆射。

    契丹派使臣帶來慰問禮馬二十匹和絲綢絹帛等物。

    這一天,襄州行營都部署高行周上奏,收複襄州,安從進自一焚而死,活捉他的兒子安弘贊并斬殺了他。

    原河東節度使康福去世,追贈太師,谥号武安。

    十七日,任命太子太保兼尚書左仆射劉日句為太子太傅。

    下诏賞賜襄州城内百姓粟谷,大戶賞二斛,小戶賞一斛,是因為長久被圍困的原因。

    十九日,安葬太皇太後于魏縣秦固村。

    二十二日,契丹派使來祭吊高祖,送喪禮禦馬二匹、羊一千隻、絹一千匹。

    契丹國主的母親也派使臣前來慰問。

    下诏免除襄州城内居民今年夏、秋二季的房屋稅,襄州城外原朝廷軍隊紮營的地方給予放免二年的租稅。

    對被安從進脅從的人,一切不予追究。

    這個月,河中、河東、河西、徐、晉、商、汝等府州發生蝗災。

     九月一日,百官喪服恭臨天清殿。

    三日,分派朝臣到佛寺道觀祈禱求雨。

    五日,兩浙節度使、吳越王錢弘佐,福建節度使王延羲,一并加賜領地食邑,又改賜功臣名号。

    九日,少帝駕臨乾明門,觀看襄州行營都部署高行周、都監張從恩等獻俘,有關官員宣讀捷報完畢,便将安從進的兒子安弘受等四十四人遊街示衆,然後都處死。

    特赦京城拘禁囚犯。

    八日,在崇德殿宴請出征歸來的将校,分别賞賜财物。

    九日,宰相和凝奉上《回河頌》,賞賜他鞍馬器帛。

     冬十月一日,百官穿着喪服敬臨天清殿。

    襄州利市廟封為順正王,又令本州修建高大的廟宇。

    十三日,打開高祖暫殡之宮,百官穿着初喪服裝入宮臨視。

    十四日,高祖靈車出發,少帝在朱鳳門外舉行送行的祭奠禮儀,祭禮完畢回到宮中。

    二十七日,太保盧質去世,追贈太子太師,谥号文忠。

    二十九日,宰臣李崧的母親去世,送回葬在深州,少帝派使臣前往吊唁祭祀。

    二十日,契丹派使臣來祭奠高祖,送喪禮馬三匹,衣三套。

     十一月十日,在顯陵安葬高祖皇帝。

    十二日,湖南上奏,原洪州節度使馬希振去世。

    十八日,下令宰相分别到佛寺道觀祈禱下雪。

    二十日,将高祖神主附祭于太廟。

    二十一日,任命右金吾衛大将軍、臨時主管三司的董遇為三司使。

    下令天下“:州郡收取鹽稅時,按過稅每斤七錢,住稅每斤十錢收取,州府鹽院和主管部門一并派人辦理。

    ”在此之前,各州府除蠶鹽外,每年在生産海鹽的地方大約收取十七萬貫的鹽款,高祖因為對海鹽的法禁,觸犯的人數衆多,于是開放鹽法禁令,準許流通經商,讓州郡分配征收人戶的食鹽錢,大戶一千文,小戶二百文,分為五等,當時也很便利。

    現在掌管賦稅者想增加稅收,又難以馬上改變以前的法令,于是加重關市的征稅,想杜絕販賣而将收益歸于官府。

    鹽法禁令與從前一樣,而鹽稅錢也照樣征收,至今已成為弊端。

    這一天,少帝下令:“天地宗廟社稷以及各種祠堂的祭祀,探知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