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公蕭遙欣傳

關燈
曲江公蕭遙欣字重晖,是始安王蕭遙光的弟弟。宣帝的哥哥西平太守蕭奉之沒有後代,就把蕭遙欣過繼為曾孫。蕭遙欣在幼年的時候,就體形很高,明帝曾經對江纏說:“遙欣雖然年幼,但看他的神采,很有骨力,必定會成為美才,隻是不知道時運怎樣。”安陸昭王蕭緬說:“不擔心他們兄弟不富貴,隻是怕蕭緬來不及見到。”說話間慘然而悲哀。

    他年齡剛剛七歲時,有一次出了齋房,看見有一個附近的小孩,善于彈射飛鳥,無不應弦墜一落。蕭遙欣對他說:“一般的遊戲很多,何必急着彈射小鳥!鳥自己在空中飛翔,對人有什麼妨礙?無趣味地殺害這些生靈,也不要太急迫。”小孩被他的話所感動,就不再彈鳥。當時的少年都喜歡這種遊戲,于是各處也都停止了。

    十五六歲的時候,他便博覽經史。二十歲任命為中書郎。明帝入朝輔佐國政,蕭遙欣與始安王蕭遙光等人參與政事,凡是他所談論推薦的,都是優秀人才。因此朝野人士歸向,軒蓋盈門。

    延興元年(494),明帝以蕭遙欣為延州刺史。當時豐城公蕭遙昌出京鎮守壽春,明帝在便殿秘密為他設宴,始安王蕭遙光也在座,明帝凄慘地對蕭遙欣說:“昭王說,不擔心你們兄弟不富貴,而怕來不及見到,現在怎麼樣呢?”于是悲痛得不能自制,君臣都嗚咽不止,侍從們淚如雨下。等到停泊在歐一陽一岸邊,他忽然對左右的人說:“近來為什麼都不見有人彈射?”左右的人說:“有門生因為彈射而使人感到憫惜,便以此廢棄,到處都停止了。”蕭遙欣笑着說:“我小的時候随便說說罷了,怎麼因此就斷絕了呢?”建武元年(494),晉升官号為西中郎将,封為聞喜縣公,調任荊州刺史,加官都督,改封為曲江縣公。明帝的子弟都還弱小,晉安王蕭寶義有殘疾,所以由蕭遙光主管揚州,居于中心,蕭遙欣住在陝西,在外面,權威都在他的門下。

    蕭遙欣喜一愛一武勇,聚養武士,作為護衛。永泰元年(498),诏令蕭遙欣以本官兼任雍州刺史、甯蠻校尉,遷移州鎮到襄一陽一。魏軍退走後,他沒有離開。去世後,追贈為司空,谥号為康公,埋葬用的是王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