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鮮之傳
關燈
小
中
大
鄭鮮之字道子,荥一陽一開封人,是魏朝的将作大匠鄭渾的玄孫。
祖父鄭襲,是大司農,曾經做過江乘縣令,所以就住在了境内。
父親鄭遵,是尚書郎。
鄭鮮之閉門讀書,杜絕與人交往。
起初做桓偉的輔國主簿。
在這以前,兖州刺史滕恬被丁零的翟遼所消滅,一屍一體沒有返回内地。
滕恬的兒子滕羨照樣做官不誤,輿論對他不滿。
桓玄在荊州,讓群僚對此進行廣泛議論,鄭鮮之說:“名教極大,忠孝而已。
至于變通抑揚,常常事情不同。
追根溯源,都是尋求心意而舍棄行迹。
若看行迹,人們的遭遇可能不同。
所以聖人有時通過事情來輔助教化,有時通過事情而定出罪名,屈伸予奪,很難等同,統觀各種情況,全都可以總而論之。
天命可以逃脫嗎?而伊尹廢了君主;君王可以脅迫嗎?而鬻拳受到稱贊;忠誠可以愚昧嗎?而箕子同樣仁義。
由此以下,情況不同而聲望一緻、贊譽異樣而美名同等的例子,不可勝數。
現在像滕羨這種情況,或者終身隐居,隔絕人間雜事;或者入朝從政,前人無可譏諷。
贊成滕羨做官的就以無譏為證據,反對滕羨做官的則以隐居為美談。
兩者折中,則情況的異同就可以看清了。
聖人設立禮教,還曾說過有禮教而無時機,君子也無法通行。
有禮教而無時機,正因為事情有所變通,是不可固守一種模一式的。
” 宋武帝興起義兵後,他逐步升為禦史中丞。
一性一格剛直,很合乎司直的職務特點。
他的外甥劉毅在當時權力很大,朝野人士無不歸附,鄭鮮之盡心于武帝,獨獨不肯屈從劉毅,劉毅非常憤恨。
因為他和劉毅是舅甥關系,制度規定不能互相糾彈,便讓侍禦史丘垣奏表彈劾劉毅專擅赦免傳诏羅道盛。
诏令沒作處理。
當時的新制度規定,長吏因為父母的疾病離職,三年内不準做官。
山一陰一令沈叔任由于父親生病離職,鄭鮮之因此建議說:“現在因為探望父母的疾病而加給罪名,違背義理,沒有比這更大的。
我以為應該依從舊章規定,在理義上才恰當。
”朝廷采納了他的建議。
從此自二品以上,做父母或做祖父母較晚的,墳墓崩毀以及生有疾病,族屬就可以離職去照看,都不加禁罰。
劉毅将去鎮守江陵,武帝在江甯和他舉行宴會,朝士都參加了。
劉毅平素一愛一玩詂..,便在這裡一塊遊戲。
武帝和劉毅在收局時各得了其中的一半,錢币堆得很多,劉毅呼叫武帝合在一起。
劉毅先擲得了雉,武帝很不高興,過了好一陣才作答,四座的人們都聚一精一會神地注視着。
結果擲得了盧,劉毅心裡十分厭惡,對武帝說:“我知道您不會把大座席讓給别人。
”鄭鮮之大喜
祖父鄭襲,是大司農,曾經做過江乘縣令,所以就住在了境内。
父親鄭遵,是
鄭鮮之閉門讀書,杜絕與人交往。
起初做桓偉的輔國主簿。
在這以前,兖州刺史滕恬被丁零的翟遼所消滅,一屍一體沒有返回内地。
滕恬的兒子滕羨照樣做官不誤,輿論對他不滿。
桓玄在荊州,讓群僚對此進行廣泛議論,鄭鮮之說:“名教極大,忠孝而已。
至于變通抑揚,常常事情不同。
追根溯源,都是尋求心意而舍棄行迹。
若看行迹,人們的遭遇可能不同。
所以聖人有時通過事情來輔助教化,有時通過事情而定出罪名,屈伸予奪,很難等同,統觀各種情況,全都可以總而論之。
天命可以逃脫嗎?而伊尹廢了君主;君王可以脅迫嗎?而鬻拳受到稱贊;忠誠可以愚昧嗎?而箕子同樣仁義。
由此以下,情況不同而聲望一緻、贊譽異樣而美名同等的例子,不可勝數。
現在像滕羨這種情況,或者終身隐居,隔絕人間雜事;或者入朝從政,前人無可譏諷。
贊成滕羨做官的就以無譏為證據,反對滕羨做官的則以隐居為美談。
兩者折中,則情況的異同就可以看清了。
聖人設立禮教,還曾說過有禮教而無時機,君子也無法通行。
有禮教而無時機,正因為事情有所變通,是不可固守一種模一式的。
” 宋武帝興起義兵後,他逐步升為禦史中丞。
一性一格剛直,很合乎司直的職務特點。
他的外甥劉毅在當時權力很大,朝野人士無不歸附,鄭鮮之盡心于武帝,獨獨不肯屈從劉毅,劉毅非常憤恨。
因為他和劉毅是舅甥關系,制度規定不能互相糾彈,便讓侍禦史丘垣奏表彈劾劉毅專擅赦免傳诏羅道盛。
诏令沒作處理。
當時的新制度規定,長吏因為父母的疾病離職,三年内不準做官。
山一陰一令沈叔任由于父親生病離職,鄭鮮之因此建議說:“現在因為探望父母的疾病而加給罪名,違背義理,沒有比這更大的。
我以為應該依從舊章規定,在理義上才恰當。
”朝廷采納了他的建議。
從此自二品以上,做父母或做祖父母較晚的,墳墓崩毀以及生有疾病,族屬就可以離職去照看,都不加禁罰。
劉毅将去鎮守江陵,武帝在江甯和他舉行宴會,朝士都參加了。
劉毅平素一愛一玩詂..,便在這裡一塊遊戲。
武帝和劉毅在收局時各得了其中的一半,錢币堆得很多,劉毅呼叫武帝合在一起。
劉毅先擲得了雉,武帝很不高興,過了好一陣才作答,四座的人們都聚一精一會神地注視着。
結果擲得了盧,劉毅心裡十分厭惡,對武帝說:“我知道您不會把大座席讓給别人。
”鄭鮮之大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