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胤傳
關燈
小
中
大
處的地方狹小,容不下學徒,于是遷到了秦望山。
山上有飛泉,便建起了學舍,以樹林為外援,就山崖做圍牆,另外建了一座小綁室,住在裡面,親自開關門戶,僮仆都不能進來。
山旁種田二頃,講課之餘就由學生跟着遊覽。
何胤起初遷來将要築室的時候,忽然看見兩個人戴着黑冠,容貌偉岸,問何胤說:“您想住在這裡嗎?”便指着一處地方說:“此處特别吉利。
”忽然又不見了。
何胤依照他們的話作了選擇。
不久山上發了洪水,樹木石頭都被倒拔,隻有何胤所住的房子獨存。
蕭元簡便讓記室參軍鐘嵘作了一篇《瑞室頌》,刻在石頭上作為表揚。
後來蕭元簡要離開會稽郡,入山與何胤告别。
何胤送他到都賜埭,離郡三裡,于是說:“我自己棄絕了人事,交遊的道路斷絕,不是您貴人降臨山林,哪會重見城鎮。
此地的遊覽,從今就要斷絕了。
”握着手流下了眼淚。
何氏過江後,從晉朝的司空何光開始,都葬在吳地的西山。
何胤的家世年齡都不長久,隻有祖父何尚之活到七十二歲。
何胤的年齡趕上了祖父時,便遷移回到了吳地,作了《别山詩》一首,言辭十分凄怆。
到了吳地,他住在武丘山西寺講述經論,學徒們又随他前來。
東部的郡縣官員路過的,無不全部前來。
何胤常常禁止殺生,有個虞人追逐一隻鹿,鹿徑直跑到何胤跟前,趴下不動。
又有一隻奇異的鳥像是鶴,紅色,聚集在講堂裡,馴順如同家禽。
起初,開善寺的藏法師與何胤在秦望山相遇,後來回到了京城,死在鐘山。
臨死的那天,何胤在波若寺見了一個僧人,送給何胤一個香爐匣和一盒子書,說:“貧道從揚都出發,呈給何居士。
”說罷便不見了。
何胤打開盒子,乃是《大莊嚴論》,世間未有。
查訪這個香爐,原是藏公所曾用的。
又在寺内立了明珠柱,柱便七天七夜放光。
太守何遠把這種情況啟奏了昭明太子,太子欽佩他的德行,就派舍人何思澄送上了手令對他進行贊美。
中大通三年(531)去世,享年八十六歲。
在此以前,何胤曾經生病,妻子江氏夢見神告訴她說:“你丈夫的一陽一壽已盡,既然有了大德,應該獲得延期,你要去代替他。
”妻子醒了叙說了夢中的情景,很快就得病而死,何胤的病卻好了。
到現在何胤夢見了一個神女和八十來個人,都穿着交領的喪服,排列在面前,一起跪拜在一床一下,醒了以後,又一次看到,于是他便讓人安排喪事。
随後就病重不再好轉。
起初,何胤奢侈于美味,吃飯必定要大量菜肴,後來逐漸想去掉那些太過分的,仍然是吃白魚、鳝脯、糖蟹,還認為是見不到生物。
他對吃蚶蛎有懷疑,就讓門人進行讨論。
學生鐘祎說:“鳝魚取艾,驟然屈伸,螃蟹沾糖,躁動更甚。
仁人心意,深懷憂傷。
至于車鳌蚶蛎,眉目内陷,可悲渾沌得出奇,粗殼外裹,無需金人的謹慎。
不衰不盛,連草木也不如,無香無臭,與瓦礫有何異!所以應該長久地供一應廚房,永遠地作為食品。
”竟陵王蕭子良見了鐘祎的議論大怒。
汝南的周..給何胤寫信,勸告讓他吃菜,說:“變化最大的,莫過于死生,活着最重的,無過于一性一命。
一性一命對于它們極其迫切,滋味對于我們可以松緩。
如果說關于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理論虛假,則十分幸運愉快,如果這種現象果然存在,而托生不止,一往一來,生死成為常事,那麼令人傷心的慘狀,自己也将會遇上。
先生對于血氣之類,雖然沒有親自動手,但是早晨野鴨,晚上鯉魚,不能不從屠宰者那裡取來。
财寶經過了賊手,還為廉士所抛棄,生命遭受了刀割,難道慈者能忍心?驺虞雖然饑餓,但不是自己枯死的草不吃,聽到了它的風格,豈不讓人多有慚愧?先生早就懂得了這些道理,我隻是說上幾句提醒一下罷了。
”所以何胤晚年便斷絕了血味。
何胤注《百論》、《十二門論》各一卷,注《周易》十卷,《一毛一詩總集》六卷,《一毛一詩隐義》十卷,《禮記隐義》二十卷,《禮答問》五十五卷。
他的兒子何撰也不做官,有高尚的風範。
山上有飛泉,便建起了學舍,以樹林為外援,就山崖做圍牆,另外建了一座小綁室,住在裡面,親自開關門戶,僮仆都不能進來。
山旁種田二頃,講課之餘就由學生跟着遊覽。
何胤起初遷來将要築室的時候,忽然看見兩個人戴着黑冠,容貌偉岸,問何胤說:“您想住在這裡嗎?”便指着一處地方說:“此處特别吉利。
”忽然又不見了。
何胤依照他們的話作了選擇。
不久山上發了洪水,樹木石頭都被倒拔,隻有何胤所住的房子獨存。
蕭元簡便讓記室參軍鐘嵘作了一篇《瑞室頌》,刻在石頭上作為表揚。
後來蕭元簡要離開會稽郡,入山與何胤告别。
何胤送他到都賜埭,離郡三裡,于是說:“我自己棄絕了人事,交遊的道路斷絕,不是您貴人降臨山林,哪會重見城鎮。
此地的遊覽,從今就要斷絕了。
”握着手流下了眼淚。
何氏過江後,從晉朝的司空何光開始,都葬在吳地的西山。
何胤的家世年齡都不長久,隻有祖父何尚之活到七十二歲。
何胤的年齡趕上了祖父時,便遷移回到了吳地,作了《别山詩》一首,言辭十分凄怆。
到了吳地,他住在武丘山西寺講述經論,學徒們又随他前來。
東部的郡縣官員路過的,無不全部前來。
何胤常常禁止殺生,有個虞人追逐一隻鹿,鹿徑直跑到何胤跟前,趴下不動。
又有一隻奇異的鳥像是鶴,紅色,聚集在講堂裡,馴順如同家禽。
起初,開善寺的藏法師與何胤在秦望山相遇,後來回到了京城,死在鐘山。
臨死的那天,何胤在波若寺見了一個僧人,送給何胤一個香爐匣和一盒子書,說:“貧道從揚都出發,呈給何居士。
”說罷便不見了。
何胤打開盒子,乃是《大莊嚴論》,世間未有。
查訪這個香爐,原是藏公所曾用的。
又在寺内立了明珠柱,柱便七天七夜放光。
太守何遠把這種情況啟奏了昭明太子,太子欽佩他的德行,就派舍人何思澄送上了手令對他進行贊美。
中大通三年(531)去世,享年八十六歲。
在此以前,何胤曾經生病,妻子江氏夢見神告訴她說:“你丈夫的一陽一壽已盡,既然有了大德,應該獲得延期,你要去代替他。
”妻子醒了叙說了夢中的情景,很快就得病而死,何胤的病卻好了。
到現在何胤夢見了一個神女和八十來個人,都穿着交領的喪服,排列在面前,一起跪拜在一床一下,醒了以後,又一次看到,于是他便讓人安排喪事。
随後就病重不再好轉。
起初,何胤奢侈于美味,吃飯必定要大量菜肴,後來逐漸想去掉那些太過分的,仍然是吃白魚、鳝脯、糖蟹,還認為是見不到生物。
他對吃蚶蛎有懷疑,就讓門人進行讨論。
學生鐘祎說:“鳝魚取艾,驟然屈伸,螃蟹沾糖,躁動更甚。
仁人心意,深懷憂傷。
至于車鳌蚶蛎,眉目内陷,可悲渾沌得出奇,粗殼外裹,無需金人的謹慎。
不衰不盛,連草木也不如,無香無臭,與瓦礫有何異!所以應該長久地供一應廚房,永遠地作為食品。
”竟陵王蕭子良見了鐘祎的議論大怒。
汝南的周..給何胤寫信,勸告讓他吃菜,說:“變化最大的,莫過于死生,活着最重的,無過于一性一命。
一性一命對于它們極其迫切,滋味對于我們可以松緩。
如果說關于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理論虛假,則十分幸運愉快,如果這種現象果然存在,而托生不止,一往一來,生死成為常事,那麼令人傷心的慘狀,自己也将會遇上。
先生對于血氣之類,雖然沒有親自動手,但是早晨野鴨,晚上鯉魚,不能不從屠宰者那裡取來。
财寶經過了賊手,還為廉士所抛棄,生命遭受了刀割,難道慈者能忍心?驺虞雖然饑餓,但不是自己枯死的草不吃,聽到了它的風格,豈不讓人多有慚愧?先生早就懂得了這些道理,我隻是說上幾句提醒一下罷了。
”所以何胤晚年便斷絕了血味。
何胤注《百論》、《十二門論》各一卷,注《周易》十卷,《一毛一詩總集》六卷,《一毛一詩隐義》十卷,《禮記隐義》二十卷,《禮答問》五十五卷。
他的兒子何撰也不做官,有高尚的風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