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觊傳

關燈
孔觊字思遠,少年時代正直有氣節,把明辨是非作為自己的責任。

    他口吃,好讀書,很早就知名。

    曾任中書黃門侍郎。

    起初,晉安帝的時候,散騎常侍官位很重要,與侍中沒有區别,後來職位閑散,用人漸漸變輕。

    孝建三年(456),孝武帝打算加重它的分量,于是吏部尚書顔竣奏表,建議讓孔觊和司徒左長史王景文作為這個職位的人選。

    孝武帝不想讓威權留在下面,此後把吏部尚書分置為兩人以減輕它的重要一性一。

    侍中蔡興宗對别人說:“選才職位重要,常侍職務閑淡,改變的隻能是名字而不是事實,雖然君主想安排它們的輕重,人心難道可以改變麼?”随後常侍的職務重又降低,吏部的貴重仍無改變。

     大明元年(457),調任太子中庶子,兼任翊軍校尉,曆經秘書監、廷尉卿,後為禦史中丞。

    他曾經鞭打令史,被有關部門所檢舉,寬大沒有治罪。

     大明六年,任命為安陸王劉子綏後軍長史、江夏内史。

    他一性一格一愛一好酗酒任一性一,每次喝醉了就整天不醒,同僚間多有欺淩輕慢,尤其不能曲意侍奉權要得一寵一的人物,那些人無不對他又怕又恨。

    他家裡經常很貧困,無論盛衰,都不在意。

    他做府中的長史,典簽咨詢事情,他不叫前去不敢前去,他不讓離開不敢離開。

    雖然喝醉的日子居多,卻清楚地了解政治事務,酒醒的時候判決,不曾有過阻滞。

    衆人都說:“孔公一月二十九天醉,勝過世人二十九天醒。

    ” 他一性一格真誠樸素,不喜歡僞裝,遇到寶貴的玩物,取用不疑,而其他東西即使粗破,也終不改變。

    當時吳郡的顧觊之也崇尚節儉樸素,衣裘器服都揀粗陋的。

    宋代的清素儉樸,要數這兩個人。

     孔觊的弟弟孔道存、堂弟孔徽,經營了很多家産,兩個弟弟東歸,孔觊前往江中的小沙洲上去迎接他們,貨物十餘船,都是綿絹紙席之類。

    孔觊見了以後假裝喜歡,對他們說:“我近來很疲乏,很需要這些東西。

    ”于是就吩咐把它們放在岸邊,随後臉色嚴正地對他們說:“你們都屬于士人的範圍,怎麼弄到返回東部來作商人了呢?”命令全部燒盡,然後離去。

     在這以前,庾徽之做禦史中丞,一性一格豪放俏一麗,衣服玩物十分華美,孔觊代替了他的職位,衣帽用具無不粗率。

    蘭台令史和三吳富人,都有輕視的意向。

    孔觊蓬亂着頭發,松系着帶子,風貌清峻嚴肅,那些人都謹慎惶恐,不敢欺負和冒犯。

    庾徽之字景猷,颍川鄢陵人,後來死在南東海太守任上。

     孔觊後來做了司徒左長史,孔道存代替孔觊為後軍長史、江夏内史。

    當時東部大旱,京城米貴,一鬥一百錢。

    孔道存擔心孔觊非常困難,就派下屬官員運了五百斛米送給他。

    孔觊叫來那個官員對他說:“我在那裡三年,離職的時候,連路上的糧食也沒有備好。

    你到那裡不久,怎麼能得到這麼多米呢?你可以載上米再回到那裡去。

    ”那官員說:“自古以來沒有載米上水的,京城米貴,請求在這裡賣掉。

    ”他不答應,官員隻好把米再運回去。

     永光元年(465),調為侍中,後來擔任尋一陽一王右軍長史、主管會稽郡事務。

    明帝即位,召他為太子詹事,他派過去的副手平西司馬庾業擔任右軍司馬,代替孔觊主管會稽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