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粲傳
關燈
小
中
大
袁粲字景倩,是袁洵弟弟的兒子。
父親袁濯,是揚州秀才,早死。
袁粲幼年是孤兒,祖父可憐他,給他起名叫愍孫。
伯伯叔叔都是當世的顯要人物,而愍孫則饑寒貧困。
母親為琅笽王氏,是太尉長史王誕的女兒,從事紡織,來供給每天的花銷。
袁愍孫少年好學,有清妙的才能,伯父袁洵為吳郡太守,他跟随到吳郡,裹一着破衣服讀書,腳不出門戶。
他的堂兄袁靑出遊,邀請他同去,他說是有病不去。
叔父袁淑很推重他,告訴子弟說:“我們家族不乏賢人,愍孫必定會又成為三公。
”有的人家想和袁靑結婚,袁靑的父親袁洵說:“袁靑的條件不好,正可以和愍孫結婚哩。
”袁愍孫在座,流着眼淚起身出去了。
他很早就以一操一行高尚被賞識,宋孝武帝即位,漸漸升為尚書吏部郎、太子右衛率、侍中。
孝建元年(454),文帝去世的紀念日,群臣都在中興寺八關齋,吃過中飯,袁愍孫另外與黃門郎張淹又去吃魚和肉。
尚書令何尚之一向守法謹嚴,秘密地告訴了孝武帝,孝武帝讓禦史中丞王謙之上表彈劾,兩人都被免官。
大明元年(457),重新做了侍中,兼射聲校尉,封為興平縣子。
三年,因為受了山一陰一人丁承文的賄賂,把他舉為會稽郡孝廉,而被免官。
五年,封為左衛将軍,擔任給事中。
七年,轉為吏部尚書,左衛将軍依舊。
這一年,皇太子加冠,皇上到東宮赴宴,與顔師伯、柳元景、沈慶之等一齊擲色子,袁愍孫勸顔師伯飲酒,顔師伯不飲,袁愍孫于是侮辱他說:“不能和佞人周旋。
”顔師伯被皇上所一寵一愛一,皇上常常讨厭袁愍孫以寒素出身而欺淩他,因此發怒說:“袁濯的兒子要不是遇上朕,連員外郎也當不上,卻敢以寒士來傲視别人!”要親手把他殺死,命令把他拉下宴席。
袁愍孫臉色不變,沈、柳一同起身勸阻,過了好久才平靜下來。
結果讓他出京去當海陵太守。
廢帝即位,袁愍孫在郡上,夢見太一陽一落在了他胸上,很吃驚。
不久被征調管理機密,曆任吏部尚書、侍中、骁衛将軍。
袁愍孫嚴格遵守禮儀規範,廢帝讓他赤一裸一着身一體,迫使他走路,袁愍孫像平常那樣邁着文雅的步子,回過頭來說:“風雨如晦,雞鳴不已。
”明帝泰始元年(465),他擔任司徒左長史、南東海太守。
袁愍孫清高嚴謹很有風節,自視甚高,曾經著有《妙德先生傳》,接續在嵇康的《高士傳》後面來自比,說:“有一個妙德先生,是陳國人。
氣概志向深邃博大,姿态神情清澈照人,一性一格孝敬,行為溫順,生活素淡,家業簡樸,有虞舜的遺風。
先生自幼年起平時多病,一性一格懶惰,無所經營;然而對于九流百家的言論,雕龍談天的藝術,都基本懂得它們的大緻,卻不以此成名。
家中貧寒,出來做官不是他的一愛一好。
遮掩他的聲迹,隐藏他的用心,席門常常關閉,家園剛剛可通。
即使是揚雄的寂寞,嚴光的沉隐,也不超過這裡。
修道遂心,終于也沒有什麼值得稱道的。
”又曾經對和打交道的人說:“從前有一個國家,國中有一片水叫做狂泉,國人喝了這裡的水無不發狂,隻有國君打有一口井,從裡面打水喝,獨自能夠無事。
國人既然都發了狂,反而說國主的不狂為狂,于是相聚在一起謀劃共同捉住一柄一主,治療他的狂病。
火艾針藥,無不使用,國主受不了那些痛苦,于是到了泉水那裡去舀水喝,喝罷便狂了,君臣大小其狂如一,衆人才高興了。
我既然不狂,難以獨自支持,近來也想試着去喝這種泉水了。
” 他幼年羨慕荀奉倩的為人,孝武帝時請求改名為袁粲,沒有獲準許,到了明帝登基,才請求改成了袁粲,字景倩。
他的外孫王筠又說:“明帝有很多忌諱,反語袁愍為‘殒門’,明帝很厭惡,便命令
父親袁濯,是揚州秀才,早死。
袁粲幼年是孤兒,祖父可憐他,給他起名叫愍孫。
伯伯叔叔都是當世的顯要人物,而愍孫則饑寒貧困。
母親為琅笽王氏,是太尉長史王誕的女兒,從事紡織,來供給每天的花銷。
袁愍孫少年好學,有清妙的才能,伯父袁洵為吳郡太守,他跟随到吳郡,裹一着破衣服讀書,腳不出門戶。
他的堂兄袁靑出遊,邀請他同去,他說是有病不去。
叔父袁淑很推重他,告訴子弟說:“我們家族不乏賢人,愍孫必定會又成為三公。
”有的人家想和袁靑結婚,袁靑的父親袁洵說:“袁靑的條件不好,正可以和愍孫結婚哩。
”袁愍孫在座,流着眼淚起身出去了。
他很早就以一操一行高尚被賞識,宋孝武帝即位,漸漸升為
孝建元年(454),文帝去世的紀念日,群臣都在中興寺八關齋,吃過中飯,袁愍孫另外與黃門郎張淹又去吃魚和肉。
尚書令何尚之一向守法謹嚴,秘密地告訴了孝武帝,孝武帝讓禦史中丞王謙之上表彈劾,兩人都被免官。
大明元年(457),重新做了侍中,兼射聲校尉,封為興平縣子。
三年,因為受了山一陰一人丁承文的賄賂,把他舉為會稽郡孝廉,而被免官。
五年,封為左衛将軍,擔任給事中。
七年,轉為吏部尚書,左衛将軍依舊。
這一年,皇太子加冠,皇上到東宮赴宴,與顔師伯、柳元景、沈慶之等一齊擲色子,袁愍孫勸顔師伯飲酒,顔師伯不飲,袁愍孫于是侮辱他說:“不能和佞人周旋。
”顔師伯被皇上所一寵一愛一,皇上常常讨厭袁愍孫以寒素出身而欺淩他,因此發怒說:“袁濯的兒子要不是遇上朕,連員外郎也當不上,卻敢以寒士來傲視别人!”要親手把他殺死,命令把他拉下宴席。
袁愍孫臉色不變,沈、柳一同起身勸阻,過了好久才平靜下來。
結果讓他出京去當海陵太守。
廢帝即位,袁愍孫在郡上,夢見太一陽一落在了他胸上,很吃驚。
不久被征調管理機密,曆任吏部尚書、侍中、骁衛将軍。
袁愍孫嚴格遵守禮儀規範,廢帝讓他赤一裸一着身一體,迫使他走路,袁愍孫像平常那樣邁着文雅的步子,回過頭來說:“風雨如晦,雞鳴不已。
”明帝泰始元年(465),他擔任司徒左長史、南東海太守。
袁愍孫清高嚴謹很有風節,自視甚高,曾經著有《妙德先生傳》,接續在嵇康的《高士傳》後面來自比,說:“有一個妙德先生,是陳國人。
氣概志向深邃博大,姿态神情清澈照人,一性一格孝敬,行為溫順,生活素淡,家業簡樸,有虞舜的遺風。
先生自幼年起平時多病,一性一格懶惰,無所經營;然而對于九流百家的言論,雕龍談天的藝術,都基本懂得它們的大緻,卻不以此成名。
家中貧寒,出來做官不是他的一愛一好。
遮掩他的聲迹,隐藏他的用心,席門常常關閉,家園剛剛可通。
即使是揚雄的寂寞,嚴光的沉隐,也不超過這裡。
修道遂心,終于也沒有什麼值得稱道的。
”又曾經對和打交道的人說:“從前有一個國家,國中有一片水叫做狂泉,國人喝了這裡的水無不發狂,隻有國君打有一口井,從裡面打水喝,獨自能夠無事。
國人既然都發了狂,反而說國主的不狂為狂,于是相聚在一起謀劃共同捉住一柄一主,治療他的狂病。
火艾針藥,無不使用,國主受不了那些痛苦,于是到了泉水那裡去舀水喝,喝罷便狂了,君臣大小其狂如一,衆人才高興了。
我既然不狂,難以獨自支持,近來也想試着去喝這種泉水了。
” 他幼年羨慕荀奉倩的為人,孝武帝時請求改名為袁粲,沒有獲準許,到了明帝登基,才請求改成了袁粲,字景倩。
他的外孫王筠又說:“明帝有很多忌諱,反語袁愍為‘殒門’,明帝很厭惡,便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