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韋傳

關燈
室韋是契丹族的一個部落,住在南部的叫契丹,住在北部的叫室韋。

    室韋又分為五個小部落,互不統一。

    這五個小部落是南室韋、北室韋、缽室韋、深末怛室韋、大室韋。

    五個部落都沒有首領,人民貧窮,突厥常常派三吐屯總管他們。

    南室韋在契丹北面三千裡的地方,土地低凹潮一濕,到了夏天,他們就向西北遷移到貸勃、欠對山一帶,那裡草木茂盛,禽一獸多,但蚊蚋多,人民都築巢而居,以避其害。

    後來,南室韋又分裂為二十五個部落,每個部落有一個稱為“條莫弗瞞咄”的,類似酋長。

    他死後,由他的子弟繼承他的位置;如果他沒有後代,就在本部落中選擇賢能豪壯的人繼任。

    他們的風俗:男子都散發披肩,女人則把頭發盤在頭頂上;衣着與契丹相同;出門坐牛車,在上用粗竹席圍成房屋形狀,像突厥氈車形狀。

    渡水則捆柴薪作為筏子,也有用皮革做船的。

    乘馬用草織成馬鞍,用草一搓一成缰繩。

    睡覺則彎下樹枝或竹枝作為房屋,用粗竹席蓋在上面,遷移時,就收起竹席放到車上拉走。

    他們用豬皮做坐墊,用木塊排成坐墊;婦女們都抱膝而坐。

    這裡氣候寒冷,田地收成很少,無羊少馬,多有豬牛。

    釀酒飲食,與革末革曷風俗相同。

    男一女婚嫁的辦法:雙方家長同意後,男青年就将女朋友偷偷帶回家中,然後給嶽父家送牛馬作為聘禮,又将女方送回一娘一家。

    等到女方有了身孕,女子才随丈夫回到婆家。

    此地風俗,女一性一死了丈夫不能改嫁,認為死人的妻子不能共同生活。

    部落修建有公用的大棚。

    人死後,就将一屍一體放在棚頂上。

    守喪三年,一年哭祭四次。

    他們的國家不産鐵,鐵器來自高麗。

    從南室韋向北走十一天路程,就到了北室韋。

    北室韋分為九個部落,圍繞吐纥山居住。

    他們的部落首領稱為“乞引莫賀咄”,每部還有三個叫莫何綽的副頭領輔佐他。

    這裡氣候最寒冷,積雪深厚,可以淹沒高頭大馬。

    這裡的人到冬天就進山,住進土洞中,牛馬牲畜大多被凍死。

    這一帶獐鹿多,當地人主要以狩獵為生,吃野獸肉,穿野獸皮。

    鑿開冰塊,撒網沉入水中捕撈魚鼈。

    因地積雪很深,怕陷入深坑中,出門便坐雪橇。

    人們以捕貂為業,用狐貉皮做帽子,用魚皮裁制衣服。

    從北室韋繼續向北走上千裡,便是缽室韋。

    這裡的人靠近胡布山居住,人口比北室韋要多,不知究竟分為多少個部落。

    人們用桦樹皮蓋房子。

    其餘風俗,與北室韋相同。

    從缽室韋向西南走四天路程,就到了深末怛室韋。

    這個部落因水而得名。

    人們冬天住土洞,以躲避嚴寒。

    從深末怛室韋又向西北走數千裡,便到了大室韋。

    這一帶道路艱險,語言不通。

    此地貂和青鼠特别多。

    北室韋時常派使者到中原來進貢,其餘部落沒有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