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仁基傳

關燈
河東人裴仁基,字德本。

    祖父裴伯鳳,北周汾州刺史。

    父親裴定,上儀同。

    仁基年少時就很骁勇,善習弓馬。

    開皇初,裴仁基為親衛。

    平定陳國時,他沖鋒陷陣,授儀同,賜缣纟采上千段。

    後以本官身份兼任漢王楊諒王府的親信。

    炀帝繼位後,楊諒舉兵造反,仁基苦勸。

    楊諒大怒,把他關在牢裡。

    楊諒失敗後,炀帝誇獎他,越級提拔他當護軍。

    過了幾年,改授他為武贲郎将,随将軍李景到黔安讨伐反叛的蠻賊向思多,因戰功升任銀青光祿大夫,賜奴婢百口,絹五百匹。

    在張掖打敗吐谷渾,加授金紫光祿大夫。

    斬殺、俘虜進犯的革末革曷,授為左光祿大夫。

    随炀帝征讨高麗,升任光祿大夫。

    炀帝巡幸江都,李密占據洛口。

    朝廷令裴仁基為河南道讨捕大使,占據武牢以抵抗李密。

    後荥一陽一通守張須陀被李密所殺,裴仁基全部接收他的部下,每每與李密作戰,都殺死、俘虜了李密的不少人馬。

    當時隋朝大亂,有功也不被記錄獎賞。

    仁基見強敵在前,部隊疲勞,因此所得的軍用物資,馬上分給部下。

    監軍禦史蕭懷靜常常阻止他,部下都很怨恨。

    蕭懷靜又偷偷地抓住了仁基的這短那長,想上告朝廷彈劾他。

    仁基懼怕,于是殺了蕭懷靜,率部投靠了李密。

    李密以他為河東郡公。

    其子裴行俨,骁勇善戰,李密又封他為绛郡公,對他很重用,很親近。

    王世充因東都糧盡,率領全部人馬到偃師,與李密決戰。

    李密問計于諸将,仁基回答說:“世充盡率一精一兵而至,洛一陽一必定空虛,我們可以分兵守其要路,使他不能向東。

    另挑一精一兵三萬,沿黃河西出,以一逼一近東都洛一陽一。

    世充回去,我們卻按兵不動;世充重出,我軍又一逼一東都。

    這樣,我們就有餘力,而他卻疲于奔命,就是兵法上說的‘敵出我歸,敵歸我出,數戰以疲勞敵軍,多方以贻誤敵軍’。”李密說:“你知其一,不知其二。

    東都洛一陽一的兵馬有三方面我軍不可阻擋:兵器一精一良,這是一;決計而來,這是二;糧盡求鬥,這是三。

    我按兵蓄力,以觀其敝,他求鬥不得,欲走無路,不過十天,王世充的頭可以懸挂在麾下。”單雄信等将領輕視王世充,都請求出戰,仁基苦争而不能阻止。

    李密難以違背諸将的話,于是與王世充決戰,于是吃了大敗仗。

    仁基被王世充俘虜。

    王世充因為他父子都是骁将,深深地禮遇他們,把兄長的女兒嫁給裴行俨。

    王世充稱帝後,任裴仁基為禮部尚書,裴行俨為左輔大将軍。

    裴行俨每有攻戰,都所向披一靡一,号為“萬人敵”。

    王世充怕他的威名,對他很有些防範、猜忌。

    裴仁基知道他的意思,心中不安,于是就與王世充所任命的尚書左丞宇文儒童、尚食直長陳謙、秘書丞崔德本等人謀反。

    仁基令陳謙在給王世充進食時,拿匕首劫持王世充,令裴行俨率兵在台階下接應。

    大局确定後,就擁立越王楊侗為帝以輔佐之。

    事變快開始時,将軍張童仁知其謀而告發了他們,他們都被王世充所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