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法尚傳

關燈
周法尚字德邁,汝南安成一人。

     祖父周靈起,梁國直閣将軍、義一陽一太守、廬桂二州刺史。

     父親周炅,定州刺史、平北将軍。

     周法尚小時就果敢勇毅,有氣概,好讀兵書。

     十八歲,任陳國始興王的中兵參軍,不久授為伏波将軍。

     其父死後,他監管定州事,管他父親生前的兵。

     數有戰功,升任使持節、貞毅将軍、散騎常侍,兼管齊昌郡事,封為山一陰一縣侯,食邑五千戶。

     讓他兄長武昌縣公周法僧代任定州刺史。

     周法尚與長沙王陳叔堅關系不好,叔堅說他将要謀反。

     陳宣帝抓了周法僧,發兵想抓周法尚。

     法尚的部下都勸他到北方去,法尚猶豫不決。

     長史殷文則說:“樂毅所以離開燕國,實在因為不得已。

     事已如此,請早作決斷。

    ”法尚就歸順了北周。

     周宣帝很優待他,授他開府、順州刺史,封為歸義縣公,食邑千戶。

     賜他良馬五匹,女樂五人,纟采物五百段,加上金帶。

     陳國将領樊猛渡江讨伐他,他派部曲督韓明假裝背叛他投奔陳軍,騙樊猛說:“周法尚的部隊不想投降北周,人人都在私下議論,都想回來。

     如得軍來,他們必無戰鬥力,自然會在陣前倒戈。

    ”樊猛以為然,率兵急進。

     周法尚于是假裝懼怕,自保于長江。

     樊猛陳兵挑戰,法尚先埋伏輕舟在浦中,又埋伏一精一兵于古村之北,自張旗幟,逆流抵抗敵軍。

     幾次交戰,法尚假裝登岸,投向古村。

     樊猛棄船追趕,法尚又猛跑,跑了幾裡,與村北部隊會合,又轉而上前進攻樊猛。

     樊猛退走往船上去,但浦中的伏兵已把他們的船都搞走了,樹上了北周的旗幟。

     樊猛于是大敗,僅僅自己逃脫了,被俘虜八千人。

     隋高祖為北周丞相後,司馬消難作難造反,他偷偷地派上開府段王旬率兵假裝幫周法尚守城,想就此奪城。

     法尚發覺了他們的詐謀,閉門不納,段王旬于是圍城。

     當時很倉猝,士兵散在城外,法尚因此率兵士五百人拒守二十天。

     外無援兵,他估計力不能支,于是帶領餘部棄城逃走。

     司馬消難俘虜了他的母親和弟弟及家中僮仆三百人投奔陳國去。

     高祖受北周禅讓後,授法尚巴州刺史,在鐵山擊破三亞鳥叛蠻,又随柱國王誼打走陳國賊寇。

     他升任衡州總管、四州諸軍事,改封為谯郡公,食邑二千戶。

     後來皇上巡幸洛一陽一,召他,到引見皇上時,皇上賜他金钿酒锺一雙,纟采缣五百段,良馬十五匹,奴婢三百口,給鼓吹一部。

     法尚堅持推辭,皇上說:“你對國家有大功,特别給你一部鼓吹,是想讓你的鄉親們知道我很一寵一愛一你。

    ”一定要給他。

     過了一年多,轉任黃州總管。

     皇上降下密诏,讓他經略江南,伺候動靜。

     伐陳戰争打響後,他以行軍總管身份,隸屬于秦孝王,率水軍三萬出于樊口。

     陳國城州刺史熊門超出兵拒戰。

     法尚打敗他們,在陣前活捉了熊門超。

     轉任鄂州刺史,不久升任永州總管,安一撫嶺南。

     賜他缣纟采五百段,良馬五匹,仍給黃州兵三千五百人為其帳内近侍。

     陳國的桂州刺史錢季卿、南康内史柳王睿、西衡州刺史鄧詗、一陽一山太守一毛一爽等,先後到法尚處投降。

     陳國的定州刺史呂子廓占據山洞謀反,法尚率兵到嶺南,呂子廓的兵衆一天天散去,隻和一千多人逃走守險,其左右殺了他而投降。

     賜他缣纟采五百段,奴婢五十口,和銀甕、寶帶,良馬十匹。

     開皇十年(590),轉任桂州總管,仍擔任嶺南安一撫大使。

     幾年後入朝,以本官身份當宿衛。

     賜他缣纟采三百段,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