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彧傳

關燈
取賢人,安安逸逸讓他們幹事。

     又說:‘天子和平靜穆,諸侯很繁忙。

    ’這是說君臣上下,各有分别。

     近來四海一家,天下統一,皇上日理萬機,事無大小,都由皇上處理。

     陛下應該留心治國之大道,不要憚竭一精一力,過于疲勞。

     出現這種情況,也是因為百官怕得罪,不能自己決斷,因此都由皇上決定。

     奏聞太多了,以至營造房子之類的小事,給多少東西這類問題,皇上都要處理。

     一日之中,酬答百官,以至廢寝忘食。

     動不動就要親自用文簿,這太勞累皇上了。

     伏請皇上想想我的肺腑之言,稍稍減一點瑣碎事情,以怡養一精一神為要意,想想周武王安樂長壽的事情,周文王勤勞憂慮短壽的道理。

     若是經國安邦的大事,不是臣下所能決斷的,那還是要請您詳細決斷。

     此外的小事,責成有關部門辦理。

     那麼,聖上就會盡無疆之壽,臣下就會承受養育的恩賜。

    ”皇上看了奏章,很贊賞他。

     後因忤逆聖旨,被免職。

     不久,又讓他出來管事,因此對柳彧說:“不要改變你的心志。

    ”因他家裡窮,令有關部門為他修築住房。

     皇上說:“柳彧是正直人士,是國家的寶貴人才。

    ”他就是這樣的被看重。

     右仆射楊素當權顯貴,百官都怕他,沒有敢違逆他的。

     楊素曾因出了點問題,皇上下令把他送到南台處置。

     楊素依仗自己官高爵大,坐在柳彧的一床一上。

     柳彧從外面進來,見楊素這樣,就在台階下面拿着笏,整整衣冠,對楊素說:“奉聖旨給你治罪。

    ”楊素馬上下一床一。

     柳彧據案而坐,讓楊素站在庭下,審問他的一些事情。

     楊素因此懷恨在心。

     但柳彧當時正為皇上所信任,所以楊素無法中傷他。

     柳彧見近代以來,都市的百姓們每到正月十五日,都要作各種遊戲,互相誇耀比賽,以至于一浪一費了财力,于是上奏,請求禁止。

     奏章上說:“我聽說往日的明主聖君訓民治國,都是按法度、照禮典來做的。

     不合法度的,就不作;不合禮典的,就不行。

     道路不相同,男一女各有别,是要防止他們邪僻,讓他們各行正道。

     我看從京都到外地,每到正月十五日夜,人們都要充塞街道和道路,聚在一起遊玩戲樂。

     鼓聲震天,火炬照地,人戴獸面,男穿女服,演戲雜耍,奇形怪狀。

     以穢..為歡娛,以粗野為歡樂,男一女都看,不相回避。

     高大的栅子橫跨在路上,廣大的帷幕像天空中的雲彩,人們服飾鮮豔,車馬堵塞了道路。

     美味佳肴全都擺了上來,絲竹等各種樂器一起演奏,傾家蕩産,都是要在這一時比個輸赢。

     全體出動,不分貴賤,男一女混雜,黑白不分。

     醜行因此而發生,盜賊由此而興起。

     這種情況形成了風俗,實有由來,老是這個壞風氣,以前尚未覺察到。

     這種風氣,無益于教化,有損于百姓。

     請頒行天下,全部立即禁止。

     《雅》、《頌》非常好啊,足以表現美好的功德,一邊走路一邊唱歌,自可表達無為的至樂。

     膽敢有違犯的,請以故意違抗罪處理。

    ”下诏同意他的奏章。

     這一年,柳彧持節巡視黃河以北的五十二個州,上奏朝廷後,免除了那些貪一污的、不稱職的官吏兩百多人,州縣肅然,莫不震懼。

     皇上嘉獎他,賜他絹布二百匹,氈三十領,授他為儀同三司。

     過了一年多,又提升他為員外散騎常侍,仍舊任治書。

     仁壽初年,他又持節巡視了太原道十九州。

     回京後,賜絹一百五十匹。

     柳彧曾得到博陵人李文博所寫的《治道集》十卷,蜀王楊秀派人來求這部書。

     柳彧把書送給楊秀,楊秀又賜給他奴婢十口。

     楊秀得罪被廢後,楊素上奏說柳彧以朝中大臣身份交結諸侯,結果柳彧被除名為民,發配到懷遠鎮戍邊。

     他走到高一陽一時,有诏書調他回京。

     他回走到晉一陽一,碰上漢王楊諒造反,漢王派人召他,将與他商議事情。

     柳彧被漢王使者一逼一迫,加上起初并不知楊諒謀反,于是隻得到晉一陽一城裡去。

     但他将要入城時,楊諒的反叛形迹就已顯露出來,柳彧估計無法躲過這一災難,于是詐稱中風了,不吃東西,還自稱快死了。

     楊諒發怒,囚禁了他。

     楊諒失敗後,楊素上奏說柳彧心懷兩端,以等候事情的變化,其形迹雖未謀反,但其心與反叛無異。

     柳彧因此被流放到敦煌。

     楊素死後,柳彧才自己申辯情由。

     有诏調他回京師,他死在回京的半路上。

     有兒子叫柳紹,任介休縣縣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