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汪傳

關燈
楊汪字元度,本是弘農郡華一陰一縣人。

    曾祖父楊順,遷居河東。

    父親楊琛,任儀同三司,楊汪顯貴後,被追贈為平鄉縣公爵。

    楊汪小時,兇狠粗疏,好與人打群架,他打了誰,沒有不被打倒的。

    長大後才折節讀書,專一精一《左傳》,通曉《三禮》。

    開始作官,任北周冀王的侍讀,冀王很看重他,常說:“楊侍讀品德、學業都十分好,是我的穆生啊。”此後,楊汪又向沈重讨教《禮》,到劉臻處學習《漢書》。

    二人推許他說:“我們不如他。”他因此出了名。

    累次升遷,到當夏官府都上士。

    到隋高祖當北周丞相時,讓他執掌軍事,授他為掌朝下大夫。

    隋高祖受禅登基後,封他為平鄉縣伯爵,食邑二百戶。

    他曆任尚書省的司勳、兵部二曹的郎官,秦州總管長史,有聰明能幹的名聲。

    升任尚書左丞,因事被免職。

    後來曆任荊州、洛一陽一二州的長史。

    每每聽政有空,總是延請學生,講授經史。

    當時人都稱贊他。

    幾年後,高祖對谏議大夫王達說:“你為我找一個好左丞。”王達于是私下對楊汪說:“我要推薦你當左丞。

    如事情成功了,你當送我良田以相回報。”楊汪把王達的話報告給高祖,王達因此得罪,最後還是授楊汪為尚書左丞。

    楊汪熟悉法律,善于分析判斷,當時稱為稱職。

    炀帝即位後,楊汪任大理卿。

    楊汪到任了兩天,炀帝将要親自去看看囚徒。

    那時關了兩百多人,楊汪通宵研究案情,審理問題,到那天早晨報告炀帝,曲盡其事,一無遺漏錯誤,炀帝很贊賞他。

    一年多後,授國子祭酒。

    炀帝令文武百官都去向他學習,與楊汪講論問題,天下的大儒博學之士大多彙集在那裡,大家論辯難題蜂湧而起,都不能難倒他。

    炀帝讓禦史記下他們的問答,報給他。

    炀帝看了記錄,很高興,賜楊汪良馬一匹。

    大業中(605~616),任楊汪為銀青光祿大夫。

    楊玄感反于黃河以南後,贊治裴弘策出兵抵抗,官軍作戰不利,弘策退回,遇到楊汪,兩人竊竊私語。

    繼而留守樊子蓋殺了裴弘策,又狀告楊汪。

    炀帝懷疑楊汪,把他調出京都當梁郡通守。

    後來李密已經一逼一進東都,其部下頻頻進犯梁郡,楊汪領兵抵抗,頻頻挫敗李密軍的鋒銳。

    炀帝死後,王世充推舉越王楊侗為國主,調楊汪當吏部尚書,很被親近重用。

    王世充自己稱帝後,楊汪又為世充幹事。

    平定王世充後,楊汪以兇一黨一罪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