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晟傳
關燈
小
中
大
,所以才依附我們國家。
即使與他聯姻,最終肯定會反叛。
現在,他若得以娶公主為妻,承借國家威力,玷厥、染幹肯定又會受他制約。
他強大以後再反叛,以後恐怕難以對付。
而且那染幹是處羅侯的兒子,他家一向忠誠,到現在有兩代了。
我此前與染幹相見,也求與朝廷通婚,不如答應他,讓他南遷,他兵少力弱,容易馴服,讓他對付雍闾,以作邊境的保衛。
”皇上說:“好!”又派長孫晟告訴染幹,同意他娶公主。
開皇十七年(597),染幹派五百騎兵随長孫晟來朝廷迎接公主。
皇上以宗室之女封為安義公主,嫁給他。
長孫晟勸染幹率衆南遷,住在度斤舊鎮。
雍闾很恨朝廷,動不動就來搶掠。
染幹得知動靜,馬上派人上奏朝廷,因此賊人南下,朝廷總是先有防備。
開皇十九年(599),染幹請長孫晟上奏,雍闾正在作攻城的器一具,想攻打大同。
下诏發六總管兵,都由漢王節度,分路出塞讨伐。
雍闾十分恐懼,又與達頭結盟,合力襲擊染幹,大戰于長城之下。
染幹失敗,雍闾殺了他兄弟子侄,部落都逃散了。
染幹與長孫晟隻與五個騎兵連夜往南跑,天亮時,走了一百多裡,收得幾百騎兵,于是謀劃道:“現在兵敗入朝,隻是一個降人罷了,大隋天子怎麼會禮遇我?玷厥雖來襲擊我,我們之間本無仇怨,如去投奔他,他必定會幫我。
”長孫晟知道他心懷二志,于是秘密派随從到伏遠鎮,讓他們快舉烽火。
染幹見四個烽火都舉起來了,問長孫晟說:“城上為何燃一燒烽火呢?”長孫晟騙他說:“那裡城池很高,必定是遠遠地看見賊人來了。
我大隋國的辦法是,如賊人少就舉二烽,多了舉三烽,很多舉四烽。
讓人知道賊人又多又一逼一近罷了。
”染幹很害怕,對部衆說:“追兵已經一逼一迫,我們暫且進城去罷。
”進鎮後,長孫晟留下染幹的達官執室率領部衆,自帶染幹由驿道回朝廷。
皇上大喜,升長孫晟為左勳衛骠騎将軍,讓他持節保護染幹。
長孫晟讓投降的突厥人偵察雍闾,知道雍闾的牙内屢有災變,夜見赤虹,光照幾百裡,天狗星隕落,下了三天血雨,流星墜一落在雍闾的營内,聲音像打雷。
突厥每天夜裡都自相驚擾,說隋軍将到了。
長孫晟派人把這些都報告朝廷,仍請出兵讨伐突厥。
都速等人歸附染幹,前後來的男一女人口一萬多。
長孫晟安置好他們。
由此突厥人很高興内附朝廷。
不久,朝廷讓染幹當意利珍豆啟人可汗,賞他在武安殿上行射禮。
選拔善射的十二個人,分為兩隊。
啟人可汗說:“我因長孫大使得以朝見天子,今天賜我射箭,我願加入他那一隊。
”皇上同意。
給長孫晟箭矢六侯,都射進了鹿,啟人所在的這一隊取勝了。
當時有鴉在天上成群地飛,皇上說:“你善射箭,為我射取它們。
”長孫晟十發俱中,鳥都随彈丸落下。
這天百官得賞,長孫晟最多。
不久派他率領五萬人馬,在朔州修築大利城,以讓染幹居住。
安義公主死了,長孫晟又持節送義城公主嫁給染幹。
長孫晟又上奏說:“染幹的部落回來的多了,雖然住在長城之内,仍被雍闾抄略,跑來跑去很辛苦,不得安甯,請讓他遷居五原,以黃河為險固,在夏州、勝州之間,從東往西到黃河,從南往北四百裡,挖出大溝來,讓他住在裡頭,随意放牧,免得被抄略,他的人馬必定會安定下來。
”皇上都聽從了。
開皇二十年(600),都藍部落大亂,可汗被部下殺死。
長孫晟因此上奏說:“現在王師面臨突厥境地作戰,屢有功勳,賊人内部離心,主子被殺。
乘機招降,必然都來投降。
請派染幹的部下,分頭去招降。
”皇上同意,果然都來降附。
達頭恐怖,又大集兵馬。
下诏讓長孫晟率領投降過來的突厥人,任秦川行軍總管,歸晉王楊廣指揮,出兵讨敵。
達頭與晉王楊廣相抗。
即使與他聯姻,最終肯定會反叛。
現在,他若得以娶公主為妻,承借國家威力,玷厥、染幹肯定又會受他制約。
他強大以後再反叛,以後恐怕難以對付。
而且那染幹是處羅侯的兒子,他家一向忠誠,到現在有兩代了。
我此前與染幹相見,也求與朝廷通婚,不如答應他,讓他南遷,他兵少力弱,容易馴服,讓他對付雍闾,以作邊境的保衛。
”皇上說:“好!”又派長孫晟告訴染幹,同意他娶公主。
開皇十七年(597),染幹派五百騎兵随長孫晟來朝廷迎接公主。
皇上以宗室之女封為安義公主,嫁給他。
長孫晟勸染幹率衆南遷,住在度斤舊鎮。
雍闾很恨朝廷,動不動就來搶掠。
染幹得知動靜,馬上派人上奏朝廷,因此賊人南下,朝廷總是先有防備。
開皇十九年(599),染幹請長孫晟上奏,雍闾正在作攻城的器一具,想攻打大同。
下诏發六總管兵,都由漢王節度,分路出塞讨伐。
雍闾十分恐懼,又與達頭結盟,合力襲擊染幹,大戰于長城之下。
染幹失敗,雍闾殺了他兄弟子侄,部落都逃散了。
染幹與長孫晟隻與五個騎兵連夜往南跑,天亮時,走了一百多裡,收得幾百騎兵,于是謀劃道:“現在兵敗入朝,隻是一個降人罷了,大隋天子怎麼會禮遇我?玷厥雖來襲擊我,我們之間本無仇怨,如去投奔他,他必定會幫我。
”長孫晟知道他心懷二志,于是秘密派随從到伏遠鎮,讓他們快舉烽火。
染幹見四個烽火都舉起來了,問長孫晟說:“城上為何燃一燒烽火呢?”長孫晟騙他說:“那裡城池很高,必定是遠遠地看見賊人來了。
我大隋國的辦法是,如賊人少就舉二烽,多了舉三烽,很多舉四烽。
讓人知道賊人又多又一逼一近罷了。
”染幹很害怕,對部衆說:“追兵已經一逼一迫,我們暫且進城去罷。
”進鎮後,長孫晟留下染幹的達官執室率領部衆,自帶染幹由驿道回朝廷。
皇上大喜,升長孫晟為左勳衛骠騎将軍,讓他持節保護染幹。
長孫晟讓投降的突厥人偵察雍闾,知道雍闾的牙内屢有災變,夜見赤虹,光照幾百裡,天狗星隕落,下了三天血雨,流星墜一落在雍闾的營内,聲音像打雷。
突厥每天夜裡都自相驚擾,說隋軍将到了。
長孫晟派人把這些都報告朝廷,仍請出兵讨伐突厥。
都速等人歸附染幹,前後來的男一女人口一萬多。
長孫晟安置好他們。
由此突厥人很高興内附朝廷。
不久,朝廷讓染幹當意利珍豆啟人可汗,賞他在武安殿上行射禮。
選拔善射的十二個人,分為兩隊。
啟人可汗說:“我因長孫大使得以朝見天子,今天賜我射箭,我願加入他那一隊。
”皇上同意。
給長孫晟箭矢六侯,都射進了鹿,啟人所在的這一隊取勝了。
當時有鴉在天上成群地飛,皇上說:“你善射箭,為我射取它們。
”長孫晟十發俱中,鳥都随彈丸落下。
這天百官得賞,長孫晟最多。
不久派他率領五萬人馬,在朔州修築大利城,以讓染幹居住。
安義公主死了,長孫晟又持節送義城公主嫁給染幹。
長孫晟又上奏說:“染幹的部落回來的多了,雖然住在長城之内,仍被雍闾抄略,跑來跑去很辛苦,不得安甯,請讓他遷居五原,以黃河為險固,在夏州、勝州之間,從東往西到黃河,從南往北四百裡,挖出大溝來,讓他住在裡頭,随意放牧,免得被抄略,他的人馬必定會安定下來。
”皇上都聽從了。
開皇二十年(600),都藍部落大亂,可汗被部下殺死。
長孫晟因此上奏說:“現在王師面臨突厥境地作戰,屢有功勳,賊人内部離心,主子被殺。
乘機招降,必然都來投降。
請派染幹的部下,分頭去招降。
”皇上同意,果然都來降附。
達頭恐怖,又大集兵馬。
下诏讓長孫晟率領投降過來的突厥人,任秦川行軍總管,歸晉王楊廣指揮,出兵讨敵。
達頭與晉王楊廣相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