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弘傳

關燈
牛弘,字裡仁,安定鹑觚人,本姓燎。

     祖父燎熾,郡裡任中正。

     父親燎允,在北魏任侍中、工部尚書、臨泾公,賜姓牛。

     牛弘尚在襁褓之中時,有相面的見了他,對他父親說:“這個小孩日後當會富貴,好好養他。

    ”他長大後,長滿胡須,容貌魁偉,生一性一寬容,好學博聞。

     在北周時,開始任中外府記室、内史上士。

     不久轉任納言上士,專管文牍,很有美名。

     後升任威烈将軍、員外散騎侍郎,修《起居注》。

     後來襲封臨泾公。

     宣政元年(578),轉任内史下大夫,升任使持節、大将軍、儀同三司。

     隋開皇初年,升任散騎常侍、秘書監。

     牛弘因文獻典籍散失,上表朝廷,請求開民間獻書之路。

     皇上采納了他的意見,于是下诏,獻書一卷,賞缣一匹。

     一、二年間,文獻稍稍齊備。

     牛弘晉爵為奇章郡公,食邑一千五百戶。

     開皇三年(583),授禮部尚書,奉命修撰《五禮》,寫成百卷,通行于當代。

     牛弘請求按古代規矩修建明堂。

     皇上因國家剛剛草創,無暇制作,最後沒接受他的建議。

     開皇六年,牛弘任太常卿。

     九年,皇上下诏改定雅樂,又作樂府歌詞,撰定圓丘五帝凱樂,并議音樂之事。

     牛弘提出建議,請求十一月以黃鐘為宮,十三月以太簇為宮,皇上說:“不必作旋相為宮。

     暫且作黃鐘一均。

    ”牛弘又呈上建議,請求正定新樂。

     皇上認為他的建議很好,下诏牛弘,讓他與姚察、許善心、何妥、虞世基等人一起,正定新樂,這事記載在《音律志》裡頭。

     這以後議論修建明堂事,皇上诏令牛弘一條一條地呈上曆史故事,議論明堂興廢的得失,事情記載在《禮志》裡頭。

     皇上非常敬重他。

     當時楊素憑着才氣和富貴看不起人,輕侮大臣,隻有看見牛弘,沒有哪回不肅然起敬的。

     楊素将要進攻突厥,到太常與牛弘話别。

     牛弘送楊素到中門,就停下了。

     楊素對牛弘說:“大将出征,所以來話别,為什麼相送如此近呢?”牛弘拱拱手,就退回去了。

     楊素笑笑說:“奇章公可說是其智可及,其愚不可及。

    ”也不把這事放在心上。

     不久授牛弘大将軍、吏部尚書。

     當時高祖又令牛弘和楊素、蘇威、薛道衡、許善心、虞世基、崔子發等人一起,召集各位儒生,讨論新法中殺人刑法的輕重。

     牛弘所提出的見解,衆人都很佩服。

     仁壽二年(602),獻皇後去世,自三公以下的大臣都不能決定安葬皇後的儀禮。

     楊素對牛弘說:“您是老學者,時人都很仰慕,今天的事,就要請您決定了。

    ”牛弘一點都不推讓,一會兒,儀禮都安排好了,而且都有根有據。

     楊素感歎道:“士族的禮樂制度都在牛公這裡了,這不是我們所能趕得上的呀!”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