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素傳
關燈
小
中
大
楊素字處道,弘農華一陰一人。
祖父楊暄是魏朝的輔國将軍、谏議大夫。
父親楊敷為北周的汾州刺史,死于北齊。
楊素小時候窮困失意,不拘小節,有遠大的志向。
世人都不理解他,隻有他的堂叔祖、魏朝的尚書仆射楊寬認為他很不一般,常對子孫說:“處道不是一般的人,他日一定出類拔萃,無與倫比,不是你們趕得上的。
”楊素後來和安定人牛弘志同道合,他們勤奮好學,研究探讨一精一心專誠,從不感到疲倦,因而很多方面都一精一通或者涉獵。
他善于寫文章,善長草書、隸書,很留心通過觀察風向占蔔吉兇。
楊素長髯豐額,有一副英雄豪傑的儀表。
北周大冢宰宇文護召他當了中外記室,後轉任禮曹,升任為大都督。
周武帝親自統領一切事務後,楊素因父親堅守氣節在齊喪生,沒有得到朝廷的封賞,就上表申述道理。
武帝沒有應允,他又一再堅持。
武帝大怒,命令左右将其斬首。
楊素理直氣壯地說:“我給無道的天子做事,死是應該的。
”武帝壯其言,于是追封楊敷為大将軍,谥号“忠壯”,并拜楊素為車騎大将軍、儀同三司,逐漸被禮遇。
武帝命令楊素起草诏書,他一揮而就,而且詞藻文義均美。
武帝嘉獎他,對他說:“好好努力,不愁日後沒有榮華富貴。
”楊素應聲回答說:“我隻怕富貴來一逼一我,我卻無心謀取盎貴。
”平定北齊時,楊素請求率領父親先前的部下作先鋒。
武帝應允了他,并且賜給他一條竹鞭,說:“我正要驅使天下,所以把這件東西賜給你。
”楊素跟随齊王宇文憲在河一陰一和齊人交戰,因戰功被封為清河縣子,食邑五百戶。
這年武帝又授予楊素司城大夫之職。
第二年,楊素又跟随宇文憲攻取晉州。
宇文憲屯兵于雞栖原,北齊國主率領大軍攻來,宇文憲因害怕連夜逃走,齊軍緊追不舍,宇文憲部下大多失散。
楊素和十多位骁勇之将竭力苦戰,才使宇文憲幸免于難。
這以後,楊素屢建戰功。
北齊平定後,楊素被加官為上開府,改封為成安縣公,食邑一千五百戶,并賞賜給他糧食、布帛、奴婢、牲畜。
後來楊素跟随王軌在呂梁擊敗陳将吳明徹,管理東楚州的事務。
武帝又封他的弟弟楊慎為義安侯。
陳将樊毅在泗口築城,楊素擊走了他,并蕩平了他所築的城牆。
周宣帝登基後,楊素繼承了父親臨貞縣公的爵位。
宣帝又封他的弟弟楊約為安成公。
不久跟随韋孝寬巡行淮河以南,楊素又單獨攻下了盱眙、鐘離兩地。
高祖當丞相時,楊素便與高祖深深交好,高祖很看重他,派他做汴州刺史。
赴任途中,走到洛一陽一,恰逢尉遲迥叛亂,荥州刺史宇文胄占據虎牢和尉遲迥相應,楊素不能前行。
高祖拜楊素為大将軍,調發河内之兵進攻宇文胄。
打敗宇文胄後,楊素升為徐州總管,又進位為柱國,加授清河郡公,食邑二千戶。
他的弟弟楊約也被封為臨貞縣公。
高祖受禅後,加封楊素為上柱國。
開皇四年(584),拜他為禦史大夫。
楊素的妻子鄭氏一性一情兇暴蠻橫,楊素曾怨恨地說:“我如果當了天子,你一定不能作皇後。
”鄭氏把這話奏給高祖,他因此被免官。
高祖正想謀取江南,這之前,楊素曾多次進獻奪取陳國的計策,沒多久,高祖就拜楊素為信州總管,賞賜給他錢一百萬、錦一千段、馬兩百匹而派他去信州。
楊素住在永安,造了一種大船,名叫五牙,上面建了五層高樓,高達一百多尺,前後左右共配置了六部名為“柏竿”的戰具,都高五十尺。
船上可容納八百多名士兵,旗幟放在上邊。
另外一種船,稍稍小一些,起名黃龍,可配置士兵一百來人。
其餘的平乘船、舴艋舟,各有不同。
等到大舉伐陳時,高祖封楊素為行軍元帥,率領水軍奔赴三硖。
大軍行至流頭灘,陳将戚欣憑借一百多艘青龍船,屯兵幾千人駐守在狼尾灘,阻擋大軍去路。
那裡地勢峻峭險要,将領們都憂心忡忡。
楊素說:
祖父楊暄是魏朝的輔國将軍、谏議大夫。
父親楊敷為北周的汾州刺史,死于北齊。
楊素小時候窮困失意,不拘小節,有遠大的志向。
世人都不理解他,隻有他的堂叔祖、魏朝的
”楊素後來和安定人牛弘志同道合,他們勤奮好學,研究探讨一精一心專誠,從不感到疲倦,因而很多方面都一精一通或者涉獵。
他善于寫文章,善長草書、隸書,很留心通過觀察風向占蔔吉兇。
楊素長髯豐額,有一副英雄豪傑的儀表。
北周大冢宰宇文護召他當了中外記室,後轉任禮曹,升任為大都督。
周武帝親自統領一切事務後,楊素因父親堅守氣節在齊喪生,沒有得到朝廷的封賞,就上表申述道理。
武帝沒有應允,他又一再堅持。
武帝大怒,命令左右将其斬首。
楊素理直氣壯地說:“我給無道的天子做事,死是應該的。
”武帝壯其言,于是追封楊敷為大将軍,谥号“忠壯”,并拜楊素為車騎大将軍、儀同三司,逐漸被禮遇。
武帝命令楊素起草诏書,他一揮而就,而且詞藻文義均美。
武帝嘉獎他,對他說:“好好努力,不愁日後沒有榮華富貴。
”楊素應聲回答說:“我隻怕富貴來一逼一我,我卻無心謀取盎貴。
”平定北齊時,楊素請求率領父親先前的部下作先鋒。
武帝應允了他,并且賜給他一條竹鞭,說:“我正要驅使天下,所以把這件東西賜給你。
”楊素跟随齊王宇文憲在河一陰一和齊人交戰,因戰功被封為清河縣子,食邑五百戶。
這年武帝又授予楊素司城大夫之職。
第二年,楊素又跟随宇文憲攻取晉州。
宇文憲屯兵于雞栖原,北齊國主率領大軍攻來,宇文憲因害怕連夜逃走,齊軍緊追不舍,宇文憲部下大多失散。
楊素和十多位骁勇之将竭力苦戰,才使宇文憲幸免于難。
這以後,楊素屢建戰功。
北齊平定後,楊素被加官為上開府,改封為成安縣公,食邑一千五百戶,并賞賜給他糧食、布帛、奴婢、牲畜。
後來楊素跟随王軌在呂梁擊敗陳将吳明徹,管理東楚州的事務。
武帝又封他的弟弟楊慎為義安侯。
陳将樊毅在泗口築城,楊素擊走了他,并蕩平了他所築的城牆。
周宣帝登基後,楊素繼承了父親臨貞縣公的爵位。
宣帝又封他的弟弟楊約為安成公。
不久跟随韋孝寬巡行淮河以南,楊素又單獨攻下了盱眙、鐘離兩地。
高祖當丞相時,楊素便與高祖深深交好,高祖很看重他,派他做汴州刺史。
赴任途中,走到洛一陽一,恰逢尉遲迥叛亂,荥州刺史宇文胄占據虎牢和尉遲迥相應,楊素不能前行。
高祖拜楊素為大将軍,調發河内之兵進攻宇文胄。
打敗宇文胄後,楊素升為徐州總管,又進位為柱國,加授清河郡公,食邑二千戶。
他的弟弟楊約也被封為臨貞縣公。
高祖受禅後,加封楊素為上柱國。
開皇四年(584),拜他為禦史大夫。
楊素的妻子鄭氏一性一情兇暴蠻橫,楊素曾怨恨地說:“我如果當了天子,你一定不能作皇後。
”鄭氏把這話奏給高祖,他因此被免官。
高祖正想謀取江南,這之前,楊素曾多次進獻奪取陳國的計策,沒多久,高祖就拜楊素為信州總管,賞賜給他錢一百萬、錦一千段、馬兩百匹而派他去信州。
楊素住在永安,造了一種大船,名叫五牙,上面建了五層高樓,高達一百多尺,前後左右共配置了六部名為“柏竿”的戰具,都高五十尺。
船上可容納八百多名士兵,旗幟放在上邊。
另外一種船,稍稍小一些,起名黃龍,可配置士兵一百來人。
其餘的平乘船、舴艋舟,各有不同。
等到大舉伐陳時,高祖封楊素為行軍元帥,率領水軍奔赴三硖。
大軍行至流頭灘,陳将戚欣憑借一百多艘青龍船,屯兵幾千人駐守在狼尾灘,阻擋大軍去路。
那裡地勢峻峭險要,将領們都憂心忡忡。
楊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