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忻傳

關燈
宇文忻,字仲樂,本是朔方人,遷居京兆。

    祖父莫豆于,是北周的安平公。

    父親宇文貴,是北周的大司馬、許國公。

    宇文忻年幼時很聰明,兒童與小孩們玩耍時,就作打仗的遊戲,前進、停止、排隊,無不服從他的命令。

    有認識他的人,見了遊戲,感到很驚奇。

    十二歲時,能騎馬奔馳,左右射箭,骁勇敏捷,奔馳如飛。

    他常對所親近的人說:“自古名将,隻有韓信、白起、衛青、霍去病成為美談,但我考察他們的行一事,不足以崇尚。

    假如他們與我同時,我不會讓這些小子獨擅高名。”他年青時就是如此慷慨。

    十八歲,他随北周齊王宇文憲讨伐突厥有功,拜授儀同三司,賜給興固縣公的爵位。

    韋孝寬鎮守玉壁時,因宇文忻骁勇善戰,請求與他同行。

    他屢有戰功,升任開府、骠騎将軍,增加爵位到化政郡公,食邑二千戶。

    跟随周武帝讨伐北齊,攻拔晉州。

    北齊後主親自統帥六軍,氣勢很大,周武帝很害怕,想撤軍。

    宇文忻勸告說:“憑着陛下的聖明英武,乘着敵軍的驕縱,哪裡不能攻克?假如齊人另外得到好主子,君臣協力,即使是商湯、周武那樣的勢力,也不易平定他們了。

    現在齊國主上昏暗,臣下愚笨,兵無鬥志,即使有百萬之衆,實際上隻是送給陛下罷了。”周武帝聽從他的計謀,與敵交戰,于是大獲全勝。

    等到周武帝攻陷并州時,先勝後敗,武帝被齊軍圍一逼一,近臣們都被殺死了,武帝獨自一人逃走,諸将大多勸武帝撤軍。

    宇文忻勃然大怒,進言武帝說:“自從陛下攻克晉州,打敗高緯,乘勝進軍,追擊逃亡之敵,這才到這一步。

    緻使僞主齊後主到處奔波,關東響應振動,自古以來用兵打仗,沒有像這次這樣影響重大的。

    昨日破城時,将士輕敵,隻有一點小小的不利,何必挂在心上?男子漢大丈夫,應該死裡求生,敗中求勝。

    現在破竹之勢已成,為什麼棄敵而去?”武帝接受他的意見,次日複戰,于是攻拔晉一陽一。

    等到平定北齊,他升任大将軍,賞賜布帛上千段。

    不久與烏丸軌在呂梁擊破陳國将領吳明徹,他升任柱國,賞賜奴婢二百口,升任豫州總管。

    隋高祖在北周為官時,與宇文忻感情很好,為丞相後,對宇文忻照顧更多。

    尉遲迥作亂造反,高祖任宇文忻為行軍總管,跟随韋孝寬殺敵。

    當時官軍屯駐河一陽一,諸軍沒有敢先前進的。

    高祖令高赹前來監軍,與高赹密謀進軍的,隻有宇文忻而已。

    尉遲迥派其兒子尉..,重兵把守武陟,宇文忻為先鋒,打跑了尉遲..。

    進而一逼一近相州,尉遲迥派一精一甲三千埋伏于野馬岡,想伏擊官軍。

    宇文忻派五百騎兵襲擊他們,差不多把他們殺死、俘虜光了。

    進軍到草橋,尉遲迥又拒守,宇文忻率奇兵擊破他們,一直追趕到邺下。

    尉遲迥背靠邺城布陣,與官軍大戰,官軍不利。

    當時邺城士兵觀戰的有幾萬人。

    宇文忻與高赹、李詢謀劃說:“事情緊急,當用權宜之計破敵。”于是攻擊那些觀戰的人,他們叫嚷着逃走,轉而互相踐踏,叫一聲如雷。

    宇文忻于是呼叫說:“賊人敗走了啊!”衆将士振作起來,齊力拼命攻擊,尉遲迥大敗。

    等到平定邺城以後,因功勞大他被封為上柱國,賞給他奴婢二百口,牛馬羊數以萬計。

    隋高祖回頭對宇文忻說:“尉遲迥傾山東之衆,運百萬之師,您用計沒有遺漏之策,作戰沒有全敵之陣,實在是天下的英雄豪傑啦!”他被晉封為英國公,增加食邑三千戶。

    從此以後,每每參加謀劃,出入于高祖卧室之中,周隋禅代之際,宇文忻大有功勞。

    後來他被拜授為右領大将軍,恩一寵一更重。

    宇文忻一精一通兵法,治軍嚴整,當時六軍中隻要有一個好辦法,即使不是宇文忻所提出來的,部下也會說:“這一定是英公的辦法。”他就是這樣被人推重佩服。

    後來改封為杞國公。

    皇上曾想讓他率兵攻打突厥,高赹對皇上說:“宇文忻有異志,不可委以重兵。”于是作罷。

    宇文忻既是佐命功臣,常任将領,有威名于當代。

    皇上因此略略有些戒懼之心,因此找了個由頭讓他丢一了官。

    宇文忻與梁士彥親一昵,數相往來,梁士彥當時也有些怨恨,圖謀不軌。

    宇文忻對梁士彥說:“帝王難道有一定嗎?有人扶持他,就是帝王了。

    您在蒲州造反,我肯定征讨。

    兩陣相對,然後相連,天下可以謀取了。”計謀外洩被殺,當時六十四歲。

    家人都被籍沒為奴。

    宇文忻兄宇文善,忠厚而有武藝。

    仕北周,做官到上柱國、許國公。

    隋高祖受北周禅讓後,對他很好,封他的兒子宇文穎為上儀同。

    等到宇文忻被殺,宇文善家父子都被廢為庶民。

    宇文善不久死去。

    宇文穎到大業中(605~616),任司農少卿。

    等到李密一逼一近東都洛一陽一時,他背叛隋朝,投奔李密。

    宇文忻弟宇文恺,另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