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贲傳

關燈


     那麼,音樂是動天地、感鬼神的。

     情發于心中,變為聲音,治亂就會相應表現出來。

     北周武帝以林鐘為宮,大概是周代将亡的征兆。

     而且林鐘是黃鐘派生的。

     黃鐘是君,而在臣之下,明明是大隋得天下的征兆。

     又,一陰一是臣,而居君位,更顯出我隋皇帝登基的吉祥。

     這實在是冥冥之中的事與人事相符,與一般的人事無關。

     伏請陛下治理天下,道逾前王,功成作樂,比以前更加燦爛。

     我聽說,五帝不相沿襲音樂,三王不相沿襲禮儀,這大概是因為要随時改制,而不失雅正之道。

    ”皇上最後聽了他的,就改七音為八音,以黃鐘為宮。

     有诏令盧贲與儀同楊慶和删定北周、北齊音律。

     不久,授盧贲為郢州刺史,繼而轉任虢州刺史。

     後任懷州刺史,挖沁水東流,名叫“利民渠”。

     又流入溫縣,名叫“溫潤渠”,以灌溉鹽堿地,百姓靠渠得利。

     幾年後,轉任齊州刺史。

     百姓鬧饑荒,糧價猛漲。

     盧贲不讓别人賣糧,但自己卻去賣,因此被削職為民。

     後來,盧贲随皇上到東都洛一陽一。

     皇上閑談時對盧贲說:“我剛當大司馬的時候,你對我推心置腹。

     我當丞相後,你常在我身邊。

     我與你可以說是老朋友了。

     你若沒有過錯,地位當與高赹相同。

     因你與叛逆交好,因此廢了你。

     但我念你往日的交情,又恢複你當州牧的地位,你怎麼不思報效,到了這種地步?我不忍心殺你,這是枉法行私罷了。

    ”盧贲拜伏謝罪,有诏恢複原職。

     幾天後,與皇上交談時,有違皇上旨意。

     他又自叙功績,口出怨言。

     皇上大怒,對群臣們說:“我将給盧贲一個州,我看他不能再重用了!”後來,皇太子為他說:“這些人都有佐命開國之功,雖然他們品一性一輕薄,但的确不能抛棄他們。

    ”皇上說:“我抑屈他,是想保他的一性一命。

     沒有劉日方、鄭譯和盧贲、柳裘、皇甫績等人,那麼我就不會到今天這個樣子。

     但這些人都是反複無常的家夥。

     在周宣帝時,他們憑着無賴而得一寵一。

     到宣帝病重時,顔之儀等人請求用宗室的王一爺輔政,這些人行詐,宣帝才讓我輔政。

     我想治天下,他們又想搗亂。

     所以劉日方謀反于前,鄭譯為巫惑于後。

     像盧贲這些家夥,心裡總是不滿的。

     用他們吧,他們又不謙遜;不用吧,又會招來他們的怨恨。

     是他們難得讓人信任,不是我抛棄他們。

     衆人見了這些,也許有人私下議論,說我對不起功臣,其實不然。

    ”蘇威進言說:“漢光武帝欲保全功臣,都用列侯之位而讓他們入朝。

     皇上仁一愛一,再用此法來安頓他們吧。

    ”皇上說:“行。

    ”于是廢盧贲于家。

     盧贲這年去世,時年五十四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