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贲傳
關燈
小
中
大
盧贲字子征,涿郡範一陽一人。
父親盧光,北周國的開府、燕郡公。
盧贲略略讀了點書,對音律頗有所知。
北周武帝時,盧贲襲爵為燕郡公,食邑一千九百戶。
後來曆任魯一陽一太守、太子小爆尹、儀同三司。
平定北齊有功,增加食邑四百戶,轉任司武上士。
當時隋高祖為大司武,盧贲知道高祖是非常人物,與他深深地交結。
周宣帝繼位後,加授盧贲開府。
高祖剛受宣帝托付總理朝政時,群情還不一緻。
高祖就把盧贲引到自己身邊。
高祖将到東宮去,文武百官都不知他的去向。
高祖悄悄地讓盧贲部署人馬,然後召來百官,對他們說:“想求富貴的,就跟我來。
”大臣們議論紛紛,有的想跟着去,有的想離開。
盧贲率兵趕到,大臣都不敢動。
高祖出崇一陽一門,到了東宮,東宮守門的衛士不讓進去。
盧贲曉谕他們,仍不行。
盧贲張目呵斥,衛士才讓開。
繼而高祖才得進東宮。
盧贲總是守衛在高祖身邊。
後高祖問他,他說:“周朝的氣數已完了,天人之望,實歸于明公您。
望早點應天順民。
天給您,您不要,就會反受其咎。
”高祖深以為然。
高祖受禅後,命盧贲清點宮中,主管守衛。
盧贲于是上奏,更改周代的旗幟,另取好名。
其青龍旗、驺虞旗、朱雀旗、玄武旗、千秋旗、萬歲旗等旗名,都是盧贲取的名。
不久授他散騎常侍,兼任太子左庶子、左領軍、右将軍。
當時高赹、蘇威共掌朝政,盧贲心裡很不服氣。
柱國劉日方當時被疏遠猜忌,盧贲因此勸上柱國元諧、李詢、華州刺史張賓等人,謀劃廢了高赹、蘇威,五個人共同輔佐朝政。
又因晉王楊廣是皇上的一愛一子,謀劃廢立太子。
又私下裡對皇太子說:“盧贲想拜谒殿下,又怕皇上譴責,請明白我的區區之心。
”計謀洩露,皇上窮追此事。
劉日方等人把罪過全推在張賓、盧贲身上。
大臣們上疏要處死這兩個人。
皇上因他們是創業登基前的朋友,不忍心殺他們,把他們都削職為民。
張賓不久就死了。
一年多後,盧贲恢複爵位,任檢校太常卿。
盧贲因古樂宮懸七八,損益不同,曆代的通儒,又沒個一緻的說法,于是上表說:“殷商人以前,通行用五音。
周武王滅商,得到鹑火、天驷之應,其音于是用七種。
漢代,又加上應鐘,所以十六枚而在一..。
鄭玄注《周禮》,以二八十六為..。
這樣,那麼七音、八音的意義,由來很久遠了啊。
但世有沿革,取舍不同。
到了北周武帝,又改為用七音,以林鐘為宮。
那音樂,是治天下的根本,所以移風易俗,沒有比音樂更好的。
因此吳公子季劄觀樂而辨别興亡
父親盧光,北周國的開府、燕郡公。
盧贲略略讀了點書,對音律頗有所知。
北周武帝時,盧贲襲爵為燕郡公,食邑一千九百戶。
後來曆任魯一陽一太守、太子小爆尹、儀同三司。
平定北齊有功,增加食邑四百戶,轉任司武上士。
當時隋高祖為大司武,盧贲知道高祖是非常人物,與他深深地交結。
周宣帝繼位後,加授盧贲開府。
高祖剛受宣帝托付總理朝政時,群情還不一緻。
高祖就把盧贲引到自己身邊。
高祖将到東宮去,文武百官都不知他的去向。
高祖悄悄地讓盧贲部署人馬,然後召來百官,對他們說:“想求富貴的,就跟我來。
”大臣們議論紛紛,有的想跟着去,有的想離開。
盧贲率兵趕到,大臣都不敢動。
高祖出崇一陽一門,到了東宮,東宮守門的衛士不讓進去。
盧贲曉谕他們,仍不行。
盧贲張目呵斥,衛士才讓開。
繼而高祖才得進東宮。
盧贲總是守衛在高祖身邊。
後高祖問他,他說:“周朝的氣數已完了,天人之望,實歸于明公您。
望早點應天順民。
天給您,您不要,就會反受其咎。
”高祖深以為然。
高祖受禅後,命盧贲清點宮中,主管守衛。
盧贲于是上奏,更改周代的旗幟,另取好名。
其青龍旗、驺虞旗、朱雀旗、玄武旗、千秋旗、萬歲旗等旗名,都是盧贲取的名。
不久授他散騎常侍,兼任太子左庶子、左領軍、右将軍。
當時高赹、蘇威共掌朝政,盧贲心裡很不服氣。
柱國劉日方當時被疏遠猜忌,盧贲因此勸上柱國元諧、李詢、華州刺史張賓等人,謀劃廢了高赹、蘇威,五個人共同輔佐朝政。
又因晉王楊廣是皇上的一愛一子,謀劃廢立太子。
又私下裡對皇太子說:“盧贲想拜谒殿下,又怕皇上譴責,請明白我的區區之心。
”計謀洩露,皇上窮追此事。
劉日方等人把罪過全推在張賓、盧贲身上。
大臣們上疏要處死這兩個人。
皇上因他們是創業登基前的朋友,不忍心殺他們,把他們都削職為民。
張賓不久就死了。
一年多後,盧贲恢複爵位,任檢校太常卿。
盧贲因古樂宮懸七八,損益不同,曆代的通儒,又沒個一緻的說法,于是上表說:“殷商人以前,通行用五音。
周武王滅商,得到鹑火、天驷之應,其音于是用七種。
漢代,又加上應鐘,所以十六枚而在一..。
鄭玄注《周禮》,以二八十六為..。
這樣,那麼七音、八音的意義,由來很久遠了啊。
但世有沿革,取舍不同。
到了北周武帝,又改為用七音,以林鐘為宮。
那音樂,是治天下的根本,所以移風易俗,沒有比音樂更好的。
因此吳公子季劄觀樂而辨别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