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日方傳
關燈
小
中
大
們喝酒交談,他們都很了解我的心。
但他們心如溝壑一樣深,志如豺狼一樣狠,不感激朝廷的大恩,忽然謀劃造反作亂。
梁士彥從小時起就一愛一胡說八道,他自稱有看相的說他正當天命,六十歲以後會作皇帝。
剛平定尉遲迥,他暫居相州時,就有反叛之心,這是路人都知道的。
我就派人代替他,不聲張他的罪過。
入京之後,他的叛逆之意轉而更深。
宇文忻、劉日方之徒,說願扶持他。
梁士彥答應率領僮仆造反,日期已經不遠,想在蒲州起事。
他們準備切斷河橋,守黎一陽一之關,塞河一陽一之路,搶劫調往京師的布匹以作牟甲,招募盜賊以作戰士。
去吃軍饷的人,也說很容易招集。
他們輕視朝廷,嗤笑我,自稱一朝奮發造反,無人可阻擋。
其次子梁剛,常常苦苦勸阻;第三子梁叔諧,大大予以鼓勵。
我聽到消息後,還怕冤枉他們,濫殺無辜,于是授士彥為晉州長官,想看看蒲州的真情。
士彥得到任命很高興,說是老天相助。
宇文忻和劉日方等人,也都及時來慶賀。
宇文忻往日平定邺城,因此驕傲得不得了,他已位極人臣,還恨賞賜太差,說:“我如想造反,還擔心不能成功?”他的怒色忿言,所到之處都在流傳。
我深念其功,不計較其無禮,授他武侯,讓他領兵,讓他作幹将,當心腹。
宇文忻秘密定下反叛的計謀,甚至在宮廷之中樹結一黨一羽,奏請朝廷,讓他的很多親友入宮當宿衛。
我推心待人,言必照準。
他仍不停止叛亂圖謀,心迹漸漸顯示出來。
于是解除他掌管禁兵的職權,讓他改悔。
但他反志不成,心裡更加郁結,于是與梁士彥情意偏厚,他們邀請神明,誓不負約。
他們一起謀反,一見面就謀劃,把河東交給梁士彥,自己管關右。
蒲津之事,即望從征,準備兩軍結合,而成縱橫之勢,然後北破晉一陽一,回來奪取皇位。
劉日方入佐相府以後,就為非作歹,他曾三次出事,有兩回都是他妻子出面負責。
他常說,他的姓是“卯金刀”,名是“一萬日”,姓劉的應該當帝王,當一萬日天子。
我教導他,引導他,告訴他利害,常常原諒他,望他改過。
他口裡請求讓他自新,心裡一如往日。
他也與梁士彥感情很深,他的叛逆之心相同,彼此都很了解。
他曾與梁士彥談論太白星所犯,問東井之間事,盼望秦地叛亂;訪軒轅之裡,希望皇宮裡發火災。
隻等待蒲坂事發,想在關内接應叛軍。
這些反賊的計策,真是千端萬緒。
隻是宇文忻和劉日方,名利、地位都很高,怎肯北面稱臣于梁士彥?原是各懷不遜,謀劃造反,一旦造反得逞,就會互相吞并。
人的一奸一詐,到了如此地步!雖然國家有刑法,他們罪大惡極,不應赦免,但我想到草創之初,他們都表現出忠誠,因此我心裡很憐憫他們,不忍心用極刑。
梁士彥、宇文忻、劉日方,身為謀首,叔諧贊成其父謀反,義實難容,都已到極點。
梁士彥、宇文忻、劉日方的兄弟叔侄,特别饒恕他們的一性一命,有官職的去職為民。
梁士彥的小子女、宇文忻的妻子、女兒和小兒子都釋放。
士彥、叔諧的妻妾及家産、田地、房屋,宇文忻、劉日方的妻妾及家産、田地、房屋,全部沒收歸官府。
士彥、劉日方兩家,十五歲以上的男孩,全部流放到遠方。
上儀同薛摩兒,是梁士彥的老朋友;上柱國府戶曹參軍事裴石達,是梁士彥的部下,他們的謀反情狀和叛逆野心,都告訴了他們。
薛摩兒聽說謀反事,還與之應和,都不報告,應處以大辟之刑。
但因為一問他們就承認并揭發了問題,可以免除他的官職,免于一死。
我登基稱帝,到現在六年了。
我隻是白白地忙于政事,但教化卻未融洽。
說這些話的時候,我心裡輾轉思念,的确深深地歎恨!臨刑時,到了朝廷上,宇文忻見了高赹,向他叩頭求哀。
劉日方勃然大怒,對宇文忻說:“事已如此,何必去叩頭!”于是被殺,全部家産被沒收,家人沒官為奴。
幾天後,皇上穿着喪服到射殿,把劉日方、宇文忻、梁士彥三家的家産全部放在前面,令文武百官射取之,以為鑒戒。
但他們心如溝壑一樣深,志如豺狼一樣狠,不感激朝廷的大恩,忽然謀劃造反作亂。
梁士彥從小時起就一愛一胡說八道,他自稱有看相的說他正當天命,六十歲以後會作皇帝。
剛平定尉遲迥,他暫居相州時,就有反叛之心,這是路人都知道的。
我就派人代替他,不聲張他的罪過。
入京之後,他的叛逆之意轉而更深。
宇文忻、劉日方之徒,說願扶持他。
梁士彥答應率領僮仆造反,日期已經不遠,想在蒲州起事。
他們準備切斷河橋,守黎一陽一之關,塞河一陽一之路,搶劫調往京師的布匹以作牟甲,招募盜賊以作戰士。
去吃軍饷的人,也說很容易招集。
他們輕視朝廷,嗤笑我,自稱一朝奮發造反,無人可阻擋。
其次子梁剛,常常苦苦勸阻;第三子梁叔諧,大大予以鼓勵。
我聽到消息後,還怕冤枉他們,濫殺無辜,于是授士彥為晉州長官,想看看蒲州的真情。
士彥得到任命很高興,說是老天相助。
宇文忻和劉日方等人,也都及時來慶賀。
宇文忻往日平定邺城,因此驕傲得不得了,他已位極人臣,還恨賞賜太差,說:“我如想造反,還擔心不能成功?”他的怒色忿言,所到之處都在流傳。
我深念其功,不計較其無禮,授他武侯,讓他領兵,讓他作幹将,當心腹。
宇文忻秘密定下反叛的計謀,甚至在宮廷之中樹結一黨一羽,奏請朝廷,讓他的很多親友入宮當宿衛。
我推心待人,言必照準。
他仍不停止叛亂圖謀,心迹漸漸顯示出來。
于是解除他掌管禁兵的職權,讓他改悔。
但他反志不成,心裡更加郁結,于是與梁士彥情意偏厚,他們邀請神明,誓不負約。
他們一起謀反,一見面就謀劃,把河東交給梁士彥,自己管關右。
蒲津之事,即望從征,準備兩軍結合,而成縱橫之勢,然後北破晉一陽一,回來奪取皇位。
劉日方入佐相府以後,就為非作歹,他曾三次出事,有兩回都是他妻子出面負責。
他常說,他的姓是“卯金刀”,名是“一萬日”,姓劉的應該當帝王,當一萬日天子。
我教導他,引導他,告訴他利害,常常原諒他,望他改過。
他口裡請求讓他自新,心裡一如往日。
他也與梁士彥感情很深,他的叛逆之心相同,彼此都很了解。
他曾與梁士彥談論太白星所犯,問東井之間事,盼望秦地叛亂;訪軒轅之裡,希望皇宮裡發火災。
隻等待蒲坂事發,想在關内接應叛軍。
這些反賊的計策,真是千端萬緒。
隻是宇文忻和劉日方,名利、地位都很高,怎肯北面稱臣于梁士彥?原是各懷不遜,謀劃造反,一旦造反得逞,就會互相吞并。
人的一奸一詐,到了如此地步!雖然國家有刑法,他們罪大惡極,不應赦免,但我想到草創之初,他們都表現出忠誠,因此我心裡很憐憫他們,不忍心用極刑。
梁士彥、宇文忻、劉日方,身為謀首,叔諧贊成其父謀反,義實難容,都已到極點。
梁士彥、宇文忻、劉日方的兄弟叔侄,特别饒恕他們的一性一命,有官職的去職為民。
梁士彥的小子女、宇文忻的妻子、女兒和小兒子都釋放。
士彥、叔諧的妻妾及家産、田地、房屋,宇文忻、劉日方的妻妾及家産、田地、房屋,全部沒收歸官府。
士彥、劉日方兩家,十五歲以上的男孩,全部流放到遠方。
上儀同薛摩兒,是梁士彥的老朋友;上柱國府戶曹參軍事裴石達,是梁士彥的部下,他們的謀反情狀和叛逆野心,都告訴了他們。
薛摩兒聽說謀反事,還與之應和,都不報告,應處以大辟之刑。
但因為一問他們就承認并揭發了問題,可以免除他的官職,免于一死。
我登基稱帝,到現在六年了。
我隻是白白地忙于政事,但教化卻未融洽。
說這些話的時候,我心裡輾轉思念,的确深深地歎恨!臨刑時,到了朝廷上,宇文忻見了高赹,向他叩頭求哀。
劉日方勃然大怒,對宇文忻說:“事已如此,何必去叩頭!”于是被殺,全部家産被沒收,家人沒官為奴。
幾天後,皇上穿着喪服到射殿,把劉日方、宇文忻、梁士彥三家的家産全部放在前面,令文武百官射取之,以為鑒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