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穆傳
關燈
小
中
大
上下诏表揚李穆,并說從今以後,隻要李穆不造反,什麼罪過都可饒恕。
李穆開皇六年(586)在府第中去世,享年七十七歲。
他留下教令說:“我承蒙國家大恩,年齡和官爵均已到極點,現在回歸黃泉,無所遺憾。
到最後我都不能陪皇上到泰山和梁甫去封禅,我如今仍然眷戀光景,大概就是因為這一遺恨吧。
”皇上下诏派遣黃門侍郎監護喪事,賜..馬四匹,粟麥二千斛,布絹一千匹。
皇上還追贈李穆使持節,冀、定、趙、相、瀛、一毛一、魏、衛、洛、懷十州諸軍事,冀州刺史。
谥号為“明”。
還賞賜他石椁、前後部羽葆鼓吹、鍂車京車。
百官護送他的靈柩到郭外。
皇上下诏派遣太常卿牛弘饔哀冊,用太牢之禮祭奠。
李穆的孫子李筠繼承爵位。
李筠之父李..,字士獻,是李穆的長子。
在北周為官,一直當到安樂郡公、鳳州刺史,在李穆之前去世。
李筠幼年時,因李穆之功,拜授儀同。
開皇八年(588),以嫡孫身份,承襲李穆爵位。
仁壽初,叔父李渾忿恨他的吝啬,偷偷地派遣他兄長的兒子李善衡殺害了他。
皇上捕獲兇手不成,非常氣憤,禁止他的全部親族來往。
當初,李筠與叔伯弟弟李瞿昙有矛盾,當時李渾有權力,于是證明是瞿昙殺了李筠,瞿昙竟然因此被殺,而善衡卻得以免死。
仁壽四年(604),商議立嗣之事。
邳公蘇威上奏李筠不義,為親骨肉所殺,請求絕其爵位。
皇上不許可。
李..之弟李怡,官至儀同,很早就死了,被追贈為渭州刺史。
李怡弟李雅,年青時就有見識膽量。
北周保定(561~565),積累軍功晉封西安縣男爵,拜授大都督。
天和中(566~571),跟随元定征讨江西,當時各路軍隊都失利,于是陷落于陳國。
後得歸國,拜授開府儀同三司,兼領左右軍。
這一年,跟随太子西征吐谷渾,李雅率領步兵騎兵二千人,于洮河督運軍糧,被賊人追擊,雙方相持幾天。
李雅很擔憂,就假裝與賊人講和,賊人戒備稍稍松一弛,李雅便放出奇兵擊破賊人。
周君賞他奴婢百口,并封他一子為侯。
後拜授他為齊州刺史,不久又征調他還京。
幾年後,授他為瀛州刺史。
隋高祖為北周宰相時,李雅鎮守靈州以防備胡人。
還京後授他為大将軍,遷任荊州總管,增加食邑八百戶。
開皇初,增加爵位為公爵。
李雅的弟弟李恒,官至鹽州刺史,封爵一陽一曲侯。
李恒的弟弟李榮,官至合州刺史、長城縣公爵。
李榮的弟弟李直,官至車騎将軍、歸政縣侯爵。
李直的弟弟李雄,官至柱國、密國公、骠騎将軍。
李雄的弟弟李渾,最為有名。
李渾字金才,是李穆的第十個兒子。
他相貌魁偉,長髯豐額。
開始做北周的左侍上士。
尉遲迥在邺下造反,當時李穆在并州,隋高祖擔心他被尉遲迥所誘一惑,故派李渾乘驿馬往李穆處緻深交之誠。
李穆馬上讓李渾入京,奉上熨鬥給高祖,并帶信說:“願您拿着這把一柄一以熨安天下。
”高祖十分高興,又派李渾到韋孝寬處轉述李穆之意。
适遇平定邺下,因功被授為上儀同三司,封為安武郡公。
開皇(581~600)初,進授象城府骠騎将軍。
晉王楊廣被立為太子後,李渾以骠騎身份統領親信,跟随楊廣往揚州。
仁壽元年(601),跟随左仆射楊素任行軍總管,出夏州北三百裡,在納遠川擊破突厥阿勿俟斤,斬首五百級。
李渾進位為大将軍,拜授左武衛将軍,兼任太子宗衛率。
當初,李穆之孫李筠去世,隋高祖與人商議為李穆立嗣,李渾想繼承李穆的爵位,對他妻子的哥哥、太子左衛率宇文述說:“我如果得到襲封,當以賦稅的一半奉送于你。
”宇文述想得此利益,就入宮對皇太子說:“立嗣,要麼立長,要麼立賢。
現在申明公無嗣,遍觀其子孫,都是些無賴,不足以當此榮耀一寵一幸。
隻有金才有功于國,我認為不是此人就沒有襲承李穆封爵的。
”太子答應了他,後來上奏隋高祖,封李渾為申國公,以奉李穆之嗣。
大業(605~616)初,轉任右骁衛将軍。
大業六年(610),有诏追改李穆之封爵為成阝國公,李渾仍然承襲。
累加官位為光祿大夫。
大業九年(613),遷任右骁衛大将軍。
李渾既承父業,一天比一天豪侈,後房一中穿羅绮的數以百計。
兩年之後,不如約給宇文述俸物,宇文述非常氣
李穆開皇六年(586)在府第中去世,享年七十七歲。
他留下教令說:“我承蒙國家大恩,年齡和官爵均已到極點,現在回歸黃泉,無所遺憾。
到最後我都不能陪皇上到泰山和梁甫去封禅,我如今仍然眷戀光景,大概就是因為這一遺恨吧。
”皇上下诏派遣黃門侍郎監護喪事,賜..馬四匹,粟麥二千斛,布絹一千匹。
皇上還追贈李穆使持節,冀、定、趙、相、瀛、一毛一、魏、衛、洛、懷十州諸軍事,冀州刺史。
谥号為“明”。
還賞賜他石椁、前後部羽葆鼓吹、鍂車京車。
百官護送他的靈柩到郭外。
皇上下诏派遣太常卿牛弘饔哀冊,用太牢之禮祭奠。
李穆的孫子李筠繼承爵位。
李筠之父李..,字士獻,是李穆的長子。
在北周為官,一直當到安樂郡公、鳳州刺史,在李穆之前去世。
李筠幼年時,因李穆之功,拜授儀同。
開皇八年(588),以嫡孫身份,承襲李穆爵位。
仁壽初,叔父李渾忿恨他的吝啬,偷偷地派遣他兄長的兒子李善衡殺害了他。
皇上捕獲兇手不成,非常氣憤,禁止他的全部親族來往。
當初,李筠與叔伯弟弟李瞿昙有矛盾,當時李渾有權力,于是證明是瞿昙殺了李筠,瞿昙竟然因此被殺,而善衡卻得以免死。
仁壽四年(604),商議立嗣之事。
邳公蘇威上奏李筠不義,為親骨肉所殺,請求絕其爵位。
皇上不許可。
李..之弟李怡,官至儀同,很早就死了,被追贈為渭州刺史。
李怡弟李雅,年青時就有見識膽量。
北周保定(561~565),積累軍功晉封西安縣男爵,拜授大都督。
天和中(566~571),跟随元定征讨江西,當時各路軍隊都失利,于是陷落于陳國。
後得歸國,拜授開府儀同三司,兼領左右軍。
這一年,跟随太子西征吐谷渾,李雅率領步兵騎兵二千人,于洮河督運軍糧,被賊人追擊,雙方相持幾天。
李雅很擔憂,就假裝與賊人講和,賊人戒備稍稍松一弛,李雅便放出奇兵擊破賊人。
周君賞他奴婢百口,并封他一子為侯。
後拜授他為齊州刺史,不久又征調他還京。
幾年後,授他為瀛州刺史。
隋高祖為北周宰相時,李雅鎮守靈州以防備胡人。
還京後授他為大将軍,遷任荊州總管,增加食邑八百戶。
開皇初,增加爵位為公爵。
李雅的弟弟李恒,官至鹽州刺史,封爵一陽一曲侯。
李恒的弟弟李榮,官至合州刺史、長城縣公爵。
李榮的弟弟李直,官至車騎将軍、歸政縣侯爵。
李直的弟弟李雄,官至柱國、密國公、骠騎将軍。
李雄的弟弟李渾,最為有名。
李渾字金才,是李穆的第十個兒子。
他相貌魁偉,長髯豐額。
開始做北周的左侍上士。
尉遲迥在邺下造反,當時李穆在并州,隋高祖擔心他被尉遲迥所誘一惑,故派李渾乘驿馬往李穆處緻深交之誠。
李穆馬上讓李渾入京,奉上熨鬥給高祖,并帶信說:“願您拿着這把一柄一以熨安天下。
”高祖十分高興,又派李渾到韋孝寬處轉述李穆之意。
适遇平定邺下,因功被授為上儀同三司,封為安武郡公。
開皇(581~600)初,進授象城府骠騎将軍。
晉王楊廣被立為太子後,李渾以骠騎身份統領親信,跟随楊廣往揚州。
仁壽元年(601),跟随左仆射楊素任行軍總管,出夏州北三百裡,在納遠川擊破突厥阿勿俟斤,斬首五百級。
李渾進位為大将軍,拜授左武衛将軍,兼任太子宗衛率。
當初,李穆之孫李筠去世,隋高祖與人商議為李穆立嗣,李渾想繼承李穆的爵位,對他妻子的哥哥、太子左衛率宇文述說:“我如果得到襲封,當以賦稅的一半奉送于你。
”宇文述想得此利益,就入宮對皇太子說:“立嗣,要麼立長,要麼立賢。
現在申明公無嗣,遍觀其子孫,都是些無賴,不足以當此榮耀一寵一幸。
隻有金才有功于國,我認為不是此人就沒有襲承李穆封爵的。
”太子答應了他,後來上奏隋高祖,封李渾為申國公,以奉李穆之嗣。
大業(605~616)初,轉任右骁衛将軍。
大業六年(610),有诏追改李穆之封爵為成阝國公,李渾仍然承襲。
累加官位為光祿大夫。
大業九年(613),遷任右骁衛大将軍。
李渾既承父業,一天比一天豪侈,後房一中穿羅绮的數以百計。
兩年之後,不如約給宇文述俸物,宇文述非常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