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穆傳

關燈
李穆字顯慶,自稱隴西成紀人,漢朝騎都尉李陵之後。

     李陵陷沒匈奴,其子孫就世世代代居住在北狄,後來随北魏南遷,重新回到..州、隴州一帶居住。

     祖父李斌,以都督身份鎮守高平,因而以此為家。

     父親李文保,很早就死了,等到李穆顯貴時,追贈司空。

     李穆風神警俊,倜傥有奇節。

     周太祖剛舉義旗時,李穆便委身相許,為官統軍。

     永熙末,奉迎魏武帝,被授都督,封爵永平縣子,食邑三百戶。

     他又統領鄉兵,累計軍功,進子爵為伯爵。

     他跟随周太祖在芒山攻擊齊國軍隊,周太祖在陣前堕馬,李穆突圍前進,用馬鞭敲周太祖而怪他落馬,并把帶來的馬給太祖,一起沖破重圍逃了出來。

     賊人見太祖輕佻,以為他不是貴人,就沒有緊追不舍,他們因此幸免于一死。

     不久周太祖和李穆相對而泣,回頭對近臣們說:“成就我的大業的,就是這個人啦!”就命令李穆安一撫一慰問關中,李穆所到之處,立即平定。

     周太祖提拔他當武衛将軍、儀同三司,晉封伯爵為武安郡公爵,增加食邑一千七百戶,并賜以鐵券,饒恕他十次死罪。

     不久又讓他開府治事,兼領侍中之職。

     當初,芒山敗北,李穆将..馬授給周太祖,太祖于是将廄内的..馬全部賜給李穆,并封李穆的姐妹為郡君、縣君,子孫随舅家姓李,賞賜各有等差。

     李穆轉任太仆,跟随于謹攻破江陵,增加食邑一千戶,進位為大将軍。

     進擊并打破了曲沔蠻,被授為原州刺史,周太祖另拜授李穆嫡子李..為儀同三司。

     李穆因考慮到兩位兄長李賢、李遠都是佐命功臣,而子弟們都擔當清顯之職,李穆深深地戒懼盈一滿,因此堅辭不受,但太祖不許他不受。

     不久李穆遷任雍州刺史,兼任小冢宰。

     北周元年(557),李穆增加食邑三千戶,連同以前的共三千七百戶。

     又另封一個兒子為升遷伯,李穆讓爵于兄子李孝軌,太祖同意了。

     宇文護執政時,李穆兄李遠及李遠之子李植,全部被殺,李穆應當坐罪。

     在此之前,李穆知道李植不是保家之主,每每勸李遠除掉他,李遠不能用其謀。

     等到李遠臨刑受死時,哭着對李穆說:“顯慶,我不聽你的話,以至落到這個地步,怎麼辦啦!”李穆因此免于一死,免職為民,他的子弟也被免官。

     李植弟淅州刺史李基,應當連坐被殺,李穆請求用自己的兩個兒子換回李基的一性一命,宇文護認為李穆仁義而釋放了他們。

     不久,拜授李穆為開府儀同三司、直州刺史,并恢複李穆爵位安武郡公。

     武成年間(559~560),李穆被免除官爵的子弟,全部恢複官爵。

     不久,李穆被任為少保,進位大将軍。

     過了一年多,又拜授小司徒,進位柱國,轉任大司空。

     奉诏修築通洛城。

     天和中(566~572),晉爵位為申國公,持節安一撫東境,修武申、旦郛、慈澗、崇德、安民、交城、鹿盧等城鎮。

     建德初,拜授太保。

     一年多以後,出京任原州總管。

     過了幾年,進位上柱國,轉任并州總管。

     大象初,增加食邑到九千戶,拜授大左輔,并仍如過去那樣擔任并州總管。

     隋高祖為北周宰相時,尉遲迥作亂造反,派人招李穆。

     李穆關住尉遲迥的使者,把尉遲迥聯絡造反的書信上交朝廷。

     李穆之子李士榮,憑了李穆所居為天下一精一兵彙集之處,私下勸李穆造反。

     李穆堅決拒絕,并将十三環金帶送給高祖,這是天子的服飾。

     李穆不久因天命有定,秘密上表,勸高祖登基。

     隋高祖受禅後,下诏書說,要在本月十三日承接天命,登基為帝。

     不久李穆來朝,隋高祖對他禮遇有加,拜授他為太師,要他贊拜時不自報姓名,實食成安縣三千戶的食邑。

     于是,李穆子孫中,即便尚在襁褓的,也都拜為儀同,他一家中執象笏的有一百多人。

     李穆的貴盛,在當時無人可比。

     李穆上表請求退休,隋高祖下诏書,同意李穆退休,并說如有大事,當叫大臣上李府請教。

     這時太史上奏說,當會發生不得不遷移首都之事。

     皇上因為剛剛受禅登基,一聽此話,甚感為難。

     李穆上表說,遷都是常有的事,勸皇上不必疑惑。

     皇上一向嫌台城地方狹小,而且宮中多有鬼妖,蘇威曾勸遷都,皇上沒采納。

     後遇太史上奏,心才疑惑不決。

     到這時,皇上看了李穆的表章,說:“天道聰明,已有征候應驗;太師是人民所仰望的,他又提出這一請求,那麼,可以遷都了。

    ”于是聽從了李穆的請求。

     過了一年多,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