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書卷四十一 列傳第三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之運;春秋疊代,必有去故之悲。
天意人事,可以凄怆傷心者矣。
況複舟烜路窮,星漢非乘槎可上;風飙道阻,蓬萊無可到之期。
窮者欲達其言,勞者須歌其事。
陸士衡聞而撫掌,是所甘心;張平子見而陋之,固其宜矣。
我之掌庾承周,以世功而為族;經邦佐漢,用論道而當官。
禀嵩、華之玉石,潤河、洛之波瀾。
居負洛而重世,邑臨河而晏安。
逮永嘉之艱虞,始中原之乏主。
民枕倚于牆壁,路交橫于豺虎。
值五馬之南奔,逢三星之東聚。
彼淩江而建國,此播遷于吾祖。
分南一陽一而賜田,裂東嶽而胙土。
誅茅宋玉之宅,穿徑臨江之府。
水木交運,山川崩竭。
家有直道,人多全節。
訓子見于純深,事君彰于義烈。
新野有生祠之廟,河南有胡書之碣。
況乃少微真一人,天山逸民。
階庭空谷,門巷蒲輪。
移談講樹,就簡書筠。
降生世德,載誕貞臣。
文詞高于甲觀,模楷盛于漳濱。
嗟有道而無鳳,歎非時而有麟。
既一奸一回之赑匿,終不悅于仁人。
王子洛濱之歲,蘭成射策之年,始含香于建禮,仍矯翼于崇賢。
遊洊雷塘于江浦。
東門則鞭石成橋,南極則鑄銅為柱。
樹則園植萬株,竹則家封千戶。
西赆浮玉,南琛沒羽。
吳歈越吟,荊豔楚舞。
草木之藉春一陽一,魚龍之得風雨。
五十年中,江表無事。
王歙為和親之侯,班超為定遠之使。
馬武無預于兵甲,馮唐不論于将帥。
豈知山嶽闇然,江湖潛沸。
漁一陽一有闾左戍卒,離石有将兵都尉。
天子方删詩書,定禮樂。
設重雲之講,開士林之學。
談劫燼之灰飛,辯常星之夜落。
地平魚齒,城危獸角。
卧刁鬥于荥一陽一,絆龍媒于平樂。
宰衡以幹戈為兒戲,缙紳以清談為廟略。
乘漬水而膠船,馭奔駒以朽索。
小人則将及水火,君子則方成沐鶴。
弊箄不能救鹽池之鹹,阿膠不能止黃河之濁。
既而鲂魚頳尾,四郊多壘。
殿狎江鷗,宮鳴野雉。
湛盧去國,艅皇失水。
見被發于伊川,知其時為戎矣。
彼一奸一逆之熾盛,久遊魂而放命。
大則有鲸有鲵,小則為枭為獍。
負其牛羊之力,兇其水草之一性一。
非玉燭之能調,豈璇玑之可正。
值天下之無為,尚有欲于羁縻。
飲其琉璃之酒,賞其虎豹之皮。
見胡桐于大夏,識鳥一卵一于條支。
豺牙密厲,虺毒潛吹。
輕九鼎而欲問,聞三川而遂窺。
始則王子召戎,一奸一臣介冑。
既官政而離逖,遂師言而洩漏。
望廷尉之逋囚,反淮南之窮寇。
飛狄泉之蒼鳥,起橫江之困獸。
地則石鼓鳴山,天則金一精一動宿。
北阙龍吟,東陵麟鬥。
爾乃桀黠構扇,憑陵畿甸。
擁狼望于黃圖,填盧山于赤縣。
青袍如草,白馬如練。
天子履端廢朝,單于長圍高宴。
兩觀當戟,千門受箭。
白虹貫日,蒼鷹擊殿。
競遭夏台之禍,遂視堯城之變。
官守無奔問之人,幹戚非平戎之戰。
陶侃則空裝米船,顧榮則虛搖羽扇。
将軍死綏,路絕重圍。
烽随星落,書逐鸢飛。
遂乃韓分趙裂,鼓卧旗折。
失群班馬,迷輪亂轍。
猛士嬰城,謀臣卷舌。
昆一陽一之戰象走林,常山之陣蛇奔一穴一。
五郡則兄弟相悲,三州則父子離别。
護軍慷慨,忠能死節。
三世為将,終于此滅。
濟一陽一忠壯,身參末将。
兄弟三人,義聲俱唱。
主辱臣死,名存身喪。
狄人歸元,三軍凄怆。
尚書多算,守備是長。
雲梯可拒,地道能防。
有齊将之閉壁,無燕師之卧牆。
大事去矣,人之雲亡。
申子奮發,勇氣咆勃。
實總元戎,身先士卒。
冑落魚門,兵填馬窟。
屢犯通中,頻遭刮骨。
功業夭枉,身名埋沒。
或以隼翼鷃披,虎威狐假。
沾漬鋒镝,脂膏原野。
兵弱虜強,城孤氣寡。
聞鶴唳而虛驚,聽胡笳而淚下。
據神亭而亡戟,臨橫江而棄馬。
崩于钜鹿之沙,碎于長平之瓦。
于是桂林颠覆,長洲麋鹿。
潰潰沸騰,茫茫慘黩。
天地離阻,人神怨酷。
晉鄭一靡一依,魯衛不睦。
競動天關,争回地軸。
探雀騺而未飽,待熊蹯而讵熟。
乃有車側郭門,筋懸廟屋。
鬼同曹社之謀,人有秦庭之哭。
餘乃假刻玺于關塞,稱使者之詶對。
逢鄂阪之譏嫌,值耏門之征稅。
乘白馬而不前,策青騾而轉礙。
吹落葉之扁舟,飄長颿于上遊。
彼鋸牙而勾爪,又巡江而習流。
排青龍之戰艦,鬥飛一燕之船樓。
張遼臨于赤壁,王浚下于巴丘。
乍風驚而射火,或箭重而回舟。
未辨聲于黃蓋,已先沈于杜侯。
落帆黃鶴之浦,藏船鹦鹉之洲。
路已分于湘漢,星猶看于鬥牛。
若乃
天意人事,可以凄怆傷心者矣。
況複舟烜路窮,星漢非乘槎可上;風飙道阻,蓬萊無可到之期。
窮者欲達其言,勞者須歌其事。
陸士衡聞而撫掌,是所甘心;張平子見而陋之,固其宜矣。
我之掌庾承周,以世功而為族;經邦佐漢,用論道而當官。
禀嵩、華之玉石,潤河、洛之波瀾。
居負洛而重世,邑臨河而晏安。
逮永嘉之艱虞,始中原之乏主。
民枕倚于牆壁,路交橫于豺虎。
值五馬之南奔,逢三星之東聚。
彼淩江而建國,此播遷于吾祖。
分南一陽一而賜田,裂東嶽而胙土。
誅茅宋玉之宅,穿徑臨江之府。
水木交運,山川崩竭。
家有直道,人多全節。
訓子見于純深,事君彰于義烈。
新野有生祠之廟,河南有胡書之碣。
況乃少微真一人,天山逸民。
階庭空谷,門巷蒲輪。
移談講樹,就簡書筠。
降生世德,載誕貞臣。
文詞高于甲觀,模楷盛于漳濱。
嗟有道而無鳳,歎非時而有麟。
既一奸一回之赑匿,終不悅于仁人。
王子洛濱之歲,蘭成射策之年,始含香于建禮,仍矯翼于崇賢。
遊洊雷塘于江浦。
東門則鞭石成橋,南極則鑄銅為柱。
樹則園植萬株,竹則家封千戶。
西赆浮玉,南琛沒羽。
吳歈越吟,荊豔楚舞。
草木之藉春一陽一,魚龍之得風雨。
五十年中,江表無事。
王歙為和親之侯,班超為定遠之使。
馬武無預于兵甲,馮唐不論于将帥。
豈知山嶽闇然,江湖潛沸。
漁一陽一有闾左戍卒,離石有将兵都尉。
天子方删詩書,定禮樂。
設重雲之講,開士林之學。
談劫燼之灰飛,辯常星之夜落。
地平魚齒,城危獸角。
卧刁鬥于荥一陽一,絆龍媒于平樂。
宰衡以幹戈為兒戲,缙紳以清談為廟略。
乘漬水而膠船,馭奔駒以朽索。
小人則将及水火,君子則方成沐鶴。
弊箄不能救鹽池之鹹,阿膠不能止黃河之濁。
既而鲂魚頳尾,四郊多壘。
殿狎江鷗,宮鳴野雉。
湛盧去國,艅皇失水。
見被發于伊川,知其時為戎矣。
彼一奸一逆之熾盛,久遊魂而放命。
大則有鲸有鲵,小則為枭為獍。
負其牛羊之力,兇其水草之一性一。
非玉燭之能調,豈璇玑之可正。
值天下之無為,尚有欲于羁縻。
飲其琉璃之酒,賞其虎豹之皮。
見胡桐于大夏,識鳥一卵一于條支。
豺牙密厲,虺毒潛吹。
輕九鼎而欲問,聞三川而遂窺。
始則王子召戎,一奸一臣介冑。
既官政而離逖,遂師言而洩漏。
望廷尉之逋囚,反淮南之窮寇。
飛狄泉之蒼鳥,起橫江之困獸。
地則石鼓鳴山,天則金一精一動宿。
北阙龍吟,東陵麟鬥。
爾乃桀黠構扇,憑陵畿甸。
擁狼望于黃圖,填盧山于赤縣。
青袍如草,白馬如練。
天子履端廢朝,單于長圍高宴。
兩觀當戟,千門受箭。
白虹貫日,蒼鷹擊殿。
競遭夏台之禍,遂視堯城之變。
官守無奔問之人,幹戚非平戎之戰。
陶侃則空裝米船,顧榮則虛搖羽扇。
将軍死綏,路絕重圍。
烽随星落,書逐鸢飛。
遂乃韓分趙裂,鼓卧旗折。
失群班馬,迷輪亂轍。
猛士嬰城,謀臣卷舌。
昆一陽一之戰象走林,常山之陣蛇奔一穴一。
五郡則兄弟相悲,三州則父子離别。
護軍慷慨,忠能死節。
三世為将,終于此滅。
濟一陽一忠壯,身參末将。
兄弟三人,義聲俱唱。
主辱臣死,名存身喪。
狄人歸元,三軍凄怆。
尚書多算,守備是長。
雲梯可拒,地道能防。
有齊将之閉壁,無燕師之卧牆。
大事去矣,人之雲亡。
申子奮發,勇氣咆勃。
實總元戎,身先士卒。
冑落魚門,兵填馬窟。
屢犯通中,頻遭刮骨。
功業夭枉,身名埋沒。
或以隼翼鷃披,虎威狐假。
沾漬鋒镝,脂膏原野。
兵弱虜強,城孤氣寡。
聞鶴唳而虛驚,聽胡笳而淚下。
據神亭而亡戟,臨橫江而棄馬。
崩于钜鹿之沙,碎于長平之瓦。
于是桂林颠覆,長洲麋鹿。
潰潰沸騰,茫茫慘黩。
天地離阻,人神怨酷。
晉鄭一靡一依,魯衛不睦。
競動天關,争回地軸。
探雀騺而未飽,待熊蹯而讵熟。
乃有車側郭門,筋懸廟屋。
鬼同曹社之謀,人有秦庭之哭。
餘乃假刻玺于關塞,稱使者之詶對。
逢鄂阪之譏嫌,值耏門之征稅。
乘白馬而不前,策青騾而轉礙。
吹落葉之扁舟,飄長颿于上遊。
彼鋸牙而勾爪,又巡江而習流。
排青龍之戰艦,鬥飛一燕之船樓。
張遼臨于赤壁,王浚下于巴丘。
乍風驚而射火,或箭重而回舟。
未辨聲于黃蓋,已先沈于杜侯。
落帆黃鶴之浦,藏船鹦鹉之洲。
路已分于湘漢,星猶看于鬥牛。
若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