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書卷三十五 列傳第二十七

關燈
入。

    時預謀者并賞五等爵,善以背逆歸順,臣子常情,豈容阖門大小,俱叨封邑,遂與弟慎并固辭不受。

    太祖嘉之,以善為汾一陰一令。

    善幹用強明,一郡稱最。

    太守王罴美之,令善兼督六縣事。

     尋征為行台郎中。

    時欲廣置屯田以供軍費,乃除司農少卿,領同州夏一陽一縣二十屯監。

    又于夏一陽一諸山置鐵冶,複令善為冶監,每月役八千人,營造軍器。

    善親自督課,兼加慰撫,甲兵一精一利,而皆忘其勞苦焉。

    加通直散騎常侍,遷大丞相府從事中郎。

    追論屯田功,賜爵龍門縣子,遷黃門侍郎,加車騎大将軍、儀同三司。

    除河東郡守,進骠騎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賜姓宇文氏。

    六官建,拜工部中大夫,進爵博平縣公。

    尋除禦正中大夫,轉民部中大夫。

     時晉公護執政,儀同齊軌語善雲:“兵馬萬機,須歸天子,何因猶在權門。

    ”善白之。

    護乃殺軌,以善忠于己,引為中外府司馬。

    遷司會中大夫,副總六府事。

    加授京兆尹,仍治司會。

    出為隆州刺史,兼治益州總管府長史。

    征拜少傅。

    卒于位,時年六十七。

    贈蒲虞勳三州刺史。

    高祖以善告齊軌事,谥曰缪公。

    子裒嗣。

    官至高一陽一守。

    善弟慎。

     慎字佛護,好學,能屬文,善草書。

    少與同郡裴叔逸、裴诹之、柳虬、範一陽一盧柔、隴西李璨并相友善。

    起家丞相府墨曹參軍。

    太祖于行台省置學,取丞郎及府佐德行明敏者充生。

    悉令旦理公務,晚就講習,先六經,後子史。

    又于諸生中簡德行淳懿者,侍太祖讀書。

    慎與李璨及隴西李伯良、辛韶,武功蘇衡,谯郡夏侯裕,安定梁曠、梁禮,河南長孫璋,河東裴舉、薛同,荥一陽一鄭朝等十二人,并應其眩又以慎為學師,以知諸生課業。

    太祖雅好談論,并簡名僧深識玄宗者一百人,于第内講說。

    又命慎等十二人兼學佛義,使内外俱通。

    由是四方競為大乘之學。

     數年,複以慎為宜都公侍讀。

    轉丞相府記室。

    魏東宮建,除太子舍人。

    遷庶子,仍領舍人。

    加通直散騎常侍,兼中書舍人,轉禮部郎中。

    六官建,拜膳部下大夫。

    慎兄善又任工部。

    并居清顯,時人榮之。

    孝闵帝踐阼,除禦正下大夫,進車騎大将軍、儀同三司,封淮南縣子,邑八百戶。

    曆師氏、禦伯中大夫。

     保定初,出為湖州刺史。

    州界既雜蠻左,恒以劫掠為務。

    慎乃集諸豪帥,具宣朝旨,仍令首領每月一參,或須言事者,不限時節。

    慎每引見,必殷勤勸誡,及賜酒食。

    一年之間,翕然從化。

    諸蠻乃相謂曰:“今日始知刺史真民父母也。

    ”莫不欣悅。

    自是襁負而至者,千有餘戶。

    蠻俗,婚娶之後,父母雖在,即與别居。

    慎謂守令曰:“牧守令長是化民者也,豈有其子娶妻,便與父母離析。

    非唯氓俗之失,亦是牧守之罪。

    ”慎乃親自誘導,示以孝慈,并遣守令各喻所部。

    有數戶蠻,别居數年,遂還侍養,及行得果膳,歸奉父母。

    慎感其從善之速,具以狀聞。

    有诏蠲其賦役。

    于是風化大行,有同華俗。

     尋入為蕃部中大夫。

    以疾去職,卒于家。

    有文集,頗為世所傳。

    薛善之以河東應李弼也,敬珍、敬祥亦率屬縣歸附。

     敬珍字國寶,河東蒲阪人也,漢楊州刺史韶之十世孫。

    父伯樂,州主簿,安邑令。

    珍偉容儀,有氣俠,學業騎射,俱為當時所稱。

    祥即珍從祖兄也,亦慷慨有大志,唯以交結英豪為務。

    珍與之深相友一愛一,每同遊處。

     及齊神武趨沙苑,珍謂祥曰:“高歡迫逐乘輿,播遷關右,有識之士,孰不欲推刃于其腹中?但力未能制耳。

    今複稱兵内侮,将逞兇逆,此誠志士效命之日,當與兄圖之。

    ”祥聞其言甚悅,曰:“計将安出?”珍曰:“宇文丞相寬仁大度,有霸王之略,挾天子而令諸侯,已數年矣。

    觀其政刑備舉,将士用命,歡雖有衆,固非其俦。

    況逆順理殊,将不戰而自潰矣。

    我若招集義勇,斷其歸路,殲馘兇徒,使隻輪不反,非直雪朝廷之恥,亦壯士封侯之業。

    ”祥深然之,遂與同郡豪右張小白、樊昭賢、王玄略等舉兵,數日之中,衆至萬餘。

    将襲歡後軍,兵未進而齊神武已敗。

    珍與祥邀之,多所克獲。

    及李弼軍至河東,珍與小白等率猗氏、南解、北解、安邑、溫泉、虞鄉等六縣戶十餘萬歸附。

    太祖嘉之,即拜珍平一陽一太守,領永甯防主;祥龍骧将軍、行台郎中,領相裡防主。

    并賜鼓吹以一寵一異之。

    太祖仍執珍手曰:“國家有河東之地者,卿兄弟之力。

    還以此地付卿,我無東顧之憂矣。

    ”久之,遷绛州刺史。

    以疾免,卒于家。

    子元約,一性一貞正,有識學。

    位至布憲中大夫。

     小白等既與珍歸阙,太祖嘉其立效,并任用之。

    後鹹至郡守、刺史。

     史臣曰:鄭孝穆撫甯離散,豳岐多襁負之人;崔謙鎮禦邊垂,江漢流載清之詠。

    崔說居家理治,以嚴肅見稱,莅職當官,以猛毅為政;崔猷立朝贊務,則嘉謀屢陳,出撫宣條,則威恩具舉。

    裴俠忠勤奉上,廉約治身,吏不能欺,民懷其惠。

    薛端曆居顯要,以強直知名。

    薛善任惟繁劇,以弘益流譽。

    并當時之良将也。

    而善陷齊谄護以要權一寵一,易名為缪,斯不謬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