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書卷三十 列傳第二十二
關燈
小
中
大
朝。
屬尉遲迥舉兵,熾乃移入金墉城,簡練關中軍士得數百人,與洛州刺史、平涼公元亨同心固守,仍權行洛州鎮事。
相州平,熾方入朝。
屬隋文帝初為相國,百官皆勸進。
熾自以累代受恩,遂不肯署箋。
時人高其節。
隋文帝踐極,拜太傅,加殊禮,贊拜不名。
開皇四年八月,薨,時年七十八。
贈本官、冀滄瀛趙衛貝魏洛八州諸軍事、冀州刺史。
谥曰恭。
熾事親孝,奉諸兄以悌順聞。
及其位望隆重,而子孫皆處列位,遂為當時盛族。
子茂嗣。
茂有弟十三人,恭、威最知名。
恭位至大将軍。
從高祖平齊,封贊國公,除西兖州總管,以罪賜死。
熾兄善,以中軍大都督、南城公從魏孝武西遷。
後仕至太仆、衛尉卿、汾北華瀛三州刺史、骠騎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永富縣公。
谥曰忠。
子榮定嗣。
起家魏文帝千牛備身。
稍遷平東将軍、大都督,進骠騎大将軍、儀同三司。
曆佽飛中大夫、右司衛上大夫。
大象中,位至大将軍。
熾兄子毅。
毅字天武。
父嶽,早卒。
及毅着勳,追贈大将軍、冀州刺史。
毅深沉有器度,事親以孝聞。
魏孝武初,起家為員外散騎侍郎。
時齊神武擅朝,毅慨然有殉主之志。
及孝武西遷,遂從入關,封奉高縣子,邑六百戶,除符玺郎。
從擒窦泰,複弘農,戰沙苑,皆有功。
拜右将軍、太中大夫,進爵為侯,增邑一千戶。
累遷持節、撫軍将軍、通直散騎常侍。
魏廢帝二年,授車騎大将軍、儀同三司、大都督,進爵安武縣公,增邑一千四百戶。
魏恭帝元年,進授骠騎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大都督,改封永安縣公,出為幽州刺史。
孝闵帝踐阼,進爵神武郡公,增邑通前五千戶。
保定三年,征還朝,治左宮伯,轉小宗伯,尋拜大将軍。
時與齊人争衡,戎車歲動,并交結突厥,以為外援。
在太祖之時,突厥已許納女于我,齊人亦甘言重币,遣使求婚。
狄固貪婪,便欲有悔。
朝廷乃令楊薦等累使結之,往反十餘,方複前好。
至是,雖期往逆,猶懼改圖。
以毅地兼勳戚,素有威重,乃命為使。
及毅之至,齊使亦在焉。
突厥君臣,猶有貳志。
毅抗言正色,以大義責之,累旬乃定,卒以皇後歸。
朝議嘉之,别封成都縣公,邑一千戶,進位柱國。
出為同州刺史,遷蒲州總管,徙金州總管,加授上柱國,入為大司馬。
隋開皇初,拜定州總管。
累居藩鎮,鹹得民和。
二年,薨于州,年六十四。
贈襄郢等六州刺史,谥曰肅。
毅一性一溫和,每以謹慎自守,又尚太祖第五女襄一陽一公主,特為朝廷所委信。
雖任兼出入,未嘗有矜惰之容,時人以此稱焉。
子賢嗣。
賢字托賢,志業通敏,少知名。
天和二年,策拜神武國世子。
宣政元年,授使持節儀同大将軍。
隋開皇中,襲爵神武公,除遷州刺史。
〔毅〕(有)〔第〕二女即唐太穆皇後。
武德元年,诏贈司空、穆總管荊郢硖夔複沔嶽沅(沣)〔澧〕鄂十州諸軍事、荊州刺史,封杞國公。
并追贈賢,金遷房直均五州諸軍事、金州刺史,襲杞國公。
又追贈賢子紹宣秦州刺史,并襲賢爵。
紹宣無子,仍以紹宣兄孝宣子德藏為嗣。
于翼字文若,太師、燕公謹之子。
美風儀,有識度。
年十一,尚太祖女平原公主,拜員外散騎常侍,封安平縣公,邑一千戶。
大統十六年,進爵郡公,加大都督,領太祖帳下左右,禁中宿衛。
遷鎮南将軍、金紫光祿大夫、散騎常侍、武衛将軍。
謹平江陵,所贈得軍實,分給諸子。
翼一無所取,唯簡賞口内名望子弟有士風者,别待遇之。
太祖聞之,特賜奴婢二百口,翼固辭不受。
尋授車騎大将軍、儀同三司,加侍中、骠騎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
六官建,除左宮伯。
孝闵帝踐阼,出為渭州刺史。
翼兄寔先莅此州,頗有惠政。
翼又推誠布信,事存寬簡,夷夏感悅,比之大小馮君焉。
時吐谷渾入寇河右,涼鄯河三州鹹被攻圍,使來告急。
秦州都督遣翼赴援,不從。
寮屬鹹以為言。
翼曰:“攻取之術,非夷俗所長。
此寇之來,不過抄掠邊牧耳。
安能頓兵城下,久事攻圍!掠而無獲,勢将自走。
勞師以往,亦無所及。
翼揣之已了,幸勿複言。
”居數日問至,果如翼所策。
賀蘭祥讨吐谷渾,翼率州兵先鋒深入。
以功增邑一千二百戶。
尋征拜右宮伯。
世宗雅一愛一文(士)〔史〕,立麟趾學,在朝有藝業者,不限貴賤,皆預聽焉。
乃至蕭撝、王褒等與卑鄙之徒同為學士。
翼言于帝曰:“蕭撝,梁之宗子;王褒,梁之公卿。
今與趨走同侪,恐非尚賢貴爵之義。
”帝納之,
屬尉遲迥舉兵,熾乃移入金墉城,簡練關中軍士得數百人,與洛州刺史、平涼公元亨同心固守,仍權行洛州鎮事。
相州平,熾方入朝。
屬隋文帝初為相國,百官皆勸進。
熾自以累代受恩,遂不肯署箋。
時人高其節。
隋文帝踐極,拜太傅,加殊禮,贊拜不名。
開皇四年八月,薨,時年七十八。
贈本官、冀滄瀛趙衛貝魏洛八州諸軍事、冀州刺史。
谥曰恭。
熾事親孝,奉諸兄以悌順聞。
及其位望隆重,而子孫皆處列位,遂為當時盛族。
子茂嗣。
茂有弟十三人,恭、威最知名。
恭位至大将軍。
從高祖平齊,封贊國公,除西兖州總管,以罪賜死。
熾兄善,以中軍大都督、南城公從魏孝武西遷。
後仕至太仆、衛尉卿、汾北華瀛三州刺史、骠騎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永富縣公。
谥曰忠。
子榮定嗣。
起家魏文帝千牛備身。
稍遷平東将軍、大都督,進骠騎大将軍、儀同三司。
曆佽飛中大夫、右司衛上大夫。
大象中,位至大将軍。
熾兄子毅。
毅字天武。
父嶽,早卒。
及毅着勳,追贈大将軍、冀州刺史。
毅深沉有器度,事親以孝聞。
魏孝武初,起家為員外散騎侍郎。
時齊神武擅朝,毅慨然有殉主之志。
及孝武西遷,遂從入關,封奉高縣子,邑六百戶,除符玺郎。
從擒窦泰,複弘農,戰沙苑,皆有功。
拜右将軍、太中大夫,進爵為侯,增邑一千戶。
累遷持節、撫軍将軍、通直散騎常侍。
魏廢帝二年,授車騎大将軍、儀同三司、大都督,進爵安武縣公,增邑一千四百戶。
魏恭帝元年,進授骠騎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大都督,改封永安縣公,出為幽州刺史。
孝闵帝踐阼,進爵神武郡公,增邑通前五千戶。
保定三年,征還朝,治左宮伯,轉小宗伯,尋拜大将軍。
時與齊人争衡,戎車歲動,并交結突厥,以為外援。
在太祖之時,突厥已許納女于我,齊人亦甘言重币,遣使求婚。
狄固貪婪,便欲有悔。
朝廷乃令楊薦等累使結之,往反十餘,方複前好。
至是,雖期往逆,猶懼改圖。
以毅地兼勳戚,素有威重,乃命為使。
及毅之至,齊使亦在焉。
突厥君臣,猶有貳志。
毅抗言正色,以大義責之,累旬乃定,卒以皇後歸。
朝議嘉之,别封成都縣公,邑一千戶,進位柱國。
出為同州刺史,遷蒲州總管,徙金州總管,加授上柱國,入為大司馬。
隋開皇初,拜定州總管。
累居藩鎮,鹹得民和。
二年,薨于州,年六十四。
贈襄郢等六州刺史,谥曰肅。
毅一性一溫和,每以謹慎自守,又尚太祖第五女襄一陽一公主,特為朝廷所委信。
雖任兼出入,未嘗有矜惰之容,時人以此稱焉。
子賢嗣。
賢字托賢,志業通敏,少知名。
天和二年,策拜神武國世子。
宣政元年,授使持節儀同大将軍。
隋開皇中,襲爵神武公,除遷州刺史。
〔毅〕(有)〔第〕二女即唐太穆皇後。
武德元年,诏贈司空、穆總管荊郢硖夔複沔嶽沅(沣)〔澧〕鄂十州諸軍事、荊州刺史,封杞國公。
并追贈賢,金遷房直均五州諸軍事、金州刺史,襲杞國公。
又追贈賢子紹宣秦州刺史,并襲賢爵。
紹宣無子,仍以紹宣兄孝宣子德藏為嗣。
于翼字文若,太師、燕公謹之子。
美風儀,有識度。
年十一,尚太祖女平原公主,拜員外散騎常侍,封安平縣公,邑一千戶。
大統十六年,進爵郡公,加大都督,領太祖帳下左右,禁中宿衛。
遷鎮南将軍、金紫光祿大夫、散騎常侍、武衛将軍。
謹平江陵,所贈得軍實,分給諸子。
翼一無所取,唯簡賞口内名望子弟有士風者,别待遇之。
太祖聞之,特賜奴婢二百口,翼固辭不受。
尋授車騎大将軍、儀同三司,加侍中、骠騎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
六官建,除左宮伯。
孝闵帝踐阼,出為渭州刺史。
翼兄寔先莅此州,頗有惠政。
翼又推誠布信,事存寬簡,夷夏感悅,比之大小馮君焉。
時吐谷渾入寇河右,涼鄯河三州鹹被攻圍,使來告急。
秦州都督遣翼赴援,不從。
寮屬鹹以為言。
翼曰:“攻取之術,非夷俗所長。
此寇之來,不過抄掠邊牧耳。
安能頓兵城下,久事攻圍!掠而無獲,勢将自走。
勞師以往,亦無所及。
翼揣之已了,幸勿複言。
”居數日問至,果如翼所策。
賀蘭祥讨吐谷渾,翼率州兵先鋒深入。
以功增邑一千二百戶。
尋征拜右宮伯。
世宗雅一愛一文(士)〔史〕,立麟趾學,在朝有藝業者,不限貴賤,皆預聽焉。
乃至蕭撝、王褒等與卑鄙之徒同為學士。
翼言于帝曰:“蕭撝,梁之宗子;王褒,梁之公卿。
今與趨走同侪,恐非尚賢貴爵之義。
”帝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