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書卷二十九 列傳第二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王傑,金城直城人也,本名文達。
高祖萬國,魏伏波将軍、燕州刺史。
父巢,龍骧将軍、榆中鎮将。
傑少有壯志,每以功名自許。
善騎射,有膂力。
魏孝武初,起家子都督。
後從西遷,賜爵都昌縣子。
太祖奇其才,擢授揚烈将軍、羽林監,尋加都督。
太祖嘗謂諸将曰:“王文達萬人敵也,但恐勇決太過耳。
”複潼關,破沙苑,争河橋,戰邙山,皆以勇敢聞。
親待日隆,賞賜加于倫等。
于是賜姓宇文氏。
除岐州刺史,加撫軍将軍、銀青光祿大夫,進爵為公,邑八百戶。
累遷大都督、車騎大将軍、儀同三司、侍中、骠騎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
魏恭帝元年,從于謹圍江陵。
時栅内有人善用長矛,戰士将登者,多為所斃。
謹令傑射之,應弦而倒。
登者乃得入,餘衆繼進,遂拔之。
謹喜曰:“濟我大事者,在公此箭也。
”. 孝闵帝踐阼,進爵張掖郡公,增邑一千戶,出為河州刺史。
朝廷以傑勳望俱重,故授以本州。
保定三年,進位大将軍。
三年,诏傑與随公楊忠自(漢)〔漠〕北伐齊,至并州而還。
天和三年,除宜州刺史,增邑通前三千六百戶。
六年,從齊公憲東禦齊将斛律明月,進位柱國。
建德初,除泾州總管。
傑少從軍旅,雖不習吏事,所曆州府,鹹以忠恕為心,以是頗為百姓所慕。
宣帝即位,拜上柱國。
大象元年,薨,時年六十五。
贈河鄯鄧延洮宕翼七州諸軍事、河州刺史,追封鄂國公。
谥曰威。
子孝僊,大象末,位至開府儀同大将軍。
王勇,代武川人也,本名胡仁。
少雄健,有膽決,便弓馬,膂力過人。
魏永安中,萬俟醜奴等寇亂關隴,勇占募随軍讨之,以功授甯朔将軍、奉車都尉。
又數從侯莫陳悅、賀拔嶽征讨,功每居多,拜别将。
及太祖為丞相,引為帳内直蕩都督,加後将軍、太中大夫,封包信縣子,邑三百戶。
大統初,增邑四百戶,進爵為侯。
從擒窦泰,複弘農,戰沙苑,氣蓋衆軍,所當必破。
太祖歎其勇敢,賞賜特攏進爵為公,邑一千五百戶,拜鎮南将軍,授帥都督。
從讨趙青雀,平之,論功居最,除衛大将軍、殷州刺史,加通直散騎常侍,兼太子武衛率。
邙山之戰,勇率敢死之士三百人,并執短兵,大呼直進,出入沖擊,殺傷甚多,敵人無敢當者。
是役也,大軍不利,唯勇及王文達、耿令貴三人力戰,皆有殊功。
太祖于是賞帛二千疋,令自分之。
軍還,皆拜上州刺史。
以雍州、岐州、北雍州拟授勇等,然州頗有優劣,又令探籌取之。
勇遂得雍州,文達得岐州,令貴得北雍州。
仍賜勇名為勇,令貴名豪,文達名傑,以彰其功。
十三年,授大都督,遷使持節、車騎大将軍、儀同三司。
十五年,進侍中、骠騎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
魏恭帝元年,從柱國趙貴征茹茹,破之。
勇追擊,獲雜畜數千頭。
進爵新一陽一郡公,增邑通前二千戶,仍賜姓庫汗氏。
六官建,拜稍伯中大夫。
又論讨茹茹功,别封永固縣伯,邑五百戶。
時有别封者,例聽回授次子,勇獨請封兄子元興,時人義之。
尋進位大将軍。
世宗初,岷山羌豪鞏廉俱和叛,勇帥師讨平之。
勇一性一雄猛,為當時骁将。
然矜功伐善,好揚人之惡,時論亦以此鄙之。
柱國侯莫陳崇,勳高望重,與諸将同谒晉公護,聞勇數論人之短,乃于衆中折辱之。
勇遂慚恚,因疽發背而卒。
子昌嗣,官至大将軍。
宇文虬字樂仁,代武川人也。
一性一骁悍,有膽略。
少從軍征讨,累有戰功。
魏永安中,除征虜将軍、中散大夫,加都督。
魏孝武初,從獨孤信在荊州,破梁人于下溠,遂平歐一陽一、酇城。
虬俘獲甚多。
又攻南一陽一、廣平二城,擒郡守一人。
以功加安西将軍、銀青光祿大夫、員外、直合将軍、合内都督,封南安縣侯,邑九百戶。
及孝武西遷,以獨孤信為行台,信引虬為帳内都督。
破田八能及擒東魏荊州刺史辛纂,虬功居多。
尋随信奔梁。
大統三年,歸阙。
朝廷論前後功,增邑四百戶,進爵為公。
擒窦泰,複弘農,及沙苑、河橋之戰,皆有功。
增邑八百戶,進車騎将軍、左光祿大夫。
七年,除漢一陽一郡守,又從獨孤信讨梁仚定,破之。
十一年,出為南秦州刺史,加車騎大将軍、儀同三司,進骠騎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
追論斬辛纂功,增邑一千戶。
十七年,與大将軍王雄征上津、魏興等,并平之。
又于白馬與武陵王蕭紀将楊幹運戰,破之。
虬每經行陣,必身先卒伍,故上下同心,戰無不克。
尋而魏興複叛,虬又與王雄讨平之。
俄除金州刺史,進位大将軍。
後以疾卒。
高祖萬國,魏伏波将軍、燕州刺史。
父巢,龍骧将軍、榆中鎮将。
傑少有壯志,每以功名自許。
善騎射,有膂力。
魏孝武初,起家子都督。
後從西遷,賜爵都昌縣子。
太祖奇其才,擢授揚烈将軍、羽林監,尋加都督。
太祖嘗謂諸将曰:“王文達萬人敵也,但恐勇決太過耳。
”複潼關,破沙苑,争河橋,戰邙山,皆以勇敢聞。
親待日隆,賞賜加于倫等。
于是賜姓宇文氏。
除岐州刺史,加撫軍将軍、銀青光祿大夫,進爵為公,邑八百戶。
累遷大都督、車騎大将軍、儀同三司、侍中、骠騎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
魏恭帝元年,從于謹圍江陵。
時栅内有人善用長矛,戰士将登者,多為所斃。
謹令傑射之,應弦而倒。
登者乃得入,餘衆繼進,遂拔之。
謹喜曰:“濟我大事者,在公此箭也。
”. 孝闵帝踐阼,進爵張掖郡公,增邑一千戶,出為河州刺史。
朝廷以傑勳望俱重,故授以本州。
保定三年,進位大将軍。
三年,诏傑與随公楊忠自(漢)〔漠〕北伐齊,至并州而還。
天和三年,除宜州刺史,增邑通前三千六百戶。
六年,從齊公憲東禦齊将斛律明月,進位柱國。
建德初,除泾州總管。
傑少從軍旅,雖不習吏事,所曆州府,鹹以忠恕為心,以是頗為百姓所慕。
宣帝即位,拜上柱國。
大象元年,薨,時年六十五。
贈河鄯鄧延洮宕翼七州諸軍事、河州刺史,追封鄂國公。
谥曰威。
子孝僊,大象末,位至開府儀同大将軍。
王勇,代武川人也,本名胡仁。
少雄健,有膽決,便弓馬,膂力過人。
魏永安中,萬俟醜奴等寇亂關隴,勇占募随軍讨之,以功授甯朔将軍、奉車都尉。
又數從侯莫陳悅、賀拔嶽征讨,功每居多,拜别将。
及太祖為丞相,引為帳内直蕩都督,加後将軍、太中大夫,封包信縣子,邑三百戶。
大統初,增邑四百戶,進爵為侯。
從擒窦泰,複弘農,戰沙苑,氣蓋衆軍,所當必破。
太祖歎其勇敢,賞賜特攏進爵為公,邑一千五百戶,拜鎮南将軍,授帥都督。
從讨趙青雀,平之,論功居最,除衛大将軍、殷州刺史,加通直散騎常侍,兼太子武衛率。
邙山之戰,勇率敢死之士三百人,并執短兵,大呼直進,出入沖擊,殺傷甚多,敵人無敢當者。
是役也,大軍不利,唯勇及王文達、耿令貴三人力戰,皆有殊功。
太祖于是賞帛二千疋,令自分之。
軍還,皆拜上州刺史。
以雍州、岐州、北雍州拟授勇等,然州頗有優劣,又令探籌取之。
勇遂得雍州,文達得岐州,令貴得北雍州。
仍賜勇名為勇,令貴名豪,文達名傑,以彰其功。
十三年,授大都督,遷使持節、車騎大将軍、儀同三司。
十五年,進侍中、骠騎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
魏恭帝元年,從柱國趙貴征茹茹,破之。
勇追擊,獲雜畜數千頭。
進爵新一陽一郡公,增邑通前二千戶,仍賜姓庫汗氏。
六官建,拜稍伯中大夫。
又論讨茹茹功,别封永固縣伯,邑五百戶。
時有别封者,例聽回授次子,勇獨請封兄子元興,時人義之。
尋進位大将軍。
世宗初,岷山羌豪鞏廉俱和叛,勇帥師讨平之。
勇一性一雄猛,為當時骁将。
然矜功伐善,好揚人之惡,時論亦以此鄙之。
柱國侯莫陳崇,勳高望重,與諸将同谒晉公護,聞勇數論人之短,乃于衆中折辱之。
勇遂慚恚,因疽發背而卒。
子昌嗣,官至大将軍。
宇文虬字樂仁,代武川人也。
一性一骁悍,有膽略。
少從軍征讨,累有戰功。
魏永安中,除征虜将軍、中散大夫,加都督。
魏孝武初,從獨孤信在荊州,破梁人于下溠,遂平歐一陽一、酇城。
虬俘獲甚多。
又攻南一陽一、廣平二城,擒郡守一人。
以功加安西将軍、銀青光祿大夫、員外、直合将軍、合内都督,封南安縣侯,邑九百戶。
及孝武西遷,以獨孤信為行台,信引虬為帳内都督。
破田八能及擒東魏荊州刺史辛纂,虬功居多。
尋随信奔梁。
大統三年,歸阙。
朝廷論前後功,增邑四百戶,進爵為公。
擒窦泰,複弘農,及沙苑、河橋之戰,皆有功。
增邑八百戶,進車騎将軍、左光祿大夫。
七年,除漢一陽一郡守,又從獨孤信讨梁仚定,破之。
十一年,出為南秦州刺史,加車騎大将軍、儀同三司,進骠騎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
追論斬辛纂功,增邑一千戶。
十七年,與大将軍王雄征上津、魏興等,并平之。
又于白馬與武陵王蕭紀将楊幹運戰,破之。
虬每經行陣,必身先卒伍,故上下同心,戰無不克。
尋而魏興複叛,虬又與王雄讨平之。
俄除金州刺史,進位大将軍。
後以疾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