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書卷二十八 列傳第二十

關燈
史甯字永和,建康(袁)〔表〕氏人也。

    曾祖豫,仕沮渠氏為臨松令。

    魏平涼州,祖灌随例遷于撫甯鎮,因家焉。

    父遵,初為征虜府铠曹參軍。

    屬杜洛周構逆,六鎮自相屠陷,遵遂率鄉裡二千家奔恒州。

    其後恒州為賊所敗,遵複歸洛一陽一。

    拜樓煩郡守。

    及甯着勳,追贈散騎常侍、征西大将軍、涼州刺史,谥曰貞。

    甯少以軍功,拜别将。

    遷直閣将軍、都督,宿衛禁中。

    尋加持節、征東将軍、金紫光祿大夫。

    賀拔勝為荊州刺史,甯以本官為勝軍司,率步騎一千,随勝之部。

    值荊蠻一騷一動,三鴉路絕,甯先驅平之。

    因撫一慰蠻左,翕然降附,遂稅得馬一千五百匹供軍。

    尋除南郢州刺史。

    及勝為大行台,表甯為大都督。

    率步騎一萬攻梁下溠戍,破之,封武平縣伯,邑五百戶。

    又攻拔梁齊興鎮等九城,獲戶二萬而還。

    未及論功,屬魏孝武西遷,東魏遣侯景率衆寇荊州,甯随勝奔梁。

    梁武帝引甯至香磴前,謂之曰:“觀卿風表,終至富貴,我當使卿衣錦還。

    ”甯答曰:“臣世荷魏恩,位為列将,天長喪亂,本朝傾覆,不能北面逆賊,幸得息肩有道。

    傥如明诏,欣幸實多。

    ”因涕泣橫流,梁武為之動容。

    在梁二年,勝乃與甯密圖歸計。

    甯曰:“朱異既為梁主所信任,請往見之。

    ”勝然其言。

    甯乃見異,申以投分之言,微托思歸之意,辭氣雅至。

    異亦嗟挹,謂甯曰:“桑梓之思,其可忘懷?當為奏聞,必望遂所請耳。

    ”未幾,梁主果許勝等歸。

     大統二年,甯自梁歸阙,進爵為侯,增邑三百戶。

    久之,遷車騎将軍、行泾州事。

    時賊帥莫折後熾寇掠居民,甯率州兵與行原州事李賢讨破之。

    轉通直散騎常侍、東義州刺史。

    東魏亦以故胡梨苟為東義州刺史。

    甯僅得入州,梨苟亦至,甯迎擊,破之,斬其洛安郡守馮善道。

    州既鄰接疆埸,百姓流移,甯留心撫一慰,鹹來複業。

     十二年,轉涼州刺史。

    甯未至而前刺史宇文仲和據州作亂。

    诏遣獨孤信率兵與甯讨之,甯先至涼州,為陳禍福,城中吏民皆相率降附。

    仲和仍據城不下,尋亦克之。

    加車騎大将軍、儀同三司、大都督、涼西涼二州諸軍事、散騎常侍、涼州刺史。

    十五年,遷骠騎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加侍中,進爵為公。

     十六年,宕昌叛羌獠甘作亂,逐其王彌定而自立,并連結傍乞鐵匆及鄭五醜等,诏甯率軍與宇文貴、豆盧甯等讨之。

    甯别擊獠甘,而山路險阻,纔通單騎,獠甘已分其一黨一立栅守險。

    甯進兵攻之,遂破其栅。

    獠甘率三萬人逆戰,甯複大破之,追奔至宕昌。

    獠甘将百騎走投生羌鞏廉玉。

    彌定遂得複位。

    甯以未獲獠甘,密欲圖之,乃揚聲欲還。

    獠甘聞之,複招引叛羌,依山起栅,欲攻彌定。

    甯謂諸将曰:“此羌入吾術中,當進兵擒之耳。

    ”諸将思歸,鹹曰:“生羌聚散無常,依據山谷,今若追讨,恐引日無成。

    且彌定還得守蕃,将軍功已立矣。

    獠甘勢弱,彌定足能制之。

    以此還師,策之上者。

    ”甯曰:“一日縱敵,數世之患,豈可舍将滅之寇,更煩再舉。

    人臣之禮,知無不為。

    以此諸君不足與計事也。

    如更沮衆,甯豈不能斬諸君邪!”遂進軍,獠甘衆亦至,與戰,大破之,生獲獠甘,徇而斬之。

    并執鞏廉玉送阙。

    所得軍實,悉分賞将士,甯無私焉。

    師還,诏甯率所部鎮河一陽一。

    甯先在涼州,戎夷服其威惠,遷鎮之後,邊民并思慕之。

     魏廢帝元年,複除涼甘瓜三州諸軍事、涼州刺史。

    初茹茹與魏和親,後更離叛。

    尋為突厥所破,殺其主阿那瑰。

    部落逃逸者,仍奉瑰之子孫,抄掠河右。

    甯率兵邀擊,獲瑰子孫二人,并其種落酋長。

    自是每戰破之,前後獲數萬人。

    進爵安政郡公。

    三年,吐谷渾通使于齊,甯擊獲之,就拜大将軍。

    甯後遣使詣太祖請事,太祖即以所服冠履衣被及弓箭甲矛等賜甯。

    謂其使人曰:“為我謝涼州,孤解一衣以衣公,推心以委公,公其善始令終,無損功名也。

    ” 時突厥木汗可汗假道涼州,将襲吐渾,太祖令甯率騎随之。

    軍至番禾,吐渾已覺,奔于南山。

    木汗将分兵追之,令俱會于青海。

    甯謂木汗曰:“樹敦、賀真二城,是吐渾巢一穴一。

    今若拔其本根,餘種自然離散,此上策也。

    ”木汗從之,即分為兩軍。

    木汗從北道向賀真,甯趣樹敦。

    渾娑周國王率衆逆戰,甯擊斬之。

    踰山履險,遂至樹敦。

    敦是渾之舊都,多諸珍藏。

    而渾主先已奔賀真,留其征南王及數千人固守。

    甯進兵攻之,退,渾人果開門逐之,因回兵奮擊,門未及阖,甯兵遂得入。

    生獲其征南王,俘虜男一女、财寶,盡遍諸突厥。

    渾賀羅拔王依險為栅,周回五十餘裡,欲塞甯路。

    甯攻其栅,破之,俘斬萬計,獲雜畜數萬頭。

    木汗亦破賀真,虜渾主妻子,大獲珍物。

    甯還軍于青海,與木汗會。

    木汗握甯手,歎其勇決,并遺所乘良馬,令甯于帳前乘之,木汗親自步送。

    突厥以甯所圖必破,皆畏憚之,鹹曰:“此中國神智人也。

    ”及将班師,木汗又遺甯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