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書卷十三 列傳第五 文闵明 武宣諸子
關燈
小
中
大
文帝十三子。
姚夫人生世宗,後宮生宋獻公震,文元皇後生孝闵皇帝,文宣皇後叱奴氏生高祖、衛剌王直,達步幹妃生齊王憲,王姬生趙僭王招,後宮生谯孝王儉、陳惑王純、越野王盛、代奰王達、冀康公通、滕聞王逌。
齊炀王别有傳。
宋獻公震,字彌俄突。
幼而敏達,年十歲,誦孝經、論語、一毛一詩。
後與世宗俱受禮記、尚書于盧誕。
大統十六年,封武邑公,二千戶。
尚魏文帝女,其年薨。
保定元年,追贈使持節、柱國大将軍、少師、大司馬、大都督、青徐等十州諸軍事、青州刺史;進封宋國公,增邑并前一萬戶。
無子,以世宗第三子寔為嗣。
寔字幹辯,建德三年,進爵為王。
大象中,為大前疑。
尋為隋文帝所害,國除。
衛剌王直,字豆羅突。
魏恭帝三年,封秦郡公,邑一千戶。
武成初,出鎮蒲州,拜大将軍,進衛國公,邑萬戶。
保定初,為雍州牧,尋進位柱國,轉大司空,出為(梁)〔襄〕州總管。
天和中,陳湘州刺史華皎舉州來附,诏直督綏德公陸通、大将軍田弘、權景宣、元定等兵赴援,與陳将淳于量、吳明徹等戰于沌口。
直軍不利,元定遂投江南。
直坐免官。
直高祖母弟,一性一浮鼈,貪狠無賴。
以晉公護執政,遂貳于帝而昵護。
及沌口還,愠于免黜,又請帝除之,冀得其位。
帝夙有誅護之意,遂與直謀之。
及護誅,帝乃以齊王憲為大冢宰。
直既乖本望,又請為大司馬,意欲總知戎馬,得擅威權。
帝揣知其意,謂之曰:“汝兄弟長幼有序,甯可反居下列也?”乃以直為大司徒。
建德三年,進爵為王。
初,高祖以直第為東宮,更使直自擇所居。
直曆觀府署,無稱意者,至廢陟屺佛寺,欲居之。
齊王憲謂直曰:“弟兒女成長,理須寬博,此寺褊小,讵是所宜。
”直曰:“一身尚不自容,何論兒女!”憲怪而疑之。
直嘗從帝校獵而亂行,帝怒,對衆撻之。
自是憤怨滋甚。
及帝幸雲一陽一宮,直在京師,舉兵反,攻肅章門。
司武尉遲運閉門拒守,直不得入。
語在運傳。
直遂遁走,追至荊州,獲之,免為庶人,囚于别宮。
尋而更有異志,遂誅之,及其子賀、貢、塞、響、賈、秘、津、幹理、幹璪、幹悰等十人,國除。
趙僭王招,字豆盧突。
幼聰穎,博涉群書,好屬文。
學庾信體,詞多輕豔。
魏恭帝三年,封正平郡公,邑一千戶。
武成初,進封趙國公,邑萬戶。
保定中,拜為柱國,出為益州總管。
建德元年,授大司空,轉大司馬。
三年,進爵為王,除雍州牧。
四年,大軍東讨,招為後三軍總管。
五年,又從高祖東伐,率步騎一萬出華谷,攻齊汾州。
及并州平,進位上柱國。
東夏底定,又為行軍總管,與齊王讨稽胡。
招擒賊帥劉沒铎,斬之,胡寇平。
宣政中,拜太師。
大象元年五月,诏以洺州襄國郡邑萬戶為趙。
招出就國。
二年,宣帝不豫,征招及陳、越、代、滕五王赴阙。
比招等至而帝已崩。
隋文帝輔政,加招等殊禮,入朝不趨,劍履上殿。
隋文帝将遷周鼎,招密欲圖之,以匡社稷。
乃邀隋文帝至第,飲于寝室。
招子員、貫及妃弟魯封、所親人史冑,皆先在左右,佩刀而立。
又藏兵刃于帷席之間,後院亦伏壯士。
隋文帝從者多在合外,唯楊弘、元冑、冑弟威及陶徹坐于戶側。
招屢以佩刀割瓜啖隋文帝,隋文帝未之疑也。
元冑覺變,扣刀而入。
招乃以大觞親飲冑酒,又命冑向廚中取漿。
冑不為之動。
滕王逌後至,隋文帝降階迎之,元冑因得耳語曰:“形勢大異,公宜速出。
”隋文帝共逌等就坐,須臾辭出。
後事覺,陷以謀反。
其年秋,誅招及其子德廣公員、永康公貫、越攜公幹銑、弟幹鈴、幹铿等,國除。
招所着文集十卷,行于世。
谯
姚夫人生世宗,後宮生宋獻公震,文元皇後生孝闵皇帝,文宣皇後叱奴氏生高祖、衛剌王直,達步幹妃生齊王憲,王姬生趙僭王招,後宮生谯孝王儉、陳惑王純、越野王盛、代奰王達、冀康公通、滕聞王逌。
齊炀王别有傳。
宋獻公震,字彌俄突。
幼而敏達,年十歲,誦孝經、
後與世宗俱受禮記、
大統十六年,封武邑公,二千戶。
尚魏文帝女,其年薨。
保定元年,追贈使持節、柱國大将軍、少師、大司馬、大都督、青徐等十州諸軍事、青州刺史;進封宋國公,增邑并前一萬戶。
無子,以世宗第三子寔為嗣。
寔字幹辯,建德三年,進爵為王。
大象中,為大前疑。
尋為隋文帝所害,國除。
衛剌王直,字豆羅突。
魏恭帝三年,封秦郡公,邑一千戶。
武成初,出鎮蒲州,拜大将軍,進衛國公,邑萬戶。
保定初,為雍州牧,尋進位柱國,轉大司空,出為(梁)〔襄〕州總管。
天和中,陳湘州刺史華皎舉州來附,诏直督綏德公陸通、大将軍田弘、權景宣、元定等兵赴援,與陳将淳于量、吳明徹等戰于沌口。
直軍不利,元定遂投江南。
直坐免官。
直高祖母弟,一性一浮鼈,貪狠無賴。
以晉公護執政,遂貳于帝而昵護。
及沌口還,愠于免黜,又請帝除之,冀得其位。
帝夙有誅護之意,遂與直謀之。
及護誅,帝乃以齊王憲為大冢宰。
直既乖本望,又請為大司馬,意欲總知戎馬,得擅威權。
帝揣知其意,謂之曰:“汝兄弟長幼有序,甯可反居下列也?”乃以直為大司徒。
建德三年,進爵為王。
初,高祖以直第為東宮,更使直自擇所居。
直曆觀府署,無稱意者,至廢陟屺佛寺,欲居之。
齊王憲謂直曰:“弟兒女成長,理須寬博,此寺褊小,讵是所宜。
”直曰:“一身尚不自容,何論兒女!”憲怪而疑之。
直嘗從帝校獵而亂行,帝怒,對衆撻之。
自是憤怨滋甚。
及帝幸雲一陽一宮,直在京師,舉兵反,攻肅章門。
司武尉遲運閉門拒守,直不得入。
語在運傳。
直遂遁走,追至荊州,獲之,免為庶人,囚于别宮。
尋而更有異志,遂誅之,及其子賀、貢、塞、響、賈、秘、津、幹理、幹璪、幹悰等十人,國除。
趙僭王招,字豆盧突。
幼聰穎,博涉群書,好屬文。
學庾信體,詞多輕豔。
魏恭帝三年,封正平郡公,邑一千戶。
武成初,進封趙國公,邑萬戶。
保定中,拜為柱國,出為益州總管。
建德元年,授大司空,轉大司馬。
三年,進爵為王,除雍州牧。
四年,大軍東讨,招為後三軍總管。
五年,又從高祖東伐,率步騎一萬出華谷,攻齊汾州。
及并州平,進位上柱國。
東夏底定,又為行軍總管,與齊王讨稽胡。
招擒賊帥劉沒铎,斬之,胡寇平。
宣政中,拜太師。
大象元年五月,诏以洺州襄國郡邑萬戶為趙。
招出就國。
二年,宣帝不豫,征招及陳、越、代、滕五王赴阙。
比招等至而帝已崩。
隋文帝輔政,加招等殊禮,入朝不趨,劍履上殿。
隋文帝将遷周鼎,招密欲圖之,以匡社稷。
乃邀隋文帝至第,飲于寝室。
招子員、貫及妃弟魯封、所親人史冑,皆先在左右,佩刀而立。
又藏兵刃于帷席之間,後院亦伏壯士。
隋文帝從者多在合外,唯楊弘、元冑、冑弟威及陶徹坐于戶側。
招屢以佩刀割瓜啖隋文帝,隋文帝未之疑也。
元冑覺變,扣刀而入。
招乃以大觞親飲冑酒,又命冑向廚中取漿。
冑不為之動。
滕王逌後至,隋文帝降階迎之,元冑因得耳語曰:“形勢大異,公宜速出。
”隋文帝共逌等就坐,須臾辭出。
後事覺,陷以謀反。
其年秋,誅招及其子德廣公員、永康公貫、越攜公幹銑、弟幹鈴、幹铿等,國除。
招所着文集十卷,行于世。
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