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書卷九 列傳第一 皇後
關燈
小
中
大
後昏暴滋甚,喜怒乖度。
嘗譴後,欲加之罪,後進止詳閑,辭色不撓。
帝大怒,遂賜後死,一逼一令引訣。
後母獨孤氏聞之,詣合陳謝,叩頭流血,然後得免。
帝崩,靜帝尊後為皇太後,居弘聖宮。
初,宣帝不豫,诏後父入禁中侍疾。
及大漸,劉昉、鄭譯等因矯诏以後父受遺輔政。
後初雖不預謀,然以嗣主幼沖,恐權在他族,不利于己,聞昉、譯已行此诏,心甚悅之。
後知其父有異圖,意頗不平,形于言色。
及行禅代,憤惋逾甚。
隋文帝既不能譴責,内甚愧之。
開皇六年,封後為樂平公主。
後又議奪其志,後誓不許,乃止。
大業五年,從炀帝幸張掖,殂于河西,年四十九。
炀帝還京,诏有司備禮,祔葬後于定陵。
宣帝朱皇後名滿月,吳人也。
其家坐事,沒入東宮。
帝之為太子,後被選掌帝衣服。
帝年少,召而幸之,遂生靜帝。
大象元年,立為天元帝後,尋改為天皇後。
二年,又改為天大皇後。
冊曰:“咨爾彌宣四德,訓範六宮,軒庭列序,堯門表慶,嘉稱既降,盛典宜膺。
爾其飾一性一履道,無愆禮正,永固休祉,可不慎欤。
”後本非良家子,又年長于帝十餘歲,疏賤無一寵一。
以靜帝故,特尊崇之,班亞楊皇後焉。
宣帝崩,靜帝尊為帝太(皇)後。
隋開皇元年,出俗為尼,名法淨。
六年殂,年四十,以尼禮葬京城。
宣帝陳皇後名月儀,自雲颍川人,大将軍山提第八女也。
大象元年六月,以選入宮,拜為德妃。
月餘,立為天左皇後。
二年二月,改天左大皇後。
冊曰:“咨爾儀範柔閑,一操一履凝潔,淑問彰于遠近,令則冠于宮闱。
是用申彼一寵一章,加茲徽号。
爾其複禮問詩,披圖顧史,永隆嘉命,可不慎欤。
”三月,又诏曰:“正内之重,風化之基,嘉耦之制,代多殊典。
軒、喾繼軌,次妃并四;虞舜受命,厥娶猶三。
禮非相襲,随時不無。
朕祗承寶圖,載弘徽号,自我改作,超革先古。
曰天元居極,五帝所以仰崇;王者稱尊,列後于焉上俪。
且坤儀比德,土數惟五,既缛恒典,宜取斯儀。
四大皇後外,可增置天中大皇後一人。
天中大皇後爰主粢盛,徽音日跻,肇建嘉名,宜膺顯冊。
”于是以後為天中大皇後。
帝崩,後出家為尼,改名華光。
後父山提本高氏之隸。
仕齊,官至特進、開府、東兖州刺史、謝一陽一王。
高祖平齊,拜大将軍,封(浙)〔淅〕一陽一郡公。
大象元年,以後父超授上柱國,進封鄅國公,除大宗伯。
宣帝元皇後名樂尚,河南洛一陽一人也。
開府晟之第二女。
年十五,被選入宮,拜為貴妃。
大象元年七月,立為天右皇後。
二年二月,改為天右大皇後。
冊曰:“咨爾資靈姜水,載德塗山,懿淑内融,徽音潛暢。
是用加茲一寵一數,式光踐禮。
爾其聿修儀範,肅膺顯冊,祗承休命,可不慎欤。
”帝崩,後出俗為尼,改名華勝。
初,後與陳後同時被選入宮,俱拜為妃,及升後位,又同日受冊,帝一寵一遇二後,禮數均等,年齒複同,特相親一愛一。
及為尼後,李、朱及尉遲後等并相繼殒沒,而二後于今尚存。
後父晟,少以元氏宗室,拜開府。
大象(末)〔元〕年七月,以後父進位上柱國,封翼國公。
宣帝尉遲皇後名熾繁,蜀國公迥之孫女。
有美色。
初适杞國公亮子西一陽一公溫,以宗婦例入朝,帝一逼一而幸之。
及亮謀逆,帝誅溫,進後入宮,拜為長貴妃。
大象二年三月,立為天左大皇後。
冊曰:“咨爾門膺積善,躬表靈贶,徽音茂德,朕實嘉之。
是用弘茲盛典,申彼一寵一章。
爾其克慎厥猷,寅荅景命,永承休烈,可不慎欤。
”帝崩,後出俗為尼,改名華首。
隋開皇十五年,殂,年三十。
靜帝司馬皇後名令姬,柱國、荥一陽一公消難之女。
大象元年二月,宣帝傳位于帝,七月,為帝納為皇後。
冊曰:“坤道成形,厚德于焉載物;一陰一精一疊運,重光所以麗天。
在昔皇王,膺幹禦曆,内政為助,昭被圖篆。
惟爾門積慶靈,家韬休烈,徽音令範,無背一時。
是用命爾,作俪皇極。
爾其克勵婉心,肅膺盛典,追皇、英之逸軌,庶任、姒之芳塵,袆翟有光,粢盛無怠,雖休勿休,以隆嘉祚。
”二年九月,隋文帝以後父擁衆奔陳,廢後為庶人。
後嫁為隋司(州)〔隸〕刺史李丹妻,于今尚存。
史臣曰:孔子稱“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
是以周納狄後,富辰謂之禍階;晉升戎女,蔔人以為不吉。
斯固非謬焉。
自周氏受命,逮乎高祖,年踰三紀,世曆四君。
業非草昧之辰,事殊權宜之日,乃棄同即異,以夷亂華。
捐婚姻之彜序,求豺狼之外利。
既而報者倦矣,施者無厭,向之所謂和親,未幾已成雠敵。
奇正之道,有異于斯。
于時高祖雖受制于人,未親庶政,而謀士韫奇,直臣鉗口。
過矣哉!曆觀前載,以外戚而居宰輔者多矣。
申、呂則曠代無聞,呂、霍則與時俱盛。
傾漢室者王族,喪周祚者楊氏。
何滅亡之禍,合若符契焉。
斯魏文所以發一概之诏也已。
嘗譴後,欲加之罪,後進止詳閑,辭色不撓。
帝大怒,遂賜後死,一逼一令引訣。
後母獨孤氏聞之,詣合陳謝,叩頭流血,然後得免。
帝崩,靜帝尊後為皇太後,居弘聖宮。
初,宣帝不豫,诏後父入禁中侍疾。
及大漸,劉昉、鄭譯等因矯诏以後父受遺輔政。
後初雖不預謀,然以嗣主幼沖,恐權在他族,不利于己,聞昉、譯已行此诏,心甚悅之。
後知其父有異圖,意頗不平,形于言色。
及行禅代,憤惋逾甚。
隋文帝既不能譴責,内甚愧之。
開皇六年,封後為樂平公主。
後又議奪其志,後誓不許,乃止。
大業五年,從炀帝幸張掖,殂于河西,年四十九。
炀帝還京,诏有司備禮,祔葬後于定陵。
宣帝朱皇後名滿月,吳人也。
其家坐事,沒入東宮。
帝之為太子,後被選掌帝衣服。
帝年少,召而幸之,遂生靜帝。
大象元年,立為天元帝後,尋改為天皇後。
二年,又改為天大皇後。
冊曰:“咨爾彌宣四德,訓範六宮,軒庭列序,堯門表慶,嘉稱既降,盛典宜膺。
爾其飾一性一履道,無愆禮正,永固休祉,可不慎欤。
”後本非良家子,又年長于帝十餘歲,疏賤無一寵一。
以靜帝故,特尊崇之,班亞楊皇後焉。
宣帝崩,靜帝尊為帝太(皇)後。
隋開皇元年,出俗為尼,名法淨。
六年殂,年四十,以尼禮葬京城。
宣帝陳皇後名月儀,自雲颍川人,大将軍山提第八女也。
大象元年六月,以選入宮,拜為德妃。
月餘,立為天左皇後。
二年二月,改天左大皇後。
冊曰:“咨爾儀範柔閑,一操一履凝潔,淑問彰于遠近,令則冠于宮闱。
是用申彼一寵一章,加茲徽号。
爾其複禮問詩,披圖顧史,永隆嘉命,可不慎欤。
”三月,又诏曰:“正内之重,風化之基,嘉耦之制,代多殊典。
軒、喾繼軌,次妃并四;虞舜受命,厥娶猶三。
禮非相襲,随時不無。
朕祗承寶圖,載弘徽号,自我改作,超革先古。
曰天元居極,五帝所以仰崇;王者稱尊,列後于焉上俪。
且坤儀比德,土數惟五,既缛恒典,宜取斯儀。
四大皇後外,可增置天中大皇後一人。
天中大皇後爰主粢盛,徽音日跻,肇建嘉名,宜膺顯冊。
”于是以後為天中大皇後。
帝崩,後出家為尼,改名華光。
後父山提本高氏之隸。
仕齊,官至特進、開府、東兖州刺史、謝一陽一王。
高祖平齊,拜大将軍,封(浙)〔淅〕一陽一郡公。
大象元年,以後父超授上柱國,進封鄅國公,除大宗伯。
宣帝元皇後名樂尚,河南洛一陽一人也。
開府晟之第二女。
年十五,被選入宮,拜為貴妃。
大象元年七月,立為天右皇後。
二年二月,改為天右大皇後。
冊曰:“咨爾資靈姜水,載德塗山,懿淑内融,徽音潛暢。
是用加茲一寵一數,式光踐禮。
爾其聿修儀範,肅膺顯冊,祗承休命,可不慎欤。
”帝崩,後出俗為尼,改名華勝。
初,後與陳後同時被選入宮,俱拜為妃,及升後位,又同日受冊,帝一寵一遇二後,禮數均等,年齒複同,特相親一愛一。
及為尼後,李、朱及尉遲後等并相繼殒沒,而二後于今尚存。
後父晟,少以元氏宗室,拜開府。
大象(末)〔元〕年七月,以後父進位上柱國,封翼國公。
宣帝尉遲皇後名熾繁,蜀國公迥之孫女。
有美色。
初适杞國公亮子西一陽一公溫,以宗婦例入朝,帝一逼一而幸之。
及亮謀逆,帝誅溫,進後入宮,拜為長貴妃。
大象二年三月,立為天左大皇後。
冊曰:“咨爾門膺積善,躬表靈贶,徽音茂德,朕實嘉之。
是用弘茲盛典,申彼一寵一章。
爾其克慎厥猷,寅荅景命,永承休烈,可不慎欤。
”帝崩,後出俗為尼,改名華首。
隋開皇十五年,殂,年三十。
靜帝司馬皇後名令姬,柱國、荥一陽一公消難之女。
大象元年二月,宣帝傳位于帝,七月,為帝納為皇後。
冊曰:“坤道成形,厚德于焉載物;一陰一精一疊運,重光所以麗天。
在昔皇王,膺幹禦曆,内政為助,昭被圖篆。
惟爾門積慶靈,家韬休烈,徽音令範,無背一時。
是用命爾,作俪皇極。
爾其克勵婉心,肅膺盛典,追皇、英之逸軌,庶任、姒之芳塵,袆翟有光,粢盛無怠,雖休勿休,以隆嘉祚。
”二年九月,隋文帝以後父擁衆奔陳,廢後為庶人。
後嫁為隋司(州)〔隸〕刺史李丹妻,于今尚存。
史臣曰:孔子稱“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
是以周納狄後,富辰謂之禍階;晉升戎女,蔔人以為不吉。
斯固非謬焉。
自周氏受命,逮乎高祖,年踰三紀,世曆四君。
業非草昧之辰,事殊權宜之日,乃棄同即異,以夷亂華。
捐婚姻之彜序,求豺狼之外利。
既而報者倦矣,施者無厭,向之所謂和親,未幾已成雠敵。
奇正之道,有異于斯。
于時高祖雖受制于人,未親庶政,而謀士韫奇,直臣鉗口。
過矣哉!曆觀前載,以外戚而居宰輔者多矣。
申、呂則曠代無聞,呂、霍則與時俱盛。
傾漢室者王族,喪周祚者楊氏。
何滅亡之禍,合若符契焉。
斯魏文所以發一概之诏也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