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書卷五 帝紀第五 武帝上
關燈
小
中
大
州。
乙酉,太保、梁國公侯莫陳崇賜死。
壬辰,于乞銀城置銀州。
二月庚子,初頒新律。
辛醜,诏魏大統九年以前,都督以上身亡而子孫未齒叙者,節級授官。
渭州獻三足烏。
辛酉,诏曰:“二儀創辟,玄象着明;三才已備,曆數昭列。
故書稱欽若敬授,易序治曆明時。
此先代一定之典,百王不易之務。
伏惟太祖文皇帝,敬順昊天,憂勞庶政,曆序六家,以一陰陽一為首。
洎予小子,弗克遵行,惟斯不安,夕惕若厲。
自頃朝廷權輿,事多倉卒,乖和爽序,違失先志。
緻風雨愆時,疾厲屢起,嘉生不遂,萬物不長,朕甚傷之。
自今舉大事、行大政,非軍機急速,皆宜依月令,以順天心。
”三月乙醜朔,日有蝕之。
丙子,宕昌遣使獻生猛獸二,诏放之南山。
乙酉,益州獻三足烏。
夏四月乙未,以柱國、鄭國公達奚武為太保,大将軍韓果為柱國。
己亥,帝禦正武殿錄囚徒。
癸卯,大雩。
癸醜,有牛足生于背。
戊午,幸太學,以太傅、燕國公于謹為三老而問道焉。
初禁天下報雠,犯者以殺人論。
壬戌,诏百官及民庶上封事,極言得失。
五月甲子朔,避正寝不受朝,旱故也。
甲戌,雨。
秋七月戊辰,行幸原州。
庚午,陳遣使來聘。
丁醜,幸津門,問百年,賜以錢帛,又賜高年闆職各有差,降死罪一等。
八月丁未,改作露寝。
九月甲子,自原州登隴山。
熒惑犯太微上将。
丙戌,幸同州。
戊子,诏柱國楊忠率騎一萬與突厥伐齊。
己醜,蒲州獻嘉禾,異畝同穎。
初令世襲州郡縣者改為五等爵,州封伯,郡封子,縣封男。
冬十月壬辰,熒惑犯左執法。
乙巳,以開府、杞國公亮為梁州總管。
庚戌,陳遣使來聘。
十有二月辛卯,至自同州。
遣太保、鄭國公達奚武率騎三萬出平一陽一以應楊忠。
是月,有人生子男,而一陰一在背後如尾,兩足指如獸爪。
有犬生子,腰以後分為二身,兩尾六足。
四年春正月庚申,楊忠破齊長城,至晉一陽一而還。
二月庚寅朔,日有蝕之。
甲午,熒惑犯房右骖。
三月己未,熒惑又犯房右骖。
庚辰,初令百官執笏。
夏四月癸卯,以柱國、鄧公窦熾為大宗伯。
五月壬戌,封世宗長子賢為畢國公。
丁卯,突厥遣使獻方物。
癸酉,以大将軍、安武公李穆為柱國。
丁亥,改禮部為司宗,大司禮為禮部,大司樂為樂部。
六月庚寅,改禦伯為納言。
秋七月戊午,(栗)〔粟〕特遣使獻方物。
戊寅,焉耆遣使獻名馬。
八月丁亥朔,日有蝕之。
诏柱國楊忠率師與突厥東伐,至北河而還。
戊子,以柱國齊公憲為雍州牧,許國公宇文貴為大司徒。
九月丁巳,以柱國、衛國公直為大司空,封開府李昞為唐國公,若幹鳳為徐國公。
陳遣使來聘。
是月,以皇世母閻氏自齊至,大赦天下。
閏月己亥,以大将軍韋孝寬、大将軍長孫儉并為柱國。
冬十月癸亥,以大将軍陸通、大将軍宇文盛、蔡國公廣并為柱國。
甲子,诏大将軍、大冢宰、晉國公護率軍伐齊,帝于太廟庭授以斧钺。
于是護總大軍出潼關,大将軍權景宣率山南諸軍出豫州,少師楊摽出(枳)〔轵〕關。
丁卯,幸沙苑勞師。
癸酉,還宮。
十一月甲午,柱國、蜀國公尉遲迥率師圍洛一陽一,柱國、齊國公憲營于邙山,晉公護次于陝州。
十二月,權景宣攻齊豫州,刺史王士良以州降。
壬戌,齊師渡河,晨至洛一陽一,諸軍驚散。
尉遲迥率麾下數十騎扞敵,得卻,至夜引還。
柱國、庸國公王雄力戰,死之。
遂班師。
楊摽于轵關戰沒。
權景宣亦棄豫州而還。
五年春正月甲申朔,廢朝,以庸國公王雄死王事故也。
辛卯,白虹貫日。
庚子,令荊州、安州、江陵等總管并隸襄州總管府,以柱國、大司空、衛國公直為襄州總管。
甲辰,太白、熒惑、歲星合于婁。
乙巳,吐谷渾遣使獻方物。
以庸國公王雄世子開府謙為柱國。
二月辛酉,诏陳國公純、柱國許國公宇文貴、神武公窦毅、南安公楊(薦)〔薦〕等,如突厥逆女。
甲子,郢州獲綠一毛一龜。
丙寅,以柱國安武公李穆為大司空,綏德公陸通為大司寇。
壬申,行幸岐州。
三月戊子,柱國、楚國公豆盧甯薨。
夏四月,齊武成禅位于其太子緯,自稱太上皇帝。
五月丙戌,以皇族父興為大将軍,襲虞國公封。
己亥,诏左右武伯各置中大夫一人。
六月庚申,彗星出三台,入文昌,犯上将,後經紫宮西垣入危,漸長一丈餘,指室、壁。
後百餘日,稍短,長二尺五寸,在虛、危滅。
辛未,诏曰:“江陵人年六十五以上為官奴婢者,已令放免。
其公私奴婢有年至七十以外者,所在官司,宜贖為庶人。
”秋七月辛巳朔,日有蝕之。
庚寅,行幸秦州。
降死罪以下。
辛醜,遣大使巡察天下。
八月丙子,至自秦州。
九月乙巳,益州獻三足烏。
冬十月辛亥,改函谷關城為通洛防。
十一月庚辰,岐州上言一角獸見。
甲午,吐谷渾遣使獻方物。
丁未,陳遣使來聘。
天和元年春正月己卯,日有蝕之。
辛巳,露寝成,幸之。
令群臣賦古詩,京邑耆老并預會焉,頒賜各有差。
癸未,大赦改元,百官普加四級。
己亥,親耕籍田。
丁未,于宕昌置宕州。
以柱國、昌甯公長孫儉為陝州總管。
遣小載師杜杲使于陳。
二月戊申,以開府、中山公訓為蒲州總管。
戊辰,诏三公已下各舉所知。
庚午,日鬥,光遂微,日裡烏見。
三月丙午,祠南郊。
夏四月己酉,益州獻三足烏。
辛亥,雩。
甲子,日有交暈,白虹貫之。
是月,陳文帝薨,子伯宗嗣立。
五月庚辰,帝
乙酉,太保、梁國公侯莫陳崇賜死。
壬辰,于乞銀城置銀州。
二月庚子,初頒新律。
辛醜,诏魏大統九年以前,都督以上身亡而子孫未齒叙者,節級授官。
渭州獻三足烏。
辛酉,诏曰:“二儀創辟,玄象着明;三才已備,曆數昭列。
故書稱欽若敬授,易序治曆明時。
此先代一定之典,百王不易之務。
伏惟太祖文皇帝,敬順昊天,憂勞庶政,曆序六家,以一陰陽一為首。
洎予小子,弗克遵行,惟斯不安,夕惕若厲。
自頃朝廷權輿,事多倉卒,乖和爽序,違失先志。
緻風雨愆時,疾厲屢起,嘉生不遂,萬物不長,朕甚傷之。
自今舉大事、行大政,非軍機急速,皆宜依月令,以順天心。
”三月乙醜朔,日有蝕之。
丙子,宕昌遣使獻生猛獸二,诏放之南山。
乙酉,益州獻三足烏。
夏四月乙未,以柱國、鄭國公達奚武為太保,大将軍韓果為柱國。
己亥,帝禦正武殿錄囚徒。
癸卯,大雩。
癸醜,有牛足生于背。
戊午,幸太學,以太傅、燕國公于謹為三老而問道焉。
初禁天下報雠,犯者以殺人論。
壬戌,诏百官及民庶上封事,極言得失。
五月甲子朔,避正寝不受朝,旱故也。
甲戌,雨。
秋七月戊辰,行幸原州。
庚午,陳遣使來聘。
丁醜,幸津門,問百年,賜以錢帛,又賜高年闆職各有差,降死罪一等。
八月丁未,改作露寝。
九月甲子,自原州登隴山。
熒惑犯太微上将。
丙戌,幸同州。
戊子,诏柱國楊忠率騎一萬與突厥伐齊。
己醜,蒲州獻嘉禾,異畝同穎。
初令世襲州郡縣者改為五等爵,州封伯,郡封子,縣封男。
冬十月壬辰,熒惑犯左執法。
乙巳,以開府、杞國公亮為梁州總管。
庚戌,陳遣使來聘。
十有二月辛卯,至自同州。
遣太保、鄭國公達奚武率騎三萬出平一陽一以應楊忠。
是月,有人生子男,而一陰一在背後如尾,兩足指如獸爪。
有犬生子,腰以後分為二身,兩尾六足。
四年春正月庚申,楊忠破齊長城,至晉一陽一而還。
二月庚寅朔,日有蝕之。
甲午,熒惑犯房右骖。
三月己未,熒惑又犯房右骖。
庚辰,初令百官執笏。
夏四月癸卯,以柱國、鄧公窦熾為大宗伯。
五月壬戌,封世宗長子賢為畢國公。
丁卯,突厥遣使獻方物。
癸酉,以大将軍、安武公李穆為柱國。
丁亥,改禮部為司宗,大司禮為禮部,大司樂為樂部。
六月庚寅,改禦伯為納言。
秋七月戊午,(栗)〔粟〕特遣使獻方物。
戊寅,焉耆遣使獻名馬。
八月丁亥朔,日有蝕之。
诏柱國楊忠率師與突厥東伐,至北河而還。
戊子,以柱國齊公憲為雍州牧,許國公宇文貴為大司徒。
九月丁巳,以柱國、衛國公直為大司空,封開府李昞為唐國公,若幹鳳為徐國公。
陳遣使來聘。
是月,以皇世母閻氏自齊至,大赦天下。
閏月己亥,以大将軍韋孝寬、大将軍長孫儉并為柱國。
冬十月癸亥,以大将軍陸通、大将軍宇文盛、蔡國公廣并為柱國。
甲子,诏大将軍、大冢宰、晉國公護率軍伐齊,帝于太廟庭授以斧钺。
于是護總大軍出潼關,大将軍權景宣率山南諸軍出豫州,少師楊摽出(枳)〔轵〕關。
丁卯,幸沙苑勞師。
癸酉,還宮。
十一月甲午,柱國、蜀國公尉遲迥率師圍洛一陽一,柱國、齊國公憲營于邙山,晉公護次于陝州。
十二月,權景宣攻齊豫州,刺史王士良以州降。
壬戌,齊師渡河,晨至洛一陽一,諸軍驚散。
尉遲迥率麾下數十騎扞敵,得卻,至夜引還。
柱國、庸國公王雄力戰,死之。
遂班師。
楊摽于轵關戰沒。
權景宣亦棄豫州而還。
五年春正月甲申朔,廢朝,以庸國公王雄死王事故也。
辛卯,白虹貫日。
庚子,令荊州、安州、江陵等總管并隸襄州總管府,以柱國、大司空、衛國公直為襄州總管。
甲辰,太白、熒惑、歲星合于婁。
乙巳,吐谷渾遣使獻方物。
以庸國公王雄世子開府謙為柱國。
二月辛酉,诏陳國公純、柱國許國公宇文貴、神武公窦毅、南安公楊(薦)〔薦〕等,如突厥逆女。
甲子,郢州獲綠一毛一龜。
丙寅,以柱國安武公李穆為大司空,綏德公陸通為大司寇。
壬申,行幸岐州。
三月戊子,柱國、楚國公豆盧甯薨。
夏四月,齊武成禅位于其太子緯,自稱太上皇帝。
五月丙戌,以皇族父興為大将軍,襲虞國公封。
己亥,诏左右武伯各置中大夫一人。
六月庚申,彗星出三台,入文昌,犯上将,後經紫宮西垣入危,漸長一丈餘,指室、壁。
後百餘日,稍短,長二尺五寸,在虛、危滅。
辛未,诏曰:“江陵人年六十五以上為官奴婢者,已令放免。
其公私奴婢有年至七十以外者,所在官司,宜贖為庶人。
”秋七月辛巳朔,日有蝕之。
庚寅,行幸秦州。
降死罪以下。
辛醜,遣大使巡察天下。
八月丙子,至自秦州。
九月乙巳,益州獻三足烏。
冬十月辛亥,改函谷關城為通洛防。
十一月庚辰,岐州上言一角獸見。
甲午,吐谷渾遣使獻方物。
丁未,陳遣使來聘。
天和元年春正月己卯,日有蝕之。
辛巳,露寝成,幸之。
令群臣賦古詩,京邑耆老并預會焉,頒賜各有差。
癸未,大赦改元,百官普加四級。
己亥,親耕籍田。
丁未,于宕昌置宕州。
以柱國、昌甯公長孫儉為陝州總管。
遣小載師杜杲使于陳。
二月戊申,以開府、中山公訓為蒲州總管。
戊辰,诏三公已下各舉所知。
庚午,日鬥,光遂微,日裡烏見。
三月丙午,祠南郊。
夏四月己酉,益州獻三足烏。
辛亥,雩。
甲子,日有交暈,白虹貫之。
是月,陳文帝薨,子伯宗嗣立。
五月庚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