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書卷一 帝紀第一 文帝上

關燈


    及榮以專一政伏誅,世隆以兇一黨一外叛,歡苦相敦勉,令取京師。

    又勸吐萬兒複為弒虐,暫立建明,以令天下,假推普泰,欲竊威權。

    并歸廢斥,俱見酷害。

    于是稱兵河北,假讨爾朱,亟通表奏,雲取讒賊。

    既行廢黜,遂将篡弒。

    以人望未改,恐鼎镬交及,乃求宗室,權允人心。

    天方與魏,必将有主,翊戴聖明,誠非歡力。

    而歡阻兵安忍,自以為功。

    廣布腹心,跨州連郡,端揆禁闼,莫非親一黨一。

    皆行貪虐,窫窳生人。

    而舊将名臣,正人直士,橫生瘡痏,動挂網羅。

    故武衛将軍伊琳,清貞剛毅,禁旅攸屬;直閣将軍鮮于康仁,忠亮骁傑,爪牙斯在:歡收而戮之,曾?聞奏。

    司空高幹,是其一黨一與,每相影響,謀危社稷。

    但以一奸一志未從,恐先洩漏,乃密白朝廷,使殺高幹,方哭對其弟,稱天子橫戮。

    孫騰、任祥,歡之心膂,并使入居樞近,伺國間隙,知歡逆謀将發,相繼逃歸,歡益加撫待,亦無陳白。

     然歡入洛之始,本有一奸一謀。

    令親人蔡囗作牧河、濟,厚相恩贍,以為東道主人。

    故關西大都督、清水公賀拔嶽,勳德隆重,興亡攸寄,歡好亂樂禍,深相忌毒,乃與侯莫陳悅一陰一圖陷害。

    幕府以受律專征,便即讨戮。

    歡知逆狀已露,稍懷旅距,遂遣蔡囗拒代,令窦泰佐之。

    又遣侯景等雲向白馬,輔世珍等徑趣石濟,高隆之、疋婁昭等屯據壺關,韓軌之徒擁衆蒲阪。

    于是上書天子,數論得失,訾毀乘輿,威侮朝廷。

    藉此微庸,冀茲大寶。

    溪壑可盈,禍心不測。

    或言徑赴荊楚,開疆于外;或言分詣伊洛,取彼讒人;或言欲來入關,與幕府決戰。

    今聖明禦運,天下清夷,百寮師師,四隩來暨。

    人盡忠良,誰為君側?而歡威福自己,生是亂階,緝構南箕,指鹿為馬,包藏兇逆,伺我神器。

    是而可忍,孰不可容! 幕府折沖宇宙,親當受脤,銳師百萬,彀騎千群,裹糧坐甲,唯敵是俟,義之所在,糜軀匪恡。

    況頻有诏書,班告天下,稱歡逆亂,征兵緻伐。

    今便分命将帥,應機進讨。

    或趣其要害,或襲其窟宅,電繞蛇擊,霧合星羅。

    而歡違負天地,毒被人鬼,乘此掃蕩,易同俯拾。

    歡若渡河,稍一逼一宗廟,則分命諸将,直取并州,幕府躬自東轅,電赴伊洛;若固其巢一穴一,未敢發動,亦命群帥,百道俱前,轘裂賊臣,以謝天下。

    其州鎮郡縣,率土人黎,或州鄉冠冕,或勳庸世濟,并宜舍逆歸順,立效軍門。

    封賞之科,已有别格。

    凡百君子,可不勉欤。

    太祖謂諸将曰:“高歡雖智不足而詐有餘,今聲言欲西,其意在入洛。

    吾欲令寇洛率馬步萬餘,自泾州東引;王罴率甲士一萬,先據華州。

    歡若西來,王罴足得抗拒;如其入洛,寇洛即襲汾晉。

    吾便速駕,直赴京邑。

    使其進有内顧之憂,退有被蹑之勢。

    一舉大定,此為上策。

    ”衆鹹稱善。

     秋七月,太祖帥衆發自高平,前軍至于弘農。

    而齊神武稍一逼一京邑,魏帝親總六軍,屯于河橋,令左衛元斌之、領軍斛斯椿鎮武牢,遣使告太祖。

    太祖謂左右曰:“高歡數日行八九百裡,曉兵者所忌,正須乘便擊之。

    而主上以萬乘之重,不能決戰,方緣津據守。

    且長河萬裡,扞禦為難,若一處得度,大事去矣。

    ”即以大都督趙貴為别道行台,自蒲阪濟,趣并州。

    遣大都督李賢将一精一騎一千赴洛一陽一。

     會斌之與斛斯椿争權不協,斌之遂棄椿還,绐帝雲:“高歡兵至。

    ” 七月丁未,帝遂從洛一陽一率輕騎入關,太祖備儀衛奉迎,谒見東一陽一驿。

    太祖免冠泣涕謝曰:“臣不能式遏寇虐,遂使乘輿遷幸。

    請拘司敗,以正刑書。

    ”帝曰:“公之忠節,曝于朝野。

    朕以不德,負乘緻寇。

    今日相見,深用厚顔。

    責在朕躬,無勞謝也。

    ”乃奉帝都長安。

    披草萊,立朝廷,軍國之政,鹹取太祖決焉。

    仍加授大将軍、雍州刺史,兼尚書令,進封略一陽一郡公,别置二尚書,随機處分,解尚書仆射,餘如故。

    太祖固讓,诏敦谕,乃(授)〔受〕。

    初,魏帝在洛一陽一,許以馮翊長公主配太祖,未及結納,而帝西遷。

    至是,诏太祖尚之,拜驸馬都尉。

     八月,齊神武襲陷潼關,侵華一陰一。

    太祖率諸軍屯霸上以待之。

    齊神武留其将薛瑾守關而退。

    太祖乃進軍讨瑾,虜其卒七千,還長安,進位丞相。

     冬十月,齊神武推魏清河王亶子善見為主,徙都于邺,是為東魏。

     十一月,遣儀同李虎與李弼、趙貴等讨曹泥于靈州,虎引河灌之。

    明年,泥降,遷其豪帥于鹹一陽一。

     閏十二月,魏孝武帝崩。

    太祖與群公定策,尊立魏南一陽一王寶炬為嗣,是為文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