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宣統帝溥儀
關燈
小
中
大
警備總司令鹿鐘麟,限溥儀等要在2小時内全部搬離紫禁城。
溥儀覺得太匆忙,來不及準備。
他想找莊士敦、找醇親王商量,但電話已被切斷。
這時隆裕太後已死,敬懿(同治妃)、榮惠(同治妃)兩位太妃死活不肯走。
載沣進宮,也沒有主意。
鹿鐘麟極力催促,聲言時限已到,如果逾時不搬,外面就要開炮。
王公大臣要求寬限時間,以便入告,盡快決定。
鹿鐘麟對軍一警說:“趕快去!版訴外邊部隊,暫勿開炮,再限二十分鐘!”内務府大臣紹英入告溥儀,限20分鐘,否則要開炮。
溥儀在修正優待條件上簽了字,決定出宮,去醇親王府北府。
溥儀交出“皇帝之寶”和“宣統之寶”兩顆寶玺。
當日下午4時10分,從故宮開出五輛汽車——北京警備總司令鹿鐘麟乘第一輛,溥儀乘第二輛,婉容、文繡及其他親屬、随侍人員乘第三輛、第四輛,警察總監張璧乘第五輛,首尾相連地直奔溥儀當年的出生地——醇親王府北府。
這真是應了在宣統登極時說的那句話:“我不挨這兒,我要回家!”現在溥儀回家了! 戰犯1925年溥儀移居天津,先後住在張園、靜園。
1931年到東北,1932年任僞滿洲國“執政”,1934年3月改稱“滿洲帝國皇帝”。
1945年日本投降後被蘇軍俘虜,在伯力(今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收容所。
1950年8月被移交中國政一府,後在撫順戰犯管理所。
溥儀前後共度過15年的監獄生活。
公民1959年溥儀得到特赦。
1964年任全國政一協委員。
1967年10月17日,因患腎癌病筆,終年61歲。
溥儀死後,一愛一新覺羅家族商量,決定将溥儀的骨灰安放在北京八寶山公墓骨灰堂。
爾後,将溥儀骨灰重新安放在八寶山革命公墓。
在這裡補充一下。
溥儀3歲登極後,清室曾考慮為其選擇“萬年吉地”。
此事有兩說:一說溥儀登極後選“吉壤”在清西陵崇陵旁旺隆村,并于宣統二年(1910年)破土動工;另一說1915年溥儀10歲時選定“吉壤”,也在旺隆村。
溥儀生前是否建陵,毓嶦(溥儀之侄)先生與筆者函中說:“梁鼎芬為(崇)陵工大臣,豈能同時為溥儀建陵?”所以,溥儀在位時,并沒有建陵。
1994年,香港人張世義出資,在清西陵崇陵(光緒陵)西北辟建“華龍陵園”。
張世義同溥儀遺孀李淑賢商量後,李淑賢于1995年1月26日,将溥儀骨灰遷葬于華龍陵園内。
李淑賢生前遺囑,據毓君固《末代皇帝的二十年——一愛一新覺羅·毓嶦回憶錄》記載:“我的骨灰堅決不要和溥儀葬在一起,我要去八寶山人民公墓。
”所以,李淑賢的骨灰沒有在“華龍陵園”内同溥儀的骨灰合葬。
溥儀的家庭,他的父母、兄弟,前面已經叙述。
溥儀先後共有5位妻子: (1)“皇後”郭博勒氏(又作郭布羅氏),名婉容,達斡爾族。
民國十一年(1922年),溥儀18歲時同婉容結婚。
婉容結婚前住在北京東城鼓樓南帽兒胡同今35、37号院。
溥儀在退位後結婚,但根據《優待條件》,其尊号仍不廢。
故其結婚仍稱“大婚”,婉容仍稱“皇後”。
而實際上此時溥儀已經不是皇帝,郭布羅·婉容也就不成其為皇後。
(2)“淑妃”額爾德特·文繡,與婉容同日和溥儀結婚。
後來文繡在天津與溥儀離婚。
(3)“祥貴人”他他拉氏,後改姓譚,名玉齡,與溥儀在長春結婚。
譚于1942年死。
(4)“福貴人”李玉琴,1943年與溥儀在長春結婚,1957年離異。
李于2001年病逝。
(5)夫人李淑賢,1924年生,于1962年“五一”同溥儀結婚,則屬平民婚姻。
李于1997年病死。
溥儀對清朝曆史,因為年幼而沒有獨立政治責任。
對宣統皇帝的曆史是非功過,用不着加以評論。
溥儀隻是作為一個清朝末帝的曆史符号,而存在于曆史典冊。
至于溥儀出宮以後的曆史,不屬于“清十二帝”的叙述範圍,則不必贅言。
清朝皇帝有兩個巧合的曆史現象: 第一,清朝太祖高皇帝興起于今撫順市所屬新賓赫圖阿拉,清朝末代皇帝溥儀又監押在撫順戰犯管理所。
撫順——既是清朝首位皇帝興起的地方,又是清朝末位皇帝被囚禁的地方。
這是曆史的巧合。
第二,清朝興起時的皇後是葉赫那拉氏,清朝覆亡時的太後也是葉赫那拉氏。
蔡東藩《清史演義》第二回有一段話說:努爾哈赤建祭天之所堂子時,掘出一塊石碑,上書六個大字;“滅建州者葉赫”!後果然葉赫那拉氏慈禧太後、葉赫那拉氏隆裕太後時清亡。
這是小說家言,屬附會之詞。
可以肯定地說:所有滿文、漢文、朝文史料,沒有關于這塊石碑的記載。
宣統沖齡登極,成為大清末帝。
中國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稱皇帝以降,到1912年宣統皇帝退位,曆經2132年,有492位皇帝。
溥儀不僅是清朝最後一位皇帝,而且是中國曆史上最後一位皇帝。
溥儀退位,既是大清皇朝的終結,又是中華帝制的終結。
辛亥革命與宣統退位是中華曆史上劃時代的大事件!從此,共和代替帝制,民一主代替君主。
溥儀個人小檔案 姓名:一愛一新覺羅·溥儀 出生: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正月十四日 屬相:馬 卒年:1967年 享年:62歲 谥号:無 廟号:無陵寝:先葬八寶山公墓,後移葬清西陵華龍陵園 父親:載沣(醇親王)母親:蘇完瓜爾佳氏 初婚:18歲結婚,配偶郭布羅·婉容 配偶:5人 子女:無 最得意:在紫禁城騎自行車 最失意:倉促離開紫禁城 最不幸:坐監獄15年 最痛心:無子女 最擅長:照相
溥儀覺得太匆忙,來不及準備。
他想找莊士敦、找醇親王商量,但電話已被切斷。
這時隆裕太後已死,敬懿(同治妃)、榮惠(同治妃)兩位太妃死活不肯走。
載沣進宮,也沒有主意。
鹿鐘麟極力催促,聲言時限已到,如果逾時不搬,外面就要開炮。
王公大臣要求寬限時間,以便入告,盡快決定。
鹿鐘麟對軍一警說:“趕快去!版訴外邊部隊,暫勿開炮,再限二十分鐘!”内務府大臣紹英入告溥儀,限20分鐘,否則要開炮。
溥儀在修正優待條件上簽了字,決定出宮,去醇親王府北府。
溥儀交出“皇帝之寶”和“宣統之寶”兩顆寶玺。
當日下午4時10分,從故宮開出五輛汽車——北京警備總司令鹿鐘麟乘第一輛,溥儀乘第二輛,婉容、文繡及其他親屬、随侍人員乘第三輛、第四輛,警察總監張璧乘第五輛,首尾相連地直奔溥儀當年的出生地——醇親王府北府。
這真是應了在宣統登極時說的那句話:“我不挨這兒,我要回家!”現在溥儀回家了! 戰犯1925年溥儀移居天津,先後住在張園、靜園。
1931年到東北,1932年任僞滿洲國“執政”,1934年3月改稱“滿洲帝國皇帝”。
1945年日本投降後被蘇軍俘虜,在伯力(今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收容所。
1950年8月被移交中國政一府,後在撫順戰犯管理所。
溥儀前後共度過15年的監獄生活。
公民1959年溥儀得到特赦。
1964年任全國政一協委員。
1967年10月17日,因患腎癌病筆,終年61歲。
溥儀死後,一愛一新覺羅家族商量,決定将溥儀的骨灰安放在北京八寶山公墓骨灰堂。
爾後,将溥儀骨灰重新安放在八寶山革命公墓。
在這裡補充一下。
溥儀3歲登極後,清室曾考慮為其選擇“萬年吉地”。
此事有兩說:一說溥儀登極後選“吉壤”在清西陵崇陵旁旺隆村,并于宣統二年(1910年)破土動工;另一說1915年溥儀10歲時選定“吉壤”,也在旺隆村。
溥儀生前是否建陵,毓嶦(溥儀之侄)先生與筆者函中說:“梁鼎芬為(崇)陵工大臣,豈能同時為溥儀建陵?”所以,溥儀在位時,并沒有建陵。
1994年,香港人張世義出資,在清西陵崇陵(光緒陵)西北辟建“華龍陵園”。
張世義同溥儀遺孀李淑賢商量後,李淑賢于1995年1月26日,将溥儀骨灰遷葬于華龍陵園内。
李淑賢生前遺囑,據毓君固《末代皇帝的二十年——一愛一新覺羅·毓嶦回憶錄》記載:“我的骨灰堅決不要和溥儀葬在一起,我要去八寶山人民公墓。
”所以,李淑賢的骨灰沒有在“華龍陵園”内同溥儀的骨灰合葬。
溥儀的家庭,他的父母、兄弟,前面已經叙述。
溥儀先後共有5位妻子: (1)“皇後”郭博勒氏(又作郭布羅氏),名婉容,達斡爾族。
民國十一年(1922年),溥儀18歲時同婉容結婚。
婉容結婚前住在北京東城鼓樓南帽兒胡同今35、37号院。
溥儀在退位後結婚,但根據《優待條件》,其尊号仍不廢。
故其結婚仍稱“大婚”,婉容仍稱“皇後”。
而實際上此時溥儀已經不是皇帝,郭布羅·婉容也就不成其為皇後。
(2)“淑妃”額爾德特·文繡,與婉容同日和溥儀結婚。
後來文繡在天津與溥儀離婚。
(3)“祥貴人”他他拉氏,後改姓譚,名玉齡,與溥儀在長春結婚。
譚于1942年死。
(4)“福貴人”李玉琴,1943年與溥儀在長春結婚,1957年離異。
李于2001年病逝。
(5)夫人李淑賢,1924年生,于1962年“五一”同溥儀結婚,則屬平民婚姻。
李于1997年病死。
溥儀對清朝曆史,因為年幼而沒有獨立政治責任。
對宣統皇帝的曆史是非功過,用不着加以評論。
溥儀隻是作為一個清朝末帝的曆史符号,而存在于曆史典冊。
至于溥儀出宮以後的曆史,不屬于“清十二帝”的叙述範圍,則不必贅言。
清朝皇帝有兩個巧合的曆史現象: 第一,清朝太祖高皇帝興起于今撫順市所屬新賓赫圖阿拉,清朝末代皇帝溥儀又監押在撫順戰犯管理所。
撫順——既是清朝首位皇帝興起的地方,又是清朝末位皇帝被囚禁的地方。
這是曆史的巧合。
第二,清朝興起時的皇後是葉赫那拉氏,清朝覆亡時的太後也是葉赫那拉氏。
蔡東藩《
這是小說家言,屬附會之詞。
可以肯定地說:所有滿文、漢文、朝文史料,沒有關于這塊石碑的記載。
宣統沖齡登極,成為大清末帝。
中國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稱皇帝以降,到1912年宣統皇帝退位,曆經2132年,有492位皇帝。
溥儀不僅是清朝最後一位皇帝,而且是中國曆史上最後一位皇帝。
溥儀退位,既是大清皇朝的終結,又是中華帝制的終結。
辛亥革命與宣統退位是中華曆史上劃時代的大事件!從此,共和代替帝制,民一主代替君主。
溥儀個人小檔案 姓名:一愛一新覺羅·溥儀 出生: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正月十四日 屬相:馬 卒年:1967年 享年:62歲 谥号:無 廟号:無陵寝:先葬八寶山公墓,後移葬清西陵華龍陵園 父親:載沣(醇親王)母親:蘇完瓜爾佳氏 初婚:18歲結婚,配偶郭布羅·婉容 配偶:5人 子女:無 最得意:在紫禁城騎自行車 最失意:倉促離開紫禁城 最不幸:坐監獄15年 最痛心:無子女 最擅長:照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