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章 道光帝旻甯
關燈
小
中
大
帝意圖行一事的。
像林則徐這樣的封疆大吏,沒有道光的“谕旨”,穆彰阿再專權也是搬不倒的;第四,琦善身任文淵閣大學士、直隸總督,其替代林則徐,沒有道光皇帝谕準同樣也是不能的。
在大敵當前之時,林則徐被斥責、革職并谪戍伊犁,這和當年崇祯皇帝在皇太極兵臨北京城下逮捕并事後淩遲袁崇煥一樣,都是“自毀長城”!曆史的悲劇又一次重演。
總之,穆彰阿窺出道光之所思,說出道光之所欲言,做出道光之所欲為,所以穆彰阿始終得到道光的支持與信任。
因此,鴉片戰争的責任主要應由道光皇帝來負。
道光過于無知。
道光皇帝問道:“英吉利至新疆各部,有旱路可通?”這是早在康熙時候已經解決的常識問題。
道光皇帝對西方的政治、經濟、軍事、地理一無所知,卻無知者無畏,對英國的堅船利炮,依然不屑一顧! 道光過于無勇。
他如有當年努爾哈赤親自指揮薩爾浒大戰的一精一神,有皇太極抱病親自指揮松錦大戰的意志,有康熙三次親征噶爾丹的氣魄,率軍禦駕親征,調動天下“勤王”,等侵略軍在天津大沽登岸後聚而殲之,這場戰争是不會打輸的,當然也不會有《南京條約》之恥。
由上可見,穆彰阿、琦善是體會道光的旨意、按照道光意旨行一事的。
穆彰阿賣國、誤國,最後的總根源是道光皇帝。
再說王鼎一方: 《清史稿·王鼎傳》記載:王鼎,陝西蒲城人。
少年家貧,學習勤奮,一性一耿直,尚氣節。
到北京參加禮部考試,大學士王傑與王鼎同族,打算幫助他,他卻不願求助。
王傑說:“觀子品概,他日名位,必繼吾後!”嘉慶元年(1796年),考中進士,選庶吉士,後授戶部尚書。
回疆事平,因贊畫有功,繪像紫光閣。
又受命清理長蘆鹽政積欠銀900萬兩。
後管刑部,直上書房,拜東閣大學士。
王鼎官拜大學士、軍機大臣後,受命河南治河。
時黃河在河南祥符決口,他初到開封,見四面汪洋,城牆将旦夕塌圮。
王鼎“躬率吏卒巡護,獲無恙。
洎(jì)工興,親駐工次,倦則寝肩輿中”。
這項河工用銀600萬,而前此馬營、儀封工程用銀1675萬。
在鴉片戰争期間,大學士、軍機大臣王鼎,演出了一場“一屍一谏”的悲壯史劇。
說到“一屍一谏”,人們會想起“史魚一屍一谏”的故事:史魚為春秋時期衛國的大夫,以正直敢谏而著名。
史魚是一位智者,他說:“富而能臣,必免于難”、“驕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史魚谏衛靈公斥退彌子瑕,而用蘧(Qú)伯玉。
他為了引起衛靈公的重視,采用了“一屍一谏”。
所以,《論語·衛靈公》曰:“直哉史魚!邦有道如矢,邦無道如矢!”王鼎就是史魚一類的直臣。
《清史稿·王鼎傳》記載:自禁煙事起,英吉利兵犯沿海,鼎力主戰。
至和議将成,林則徐以罪譴。
鼎憤甚,還朝争之力,宣宗慰勞之,命休沐養疴。
越數日,自草遺疏,劾大學士穆彰阿誤國。
閉戶自缢,冀以一屍一谏。
軍機章京陳孚恩,穆彰阿一黨一也,滅其疏,别具以聞。
……鼎清一操一絕俗,生平不受請托,亦不請托于人。
卒之日,家無餘赀。
“王鼎一屍一谏”與穆彰阿得勢,這是道光皇帝的兩面鏡子,它反映出:“君子消沉,小人猖獗!”道光皇帝在位時期,清朝的危機更加嚴重。
道光雖有“恭儉之德,寬仁之量”,卻不能采納忠言,不能在關鍵時刻做出正确決定,所以,“國步之瀕,肇端于此”。
孟森先生認為:“宣宗之庸暗,亦為清朝入關以來所未有。
” 從此,西方侵略者用武力打開了中國的大門。
道光是中國兩千年帝制史上,第一個同西方殖民者簽訂喪權辱國條約的皇帝。
鴉片戰争的失敗,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的簽訂,道光皇帝應負主要曆史責任。
道光把自己的名字永遠地寫在中華文明史的恥辱柱上,這将成為後世喪權辱國、割地賠款者戒! 旻甯個人小檔案 姓名:一愛一新覺羅·旻甯 出生: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八月初十日 屬相:虎 卒年:道光三十年(1850年) 享年:6一9歲 谥号:成皇帝 廟号:宣宗 陵寝:慕陵(清西陵) 父親:颙琰(嘉慶) 母親:喜塔拉氏,孝淑睿皇後 初婚:13歲結婚,配偶鈕祜祿氏,配偶:20人,皇後鈕祜祿氏 子女:9子,10女 繼位人:奕(鹹豐) 最得意:林清事件鳴槍殪 最失意:鴉片戰争失敗 最不幸:母親早逝 最痛心:簽訂《南京條約》 最擅長:節儉
像林則徐這樣的封疆大吏,沒有道光的“谕旨”,穆彰阿再專權也是搬不倒的;第四,琦善身任文淵閣大學士、直隸總督,其替代林則徐,沒有道光皇帝谕準同樣也是不能的。
在大敵當前之時,林則徐被斥責、革職并谪戍伊犁,這和當年崇祯皇帝在皇太極兵臨北京城下逮捕并事後淩遲袁崇煥一樣,都是“自毀長城”!曆史的悲劇又一次重演。
總之,穆彰阿窺出道光之所思,說出道光之所欲言,做出道光之所欲為,所以穆彰阿始終得到道光的支持與信任。
因此,鴉片戰争的責任主要應由道光皇帝來負。
道光過于無知。
道光皇帝問道:“英吉利至新疆各部,有旱路可通?”這是早在康熙時候已經解決的常識問題。
道光皇帝對西方的政治、經濟、軍事、地理一無所知,卻無知者無畏,對英國的堅船利炮,依然不屑一顧! 道光過于無勇。
他如有當年努爾哈赤親自指揮薩爾浒大戰的一精一神,有皇太極抱病親自指揮松錦大戰的意志,有康熙三次親征噶爾丹的氣魄,率軍禦駕親征,調動天下“勤王”,等侵略軍在天津大沽登岸後聚而殲之,這場戰争是不會打輸的,當然也不會有《南京條約》之恥。
由上可見,穆彰阿、琦善是體會道光的旨意、按照道光意旨行一事的。
穆彰阿賣國、誤國,最後的總根源是道光皇帝。
再說王鼎一方: 《清史稿·王鼎傳》記載:王鼎,陝西蒲城人。
少年家貧,學習勤奮,一性一耿直,尚氣節。
到北京參加禮部考試,大學士王傑與王鼎同族,打算幫助他,他卻不願求助。
王傑說:“觀子品概,他日名位,必繼吾後!”嘉慶元年(1796年),考中進士,選庶吉士,後授戶部
回疆事平,因贊畫有功,繪像紫光閣。
又受命清理長蘆鹽政積欠銀900萬兩。
後管刑部,直上書房,拜東閣大學士。
王鼎官拜大學士、軍機大臣後,受命河南治河。
時黃河在河南祥符決口,他初到開封,見四面汪洋,城牆将旦夕塌圮。
王鼎“躬率吏卒巡護,獲無恙。
洎(jì)工興,親駐工次,倦則寝肩輿中”。
這項河工用銀600萬,而前此馬營、儀封工程用銀1675萬。
在鴉片戰争期間,大學士、軍機大臣王鼎,演出了一場“一屍一谏”的悲壯史劇。
說到“一屍一谏”,人們會想起“史魚一屍一谏”的故事:史魚為春秋時期衛國的大夫,以正直敢谏而著名。
史魚是一位智者,他說:“富而能臣,必免于難”、“驕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史魚谏衛靈公斥退彌子瑕,而用蘧(Qú)伯玉。
他為了引起衛靈公的重視,采用了“一屍一谏”。
所以,《
《清史稿·王鼎傳》記載:自禁煙事起,英吉利兵犯沿海,鼎力主戰。
至和議将成,林則徐以罪譴。
鼎憤甚,還朝争之力,宣宗慰勞之,命休沐養疴。
越數日,自草遺疏,劾大學士穆彰阿誤國。
閉戶自缢,冀以一屍一谏。
軍機章京陳孚恩,穆彰阿一黨一也,滅其疏,别具以聞。
……鼎清一操一絕俗,生平不受請托,亦不請托于人。
卒之日,家無餘赀。
“王鼎一屍一谏”與穆彰阿得勢,這是道光皇帝的兩面鏡子,它反映出:“君子消沉,小人猖獗!”道光皇帝在位時期,清朝的危機更加嚴重。
道光雖有“恭儉之德,寬仁之量”,卻不能采納忠言,不能在關鍵時刻做出正确決定,所以,“國步之瀕,肇端于此”。
孟森先生認為:“宣宗之庸暗,亦為清朝入關以來所未有。
” 從此,西方侵略者用武力打開了中國的大門。
道光是中國兩千年帝制史上,第一個同西方殖民者簽訂喪權辱國條約的皇帝。
鴉片戰争的失敗,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的簽訂,道光皇帝應負主要曆史責任。
道光把自己的名字永遠地寫在中華文明史的恥辱柱上,這将成為後世喪權辱國、割地賠款者戒! 旻甯個人小檔案 姓名:一愛一新覺羅·旻甯 出生: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八月初十日 屬相:虎 卒年:道光三十年(1850年) 享年:6一9歲 谥号:成皇帝 廟号:宣宗 陵寝:慕陵(清西陵) 父親:颙琰(嘉慶) 母親:喜塔拉氏,孝淑睿皇後 初婚:13歲結婚,配偶鈕祜祿氏,配偶:20人,皇後鈕祜祿氏 子女:9子,10女 繼位人:奕(鹹豐) 最得意:林清事件鳴槍殪 最失意:鴉片戰争失敗 最不幸:母親早逝 最痛心:簽訂《南京條約》 最擅長:節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