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回 馮谖彈铗客孟嘗齊王糾兵伐桀宋
關燈
小
中
大
,迎湣王入城。
湣王安一撫百姓,一面令諸軍追逐宋王。
宋王走至溫邑,為追兵所及,先擒戴直斬之。
宋王自投于神農澗中,不死,被軍士牽出,斬首,傳送睢陽。
齊、楚、魏遂共滅宋國,三分其地。
楚、魏之兵既散,湣王曰:“伐宋之役,齊力為多;楚、魏安得受地?”遂引兵銜枚尾唐昧之後,襲敗楚師于重丘。
乘勝逐北,盡收取淮北之地。
又西侵三晉,屢敗其軍。
楚、魏恨湣王之負約,果皆遣使附秦,秦反以為蘇代之功矣。
湣王既兼有宋地,氣益驕恣,使嬖臣夷維,往合衛、魯、鄒三國之君,要他稱臣入朝。
三國懼其侵伐,不敢不從。
湣王曰:“寡人殘燕滅宋,辟地千裡;敗梁割楚,威加諸侯。
魯、衛盡已稱臣,泗上無不恐懼。
旦晚提一旅兼并二周,遷九鼎于臨淄,正号天子,以令天下,誰敢違者!”孟嘗君田文谏曰:“宋王偃惟驕,故齊得而乘之,願大王以宋為戒!夫周雖微弱,然号為共主。
七國攻戰,不敢及周,畏其名也。
大王前去帝号不稱,天下以此多齊之讓。
今忽萌代周之志,恐非齊福!”湣王曰:“湯放桀,武王伐纣,桀、纣非其主乎?”寡人何不如湯、武?惜子非伊尹太公耳!”于是複收孟嘗君相印。
孟嘗君懼誅,乃與其賓客走大梁,依公子無忌以居。
那公子無忌,乃是魏昭王之少子,為人謙恭好士,接人惟恐不及。
嘗朝膳,有一鸠為鹞所逐,急投案下,無忌蔽①之,視鹞去,乃縱鸠。
誰知鹞隐于屋脊,見鸠飛出,逐而食之。
無忌自咎曰:’此鸠避患而投我,乃竟為鹞所殺,是我負此鸠也!”竟日不進膳。
令左右捕鹞,共得百餘頭,各置一籠以獻。
無忌曰:“殺鸠者止一鹞,吾何可累及他禽!”乃按劍于籠上,祝曰:“不食鸠者,向我悲鳴,我則放汝。
”群鹞皆悲鳴。
獨至一籠,其鹞低頭不敢仰視,乃取而殺之。
遂開籠放其餘鹞。
聞者歎曰:“魏公子不忍負一鸠,忍負人乎?”由是士無賢愚,歸之如市。
食客亦三千餘人,與孟嘗君平原君相亞②。
魏有隐士,姓侯名嬴,年七十餘,家貧,為大梁夷門監者。
無忌聞其素行修潔,且好奇計,裡中尊敬之,号為侯生。
于是駕車往拜,以黃金二十镒為贽。
侯生謝曰:“嬴安貧自守,不妄受人一錢,今且老矣,甯為公子而改節乎?”無忌不能強。
欲尊禮之,以示賓客,乃置酒大會,是日,魏宗室将相諸貴客畢集堂中,坐定,獨虛左第一席。
無忌命駕親往夷門,迎侯生赴會。
侯生登車,無忌揖之上坐,生略不謙遜。
無忌執辔在傍,意甚恭敬。
侯生又謂無忌曰:“臣有客朱亥,在市屠中,欲往看之,公子能枉駕同一往否?”無忌曰:“願與先生偕往。
”即命引車枉道入市。
及屠門,侯生曰:“公子暫止車中,老漢将下看吾客。
”侯生下車,入亥家,與亥對坐肉案前,絮語移時。
侯生時時睨視公子,公子顔色愈和,略無倦怠。
時從騎數十餘,見侯生絮語不休,厭之,多有竊罵者。
侯生亦聞之,獨視公子色終不變。
乃與朱亥别,複登車,上坐如故。
無忌以午牌出門,比回府,已申末矣。
諸貴客見公子親往迎客,虛左以待,正不知甚處有名的遊士,何方大國的使臣,俱辦下一片敬心伺候。
及久不見到,各各心煩意懶。
忽聞報說:“公子迎客已至。
”衆貴客敬心複萌,俱起坐出迎,睜眼相看。
及客到,乃一白須老者,衣冠敝陋,無不駭然。
無忌引侯生遍告賓客。
諸貴客聞是夷門監者,意殊不以為然。
無忌揖侯生就首席,侯生亦不謙讓。
酒至半酣,無忌手捧金巵為壽于侯生之前。
侯生接巵在手,謂無忌曰:“臣乃夷門抱關吏也。
公子枉駕下辱,久立市中,毫無怠色。
又尊臣于諸貴之上,于臣似為過分。
然所以為此,欲成公子下士之名耳!”諸貴客皆竊笑。
席散,侯生遂為公子上客。
侯生因薦朱亥之賢,無忌數往候見,不亥絕不答拜。
無忌亦不以為怪,其折節下士如此。
今日孟嘗君至魏,獨依無忌,正合著古語:“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八個字,自然情投意合,孟嘗君原與趙平原君公子勝交厚,因使無忌結交于趙勝。
無忌将親姊嫁于平原君為夫人。
于是魏、趙通好,而孟嘗君居間為重①。
齊湣王自孟嘗君去後,益自驕矜,日夜謀代周為天子。
時齊境多怪異:天雨血,方數百裡,沾人衣,腥臭難當;又地坼②數丈,泉水湧一出;又有人當關而哭,但聞其聲,不見其形。
由是百姓惶惶,朝不保夕。
大夫狐咺、陳舉先後進谏,且請召還孟嘗君。
湣王怒而殺之,陳一屍一于通衢,以杜谏者。
于是王蠋、太史敫等,皆謝病棄職,歸隐鄉裡。
不知湣王如何結果,且看下回分解。
注解: ①蒯缑:草繩。
②铗:劍。
③合:對。
券即合同、契約,為兩份,故可核對。
①要:續。
①羅:網。
①渎:煩。
②勢:勢力。
欺:欺侮。
此句意為齊勢必欺侮楚國、魏國。
①結舌:不說話。
①蔽:藏。
②亞:次。
第二。
相亞:差不多。
①居間為重:處于舉足輕重的地位。
②坼:裂開。
湣王安一撫百姓,一面令諸軍追逐宋王。
宋王走至溫邑,為追兵所及,先擒戴直斬之。
宋王自投于神農澗中,不死,被軍士牽出,斬首,傳送睢陽。
齊、楚、魏遂共滅宋國,三分其地。
楚、魏之兵既散,湣王曰:“伐宋之役,齊力為多;楚、魏安得受地?”遂引兵銜枚尾唐昧之後,襲敗楚師于重丘。
乘勝逐北,盡收取淮北之地。
又西侵三晉,屢敗其軍。
楚、魏恨湣王之負約,果皆遣使附秦,秦反以為蘇代之功矣。
湣王既兼有宋地,氣益驕恣,使嬖臣夷維,往合衛、魯、鄒三國之君,要他稱臣入朝。
三國懼其侵伐,不敢不從。
湣王曰:“寡人殘燕滅宋,辟地千裡;敗梁割楚,威加諸侯。
魯、衛盡已稱臣,泗上無不恐懼。
旦晚提一旅兼并二周,遷九鼎于臨淄,正号天子,以令天下,誰敢違者!”孟嘗君田文谏曰:“宋王偃惟驕,故齊得而乘之,願大王以宋為戒!夫周雖微弱,然号為共主。
七國攻戰,不敢及周,畏其名也。
大王前去帝号不稱,天下以此多齊之讓。
今忽萌代周之志,恐非齊福!”湣王曰:“湯放桀,武王伐纣,桀、纣非其主乎?”寡人何不如湯、武?惜子非伊尹太公耳!”于是複收孟嘗君相印。
孟嘗君懼誅,乃與其賓客走大梁,依公子無忌以居。
那公子無忌,乃是魏昭王之少子,為人謙恭好士,接人惟恐不及。
嘗朝膳,有一鸠為鹞所逐,急投案下,無忌蔽①之,視鹞去,乃縱鸠。
誰知鹞隐于屋脊,見鸠飛出,逐而食之。
無忌自咎曰:’此鸠避患而投我,乃竟為鹞所殺,是我負此鸠也!”竟日不進膳。
令左右捕鹞,共得百餘頭,各置一籠以獻。
無忌曰:“殺鸠者止一鹞,吾何可累及他禽!”乃按劍于籠上,祝曰:“不食鸠者,向我悲鳴,我則放汝。
”群鹞皆悲鳴。
獨至一籠,其鹞低頭不敢仰視,乃取而殺之。
遂開籠放其餘鹞。
聞者歎曰:“魏公子不忍負一鸠,忍負人乎?”由是士無賢愚,歸之如市。
食客亦三千餘人,與孟嘗君平原君相亞②。
魏有隐士,姓侯名嬴,年七十餘,家貧,為大梁夷門監者。
無忌聞其素行修潔,且好奇計,裡中尊敬之,号為侯生。
于是駕車往拜,以黃金二十镒為贽。
侯生謝曰:“嬴安貧自守,不妄受人一錢,今且老矣,甯為公子而改節乎?”無忌不能強。
欲尊禮之,以示賓客,乃置酒大會,是日,魏宗室将相諸貴客畢集堂中,坐定,獨虛左第一席。
無忌命駕親往夷門,迎侯生赴會。
侯生登車,無忌揖之上坐,生略不謙遜。
無忌執辔在傍,意甚恭敬。
侯生又謂無忌曰:“臣有客朱亥,在市屠中,欲往看之,公子能枉駕同一往否?”無忌曰:“願與先生偕往。
”即命引車枉道入市。
及屠門,侯生曰:“公子暫止車中,老漢将下看吾客。
”侯生下車,入亥家,與亥對坐肉案前,絮語移時。
侯生時時睨視公子,公子顔色愈和,略無倦怠。
時從騎數十餘,見侯生絮語不休,厭之,多有竊罵者。
侯生亦聞之,獨視公子色終不變。
乃與朱亥别,複登車,上坐如故。
無忌以午牌出門,比回府,已申末矣。
諸貴客見公子親往迎客,虛左以待,正不知甚處有名的遊士,何方大國的使臣,俱辦下一片敬心伺候。
及久不見到,各各心煩意懶。
忽聞報說:“公子迎客已至。
”衆貴客敬心複萌,俱起坐出迎,睜眼相看。
及客到,乃一白須老者,衣冠敝陋,無不駭然。
無忌引侯生遍告賓客。
諸貴客聞是夷門監者,意殊不以為然。
無忌揖侯生就首席,侯生亦不謙讓。
酒至半酣,無忌手捧金巵為壽于侯生之前。
侯生接巵在手,謂無忌曰:“臣乃夷門抱關吏也。
公子枉駕下辱,久立市中,毫無怠色。
又尊臣于諸貴之上,于臣似為過分。
然所以為此,欲成公子下士之名耳!”諸貴客皆竊笑。
席散,侯生遂為公子上客。
侯生因薦朱亥之賢,無忌數往候見,不亥絕不答拜。
無忌亦不以為怪,其折節下士如此。
今日孟嘗君至魏,獨依無忌,正合著古語:“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八個字,自然情投意合,孟嘗君原與趙平原君公子勝交厚,因使無忌結交于趙勝。
無忌将親姊嫁于平原君為夫人。
于是魏、趙通好,而孟嘗君居間為重①。
齊湣王自孟嘗君去後,益自驕矜,日夜謀代周為天子。
時齊境多怪異:天雨血,方數百裡,沾人衣,腥臭難當;又地坼②數丈,泉水湧一出;又有人當關而哭,但聞其聲,不見其形。
由是百姓惶惶,朝不保夕。
大夫狐咺、陳舉先後進谏,且請召還孟嘗君。
湣王怒而殺之,陳一屍一于通衢,以杜谏者。
于是王蠋、太史敫等,皆謝病棄職,歸隐鄉裡。
不知湣王如何結果,且看下回分解。
注解: ①蒯缑:草繩。
②铗:劍。
③合:對。
券即合同、契約,為兩份,故可核對。
①要:續。
①羅:網。
①渎:煩。
②勢:勢力。
欺:欺侮。
此句意為齊勢必欺侮楚國、魏國。
①結舌:不說話。
①蔽:藏。
②亞:次。
第二。
相亞:差不多。
①居間為重:處于舉足輕重的地位。
②坼:裂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