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回 馮谖彈铗客孟嘗齊王糾兵伐桀宋

關燈
數十女,使人傳言:“宋王一精一神兼數百人,從不倦怠。

    ”以此自炫。

     一日,遊封父之墟,遇見采桑婦甚美,築青陵之台以望之。

    訪其家,乃舍人韓憑之妻息氏也。

    王使人喻憑以意,使獻其妻。

    憑與妻言之,問其願否。

    息氏作詩以對曰:南山有鳥,北山張羅①;鳥自高飛,羅當奈何?宋王慕息氏不已,使人即其家奪之。

    韓憑見息氏升車而去,心中不忍,遂自一殺。

    宋王召息氏共登青陵台,謂之曰:“我宋王也,能富貴人,亦能生殺人。

    況汝夫已死,汝何所歸?若從寡人,當立為王後。

    ”息氏複作詩以對曰:鳥有雌雄,不逐鳳凰;妾是庶人,不樂宋王。

    宋王曰:“卿今已至此,雖欲不從寡人,不可得也!”息氏曰:“容妾沐浴包衣,拜辭故夫之魂,然後侍大王巾栉耳。

    ”宋王許之。

    息氏沐浴包衣訖,望空再拜,遂從台上自投于地。

    宋王急使人攬其衣,不及,視之,氣已絕矣。

    簡其身畔,于裙帶得書一幅,書雲: “死後,乞賜遺骨與韓憑合葬于一冢,黃泉感德!” 宋王大怒,故為二冢,隔絕埋之,使其東西相望,而不相親。

    埋後三日,宋王還國。

    忽一一夜,有文梓木生于二冢之傍,旬日間,木長三丈許,其枝自相附結成連理。

    有鴛鴦一對,飛集于枝上,交一頸悲鳴。

    裡人哀之曰:“此韓憑夫婦之魂所化也!”遂名其樹曰“相思樹”。

    髯仙有詩歎雲: 相思樹上兩鴛鴦,千古情魂事可傷, 莫道威強能奪志,婦人執一性一抗君王。

     群臣見宋王暴虐,多有谏者。

    宋王有勝其渎①,乃置弓矢于座側,凡進谏者,辄引弓射之。

    嘗一日間射殺景成、戴烏、公子勃等三人。

    自是舉朝莫敢開口。

    諸侯号曰桀宋。

     時齊湣王用蘇代之說,遣使于楚、魏,約共攻宋,三分其地。

    兵既發,秦昭王聞之,怒曰:“宋新與秦歡,而齊伐之,寡人必救宋,無再計。

    ”齊湣王恐秦兵救宋,求于蘇代。

    代曰:“臣請西止秦兵,以遂王伐宋之功。

    ”乃西見秦王曰:“齊今伐宋矣,臣敢為大王賀。

    ”秦王曰:“齊伐宋,先生何以賀寡人乎?”蘇代曰:“齊王之強一暴,無異于宋。

    今約楚、魏而攻宋,其勢必欺②楚、魏。

    楚、魏受其欺,必向西而事秦。

    是秦損一宋以餌齊,而坐收楚、魏之二國也,王何不利焉?敢不賀乎?”秦王曰:“寡人欲救宋何如?”代答曰:“桀宋犯天下之公怒,天下皆幸其亡,而秦獨救之,衆怒且移于秦矣。

    ”秦王乃罷兵不救宋。

     齊師先至宋郊,楚、魏之兵亦陸續來會。

    齊将韓聶,楚将唐昧,魏将芒卯,三人做一處商議。

    唐昧曰:“宋王志大氣驕,宜示弱以誘之。

    ”芒卯曰:“宋王一婬一虐,人心離怨,我三國皆有喪師失地之恥,宣傳檄文,布其罪惡,以招故地之民,必有反戈而向宋者。

    ”韓聶曰:“二君之言皆是也。

    ”乃為檄數桀宋十大罪。

    一、逐兄篡位,得國不正;二、滅滕兼地,桀強淩弱;三、好攻樂戰,侵犯大國;四、革囊射天,得罪上帝;五、長夜酣飲,不恤國政;六、奪人一妻女,一婬一蕩無恥;七、射殺谏臣,忠良結舌①;八、僭拟王号,妄自尊大;九、獨媚強秦,結怨鄰國;十、慢神虐民,全無君道。

    檄文到處,人心聳懼,三國所失之地,其民不樂附宋,皆逐其官吏,登城自守,以待來兵。

    于是所向皆捷,直一逼一睢陽。

    宋王偃大閱車徒,親領中軍,離城十裡結營,以防攻突。

    韓聶先遣部下将闾丘儉,以五千人挑戰。

    宋兵不出。

    闾丘儉使軍士聲洪者數人,登辎車朗誦桀宋十罪。

    宋王偃大怒,命将軍盧曼出敵。

    略戰數合,闾丘儉敗走,盧曼追之,儉盡棄其車馬器械,狼狽而奔。

    宋王偃登壘,望見齊師已敗,喜曰:“敗齊一軍,則楚、魏俱喪氣矣!”乃悉師出戰,直一逼一齊營。

    韓聶又讓一陣,退二十裡下寨,卻教唐昧、芒卯二軍,左右取路,抄出宋王大營之後。

     次日,宋王偃隻道齊兵已不能戰,拔寨都進,直攻齊營。

    闾丘儉打著韓聶旗号,列陣相持。

    自辰至午,合戰三十餘次。

    宋王果然英勇,手斬齊将二十餘員,兵士死者百餘人。

    宋将盧曼亦死于陣。

    闾丘儉複大敗而奔,委棄車仗器械無數。

    宋兵争先掠取。

    忽有探子報道:“敵兵襲攻睢陽城甚急!探是楚、魏二國軍馬。

    ”宋王大怒,忙教整隊回軍。

    行不上五裡,刺斜裡一軍突出,大叫:“齊國上将韓聶在此!無道昏君,還不速降!”宋王左右将戴直、屈志高,雙車齊出。

    韓聶大展神威,先将屈志高斬于車下。

    戴直不敢交鋒,保護宋王,且戰且走。

    回至睢陽城下,守将公孫拔認得自家軍馬,開門放入。

    三國合兵攻打,晝夜不息。

    忽見塵頭起處,又有大軍到來,乃是齊湣王恐韓聶不能成功,親帥大将王蠋太史敫等,引生軍三萬前來,軍勢益壯。

    宋軍知齊王親自領兵,人人喪膽,個個灰心。

    又兼宋王不恤士卒,晝夜驅率男一女守了,絕無恩賞,怨聲籍籍。

     戴直言于王偃曰:“敵勢猖狂,人心已變,大王不如棄城,權避河南,更圖恢複。

    ”宋王此時,一片圖王定霸之心,化為秋水。

    歎息了一回,與戴直半夜棄城而遁。

    公孫拔遂豎一起降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