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回 馬陵道萬弩射龐涓鹹陽市五牛分商鞅
關燈
小
中
大
“此齊兵畏吾蹑其後,故設此計也。
”正欲指麾軍士搬木開路,忽擡頭看見樹上砍白處,隐隐有字迹,但昏黑難辨。
命小軍取火照之。
全軍士一齊點起火來。
龐涓于火光之下,看得分明,大驚曰:“吾中刖夫之計矣!”急教軍士速退!說猶未絕,那袁達、獨孤陳兩支伏兵,望見火光,萬一弩一齊發。
箭如驟雨,軍士大亂。
龐涓身帶重傷,料不能脫,歎曰:“吾恨不殺此刖夫,遂成豎子之名!”即引佩劍自刎其喉而絕。
龐涓亦中箭身亡。
軍士射死者,不計其數。
史官有詩雲: 昔日僞書一奸一似鬼,今宵伏一弩一妙如神。
相交須是懷忠信,莫學龐涓自隕身! 昔龐涓下山時,鬼谷曾言:“汝必以欺人之事,還被人欺。
”龐涓用假書之事,欺孫膑而刖之,今日亦受孫膑之欺,堕其減竈之計。
鬼谷又言:“遇馬而瘁。
”果然死于馬陵。
計龐涓仕魏至身死,剛十二年,應花開十二朵之兆。
始見鬼谷之占,纖微必中,神妙不測。
時太子申在後隊,聞前軍有失,慌忙屯紮住不行。
不提防田嬰一軍,反從後面殺到,魏兵心膽俱裂,無人敢戰,各自四散逃生。
太子申勢孤力寡,被田嬰生擒,縛置車中。
田忌和孫膑統大軍接應,殺得魏軍一屍一橫遍野,輕重軍器,盡遍于齊。
田嬰将太子申獻功,袁達、獨孤陳将龐涓父子一屍一首獻功。
孫膑手斬龐涓之頭,懸于車上。
齊軍大勝,奏凱而還。
其夜太子申懼辱,亦自刎而死。
孫膑歎息不已。
大軍行至沙鹿山,正逢龐蔥步軍,孫膑使人挑龐涓之頭示之,步軍不戰而潰。
龐蔥下車叩頭乞命,田忌欲并誅之。
孫膑曰:“為惡者止龐涓一人,其子且無罪,況其侄乎?”乃将太子申及龐英二一屍一,交付龐蔥,教他回報魏王:“速速上表朝貢,不然,齊兵再至,宗社不保。
”龐蔥喏喏連聲而去。
此周顯王二十八年事也。
田忌等班師回國,齊宣王大喜,設宴相勞,親為田忌、田嬰、孫膑把盞。
相國驺忌,自思昔日私受魏賂,欲陷田忌之事,未免于心有愧,遂稱病笃,使人繳還相印。
齊宣王遂拜田忌為相國,田嬰為将軍,孫膑軍師如故,加封大邑。
孫膑固辭不受。
手錄其祖孫武《兵書》十三篇,獻于宣王曰:“臣以廢人,過蒙擢用,今上報主恩,下酬私怨,于願足矣。
臣之所學,盡在此書,留臣亦無用,願得閑山一片,為終老之計!”宣王留之不得,乃封以石闾之山。
孫膑住山歲餘,一夕忽不見,或言鬼谷先生度之出世矣。
此是後話。
武成王廟有《孫子贊》雲: 孫子知兵,翻為盜憎;刖足銜冤,坐籌運能,救韓攻魏,雪恥揚靈;功成辭賞,遁迹藏名。
揆①之祖武,何愧典型! 再說齊宣王将龐涓之首,懸示國門,以張國威。
使人告捷于諸侯,諸侯無不聳懼。
韓、趙二君,尤感救兵之德,親來朝賀。
宣王欲與韓、趙合兵攻魏,魏惠王大恐,亦遣使通和,請朝于齊。
齊宣王約會三晉之君,同會于博望城,韓、趙、魏無敢違者。
三君同時朝見,天下榮之。
宣王遂自恃其強,耽于酒色,築雪宮于城内,以備宴樂。
辟郊外四十裡為苑囿,以備狩獵。
又聽信文學遊說之士,于稷門立左右講室,聚遊客數千人,内如驺衍、田骈、接輿、環淵……等七十六人,皆賜列第,為上大夫,日事議論,不修實政。
嬖臣王歡等用事,田忌屢谏不聽,郁郁而卒。
一日,宣王宴于雪宮,盛陳女樂。
忽有一婦人,廣額深目,高鼻結喉,駝背肥項,長指大足;發若秋草,皮膚如漆;身穿破衣,自外而入,聲言“願見齊下。
”武王止之曰:“醜婦何人,敢見大王!”醜婦曰:“吾乃齊之無鹽人也,覆姓鐘離,名春,年四十餘,擇嫁不得。
聞大王遊宴離宮,特來求見,願入後宮,以備灑掃。
”左右皆掩口而笑曰:“此天下強顔①之女子也!”乃奏知宣王。
宣王召入。
群臣侍宴者,見其醜陋,亦皆含笑。
宣王問曰:“我宮中妃侍已備,今婦人貌醜,不容于鄉裡,以布衣欲幹千乘之君,得死有奇能乎?”鐘離春對曰:“妾無奇能,特有隐語之術。
”宣王曰:“汝試發隐術,為孤度之。
若言不中用,即當斬首。
”鐘離春乃揚目炫齒,舉手再四,拊膝而呼曰:“殆哉,殆哉!”宣王不解其意,問于群臣,群臣莫能對。
宣王曰:“春來前,為寡人明言之。
”春頓首曰:“大王赦妾之死,妾乃敢言。
”宣王曰:“赦爾無罪。
”春曰:“妾揚目者,代王視烽火之變;炫齒者,代王懲拒谏之口;舉手者,代王揮讒佞之臣;拊膝者,代王拆遊宴之台。
”宣王大怒曰:“寡人焉有四失?村婦妄言!”喝令斬之。
春曰:“乞申
”正欲指麾軍士搬木開路,忽擡頭看見樹上砍白處,隐隐有字迹,但昏黑難辨。
命小軍取火照之。
全軍士一齊點起火來。
龐涓于火光之下,看得分明,大驚曰:“吾中刖夫之計矣!”急教軍士速退!說猶未絕,那袁達、獨孤陳兩支伏兵,望見火光,萬一弩一齊發。
箭如驟雨,軍士大亂。
龐涓身帶重傷,料不能脫,歎曰:“吾恨不殺此刖夫,遂成豎子之名!”即引佩劍自刎其喉而絕。
龐涓亦中箭身亡。
軍士射死者,不計其數。
史官有詩雲: 昔日僞書一奸一似鬼,今宵伏一弩一妙如神。
相交須是懷忠信,莫學龐涓自隕身! 昔龐涓下山時,鬼谷曾言:“汝必以欺人之事,還被人欺。
”龐涓用假書之事,欺孫膑而刖之,今日亦受孫膑之欺,堕其減竈之計。
鬼谷又言:“遇馬而瘁。
”果然死于馬陵。
計龐涓仕魏至身死,剛十二年,應花開十二朵之兆。
始見鬼谷之占,纖微必中,神妙不測。
時太子申在後隊,聞前軍有失,慌忙屯紮住不行。
不提防田嬰一軍,反從後面殺到,魏兵心膽俱裂,無人敢戰,各自四散逃生。
太子申勢孤力寡,被田嬰生擒,縛置車中。
田忌和孫膑統大軍接應,殺得魏軍一屍一橫遍野,輕重軍器,盡遍于齊。
田嬰将太子申獻功,袁達、獨孤陳将龐涓父子一屍一首獻功。
孫膑手斬龐涓之頭,懸于車上。
齊軍大勝,奏凱而還。
其夜太子申懼辱,亦自刎而死。
孫膑歎息不已。
大軍行至沙鹿山,正逢龐蔥步軍,孫膑使人挑龐涓之頭示之,步軍不戰而潰。
龐蔥下車叩頭乞命,田忌欲并誅之。
孫膑曰:“為惡者止龐涓一人,其子且無罪,況其侄乎?”乃将太子申及龐英二一屍一,交付龐蔥,教他回報魏王:“速速上表朝貢,不然,齊兵再至,宗社不保。
”龐蔥喏喏連聲而去。
此周顯王二十八年事也。
田忌等班師回國,齊宣王大喜,設宴相勞,親為田忌、田嬰、孫膑把盞。
相國驺忌,自思昔日私受魏賂,欲陷田忌之事,未免于心有愧,遂稱病笃,使人繳還相印。
齊宣王遂拜田忌為相國,田嬰為将軍,孫膑軍師如故,加封大邑。
孫膑固辭不受。
手錄其祖孫武《兵書》十三篇,獻于宣王曰:“臣以廢人,過蒙擢用,今上報主恩,下酬私怨,于願足矣。
臣之所學,盡在此書,留臣亦無用,願得閑山一片,為終老之計!”宣王留之不得,乃封以石闾之山。
孫膑住山歲餘,一夕忽不見,或言鬼谷先生度之出世矣。
此是後話。
武成王廟有《孫子贊》雲: 孫子知兵,翻為盜憎;刖足銜冤,坐籌運能,救韓攻魏,雪恥揚靈;功成辭賞,遁迹藏名。
揆①之祖武,何愧典型! 再說齊宣王将龐涓之首,懸示國門,以張國威。
使人告捷于諸侯,諸侯無不聳懼。
韓、趙二君,尤感救兵之德,親來朝賀。
宣王欲與韓、趙合兵攻魏,魏惠王大恐,亦遣使通和,請朝于齊。
齊宣王約會三晉之君,同會于博望城,韓、趙、魏無敢違者。
三君同時朝見,天下榮之。
宣王遂自恃其強,耽于酒色,築雪宮于城内,以備宴樂。
辟郊外四十裡為苑囿,以備狩獵。
又聽信文學遊說之士,于稷門立左右講室,聚遊客數千人,内如驺衍、田骈、接輿、環淵……等七十六人,皆賜列第,為上大夫,日事議論,不修實政。
嬖臣王歡等用事,田忌屢谏不聽,郁郁而卒。
一日,宣王宴于雪宮,盛陳女樂。
忽有一婦人,廣額深目,高鼻結喉,駝背肥項,長指大足;發若秋草,皮膚如漆;身穿破衣,自外而入,聲言“願見齊下。
”武王止之曰:“醜婦何人,敢見大王!”醜婦曰:“吾乃齊之無鹽人也,覆姓鐘離,名春,年四十餘,擇嫁不得。
聞大王遊宴離宮,特來求見,願入後宮,以備灑掃。
”左右皆掩口而笑曰:“此天下強顔①之女子也!”乃奏知宣王。
宣王召入。
群臣侍宴者,見其醜陋,亦皆含笑。
宣王問曰:“我宮中妃侍已備,今婦人貌醜,不容于鄉裡,以布衣欲幹千乘之君,得死有奇能乎?”鐘離春對曰:“妾無奇能,特有隐語之術。
”宣王曰:“汝試發隐術,為孤度之。
若言不中用,即當斬首。
”鐘離春乃揚目炫齒,舉手再四,拊膝而呼曰:“殆哉,殆哉!”宣王不解其意,問于群臣,群臣莫能對。
宣王曰:“春來前,為寡人明言之。
”春頓首曰:“大王赦妾之死,妾乃敢言。
”宣王曰:“赦爾無罪。
”春曰:“妾揚目者,代王視烽火之變;炫齒者,代王懲拒谏之口;舉手者,代王揮讒佞之臣;拊膝者,代王拆遊宴之台。
”宣王大怒曰:“寡人焉有四失?村婦妄言!”喝令斬之。
春曰:“乞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