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回 樂羊子怒餟中山羹西門豹喬送河伯婦
關燈
小
中
大
三晉分國,無所專屬。
中山子姬窟,好為長夜之飲,以日為夜,以夜為日。
疏遠大臣,狎昵群小,黎民失業,災異屢見。
文侯謀欲伐之。
魏成進曰:“中山西近趙,而南遠于魏,若攻而得之,未易守也。
”文侯曰:“若趙得中山,則北方之勢愈重矣。
”翟璜奏曰:“臣舉一人,姓樂名羊,本國杞邱人也。
此人文武全才,可充大将之任。
”文侯曰:“何以見之?”翟璜對曰:“樂羊嘗行路,得遺金,取之以歸。
其妻唾之曰:‘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①。
此金不知來曆,奈何取之,以污素行乎?’樂羊感妻之言,乃抛金于野,别其妻而出,遊學于魯、衛。
過一年來歸,其妻方織機,問夫:‘所學成否?’樂羊曰:‘尚未也。
”妻取刀斷其機絲。
樂羊驚問其故。
妻曰:‘學成而後可行,猶帛成而後可服。
今子學尚未成,中道而歸,何異于此機之斷乎?’樂羊感悟,複往就學,七年不返。
今此人見在本國,高自期許,不屑小仕,何不用之?”文侯即命翟璜以辂車召樂羊,左右阻之曰:“臣聞樂羊長子樂舒,見仕中山,豈可任哉?”翟璜曰:“樂羊,功名之士也。
子在中山,曾為其君招樂羊,羊以中山君無道不往。
主公若寄以斧钺之任,何患不能成功乎?”文侯從之。
樂羊随翟璜入朝見文侯,文侯曰:“寡人欲以中山之事相委,奈卿子在彼國何?”樂羊曰:“丈夫建功立業,各為其主,豈以私情廢公事哉?臣若不能破滅中山,甘當軍令!”文侯大喜曰:“子能自信,寡人無不信了。
”遂拜為元帥,使西門豹為先鋒,率兵五萬,往伐中山。
姬窟遣大将鼓須,屯兵楸山,以拒魏師。
樂羊屯兵于文山。
相持月餘,未分勝負。
樂羊謂西門豹曰:“吾在主公面前,任軍令狀而來,今出兵月餘,未有寸功,豈不自愧!吾視楸山多楸樹,誠得一膽勇之士,潛師而往,縱火焚林,彼兵必亂,亂而乘之,無不勝矣。
”西門豹願往。
其時八月中秋,中山子姬窟,遣使赍火酒到楸山,以勞鼓須。
鼓須對月暢飲,樂而忘懷。
約至三更,西門豹率兵壯銜枚突至,每人各持長炬一根,俱枯枝紮成,内灌有引羊藥物,四下将楸木焚燒。
鼓須見軍中火起,延及營寨,帶醉率軍士救火,隻見穀穀嚧嚧,遍山皆著,沒救一頭處。
軍中大亂。
鼓須知前營有魏兵,急往山後奔走,正遇樂羊親自引兵從山後襲來,中山兵大敗,鼓須死戰得脫。
奔至白羊關,魏兵緊追在後,鼓須棄關而走。
樂羊長一驅一直一入,所向皆破。
鼓須引敗兵見姬窟,言樂羊勇智難敵。
須臾,樂羊引兵圍了中山,姬窟大怒。
大夫公孫焦進曰:“樂羊者,樂舒之父,舒仕于本國,君令舒于城上說退父兵,此為上策。
”姬窟依計,謂樂舒曰:“爾父為魏将攻城,如說得退兵,當封汝大邑。
”樂舒曰:“臣父前不肯仕中山,而仕于魏,今各為其主,豈臣說之可行哉?”姬窟強之。
樂舒不得已,隻得登城大呼,請其父相見。
樂羊披挂登于辎車,一見樂舒,不等開口,遽責曰:“君子不居危國,不事亂朝。
汝貪于富貴,不識去就。
吾奉君命吊民伐罪,可勸汝君速降,尚可相見。
”樂舒曰:“降不降在君,非男所得專也。
但求父暫緩其攻,容我君臣從容計議。
”樂羊曰:“吾且休兵一月,以全父子之情,汝君臣可早早定議,勿誤大事。
”樂羊果然出令,隻教軟困,不去攻城。
姬窟恃著樂羊一愛一子之心,決不急攻,且圖延緩,全無主意。
過了一月,樂羊使人讨取降信。
姬窟又叫樂舒求寬,樂羊又寬一月。
如此三次,西門豹進曰:“元帥不欲下中山乎?何以久而不攻也?”樂羊曰:“中山君不恤百姓,吾故伐之。
若攻之太急,傷民益甚。
吾之三從其請,不獨為父子之情,亦所以收民心也。
” 卻說魏文侯左右見樂羊新進,驟得大用,俱有不平之意。
及聞其三次辍飽,遂谮于文侯曰:“樂羊乘屢勝之威,勢如破竹,特因樂舒一語,三月不攻,父子情深,亦可知矣。
主公若不召回,恐老師①費财,無益于事。
”文侯不應,問于翟璜。
璜曰:“此必有計,主公勿疑。
自此群臣紛紛上書,有言中山将分國之半與樂羊者,有言樂羊謀與中山,共攻魏國者,文侯俱封置箧内。
但時時遣使勞苦,預為治府第于都中,以待其歸。
樂羊心甚感激,見中山不降,遂率将士盡力攻擊。
中山城堅厚,且積糧甚多,鼓須與公孫焦晝夜巡警,拆城中
中山子姬窟,好為長夜之飲,以日為夜,以夜為日。
疏遠大臣,狎昵群小,黎民失業,災異屢見。
文侯謀欲伐之。
魏成進曰:“中山西近趙,而南遠于魏,若攻而得之,未易守也。
”文侯曰:“若趙得中山,則北方之勢愈重矣。
”翟璜奏曰:“臣舉一人,姓樂名羊,本國杞邱人也。
此人文武全才,可充大将之任。
”文侯曰:“何以見之?”翟璜對曰:“樂羊嘗行路,得遺金,取之以歸。
其妻唾之曰:‘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①。
此金不知來曆,奈何取之,以污素行乎?’樂羊感妻之言,乃抛金于野,别其妻而出,遊學于魯、衛。
過一年來歸,其妻方織機,問夫:‘所學成否?’樂羊曰:‘尚未也。
”妻取刀斷其機絲。
樂羊驚問其故。
妻曰:‘學成而後可行,猶帛成而後可服。
今子學尚未成,中道而歸,何異于此機之斷乎?’樂羊感悟,複往就學,七年不返。
今此人見在本國,高自期許,不屑小仕,何不用之?”文侯即命翟璜以辂車召樂羊,左右阻之曰:“臣聞樂羊長子樂舒,見仕中山,豈可任哉?”翟璜曰:“樂羊,功名之士也。
子在中山,曾為其君招樂羊,羊以中山君無道不往。
主公若寄以斧钺之任,何患不能成功乎?”文侯從之。
樂羊随翟璜入朝見文侯,文侯曰:“寡人欲以中山之事相委,奈卿子在彼國何?”樂羊曰:“丈夫建功立業,各為其主,豈以私情廢公事哉?臣若不能破滅中山,甘當軍令!”文侯大喜曰:“子能自信,寡人無不信了。
”遂拜為元帥,使西門豹為先鋒,率兵五萬,往伐中山。
姬窟遣大将鼓須,屯兵楸山,以拒魏師。
樂羊屯兵于文山。
相持月餘,未分勝負。
樂羊謂西門豹曰:“吾在主公面前,任軍令狀而來,今出兵月餘,未有寸功,豈不自愧!吾視楸山多楸樹,誠得一膽勇之士,潛師而往,縱火焚林,彼兵必亂,亂而乘之,無不勝矣。
”西門豹願往。
其時八月中秋,中山子姬窟,遣使赍火酒到楸山,以勞鼓須。
鼓須對月暢飲,樂而忘懷。
約至三更,西門豹率兵壯銜枚突至,每人各持長炬一根,俱枯枝紮成,内灌有引羊藥物,四下将楸木焚燒。
鼓須見軍中火起,延及營寨,帶醉率軍士救火,隻見穀穀嚧嚧,遍山皆著,沒救一頭處。
軍中大亂。
鼓須知前營有魏兵,急往山後奔走,正遇樂羊親自引兵從山後襲來,中山兵大敗,鼓須死戰得脫。
奔至白羊關,魏兵緊追在後,鼓須棄關而走。
樂羊長一驅一直一入,所向皆破。
鼓須引敗兵見姬窟,言樂羊勇智難敵。
須臾,樂羊引兵圍了中山,姬窟大怒。
大夫公孫焦進曰:“樂羊者,樂舒之父,舒仕于本國,君令舒于城上說退父兵,此為上策。
”姬窟依計,謂樂舒曰:“爾父為魏将攻城,如說得退兵,當封汝大邑。
”樂舒曰:“臣父前不肯仕中山,而仕于魏,今各為其主,豈臣說之可行哉?”姬窟強之。
樂舒不得已,隻得登城大呼,請其父相見。
樂羊披挂登于辎車,一見樂舒,不等開口,遽責曰:“君子不居危國,不事亂朝。
汝貪于富貴,不識去就。
吾奉君命吊民伐罪,可勸汝君速降,尚可相見。
”樂舒曰:“降不降在君,非男所得專也。
但求父暫緩其攻,容我君臣從容計議。
”樂羊曰:“吾且休兵一月,以全父子之情,汝君臣可早早定議,勿誤大事。
”樂羊果然出令,隻教軟困,不去攻城。
姬窟恃著樂羊一愛一子之心,決不急攻,且圖延緩,全無主意。
過了一月,樂羊使人讨取降信。
姬窟又叫樂舒求寬,樂羊又寬一月。
如此三次,西門豹進曰:“元帥不欲下中山乎?何以久而不攻也?”樂羊曰:“中山君不恤百姓,吾故伐之。
若攻之太急,傷民益甚。
吾之三從其請,不獨為父子之情,亦所以收民心也。
” 卻說魏文侯左右見樂羊新進,驟得大用,俱有不平之意。
及聞其三次辍飽,遂谮于文侯曰:“樂羊乘屢勝之威,勢如破竹,特因樂舒一語,三月不攻,父子情深,亦可知矣。
主公若不召回,恐老師①費财,無益于事。
”文侯不應,問于翟璜。
璜曰:“此必有計,主公勿疑。
自此群臣紛紛上書,有言中山将分國之半與樂羊者,有言樂羊謀與中山,共攻魏國者,文侯俱封置箧内。
但時時遣使勞苦,預為治府第于都中,以待其歸。
樂羊心甚感激,見中山不降,遂率将士盡力攻擊。
中山城堅厚,且積糧甚多,鼓須與公孫焦晝夜巡警,拆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