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回 晏平仲二桃殺三士楚平王娶媳逐世子

關燈
可奈何矣。

    孟嬴雖蒙王一寵一愛一,然見平王年老,心甚不悅。

    平王自知非匹,不敢問之。

     逾年,孟嬴生一子,平王一愛一如珍寶,遂名曰珍。

    珍周歲之後,平王始問孟嬴曰:“卿自入宮,多愁歎,少歡笑,何也?”孟嬴曰:“妾承兄命,适事君王。

    妾自以為秦、楚相當,青春兩敵。

    及入宮庭,見王春秋鼎盛,妾非敢怨王,但自歎生不及時耳!”平王笑曰:“此非今生之事,乃宿世之姻契也。

    卿嫁寡人雖遲,然為後則不知早幾年矣。

    ”孟嬴心惑其言,細細盤問宮人,宮人不能隐瞞,遂言其故。

    孟嬴凄然垂淚。

    平王覺其意,百計媚之,許立珍為世子。

    孟嬴之意稍定。

    費無極終以太子建為慮,恐異日嗣位為王,禍必及己,複乘間謂于平王曰:“聞世子與伍奢有謀叛之心,陰使人通于齊、晉二國,許為之助,王不可不備。

    ”平王曰:“吾兒素柔順,安有此事?”無極曰:“彼以秦女之故,久懷怨望。

    今在城父繕甲厲兵有日矣。

    常言穆王行大事,其後安享楚國,子孫繁盛,意欲效之。

    王若不行,臣請先辭,逃死于他國,免受誅戮。

    ”平王本欲廢建而立少子珍,又被無極說得心動,便不信也信了,即欲傳令廢建。

    無極奏曰:“世子握兵在外,若傳令廢之,是激其反也。

    太師伍奢是其謀主,王不如先召伍奢,然後遣兵襲執世子,則王之禍患可除矣。

    ”平王然其計,即使人召伍奢。

    奢至,平王問曰:“建有叛心,汝知之否?”伍奢素剛直,遂對曰:“王納子婦已過矣!又聽細人之說,而疑骨肉之親,于心何忍?”平王慚其言,叱左右執伍奢而囚之。

    無極奏曰:“奢斥王納婦,怨望明矣。

    太子知奢見囚,能不動乎?齊、晉之衆,不可當也。

    ”平王曰:“吾欲使人往殺世子,何人可遣?”無極對曰:“他人往,太子必将抗鬥。

    不若密谕司馬奮揚,使襲殺之。

    ”平王乃使人密谕奮揚,曰:“殺太子,受上賞;縱太子,當死!”奮揚得令,即時使心腹私報太子,教他:“速速逃命,無遲頃刻!”太子建大驚。

    時齊女已生子名勝,建遂與妻子連夜出奔宋國。

     奮揚知世子已去,使城父人将自己囚系,解到郢都,來見平王,言:“世子逃矣!”平王大怒曰:“言出于餘口,入于爾耳,誰告建耶?”奮揚曰:“臣實告之。

    君王命臣曰:‘事建如事寡人。

    ’臣謹守斯言,不敢貳心,是以告之。

    後思罪及于身,悔已無及矣!”平王曰:“爾既私縱太子,又敢來見寡人,不畏死乎?”奮揚對曰:“既不能奉王之後命,又畏死而不來,是二罪也。

    且世子未有叛形,殺之無名,苟君王之子得生,臣死為幸矣。

    ”平王恻然,似有愧色,良久曰:“奮揚雖違命,然忠直可嘉也!”遂赦其罪,複為城父司馬。

    史臣有詩雲: 無辜世子已偷生,不敢逃刑就鼎烹①。

     讒佞紛紛終受戮,千秋留得奮揚名。

     平王乃立秦女所生之子珍為太子,改費無極為太師。

     無極又奏曰:“伍奢有二子,曰尚曰員,皆人傑也。

    若使出奔吳國,必為楚患。

    何不使其父以免罪召之?彼一愛一其父,必應一召而來;來則盡殺之,可免後患。

    ”平王大喜,獄中取出伍奢,令左右授以紙筆,謂曰:“汝教太子謀反,本當斬首示衆;念汝祖父有功于先朝,不忍加罪。

    汝可寫書,召二子歸朝,改封官職,赦汝歸田。

    ”伍奢心知楚王挾詐,欲召其父子同斬。

    乃對曰:“臣長子尚,慈溫仁信,聞臣召必來。

    少子員,少好于文,長習于武,文能安邦,武能定國,蒙垢忍辱,能成大事。

    此前知①之士,安肯來耶?”平王曰:“汝但如寡人之言,作書往召;召而不來,無與爾事。

    ”奢念君父之命,不敢抗違,遂當殿寫書,略雲: 書示尚、員二子:吾因進谏忤旨,待罪缧绁②。

    吾王念我祖父有功先朝,免其一死,将使群臣議功贖罪,改封爾等官職。

    爾兄弟可星夜前來。

    若違命延遷,必至獲罪。

    書到速速! 伍奢寫畢,呈上平王看過,緘封停當,仍複收獄。

    平王遺鄢将師為使,駕驷馬,持封函印绶,往棠邑來。

    伍尚已回城父矣。

    鄢将師再至城父,見伍尚,口稱“賀喜!”尚曰:“父方被囚,何賀之有?”鄢将師曰:“王誤信人言,囚系尊公,今有群臣保舉,稱君家三世忠臣,王内慚過聽③,外愧諸侯之恥,反拜尊公為相國,封二子為侯,尚賜鴻都侯,員賜蓋侯。

    尊公久系初釋,思見二子,故複作手書,遺某奉迎。

    必須早早就駕,以慰尊公之望。

    ”伍尚曰:“父在囚系,中心如割,得免為幸,何敢貪印绶哉?”将師曰:“此王命也,君其勿辭。

    ”伍尚大喜,乃将父書入室,來報其弟伍員。

    不知伍員肯同赴召否。

    且看下回分解。

     注解: ①省:檢查。

     ②省:減少。

     ③旌:表彰。

     ①淩:欺侮。

    铄:削弱。

    闾裡:百姓。

     ①炭:炭火。

     ①紀:基。

     ①監軍:官名。

    監視軍隊行動。

     ①節:節符。

    憑證,用以證明人、事。

     ①辱:承蒙。

     ②金石:原意為銅、石,此為樂器。

     ③簠簋:盛食之銅器。

    陳,擺。

     ①貨:賂賄。

    納貨,行一賄;取貨,受賄。

     ①鼎烹:煮殺,酷刑。

     ①前知,先知,有先見之明。

     ②缧绁:囚禁。

     ③慚:慚愧。

    過聽:聽信謊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