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回 殺三兄楚平王即位劫齊魯晉昭公尋盟

關燈


    ”朝吳乃複号于市曰:“楚王無道,滅我蔡國,今蔡公許複封我,汝等皆蔡百姓,豈忍宗祀淪亡?可共随蔡公趕上二公子,一同入楚。

    ”蔡人聞呼,一時俱集,各執器械,集于蔡公之門。

    朝吳曰:“人心已齊,公宜急撫而用之,不然有變!”棄疾曰:“汝迫我上虎背耶?計将安出?”朝吳曰:“二公子尚在郊,宜急與之合,悉起蔡衆。

    吾往說陳公,帥師從公。

    ”棄疾從之。

    子幹、子晰率其衆與蔡公合。

    朝吳使觀從星夜至陳,欲見陳公。

    路中遇陳人夏齧,乃夏征舒之玄孫,與觀從平素相識,告以複蔡之意。

    夏齧曰:“吾在陳公門下用事,亦思為複陳之計,今陳公病已不起,子不必往見。

    子先歸蔡,吾當率陳人為一隊。

    ”觀從回報蔡公。

    朝吳又作書密緻蔡洧,使為内應。

    蔡公以家臣須務牟為先鋒,史猈副之,使觀從為向導,率一精一甲先行。

    恰好陳夏齧亦起陳衆來到。

    夏齧曰:“穿封戍已死,吾以大義曉喻陳人,特來助義。

    ”蔡公大喜,使朝吳率蔡人為右軍,夏齧率陳人為左軍,曰:“掩襲之事,不可遲也!”乃星夜望郢都進發。

    蔡洧聞蔡公兵到,先遣心腹出城送款①鬥成然迎蔡公于郊外。

    令尹蒍罷方欲斂兵設守。

    蔡洧開門以納蔡師,須務牟先入,呼曰:“蔡公攻殺楚王于乾溪,大軍已臨城矣!”國人惡靈王無道,皆願蔡公為王,無肯拒敵者。

    蒍罷欲奉世子祿出奔,須務牟兵已圍王宮,蒍罷不能入。

    回家自刎而死。

    哀哉!胡曾先生有詩雲: 漫誇私一黨一能扶主,誰料強都已釀一奸一。

     若遇郏敖泉壤下,一般惡死有何顔? 蔡公大兵随後俱到,攻入王宮,遇世子祿及公子罷敵,皆殺之。

    蔡公掃除王宮,欲奉子幹為王;子幹辭。

    蔡公曰:“長幼不可廢也。

    ”子幹乃即位,以子晰為令尹,蔡公為司馬。

    朝吳私謂蔡公曰:“公首倡義舉,奈何以王位讓人耶?”蔡公曰:“靈王猶在乾溪,國未定也,且越二兄而自立,人将議我。

    ”朝吳已會其意,乃獻謀曰:“王卒暴露已久,必然思歸,若遣人以利害招之,必然奔潰。

    大軍繼之,王可擒也。

    ”蔡公以為然。

    乃使觀從往乾溪,告其衆曰:“蔡公已入楚,殺王二子,奉子幹為王矣。

    今新王有令:‘先歸者複其田裡,後歸者劓②之。

    有相從者,罪及三族,或以飲食饋獻,罪亦如之。

    ’”軍士聞之,一時散其大半。

     靈王尚醉卧于乾溪之台,鄭丹慌忙入報。

    靈王聞二子被殺,自一床一上投身于地,放聲大哭。

    鄭丹曰:“軍心已離,王宜速返!”靈王拭淚言曰:“人之一愛一其子,亦如寡人否?”鄭丹曰:“鳥獸猶知一愛一子,何況人也?”靈王歎曰:“寡人殺人子多矣!人殺吾子,何足怪!”少頃,哨馬報:“新王遣蔡公為大将,同鬥成然率陳、蔡二國之兵,殺奔乾溪來了。

    ”靈王大怒曰:“寡人待成然不薄,安敢叛吾?甯一戰而死,不可束手就縛!”遂拔寨都起,自夏口從漢水而上,至于襄州,欲以襲郢。

    士卒一路奔逃,靈王自拔劍殺數人,猶不能止,比到訾梁,從者才百人耳。

    靈王曰:“事不濟矣!”乃解其冠服,懸于岸柳之上。

    鄭丹曰:“王且至近郊,以察國人之向背何如?”靈王曰:“國人皆叛,何待察乎?”鄭丹曰:“若不然,出奔他國,乞師以自救亦可。

    ”靈王曰:“諸侯誰一愛一我者?吾聞大福不再,徒自取辱。

    ”鄭丹見不從其計,恐自已獲罪,即與倚相私奔歸楚。

     靈王不見了鄭丹,手足無措,徘徊于厘澤之間,從人盡散,隻剩單身。

    腹中饑餒,欲往鄉村覓食,又不識路徑。

    村人也有曉得是楚王的,因聞逃散的軍士傳說,新王法令甚嚴,那個不怕,各遠遠閃開。

    靈王一連三日,沒有飲食下咽,餓倒在地,不能行動。

    單單隻有兩目睜開,看著路傍,專望一識面之人,經過此地,便是救星。

    忽遇一人前來,認得是舊時守門之吏,比時喚作涓人,名疇。

    靈王叫道:“疇,可救我!”涓人疇見是靈王呼喚,隻得上前叩頭。

    靈王曰:“寡人餓三日矣!汝為寡人覓一盂飯,尚延寡人呼吸之命。

    ”疇曰:“百姓皆懼新王之令,臣何從得食?”靈王歎氣一口,命疇近身而坐,以頭枕其股,且安息片時。

    疇候靈王睡去,取土塊為枕以代股,遂奔逃去訖。

    靈王醒來,喚疇不應,摸所枕,乃土塊也。

    不覺呼天痛哭,有聲無氣。

    須臾,又有一人乘小車而至,認得靈王聲音,下車視之。

    果是靈王。

    乃拜倒在地,問曰:“大王為何到此地位”靈王流淚滿面,問曰“卿何人也”其人奏曰:“臣姓申名亥,乃芋尹申無宇之子也。

    臣父兩次得罪于吾王,王赦不誅。

    臣父往歲臨終囑臣曰:‘吾受王兩次不殺之恩,他日王若有難,汝必舍命相從!’臣牢記在心,不敢有忘。

    近傳聞郢都已破,子幹自立,星夜奔至乾溪,不見吾王,一路追尋到此,不期天遣相逢。

    今遍地皆蔡公之一黨一,王不可他适。

    臣家在棘村,離此不遠,王可暫至臣家,再作商議。

    ”乃以乾跪進,靈王勉強下咽,稍能起立。

    申亥扶之上車,至于棘村。

    靈王平昔住的是章華之台,崇宮邃室,今日觀看申亥農莊之家,筚門①蓬戶,低頭而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