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回 弑齊光崔慶專權納衛衎甯喜擅政

關燈
話說周靈王二十三年,夏五月,莒黎比公因許齊侯歲歲來朝,是月,親自至臨淄朝齊。

    莊公大喜,設飨于北郭,款待黎比公。

    崔氏府第,正在北郭。

    崔杼有心拿莊公破綻,詐稱寒疾不能起身。

    諸大夫皆侍宴,惟杼不往,密使心腹叩信于賈豎。

    豎密報雲:“主公隻等席散,便來問相國之病。

    ”崔杼笑曰:“君豈憂吾病哉?正以吾病為利,欲行無恥之事耳。

    ”乃謂其妻棠姜曰:“我今日欲除此無道昏君!汝若從吾之計,吾不揚汝之醜,當立汝子為适嗣;如不從吾言,先斬汝母子之首。

    ”棠姜曰:“婦人,從夫者也。

    子有命,焉敢不依?”崔杼乃使棠無咎,伏甲士百人于内室之左右。

    使崔成、崔疆伏甲于門之内。

    使東郭偃伏甲于門之外。

    分撥已定,約以鳴鐘為号。

    再使人送密信于賈豎:“君若來時,須要如此恁般。

    ……” 且說莊公一愛一棠姜之色,心心念念,寝食不忘。

    隻因崔杼防範稍密,不便數數①來往。

    是日,見崔杼辭病不至,正中其懷,神魂已落在棠姜身上。

    燕享之儀,了事而已。

    事畢,趨駕往崔氏問疾。

    阍者謬對曰:“病甚重,方服藥而卧。

    ”莊公曰:“卧于何處?”對曰:“卧于外寝。

    ”莊公大喜,竟入内室。

    時州綽、賈舉、公孫傲、偻堙四人從行。

    賈豎曰:“君之行一事,子所知也。

    盍待于外,無混入以驚相國。

    ”州綽等信以為然,遂俱止于門外。

    惟賈舉不肯出,曰:“留一人何害?”乃獨止堂中。

    賈豎閉中門而入。

    阍者複掩大門,拴而鎖之。

    莊公至内室,棠姜豔妝出迎。

    未交一言,有侍婢來告:“相國口燥,欲索蜜湯。

    ”棠姜曰:“妾往取蜜即至也。

    ”棠姜同侍婢自側戶冉冉而去。

    莊公倚檻待之,望而不至;乃歌曰: 室之幽兮,美所遊兮。

    室之邃①兮,美所會兮。

    不見美兮,憂心胡底②兮! 歌方畢,聞廊下有刀戟之一聲。

    莊公訝曰:“此處安得有兵?”呼賈豎不應。

    須臾間,左右甲士俱起。

    莊公大驚,情知有變,急趨後戶,戶已閉。

    莊公力大,破戶而出,得一樓登之。

    棠無咎引甲士圍樓,聲聲隻叫“奉相國之命,來拿一婬一賊!”莊公倚檻谕之曰:“我,爾君也;幸舍我去!”無咎曰:“相國有命,不敢自專。

    ”莊公曰:“相國何在?願與立盟,誓不相害!”無咎曰:“相國病不能來也。

    ”莊公曰:“寡人知罪矣!容至太廟中自盡,以謝相國何如?”無咎又曰:“我等但知拿一奸一婬一之人,不知有君。

    君既知罪,即請自裁,毋徒取辱。

    ”莊公不得已,從樓牖中躍出,登花台,欲逾牆走。

    無咎引弓射之。

    中其左股,從牆上倒墜下來。

    甲士一齊俱上,刺殺莊公。

    無咎即使人鳴鐘數聲。

     時近黃昏,賈舉在堂中側耳而聽,忽見賈豎啟門,攜燭而出曰:“室中有賊,主公召爾。

    爾先入,我當報州将軍等。

    ”賈舉曰:“與我燭。

    ”賈豎授燭,失手墜地,燭滅。

    舉仗劍摸索,才入中門,遇絆索踬地。

    崔疆從門旁突出,擊而殺之。

    州綽等在門外,不知門内之事。

    東郭偃僞為結好,邀至旁舍中,秉燭具酒肉,且勸使釋劍樂飲,亦遍飲從者。

    忽聞宅内鳴鐘,東郭偃曰:“主公飲酒矣。

    ”州綽曰:“不忌相國乎?”偃曰:“相國病甚,誰忌之?”有頃,鐘再鳴。

    偃起曰:“吾當入視。

    ”偃去,甲士悉起。

    州綽等急簡①兵器,先被東郭偃使人盜去了。

    州綽大怒,視門前有升車石,磔②以投入。

    偻堙适趨過,誤中堙,折其一足,懼而走。

    公孫傲拔系馬柱而舞,甲士多傷。

    衆人以火炬攻之,須發盡燎。

    時大門忽啟,崔成、崔疆複率甲自内而出。

    公孫傲以手拉崔成,折其臂。

    崔疆以長戈刺傲,立死,并殺偻堙。

    州綽奪甲士之戟,複來尋鬥。

    東郭偃大呼:“昏君一奸一婬一無道,已受誅戮,不幹衆人之事,何不留身以事新主?”州綽乃投戟于地曰:“吾以羁旅亡命,受齊侯知己之遇,今日不能出力,反害偻堙,殆天意也!惟當舍一命以報君一寵一,豈肯苟活,為齊、晉兩國所笑乎?”即以頭觸石垣三四,石破頭亦裂。

    邴師聞莊公之死,自刭于朝門之外。

    封具缢于家。

    铎父與襄尹相約,往哭莊公之一屍一,中路③聞賈舉等俱死,遂皆自一殺。

    髯翁有詩雲: 似虎如龍勇絕倫,因懷君一寵一命輕塵。

     私恩隻許私恩報,殉難何曾有大臣。

     時王何約盧蒲癸同死,癸曰:“無益也,不如逃之,以俟後圖。

    幸有一人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