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回 說秦伯魏相迎醫報魏锜養叔獻藝
關燈
小
中
大
深籌。
卻說楚共王直一逼一晉營而陣,自謂出其不意,軍中必然擾亂。
卻寂然不見動靜,乃問于太宰伯州犁曰:“晉兵堅壘不動,子晉人也,必知其情。
”州犁曰:“請王登辎車而望之。
”楚王登辎車,使州犁立于其側。
王問曰:“晉兵馳騁,或左或右者何也?”州犁對曰:“召軍吏也。
”王曰:“今又群聚于中軍矣。
”州犁曰:“合而為謀也。
”又望曰:“忽然張幕何故?”州犁曰:“虔告于先君也。
”又望曰:“今又撤幕矣。
”對曰:“将發軍令也。
”又望曰:“軍中為何暄嘩,飛塵不止?”對曰:“彼因不得成列,将塞井平竈,為戰地耳。
”又望曰:“車皆駕馬矣,将士升①車矣。
”對曰:“将結陣也。
”又望曰:“升車者何以複下?”對曰:“将戰而禱神也。
”又望曰:“中軍勢似甚盛,其君在乎?”對曰:“栾、範之族,挾公而陣,不可輕敵也。
”楚王盡知晉國之情,乃戒谕軍中,打點來日交鋒之事。
楚之降将苗贲皇亦侍于晉侯之側,獻策曰:“自令尹孫叔之死,軍政無常。
兩廣一精一兵,久不選換,老不堪戰者多矣。
且左右二帥,不相和睦。
此一戰楚可敗也。
”髯翁有詩雲: 楚用州犁本晉良,晉人用楚是贲皇。
人才難得須珍重,莫把謀臣借外邦。
是日,兩軍各堅壘相持,未戰。
楚将潘一黨一于營後試射紅心,連中三矢,衆将哄然贊美。
适值養繇基至,衆将曰:“神箭手來矣!”潘一黨一怒曰:“我的箭何為不如養叔?”養繇基曰:“汝但能射中紅心,未足為奇;我之箭能百步穿楊!”衆将問曰:“何為百步穿楊?”繇基曰:“曾有人将顔色認記楊樹一葉,我于百步外射之,正穿此葉中心,故曰百步穿楊。
”衆将曰:“此間亦有楊樹,可試射否?”繇基曰:“何為不可。
”衆将大喜曰:“今日乃得觀養叔神箭也!”乃取墨塗記楊枝一葉,使繇基于百步外射之,其箭不見落下。
衆将往察之,箭為楊枝挂住,其镞正貫于葉心。
潘一黨一曰:“一箭偶中耳!若依我說,将三葉次第記認,你次第射中,方見高手。
”繇基曰:“恐未必能,且試為之。
”潘一黨一于楊樹上高低不等,塗記了三葉,寫個“一”“二”“三”字。
養繇基也認過了,退于百步之外,将三矢也記個“一”“二”“三”的号數,以次發之,依次而中,不差毫厘。
衆将皆拱手曰:“養叔真神人也!” 潘一黨一雖然暗暗稱奇,終不免自家要顯所長,乃謂繇基曰:“養叔之射,可謂巧矣!然殺人還以力勝,吾之射能貫數層堅甲,亦當為諸君試之。
”衆将皆曰:“願觀。
”潘一黨一教随行組甲之士,脫一下甲來,疊至五層。
衆将曰:“足矣。
”潘一黨一命更疊二層,共是七層。
衆将想道:“七層甲,差不多有一尺厚,如何射得過?”潘一黨一教把那七層堅甲,繃于射鹄之上。
也立在百步之外,挽起黑雕弓,拈著狼牙箭,左手如托泰山,右手如抱嬰兒,觑得端端正正,盡力發去。
撲的一聲,叫道:“著了!”隻見箭上,不見箭落,衆人上前看時,齊聲喝采起來道:“好箭!好箭!”原來弓勁力深,這枝箭直透過七層堅甲,如釘釘物,穿的堅牢,搖也搖不動。
潘一黨一面有德色,叫軍士将層甲連箭取下,欲以遍誇營中。
養繇基且教“莫動!吾亦試射一箭,未知何如?”衆将曰:“也要看養叔神力。
”繇基拈弓在手,欲射複止。
衆将曰:“養叔如何不射?”繇基曰:“隻依樣穿劄,未為希罕,我有個送箭之法。
”說罷,搭上箭,飕的射去,叫道:“正好!”這枝箭不上不下,不左不右,恰恰的将潘一黨一那一枝箭,兜底送出布鹄那邊去了。
繇基這枝箭,依舊穿于層甲孔内。
衆将看時,無不吐舌。
潘一黨一方才心服,歎曰:“養叔妙手,吾不及也!”史傳上載楚王獵于荊山,山上有通臂猿,善能接矢。
楚兵圍之數重,王命左右發矢,俱為猿所接。
乃召養繇基。
猿聞繇基之名,即便啼号。
及繇基到,一發而中猿心。
其為春秋第一射手,名不虛傳矣。
潛淵有詩雲: 落烏①貫虱②名無偶,百步穿楊更罕有。
穿劄将軍未足奇,強中更有強中手。
衆将曰:“晉楚相持,吾王正在用人之際,兩位将軍,有此神箭,當奏聞吾王,美玉不可韫椟而藏③。
”乃命軍士将箭穿層甲,擡到楚共王面前,養繇基和潘一黨一一同過去。
衆将将兩人先後賭射之事,細細禀知楚王:“我國有神箭如此,何愁晉兵百萬?”楚王大怒曰:“将以謀勝,奈何以一箭僥幸耶?爾自恃如此,異日必以藝④死!’盡收繇基之箭,不許複射。
養繇基羞慚而退。
次日五鼓,兩軍中各鳴鼓進兵。
晉上軍元帥郤锜攻楚左軍,與公子嬰齊對敵,下軍元帥韓厥攻楚右軍,與公子壬夫對敵。
栾書士燮各帥本部車馬,中軍護賀,與楚共王和公子側對敵。
這邊晉厲公是郤毅為禦,栾針為車右将軍,郤至等引新軍,為後隊接應,那邊楚共王出陣。
上午本該乘右廣,那右廣卻是養繇基為将,共王怪繇基恃射
卻說楚共王直一逼一晉營而陣,自謂出其不意,軍中必然擾亂。
卻寂然不見動靜,乃問于太宰伯州犁曰:“晉兵堅壘不動,子晉人也,必知其情。
”州犁曰:“請王登辎車而望之。
”楚王登辎車,使州犁立于其側。
王問曰:“晉兵馳騁,或左或右者何也?”州犁對曰:“召軍吏也。
”王曰:“今又群聚于中軍矣。
”州犁曰:“合而為謀也。
”又望曰:“忽然張幕何故?”州犁曰:“虔告于先君也。
”又望曰:“今又撤幕矣。
”對曰:“将發軍令也。
”又望曰:“軍中為何暄嘩,飛塵不止?”對曰:“彼因不得成列,将塞井平竈,為戰地耳。
”又望曰:“車皆駕馬矣,将士升①車矣。
”對曰:“将結陣也。
”又望曰:“升車者何以複下?”對曰:“将戰而禱神也。
”又望曰:“中軍勢似甚盛,其君在乎?”對曰:“栾、範之族,挾公而陣,不可輕敵也。
”楚王盡知晉國之情,乃戒谕軍中,打點來日交鋒之事。
楚之降将苗贲皇亦侍于晉侯之側,獻策曰:“自令尹孫叔之死,軍政無常。
兩廣一精一兵,久不選換,老不堪戰者多矣。
且左右二帥,不相和睦。
此一戰楚可敗也。
”髯翁有詩雲: 楚用州犁本晉良,晉人用楚是贲皇。
人才難得須珍重,莫把謀臣借外邦。
是日,兩軍各堅壘相持,未戰。
楚将潘一黨一于營後試射紅心,連中三矢,衆将哄然贊美。
适值養繇基至,衆将曰:“神箭手來矣!”潘一黨一怒曰:“我的箭何為不如養叔?”養繇基曰:“汝但能射中紅心,未足為奇;我之箭能百步穿楊!”衆将問曰:“何為百步穿楊?”繇基曰:“曾有人将顔色認記楊樹一葉,我于百步外射之,正穿此葉中心,故曰百步穿楊。
”衆将曰:“此間亦有楊樹,可試射否?”繇基曰:“何為不可。
”衆将大喜曰:“今日乃得觀養叔神箭也!”乃取墨塗記楊枝一葉,使繇基于百步外射之,其箭不見落下。
衆将往察之,箭為楊枝挂住,其镞正貫于葉心。
潘一黨一曰:“一箭偶中耳!若依我說,将三葉次第記認,你次第射中,方見高手。
”繇基曰:“恐未必能,且試為之。
”潘一黨一于楊樹上高低不等,塗記了三葉,寫個“一”“二”“三”字。
養繇基也認過了,退于百步之外,将三矢也記個“一”“二”“三”的号數,以次發之,依次而中,不差毫厘。
衆将皆拱手曰:“養叔真神人也!” 潘一黨一雖然暗暗稱奇,終不免自家要顯所長,乃謂繇基曰:“養叔之射,可謂巧矣!然殺人還以力勝,吾之射能貫數層堅甲,亦當為諸君試之。
”衆将皆曰:“願觀。
”潘一黨一教随行組甲之士,脫一下甲來,疊至五層。
衆将曰:“足矣。
”潘一黨一命更疊二層,共是七層。
衆将想道:“七層甲,差不多有一尺厚,如何射得過?”潘一黨一教把那七層堅甲,繃于射鹄之上。
也立在百步之外,挽起黑雕弓,拈著狼牙箭,左手如托泰山,右手如抱嬰兒,觑得端端正正,盡力發去。
撲的一聲,叫道:“著了!”隻見箭上,不見箭落,衆人上前看時,齊聲喝采起來道:“好箭!好箭!”原來弓勁力深,這枝箭直透過七層堅甲,如釘釘物,穿的堅牢,搖也搖不動。
潘一黨一面有德色,叫軍士将層甲連箭取下,欲以遍誇營中。
養繇基且教“莫動!吾亦試射一箭,未知何如?”衆将曰:“也要看養叔神力。
”繇基拈弓在手,欲射複止。
衆将曰:“養叔如何不射?”繇基曰:“隻依樣穿劄,未為希罕,我有個送箭之法。
”說罷,搭上箭,飕的射去,叫道:“正好!”這枝箭不上不下,不左不右,恰恰的将潘一黨一那一枝箭,兜底送出布鹄那邊去了。
繇基這枝箭,依舊穿于層甲孔内。
衆将看時,無不吐舌。
潘一黨一方才心服,歎曰:“養叔妙手,吾不及也!”史傳上載楚王獵于荊山,山上有通臂猿,善能接矢。
楚兵圍之數重,王命左右發矢,俱為猿所接。
乃召養繇基。
猿聞繇基之名,即便啼号。
及繇基到,一發而中猿心。
其為春秋第一射手,名不虛傳矣。
潛淵有詩雲: 落烏①貫虱②名無偶,百步穿楊更罕有。
穿劄将軍未足奇,強中更有強中手。
衆将曰:“晉楚相持,吾王正在用人之際,兩位将軍,有此神箭,當奏聞吾王,美玉不可韫椟而藏③。
”乃命軍士将箭穿層甲,擡到楚共王面前,養繇基和潘一黨一一同過去。
衆将将兩人先後賭射之事,細細禀知楚王:“我國有神箭如此,何愁晉兵百萬?”楚王大怒曰:“将以謀勝,奈何以一箭僥幸耶?爾自恃如此,異日必以藝④死!’盡收繇基之箭,不許複射。
養繇基羞慚而退。
次日五鼓,兩軍中各鳴鼓進兵。
晉上軍元帥郤锜攻楚左軍,與公子嬰齊對敵,下軍元帥韓厥攻楚右軍,與公子壬夫對敵。
栾書士燮各帥本部車馬,中軍護賀,與楚共王和公子側對敵。
這邊晉厲公是郤毅為禦,栾針為車右将軍,郤至等引新軍,為後隊接應,那邊楚共王出陣。
上午本該乘右廣,那右廣卻是養繇基為将,共王怪繇基恃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