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回 楚莊王納谏複陳晉景公出師救鄭

關燈
:“不敢,不敢!”莊王曰:“物無所主,人必争之。

    聞連尹襄老,近日喪偶,賜為繼室可也。

    ”時襄老引兵從征,在于後隊。

    莊王召至,以夏姬賜之,夫婦謝恩而出。

    公子側倒也罷了。

    隻是屈巫谏止莊王,打斷公子側,本欲留與自家;見莊王賜與襄老,暗暗叫道:“可惜,可惜!”又暗想道:“這個老兒,如何當得起那婦人?少不得一年半載,仍做寡一婦,到其間再作區處。

    ”這是屈巫意中之事,口裡卻不曾說出。

    莊王居株林一宿,仍至陳國;公子嬰齊迎接入城。

    莊王傳令将征舒囚出栗門,車裂以殉,如齊襄公處高渠彌之刑。

    史臣有詩雲: 陳主荒一婬一雖自取,征舒弑逆亦違條。

     莊王吊伐如時雨,泗上諸侯望羽旄。

     莊王号令征舒已畢,将陳國版圖查明,滅陳以為楚縣。

    拜公子嬰齊為陳公,使守其地。

    陳大夫轅頗等,悉帶回郢都。

    南方屬國,聞楚王滅陳而歸,俱來朝賀,各處縣公,自不必說。

    獨有大夫申叔時,使齊未歸。

    其時齊惠公薨,世子無野即位,是為頃公。

    齊楚一向交好,故莊王遣申叔時,往行吊舊賀新之禮。

    這一差還在未伐陳以前。

    及莊王歸楚三日之後,申叔方才回轉,複命而退,并無慶賀之言。

    莊王使内侍傳語責之曰:“夏征舒無道,弑其君,寡人讨其罪而戮之,版圖收于國中,義聲聞于天下。

    諸侯縣公,無不稱賀,汝獨無一言,豈以寡人讨陳之舉為非耶?”申叔時随使者求見楚王,請面畢其辭;莊王許之。

    申叔時曰:“王聞‘蹊田奪牛’之說乎?”莊王曰:“未聞也。

    ”申叔時曰:“今有人牽牛取徑于他人之田者,踐其禾稼,田主怒奪其牛。

    此獄若在王前,何以斷之?”莊王曰:“牽牛踐田,所傷未多也。

    奪其牛,太甚矣!毖人若斷此獄,薄責牽牛者,而還其牛。

    子以為當否?”申叔時曰:“王何明于斷獄,而昧于斷陳也?夫征舒有罪,止于弑君,未至亡國也;王讨其罪足矣。

    又取其國,此與牽牛何異?又何賀乎?”莊王頓足曰:“善哉此言!毖人未之聞也!”申叔時曰:“王既以臣言為善,何不效反牛之事?”莊王立召陳大夫轅頗,問:“陳君何在?”頗答曰:“向往晉國,今不知何在。

    ”言訖,不覺淚下。

    莊王慘然曰:“吾當複封汝國,汝可迎陳君而立之。

    世世附楚,勿依違①南北,有負寡人之德。

    ”又召孔甯、儀行父吩咐:“放汝歸國,共輔陳君!”轅頗明知孔、儀二人是個禍根,不敢在楚王面前說明,隻是含糊,一同拜謝而行。

    将出楚境,正遇陳侯午自晉而歸,聞其國已滅,亦欲如楚,面見楚王。

    轅頗乃述楚王之美意,君臣并駕至陳。

    守将公子嬰齊,已接得楚王之命,召還本國,遂将版圖交割還陳,自歸楚國去了。

    此乃楚莊王第一件好處。

    髯翁有詩雲: 縣陳誰料複封陳?跖舜還從一念新。

     南楚義聲馳四海,須知賢主賴賢臣。

     孔甯歸國,未一月,白日見夏征舒來索命,因得狂疾,自赴池中而死。

    死之後,儀行父夢見陳靈公、孔甯與征舒三人,來拘他到帝廷對獄,夢中大驚,自此亦得暴疾卒。

    此乃一婬一人之報也! 再說公子嬰齊既返楚國,入見莊王,猶自稱陳公嬰齊。

    莊王曰:“寡人已複陳國矣,當别圖所以償卿也。

    ”嬰齊遂請申呂之田,莊王将許之。

    屈巫奏曰:“此北方之賦,國家所恃以禦晉寇者,不可以充賞。

    ”莊王乃止。

    及申叔時告老,莊王封屈巫為申公,屈巫并不推辭。

    嬰齊由是與屈巫有隙。

    周定王十年,楚莊王之十七年也。

     莊王以陳雖南附,鄭猶從晉,未肯服楚,乃與諸大夫計議。

    令尹孫叔敖曰:“我伐鄭,晉救必至,非大軍不可。

    ”莊王曰:“寡人意正如此。

    ”乃悉起三軍兩廣之衆,浩浩蕩蕩,殺奔荥陽而來,連尹襄老為前部。

    臨發時,健将唐狡請曰:“鄭小一柄一,不足煩大軍,狡願自率部下百人,前行一日,為三軍開路。

    ”襄老壯其志,許之。

    唐狡所至力戰,當者辄敗,兵不留行,每夕掃除營地,以待大軍。

    莊王率諸将直抵鄭郊,未曾有一兵之阻,一日之稽①。

    莊王怪其神速,謂襄老曰:“不意卿老而益壯,勇于前進如此!”襄老對曰:“非臣之力,乃副将唐狡力戰所緻也。

    ”莊王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