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回 刺先克五将亂晉召士會壽餘绐秦
關燈
小
中
大
佐。
盾曰:“汝年少好勇,未曾曆練,姑待異日。
”乃用臾骈為之。
使栾盾為下軍元帥,補先蔑之缺;胥臣之子胥甲為副,補先都之缺。
趙穿又自請以其私屬,附于上軍,立功報效。
趙盾許之。
軍中缺司馬①,韓子輿之子韓厥,自幼育于趙盾之家,長為門客,賢而有才,盾乃薦于靈公而用之。
三軍方出绛城,甚是整肅。
行不十裡,忽有乘車沖入中軍。
韓厥使人問之,禦者對曰:“趙相國忘攜飲具,奉軍令來取,特此追送。
”韓厥怒曰:“兵車行列已定,豈容乘車擅入?法當斬!”禦者涕泣曰:“此相國之命也!”韓厥曰:“厥忝為司馬,但知有軍法,不知有相國也。
”斬禦者而毀其車。
諸帥言于趙盾曰:“相國舉韓厥,而厥戮相國之車。
此人負恩,恐不可用。
”趙盾微笑,即使人召韓厥。
諸将以盾必辱厥以報其怨。
厥既至,盾乃降席而禮之曰:“吾聞‘事君者,比而不一黨一。
’子能執法如此,不負吾舉矣。
勉之!”厥拜謝而退。
盾又謂諸将曰:“他日執晉政者,必厥也!韓氏其将昌矣。
”晉師營于河曲,臾骈獻策曰:“秦師蓄銳數年而為此舉,其鋒不可當。
請深溝高壘,固守勿戰。
彼不能持久,必退。
退而擊之,勝可萬全。
”趙盾從其計。
秦康公求戰不得,問計于士會。
士會對曰:“趙氏新任一人,姓臾名骈,此人廣有智謀。
今日堅壁不戰,蓋用其謀,以老我師也。
趙有庶子趙穿,晉先君之一愛一婿。
聞其求佐上軍,趙孟不從而用骈,穿意必然懷恨。
今趙孟用骈之謀,穿必不服,故自以私屬從行,其意欲奪臾骈之功也。
若使輕兵挑其上軍,即臾骈不出,趙穿必恃勇來追,因之以求一戰,不亦可乎?”秦康公從其謀,乃使白乙丙率車百乘,襲晉上軍挑戰。
卻缺與臾骈俱堅持不動。
趙穿聞秦兵掩至,即率私屬百乘出迎。
白乙丙回車便走,車行甚速,趙穿追十餘裡,不及而返。
怪臾骈等不肯協力同追,乃召軍吏大罵曰:“襄糧披甲,本欲求戰,今敵來而不出擊,豈上軍皆婦人乎?”軍吏曰:“主帥自有破敵之謀,不在今日。
”穿複大罵曰:“鼠輩有何深謀?”直是畏死耳!别人怕秦,我趙穿偏不怕!我将獨奔秦軍,拚死一戰,以雪堅壁之恥。
”遂驅車複進,呼号于衆曰;“有志氣者,都跟我來!”三軍莫應。
惟有下軍副将胥甲歎曰:“此人真正好漢,吾當助之。
”正欲出軍。
卻說上軍元帥卻缺,急使人以趙穿之事報之趙盾。
盾大驚曰:“狂夫獨出,必為秦擒,不可不救也。
”乃傳令三軍,一時并出,與秦交戰。
再說趙穿馳入秦壁,白乙丙接住交鋒,約戰三十餘合,彼此互有殺傷。
西乞術方欲夾攻,見對面大軍齊至,兩下不敢混戰,各鳴金收軍。
趙穿回至本陣,問于趙盾曰:“我欲獨破秦軍,為諸将雪恥,何以鳴金之驟也。
”盾曰:“秦大國,未可輕敵,當以計破之。
”穿曰:“用計用計,吃了一肚子好氣!”言猶未畢,報:“秦國有人來下戰書。
”趙盾使臾骈接之。
使者将書呈上,臾骈轉呈于趙盾。
盾啟而觀之,書曰:“兩國戰士,皆未有缺①,請以來日決一勝負!”盾曰:“謹如命。
”使者去後,臾骈謂趙盾曰:“秦使者口雖請戰,然其目彷徨四顧,似有不甯之狀,殆懼我也,夜必遁矣。
請伏兵于河口,乘其将濟而擊之,必大獲全勝。
”趙盾曰:“此計甚妙!”正欲發令埋伏,胥甲聞其謀,告于趙穿。
穿遂與胥甲同至軍門,大呼曰:“衆軍士聽吾一言:我晉國兵強将廣,豈在西秦之下?秦來約戰,已許之矣;又欲伏兵河口,為掩襲之計,是豈大丈夫所為耶?”趙盾聞之,召謂曰:“我原無此意,勿得撓亂軍心也!”秦諜者探得趙穿和胥甲軍門之語,乃連夜遁走,複侵入瑕邑,出桃林塞而歸。
趙盾亦班師,回國治洩漏軍情之罪。
以趙穿為君婿,且是從弟,特免其議;專委罪于胥甲,削其官爵,逐去衛國安置。
又曰:“臼季之功,不可斬②。
也!”仍用胥甲之子胥克為下軍佐。
髯仙有詩議趙盾之不公。
刺先克五将亂晉召士會壽餘绐秦詩雲: 同呼軍門罪不殊,獨将胥甲正刑書。
相君庇族非無意,請把桃園問董狐③。
周頃王五年,趙盾懼秦師複至,使大夫詹嘉居瑕邑,以守桃林之塞。
臾骈進曰:“河曲之戰,為秦畫策者土會也。
此人在秦,吾輩豈能高枕而卧耶?”趙盾以為然,乃于諸浮之别館,大集六卿而議之。
那六卿:趙盾、卻缺、栾盾、荀林父、臾骈、胥克。
是日六卿畢至,趙盾開言曰:“今狐射姑在狄,士會在秦,二人謀害晉國,當何策以待之?”荀林父曰:“請召射姑而複①之。
射姑雖堪境外之事,且子犯舊勳,宜延其賞。
”卻缺曰“不然。
射姑雖系宿勳,然有擅殺大臣之罪。
若複之
盾曰:“汝年少好勇,未曾曆練,姑待異日。
”乃用臾骈為之。
使栾盾為下軍元帥,補先蔑之缺;胥臣之子胥甲為副,補先都之缺。
趙穿又自請以其私屬,附于上軍,立功報效。
趙盾許之。
軍中缺司馬①,韓子輿之子韓厥,自幼育于趙盾之家,長為門客,賢而有才,盾乃薦于靈公而用之。
三軍方出绛城,甚是整肅。
行不十裡,忽有乘車沖入中軍。
韓厥使人問之,禦者對曰:“趙相國忘攜飲具,奉軍令來取,特此追送。
”韓厥怒曰:“兵車行列已定,豈容乘車擅入?法當斬!”禦者涕泣曰:“此相國之命也!”韓厥曰:“厥忝為司馬,但知有軍法,不知有相國也。
”斬禦者而毀其車。
諸帥言于趙盾曰:“相國舉韓厥,而厥戮相國之車。
此人負恩,恐不可用。
”趙盾微笑,即使人召韓厥。
諸将以盾必辱厥以報其怨。
厥既至,盾乃降席而禮之曰:“吾聞‘事君者,比而不一黨一。
’子能執法如此,不負吾舉矣。
勉之!”厥拜謝而退。
盾又謂諸将曰:“他日執晉政者,必厥也!韓氏其将昌矣。
”晉師營于河曲,臾骈獻策曰:“秦師蓄銳數年而為此舉,其鋒不可當。
請深溝高壘,固守勿戰。
彼不能持久,必退。
退而擊之,勝可萬全。
”趙盾從其計。
秦康公求戰不得,問計于士會。
士會對曰:“趙氏新任一人,姓臾名骈,此人廣有智謀。
今日堅壁不戰,蓋用其謀,以老我師也。
趙有庶子趙穿,晉先君之一愛一婿。
聞其求佐上軍,趙孟不從而用骈,穿意必然懷恨。
今趙孟用骈之謀,穿必不服,故自以私屬從行,其意欲奪臾骈之功也。
若使輕兵挑其上軍,即臾骈不出,趙穿必恃勇來追,因之以求一戰,不亦可乎?”秦康公從其謀,乃使白乙丙率車百乘,襲晉上軍挑戰。
卻缺與臾骈俱堅持不動。
趙穿聞秦兵掩至,即率私屬百乘出迎。
白乙丙回車便走,車行甚速,趙穿追十餘裡,不及而返。
怪臾骈等不肯協力同追,乃召軍吏大罵曰:“襄糧披甲,本欲求戰,今敵來而不出擊,豈上軍皆婦人乎?”軍吏曰:“主帥自有破敵之謀,不在今日。
”穿複大罵曰:“鼠輩有何深謀?”直是畏死耳!别人怕秦,我趙穿偏不怕!我将獨奔秦軍,拚死一戰,以雪堅壁之恥。
”遂驅車複進,呼号于衆曰;“有志氣者,都跟我來!”三軍莫應。
惟有下軍副将胥甲歎曰:“此人真正好漢,吾當助之。
”正欲出軍。
卻說上軍元帥卻缺,急使人以趙穿之事報之趙盾。
盾大驚曰:“狂夫獨出,必為秦擒,不可不救也。
”乃傳令三軍,一時并出,與秦交戰。
再說趙穿馳入秦壁,白乙丙接住交鋒,約戰三十餘合,彼此互有殺傷。
西乞術方欲夾攻,見對面大軍齊至,兩下不敢混戰,各鳴金收軍。
趙穿回至本陣,問于趙盾曰:“我欲獨破秦軍,為諸将雪恥,何以鳴金之驟也。
”盾曰:“秦大國,未可輕敵,當以計破之。
”穿曰:“用計用計,吃了一肚子好氣!”言猶未畢,報:“秦國有人來下戰書。
”趙盾使臾骈接之。
使者将書呈上,臾骈轉呈于趙盾。
盾啟而觀之,書曰:“兩國戰士,皆未有缺①,請以來日決一勝負!”盾曰:“謹如命。
”使者去後,臾骈謂趙盾曰:“秦使者口雖請戰,然其目彷徨四顧,似有不甯之狀,殆懼我也,夜必遁矣。
請伏兵于河口,乘其将濟而擊之,必大獲全勝。
”趙盾曰:“此計甚妙!”正欲發令埋伏,胥甲聞其謀,告于趙穿。
穿遂與胥甲同至軍門,大呼曰:“衆軍士聽吾一言:我晉國兵強将廣,豈在西秦之下?秦來約戰,已許之矣;又欲伏兵河口,為掩襲之計,是豈大丈夫所為耶?”趙盾聞之,召謂曰:“我原無此意,勿得撓亂軍心也!”秦諜者探得趙穿和胥甲軍門之語,乃連夜遁走,複侵入瑕邑,出桃林塞而歸。
趙盾亦班師,回國治洩漏軍情之罪。
以趙穿為君婿,且是從弟,特免其議;專委罪于胥甲,削其官爵,逐去衛國安置。
又曰:“臼季之功,不可斬②。
也!”仍用胥甲之子胥克為下軍佐。
髯仙有詩議趙盾之不公。
刺先克五将亂晉召士會壽餘绐秦詩雲: 同呼軍門罪不殊,獨将胥甲正刑書。
相君庇族非無意,請把桃園問董狐③。
周頃王五年,趙盾懼秦師複至,使大夫詹嘉居瑕邑,以守桃林之塞。
臾骈進曰:“河曲之戰,為秦畫策者土會也。
此人在秦,吾輩豈能高枕而卧耶?”趙盾以為然,乃于諸浮之别館,大集六卿而議之。
那六卿:趙盾、卻缺、栾盾、荀林父、臾骈、胥克。
是日六卿畢至,趙盾開言曰:“今狐射姑在狄,士會在秦,二人謀害晉國,當何策以待之?”荀林父曰:“請召射姑而複①之。
射姑雖堪境外之事,且子犯舊勳,宜延其賞。
”卻缺曰“不然。
射姑雖系宿勳,然有擅殺大臣之罪。
若複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