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讀書心得:裝逼者死

關燈
其實這篇評論跟<史記>沒有一一毛一錢的關系,之所以發在這兒,是因為剛剛在這本書的評論下面發生了件很有趣的事情. 有篇文章題目叫<伯夷、叔齊與王千源、範美忠&mdash&mdash讀史的一點雜感>,剛剛還在首頁上,如果有人錯過了閱讀它的黃金時段,那麼直接在我這篇評論的上面或下面找就是了,反正不是在頭上就是在腳底下.本來我是看不到這篇文章的,但既然它上了首頁,又是那麼老長的題目,張牙舞爪地支棱出來,簡直是想讓人不注意到它都難,于是我就很好奇地點開來看,看完覺得寫得真不錯,引經據典半文半白的,每句話都有白紙黑字的出處,跟我們這種提筆忘字寫句話就忘了是誰說的的健忘症患者不在一條水平線上,好文章分為兩種,一種是酣暢淋一漓讀後頓感連入廁都變得無比通暢的,一種是雲蒸霧罩高深莫測看得你眼冒金星恨不得找片藥來嗑的,此文大概就屬于後者,因為我前後足足讀了三遍才隐約地摸清了它的邏輯關系,所以說文化程度低的人如我想讀懂篇巨作還真是很花工夫的,而且讀懂後一定會很欣喜,想找人交流,那感覺就像是文盲甲急于感謝教導他識字的文豪乙,于是我寫了個評論跟到此文下面,大意如下:樓主的邏輯是否是這樣的,命題,古人一大都激贊伯夷叔齊,今人一大都诋毀伯夷叔齊,伯夷叔齊是古之賢者,結論,今不如古,世道澆漓. 寫完自己覺得挺美,覺得讀懂了文章的真意,提升了文化品位,差點就唱出了滿文軍的<懂你>.過了不到十分鐘吧,我瞧見豆瓣的郵件提醒閃動,打開一看,上書四個大字,裝一逼一十者死,然後是告訴我剛才的評論已經被樓主删除了,上面四個字是樓主對我的臨别贈言.我怔怔地看了這封郵件一分鐘,然後覺得一股暖流從我心底緩緩升起,我知道自己的生命就在這一刻被點燃了,這個陌生而閃亮的字眼瞬間站在了我的肩頭,裝一逼一十者,多麼高貴的稱号,這一定是與賢者,弑君者,潛伏者一樣牛叉的稱号吧,我知道再也不會有人給我如此高的評價,再也不會了. 于是我找來樓主的其它文章熟讀,終于搞明白了裝一逼一十者的含義,也許隻是一知半解,但也足夠令我感動了.不是謙虛,我是發自内心的覺得,我還擔不起裝一逼一十者這麼牛叉的評價,這個稱号羞煞了我,要我說,在裝一逼一十這條路上,我與我的導師藤原君(樓主)還差得遠,他才真正是裝一逼一十界的一朵奇葩.在我被誤授了這個獎項的時刻,我要真誠地對我的導師說,藤野先生,對不起,是藤原先生,弟子尚未學到您的毫厘,卻受你謬贊,實在愧對于心,在我心中,您才是最專業的裝一逼一十者,最合格的裝一逼一十者,最偉大的裝一逼一十者! 以下裝一逼一十技術是我從藤原先生身上學到的,如有雷同,認準正宗. 1,裝一逼一十者要善于删除不同意見的評論,手要勤,尤其是上了首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