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鄭列傳第六十

關燈
者五百餘人(13),是所謂‘庇其葉而傷其枝’者也,臣竊為陛下不取也。

    ”上默然,不許,曰:“吾久不聞汲黯之言,今又複妄發矣。

    ”後數月,黯坐小法,會赦免官。

    于是黯隐于田園。

     ①按:事在元狩二年(前121)秋。

    渾邪(yē,耶)王因與漢将霍去病戰屢敗,傷亡慘重,單(chán,蟬)于欲誅之,故率衆降漢。

    詳見卷一百十《匈奴列傳》、卷一百一十一《衛将軍骠騎将軍列傳》。

    ②縣官:當時天子或中央zheng府的代稱,此指國庫。

    ③贳:(shì,世):借。

    ④畔:通“叛”。

    ⑤罷:(pí,皮)弊:疲乏,疲勞。

    罷,通“疲”。

    ⑥坐:因犯……法入罪。

    當:判罪。

    ⑦請間:請得被接見的機會。

    ⑧高門:未央宮内的高門殿。

    ⑨巨萬百數:數以百億計的巨資。

    巨萬:萬萬,形容數目極大。

    ⑩鹵:通“擄”,搶掠。

    (11)塞:填充,此指滿足。

    (12)文吏:執法的官吏。

    繩:依法處罰。

    闌:沒有官府允許的憑證而擅自出入邊關。

    當時的法律規定,與胡人通商不得持兵器出關,即使在京城内與胡人做買賣也以出關論處,因此一些百姓無辜地被判處犯了走私罪。

    (13)微文:苛細的文法。

     居數年,會更五铢錢①,民多盜鑄錢,楚地尤甚。

    上以為淮陽,楚地之郊②,乃召拜黯為淮陽太守。

    黯伏謝不受印,诏數強予,然後奉诏。

    诏召見黯,黯為上泣曰:“臣自以為填溝壑③,不複見陛下,不意陛下複收用之。

    臣常有狗馬病④,力不能任郡事,臣為中郎,出入禁闼⑤,補過拾遺,臣之願也。

    ”上曰:“君薄淮陽邪?吾今召君矣⑥。

    顧淮陽吏民不相得⑦,吾徒得君之重,卧而治之。

    ”黯既辭行,過大行李息,曰:“黯棄居郡,不得與朝廷議也。

    然禦史大夫張湯智足以拒谏,詐足以飾非,務巧佞之語,辯數之辭⑧,非肯正為天下言,專阿主意。

    主意所不欲,因而毀之;主意所欲,因而譽之。

    好興事,舞文法,内懷詐以禦主心⑨,外挾賊吏以為威重。

    公列九卿,不早言之,公與之俱受其僇矣⑩。

    ”息畏湯,終不敢言。

    黯居郡如故治(11),淮陽政清。

    後張湯果敗,上聞黯與息言,抵息罪(12)。

    令黯以諸侯相秩居淮陽(13)。

    七歲而卒。

     卒後,上以黯故,官其弟汲仁至九卿,子汲偃至諸侯相。

    黯姑姊子司馬安亦少與黯為太子洗馬(14)。

    安文深巧善宦,官四至九卿,以河南太守卒。

    昆弟以安故(15),同時至二千石者十人。

    濮陽段宏始事蓋侯信,信任宏,宏亦再至九卿。

    然衛人仕者皆嚴憚汲黯,出其下。

     ①按:事在元狩五年(前118),因“有司言三铢錢輕,易一奸一詐,乃更請諸郡國鑄五铢錢。

    ”詳見卷三十《平淮書》。

    漢制,24铢為1兩。

    ②郊:城外,野外。

    此指楚地的要道。

    ③此句是說免官後将死無葬身之所。

    ④狗馬病:對人稱說自己疾病的謙詞。

    ⑤意思是說希望随侍皇帝左右做近臣。

    禁闼,宮廷門戶。

    ⑩今:此指日後即将發生之事,非謂眼前。

    ⑦顧:但,隻。

    ⑧辯數:此指強辯。

    ⑨禦:迎。

    ⑩僇:通“戮”,誅殺。

    (11)按:此句意思是說汲黯治理淮陽郡仍然保持從前任東海郡守時清靜無為的作風。

    (12)抵:抵嘗,此指判人有罪,使受到應有的懲罰。

    (13)秩:俸祿等級。

    此句是說朝廷給汲黯以優待。

    依漢制,郡太守月支俸錢抵于諸侯國相。

    (14)姑姊:父親的姐姐。

    按:《漢書·汲黯傳》無“姑”字。

    (15)昆弟:兄弟。

     鄭當時者,字莊,陳人也。

    其先鄭君嘗為項籍将;籍死,已而屬漢。

    高祖令諸故項籍臣名籍①,鄭君獨不奉诏。

    诏盡拜名籍者為大夫,而逐鄭君。

    鄭君死孝文時。

     鄭莊以任俠自喜②,脫張羽于厄,聲聞梁楚之間。

    孝景時,為太子舍人。

    每五日洗沐③,常事驿馬長安諸郊,存諸故人④,請謝賓客,夜以繼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

    莊好黃老之言,其慕長者如恐不見。

    年少官薄,然其遊知交皆其大父行⑤,天下有名之士也。

    武帝立,莊稍遷為魯中尉、濟南太守、江都相,至九卿為右内史。

    以武安侯、魏其時議⑥,貶秩為詹事,遷為大農令。

     莊為太史⑦,誡門下:“客至,無貴賤無留門者。

    ”執賓主之禮,以其貴下人。

    莊廉,又不治其産業,仰奉賜以給諸公⑧。

    然其饋遺人⑨,不過算器食⑩。

    每朝,候上之間,說未嘗不言天下之長者。

    其推毂士及官屬丞史(11),誠有味其言之也,常引以為賢于己。

    未嘗名吏(12),與官屬言,若恐傷之。

    聞人之善言,進之上,唯恐後。

    山東士諸公以此翕然稱鄭莊(13)。

     鄭莊使視決河,自請治行五日(14)。

    上曰:“吾聞‘鄭莊行,千裡不赍糧(15),請治行者何也?”然鄭莊在朝,常趨和承意,不敢甚引當否(16)。

    及晚節,漢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費多,财用益匮。

    莊任人賓客為大農僦人(17),多逋負(18)。

    司馬安為淮陽太守,發其事(19),莊以此陷罪,贖為庶人。

    (20)頃之,守長史。

    上以為老,以莊為汝南太守。

    數歲,以官卒。

     ①此句是說漢高祖有意讓項籍的舊僚屬犯其名諱,以這種大不敬的行為來表示對舊主子的背叛和對自己的臣服。

    ②任俠:好仗義行俠。

    ③洗沐:沐浴,此指休假。

    漢制,官吏每五日例得休假。

    ④存:存問,看望問候。

    ⑤大父:祖父。

    行:輩。

    ⑥這是指鄭當時在武安侯的田蚡和魏其侯窦嬰在廷中為灌夫事發生尖銳沖突,武帝征詢群臣意見時,他先是肯定支持窦嬰,後又怯懦動搖,因此觸怒武帝被貶官。

    詳見卷一百七《魏其武安侯列傳》。

    ⑦太史:疑為“内史”之誤。

    前已言鄭為右内史,居九卿之尊;後繼言“以其貴下人”,正相切合。

    一說當從《漢書·張馮汲鄭列傳》為“大吏”。

    ⑧諸公:對年長者的稱謂。

    ⑨饋遺:贈送。

    ⑩算器:竹制器皿。

    (11)推毂:推車,此處借言推舉人才。

    毂,車輪中心的圓木,與車幅相接。

    常用作車輪或車的代稱。

    (12)名吏:直呼吏員的名字。

    (13)山東:古時泛指殽山或華山以東的廣大地區。

    翕:(xī,西)然:和同一緻。

    (14)治行:準備行裝。

    (15)赍:攜帶。

    (16)甚引:很明确地表示意見。

    引,引決,決定。

    當否:是非。

    此句是說鄭當時在皇上面前不敢明确堅持自己的主張。

    (17)僦:運輸。

    (18)逋負:拖欠,此指虧欠承辦運輸的錢款。

    (19)發:檢舉揭發。

    (20)贖:納錢贖罪。

     鄭莊、汲黯始列為九卿,廉,内行脩絜。

    此兩人中廢①,家貧,賓客益落。

    及居郡,卒後家無餘赀财②。

    莊兄弟子孫以莊故,至二千石六七人焉。

     ①中廢:中途被免官。

    ②赀(zī,姿):通“資”,錢财。

     太史公曰:夫以汲、鄭之賢,有勢則賓客十倍,無勢則否,況衆人乎!下邽翟公有言,始翟公為廷尉,賓客阗門①;及廢,門外可設雀羅。

    翟公複為廷尉,賓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門曰②:“一死一生,乃知交情。

    一貧一富,乃知交态③。

    一貴一賤,交情乃見④。

    ”汲、鄭亦雲,悲夫! ①阗:充滿。

    ②署:題寫。

    ③交态:結交的狀況,指交情的真僞深淺。

    ④見:同“現”。

    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