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衡山列傳第五十八

關燈
劉安已提前自刎而死。

    王後荼、太子劉遷和所有共同謀反的人都被滿門殺盡。

    天子因為伍被勸阻淮南王劉安謀反時言詞雅正,說了很多稱美朝政的話,想不殺他。

    廷尉張湯說:“伍被最先為淮南王策劃反叛的計謀,他的罪不可赦免。

    ”于是殺了伍被。

    淮南國被廢為九江郡。

     衡山王名劉賜,王後乘舒生了三個孩子,長男劉爽立為太子,二兒劉孝,三女劉無采。

    又有姬妾徐來生兒女四人,妃嫔厥姬生兒女二人。

    衡山王和淮南王兩兄弟在禮節上相互責怪抱怨,關系疏遠,不相和睦。

    衡山王聞知淮南王制造用于叛逆謀反的器一具,也傾心結交賓客來防範他,深恐被他吞并。

     元光六年(前129),衡山王入京朝見,他的谒者衛慶懂方術,想上書請術事奉天子。

    衡山王很惱怒,故意告發衛慶犯下死罪,用嚴刑拷打一逼一十他認可。

    衡山國内史認為不對,不肯審理此案。

    衡山王便指使人上書控告内史,内史被迫辦案,但直言衡山王理屈。

    衡山王又多次侵奪他人田産,毀壞他人墳墓辟為田地。

    有關部門長官請求逮捕并追究衡山王的罪責,天子不同意,隻收回他原先可以自行委任本國官秩二百石以上的官吏的權力,改為由天子任命。

    衡山王因此心懷憤恨,和奚慈、張廣昌謀劃,四處訪求谙熟兵法和會觀測星象以占蔔吉兇的人,他們日夜鼓動衡山王密謀反叛之事。

     王後乘舒死了,衡山王立徐來為王後。

    厥姬也同時得到一寵一幸。

    兩人互相嫉妒,厥姬就向太子說王後徐來的壞話。

    她說:“徐來指使婢女用誣蠱(gǔ,古)邪術殺害了太子的母親。

    ”從此太子心中怨恨徐來。

    徐來的哥哥來到衡山國,太子與他飲酒,席間用刀刺傷了王後的哥哥。

    王後怨恨惱怒,屢次向衡山王诋毀太子。

    太子的妹妹劉無采出嫁後被休歸一娘一家,就和奴仆通一奸一,又和賓客通一奸一。

    太子屢次責備劉無采,無采很惱火,不再和太子來往。

    王後得知此事,就殷勤關懷無采。

    無采和二哥劉孝因年少便失去母親,不免依附王後徐來,她就巧施心計一愛一護他們,讓他們一起毀謗太子,因此衡山王多次毒打太子。

     元朔四年(前125)中,有人殺傷王後的繼母,衡山王懷疑是太子指使人所為,就用竹闆毒打太子。

    後來衡山王病了,太子經常聲稱有病不去服侍。

    劉孝、王後、劉無采都說他的壞話:“太子其實沒病,而自稱有病,臉上還帶有喜色。

    ”衡山王大怒,想廢掉他的太子名份,改立其弟劉孝。

    王後知道衡山王已決意廢除太子,就又想一并也廢除劉孝。

    王後有一個女仆善于跳舞,衡山王一寵一愛一她,王後打算讓女仆和劉孝私通來沾污陷害他,好一起廢掉太子兄弟而把自己的兒子劉廣立為太子。

    太子劉爽知道了王後的詭計,心想王後屢次诽謗自己不肯罷休,就算計與她發生一奸一情來堵她的口。

    一次王後飲酒,太子上前敬酒祝壽,趁勢坐在了王後的大一腿上,要求與她同宿。

    王後很生氣,把此事告訴了衡山王。

    于是衡山王召太子來,打算把他捆起來毒打。

    太子知道父王常想廢掉自己而立弟弟劉孝,就對他說:“劉孝和父王一寵一幸的女仆通一奸一,無采和奴仆通一奸一,父王打起一精一神加餐吧,我請求給朝廷上書。

    ”說罷背向衡山王離去了。

    衡山王派人去阻止他,不能奏效,就親自駕車去追捕太子。

    太子亂說壞話,衡山王便用鐐铐把他囚禁在宮中。

    劉孝越來越受到衡山王的親近和一寵一幸。

    衡山王很驚異劉孝的才能,就給他佩上王印,号稱将軍,讓他住在宮外的府第中,給他很多錢财,用以招攬賓客。

    登門投靠的賓客,暗中知道淮南王、衡山王都有背叛朝廷的謀劃,就日夜奉迎鼓勵衡山王。

    于是衡山王指派劉孝的賓客江都人救赫、陳喜制造戰車和箭支,刻天子印玺和将相軍吏的官印。

    衡山王日夜訪求像周丘一樣的壯士,多次稱贊和例舉吳楚反叛時的謀略,用它規範自己的謀反計劃。

    衡山王不敢仿效淮南王希冀篡奪天子之位,他害怕淮南王起事吞并自己的國家,認為等待淮南王西進之後,自己可乘虛發兵平定并占有長江和淮水之間的領地,他期望能夠如願。

     元朔五年(前124)秋,衡山王将入京朝見天子。

    經過淮南國時,淮南王竟說了些兄弟情誼的話,消除了從前的嫌隙,彼此約定共同制造謀反的器一具。

    衡山王便上書推說身一體有病,皇上賜書準許他不入朝。

     元朔六年(前123)中,衡山王指使人上書皇上請求廢掉太子劉爽,改立劉孝為太子。

    劉爽聞訊,就派和自己很要好的白嬴前往長安上書,控告劉孝私造戰車箭支,還和淮南王的女侍通一奸一,意欲以此挫敗劉孝。

    白嬴來到長安,還沒來得及上書,官吏就逮捕了他,因他與淮南王謀反事有牽連予以囚禁。

    衡山王聽說劉爽派白嬴去上書,害怕他講出國中不可告人的隐秘,就上書反告太子劉爽幹了大逆不道的事應處死罪,朝廷将此事下交沛郡審理。

     元狩元年(前122)冬,負責辦案的公卿大臣下至沛郡搜捕與淮南王共同謀反的罪犯,沒有捕到,卻在衡山王兒子劉孝家抓住了陳喜。

    官吏控告劉孝帶頭藏匿陳喜。

    劉孝以為陳喜平素屢次和衡山王計議謀反,很害怕他會供出此事。

    他聽說律令規定事先自首者可免除其罪責,又懷疑太子指使白嬴上書将告發謀反之事,就搶先自首,控告救赫、陳喜等人參與謀反。

    廷尉審訊驗證屬實,公卿大臣便請求逮捕審訊衡山王。

    天子說:“不要逮捕。

    ”他派遣中尉司馬安、大行令李息赴衡山國就地查問衡山王,衡山王一一據實做了回答。

    官吏把王宮都包一皮一皮圍起來嚴加看守。

    中尉、大行還朝,将情況上奏,公卿大臣請求派宗正、大行和沛郡府聯合審判衡山王。

    衡山王聞訊便刎頸自一殺。

    劉孝因主動自首謀反之事,被免罪;但他犯下與衡山王女侍通一奸一之罪,仍處死棄市。

    王後徐來也犯有以誣蠱謀殺前王後乘舒罪,連同太子劉爽犯了被衡山王控告不孝的罪,都被處死棄市。

    所有參與衡山王謀反事的罪犯一概滿門殺盡。

    衡山國廢為衡山郡。

     太史公說:《詩經》上說“抗擊戎狄,懲治楚人”,此話不假啊!淮南王、衡山王雖是骨肉至親,擁有千裡疆土,封為諸侯,但是不緻力于遵守藩臣的職責去輔助天子,反而一味心懷邪惡之計,圖謀叛逆,緻使父子相繼二次亡國,人人都不得盡享天年,而受到天下人恥笑。

    這不隻是他們的過錯,也是當地習俗澆薄和居下位的臣子影響不一良的結果。

    楚國人輕捷勇一猛兇悍,喜好作亂,這是早自古代就記載于書的了。

     【原文】【注解】 淮南厲王長者,高祖少子也,其母故趙王張敖美人①。

    高祖八年,從東垣過趙,趙王獻之美人。

    厲王母得幸焉,有身。

    趙王敖弗敢内宮②,為築外宮而舍之。

    及貫高等謀反柏人事發覺③,并逮治王,盡收捕王母兄弟美人,系之河内④。

    厲王母亦系,告吏曰:“得幸上,有身。

    ”吏以聞上,上方怒趙王,未理厲王母。

    厲王母弟趙兼因辟陽侯言呂後⑤,呂後妒,弗肯白,辟陽侯不強争。

    及厲王母已生厲王,恚⑥,即自一殺。

    吏奉厲王詣上,上悔,令呂後母一之,而葬厲王母真定。

    真定,厲王母一之家在焉,父世縣也⑦。

     ①美人:漢代妃嫔稱号。

    ②内:同“納”,接納。

    ③此指趙相貫高等人陰謀殺害漢高祖劉邦的未遂事件。

    謀弑在高祖八年(前199),敗露在高祖九年(前198),詳見卷八《高祖本紀》。

    系:拘囚。

    ⑤辟陽侯:名審食其,因奉侍呂後獲一寵一。

    ⑥恚:怨恨。

    ⑦父世縣:《漢書·淮南王傳》作“母家縣”,即一娘一家所在的故鄉,此指厲王母親的父祖輩居住的縣分。

     高祖十一年(十)〔七〕月,淮南王黥布反①,立子長為淮南王,王黥布故地,凡四郡②。

    上自将兵擊滅布,厲王遂即位③。

     厲王蚤失母④,常附呂後,孝惠、呂後時以故得幸無患害,而常心怨辟陽侯,弗敢發。

     及孝文帝初即位,淮南王自以為最親,驕蹇⑤,數不奉法。

    上以親故,常寬赦之。

     三年,入朝。

    甚橫。

    從上入苑囿獵⑥,與上同車,常謂上“大兄”。

    厲王有材力,力能扛鼎,乃往請辟陽侯。

    辟陽侯出見之,即自袖鐵椎椎辟陽侯⑦,令從者魏敬刭之⑧。

    厲王乃馳走阙下⑨,肉袒謝曰⑩:“臣母不當坐趙事,其時辟陽侯力能得之呂後,弗争,罪一也。

    趙王如意子母無罪,呂後殺之(11),辟陽侯弗争,罪二也。

    呂後王諸呂,欲以危劉氏,辟陽侯弗争(12),罪三也。

    臣謹為天下誅賊臣辟陽侯,報母一之仇,謹伏阙下請罪。

    ”孝文傷其志,為親故,弗治,赦厲王。

    當是時,薄太後及太子諸大臣皆憚厲王(13),厲王以此歸國益驕恣,不用漢法,出入稱警跸(14),稱制(15),自為法令,拟于天子。

     六年,令男子但等七十人與棘蒲侯柴武太子奇謀(16),以?車四十乘反谷口(17),令人使閩越、匈奴。

    事覺,治之,使使召淮南王。

    淮南王至長安。

     ①黥布:本名英布,因受黥刑而改姓。

    高祖十一年(前196),黥布舉兵反,高祖率軍親征,次年黥布兵敗被殺。

    詳見卷九十一《黥布列傳》。

    ②四郡:即九江、衡山、廬江和豫章郡,皆為淮南王封地。

    ③按:此段與以下三段中華書局本原為一段,今據文意分為四段。

    ④蚤:通“早”。

    ⑤驕蹇:傲慢,不順從。

    ⑥苑囿(yòu,又):供帝王畜養禽一獸和遊獵的風景園林。

    ⑦椎:一同“槌”,捶擊用具,“鐵椎”即是;一同“捶”,擊打,“椎辟陽侯”之“椎”即是。

    ⑧刭(jǐng,井):以刀割脖子。

    ⑨阙下:宮阙之下,指朝廷。

    ⑩肉袒:脫一去上衣,一裸一露身一體的一部分。

    (11)劉邦生前很一寵一愛一戚夫人和她的兒子趙王劉如意,戚夫人與呂後争立太子,使呂後極為怨恨。

    惠帝元年(前194)十二月呂後先以毒酒殺如意,然後對戚夫人濫施酷刑,百般殘害,詳見卷九《呂太後本紀》。

    (12)惠帝死後,呂後專權,擅改高祖舊制,先後分封侄子呂台、呂産、呂祿等為諸侯王。

    當時辟陽侯審食其被擢為左丞相,得呂後重用。

    詳見卷九《呂太後本紀》。

    (13)憚:畏懼。

    (14)警跸:警戒清道,斷絕行人,是帝王出入時的規制。

    (15)制:帝王的命令。

    (16)男子:漢代對無官爵成年男一性一的稱呼。

    柴武:一作“陳武”,其子“柴奇”一作“陳奇”。

    (17)?車:馬駕的運貨大車。

     “丞相臣張倉、典客臣馮敬、行禦史大夫事宗正臣逸、廷尉臣賀、備盜賊中尉臣福昧死言:淮南王長廢先帝法,不聽天子诏,居處無度,為黃屋蓋乘輿①,出入拟于天子,擅為法令,不用漢法②。

    及所置吏,以其郎中春為丞相③,聚收漢諸侯人及有罪亡者④,匿與居,為治家室,賜其财物爵祿田宅,爵或至關内侯,奉以二千石⑤,所不當得,欲以有為。

    大夫但、士五開章等七十人與棘蒲侯太子奇謀反⑥,欲以危宗廟社稷。

    使開章陰告長,與謀使閩越及匈奴發其兵。

    開章之淮南見長,長數與坐語飲食,為家室娶婦,以二千石俸奉之⑦。

    開章使人告但,已言之王。

    春使使報但等。

    吏覺知,使長安尉奇等往捕開章。

    長匿不予,與故中尉忌謀,殺以閉口。

    為棺椁衣衾⑧,葬之肥陵邑,謾吏曰‘不知安在⑨’。

    又詳聚土⑩,樹表其上(11),曰:‘開章死(12),埋此下’。

    及長身自賊殺無罪者一人;令吏論殺無罪者六人;為亡命棄市罪詐捕命者以除罪(13);擅罪人,罪人無告劾(14),系治城旦舂以上十四人(15);赦免罪人,死罪十八人,城旦舂以下五十八人;賜人爵關内侯以下九十四人。

    前日長病,陛下憂苦之,使使者賜書、棗脯。

    長不欲受賜,不肯見拜使者。

    南海民處廬江界中者反,淮南吏卒擊之。

    陛下以淮南民貧苦,遣使者賜長帛五千匹,以賜吏卒勞苦者。

    長不欲受賜,謾言曰‘無勞苦者’。

    南海民王織上書獻璧皇帝(16),忌擅燔其書(17),不以聞。

    吏請召治忌,長不遣,謾言曰‘忌病’。

    春又請長,願入見,長怒曰‘女欲離我自附漢’(18)。

    長當棄市(19),臣請論如法。

    ” 制曰(20):“朕不忍緻法于王,其與列侯二千石議。

    ” ①黃屋蓋:亦稱黃屋,帝王車駕上用黃色綢緞做襯裡的車蓋。

    乘(shèng,勝)輿:帝王與諸侯乘坐的車子。

    ②漢法:指中央zheng府的法律,漢:漢家朝廷,相對于諸侯國而言。

    ③丞相:此指諸侯國國相。

    ④此句意思是說劉長有意網羅各郡縣和諸侯國的人以及負罪逃亡者。

    漢,此指中央zheng府下屬的各郡縣。

    ⑤奉:同“俸”。

    俸祿。

    ⑥大夫但:此時但已有官職,故改稱“大夫”。

    士五:有罪失官爵者。

    ⑦奉:供給。

    ⑧椁:棺外的套棺。

    衾:殓一屍一的包一皮一皮被。

    ⑨謾:欺騙。

    ⑩詳(yáng,羊):通“佯”,假裝。

    (11)表:标記。

    (12)死:“屍”的省文。

    屍,即“一屍一”,一屍一體。

    (13)亡命棄市罪:指逃亡在外被判處死刑的人。

    棄市,在鬧市執行死刑,并将一屍一體棄置在街頭,故“棄市”即指死罪。

    詐捕命者以除罪:此指抓捕未逃亡的犯人為判有死罪的逃犯頂罪。

    (14)告劾:告發罪狀,此指申冤。

    (15)城旦:秦漢的一種刑罰,命男犯服勞役四年,白天戌守,夜晚築城。

    舂:漢代的一種徒刑,罰女犯舂米。

    (16)璧:平圓而且中心有孔的玉器。

    (17)燔:焚燒。

    (18)女:同“汝”,你。

    (19)當:判罪,處以相當的刑罰。

    (20)制:帝王的命令。

     “臣倉、臣敬、臣逸、臣福、臣賀昧死言:臣謹與列侯吏二千石臣嬰等四十三人議,皆曰‘長不奉法度,不聽天子诏,乃陰聚徒一黨一及謀反者,厚養亡命,欲以有為’。

    臣等議論如法。

    ” 制曰:“朕不忍緻法于王,其赦長死罪,廢勿王。

    ” “臣倉等昧死言:長有大死罪,陛下不忍緻法,幸赦,廢勿王。

    臣請處蜀郡嚴道邛郵,遣其子母從居①,縣為築蓋家室,皆廪食給薪菜鹽豉炊食器席蓐②。

    臣等昧死請,請布告天下。

    ” 制曰:“計食長給肉日五斤③,酒二鬥。

    令故美人才人得幸者十人從居④。

    他可。

    ” ①子母:指妾媵中生有子女者。

    ②廪食:官府供給糧食。

    豉:豆豉,調味用品,用煮熟的大豆發酵制成。

    席:用蘆葦、竹篾編織的鋪墊用具。

    蓐:草墊、草席。

    ③計食:考慮供給食物。

    ④才人:漢宮中及國王妃妾的總稱。

     盡誅所與謀者。

    于是乃遣淮南王,載以辎車①,令縣以次傳②。

    是時袁盎谏上曰:“上素驕淮南王,弗為置嚴傅相③,以故至此。

    且淮南王為人剛,今暴摧折之,臣恐卒逢霧露病死④,陛下為有殺弟之名,奈何!”上曰:“吾特苦之耳⑤,今複之⑥。

    ”縣傳淮南王者皆不敢發車封⑦。

    淮南王乃謂侍者曰:“誰謂乃公勇者?吾安能勇!吾以驕故不聞吾過至此。

    人生一世間,安能邑邑如此⑧!”乃不食死。

    至雍,雍令發封,以死聞。

    上哭甚悲,謂袁盎曰:“吾不聽公言,卒亡淮南王。

    ”盎曰:“不可奈何,願陛下自寬。

    ”上曰:“為之奈何?”盎曰:“獨斬丞相、禦史以謝天下乃可。

    ”上即令丞相、禦史逮考諸縣傳送淮南王不發封饋侍者⑨,皆棄市。

    乃以列侯葬淮南王于雍,守冢三十戶⑩。

     ①辎車:有帷扒的大車,可載物,也可作卧車。

    ②此次傳:按順序傳押。

    ③傅:教導,輔佐帝王或王子的人。

    相:此指諸侯國丞相。

    ④卒:通“猝”,突然。

    逢霧露:指身染風寒。

    ⑤特:隻是。

    ⑥今:就要。

    複:返回。

    ⑦發車封:打開囚車的門封。

    ⑧邑邑:同“悒悒”,愁悶不安的樣子。

    ⑨饋:給人進食。

    ⑩冢:墳墓。

     孝文八年,上憐淮南王,淮南王有子四人,皆七八歲,乃封子安為阜陵侯,子勃為安陽侯,子賜為陽周侯,子良為東城侯。

     孝文十二年,民有作歌歌淮南厲王曰:“一尺布,尚可縫;一鬥粟,尚可舂。

    兄弟二人不能相容。

    ”上聞之,乃歎曰:“堯舜放逐骨肉①,周公殺管蔡②,天下稱聖。

    何者?不以私害公。

    天下豈以我為貪淮南王地邪?”乃徙城陽王王淮南故地,而追尊谥淮南王為厲王③,置園複如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