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将軍骠騎列傳第五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王延海譯注
【說明】
本文是漢代名将衛青和霍去病的合傳,主要記述衛青七出邊塞,霍去病六出北疆,指揮千軍萬馬,攻讨匈奴,揚威大漠的經曆和赫赫戰功。
匈奴奴隸主屢犯中原,嚴重破壞了漢匈人民的和平生活,給百姓和社會生産帶來深重災難。
年輕的漢武帝大膽重用青年将領衛青和霍去病,令其頻頻出擊,其戰争規模之大,兵威之盛,為漢代讨胡征戰之最,這就有力地打擊了匈奴奴隸主侵擾中原的嚣張氣焰,對維護中國的統一和博大,安定和富強,對漢匈人民的和平勞動生活有着積極的意義,這是值得肯定的曆史功績,也正是司馬遷寫作本傳的用意所在。
當然,作者對連年戰争所造成的人員傷亡和物資的巨大損失,也提出了委婉的批評。
文中突出地描寫和贊美了衛青推功讓爵、霍去病“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名将風度和以國家為重的一愛一國思想。
但同時也批評了他們不修名節、不進賢士、和柔事主的不足,顯示了司馬遷修史時的“不虛美,不隐惡”的實錄一精一神。
此文的結構頗有特色,前邊的主要部分寫衛、霍事迹,是衛、霍的合傳。
篇末又附記公孫賀等十六位征胡将領的簡略事迹,以類相從,實為一篇類傳。
從結構上看,主次分明;從史實上看,前後一體,水一乳一交一融,毫無遊離或割裂之感。
顯示了司馬遷剪裁謀篇的匠心和《史記》行文靈活多變的特點。
這就在事實上使本傳成為漢武帝時代漢匈戰争和漢匈關系的一篇簡史,或者是一本征胡英雄的記功簿。
本文雖以記事為主,但卻不乏一精一彩的景物和場面描寫,如寫元狩四年的漠北大戰:陰霾四起,狂風大作,飛沙走石的自然景象的描寫,為戰争鋪墊了凄清蒼勁的情調;再寫大将軍衛青“令武剛車自環為營,而縱五千騎往擊兇奴”,緻使單于“乘六骒”,倉皇夜遁;後寫大将軍北上,追亡逐北,真是兵威浩蕩,強虜震恐,浩氣千裡,萬馬奔騰,既“描畫如見”(王治皞《史記榷參·衛将軍骠騎》),又使讀者如聞其聲,很有藝術感染力。
此傳寓褒貶之意于叙事之中,卻不留痕迹。
如寫衛青之功,多陳述事實,“摹寫唯恐不盡”(姜宸英《湛園未定稿·書史記衛霍傳》),而寫霍去病之功則多用皇帝诏辭點出,這正是對诏辭所列骠騎三出,竟斬捕十一萬餘敵人之事的存疑之筆(诏辭以幕府報功表為據),真是“句中有筋,字中有眼”(曾國藩《求阙齋讀書錄》),暗示出作者行文的深意,确為好文章。
【譯文】 大将軍衛青是平陽縣人,他的父親鄭季充當縣中小吏,在平陽侯曹壽家供事,曾與平陽侯的小妾衛媪通一奸一,生了衛青。
衛青的同母哥哥衛長子,同母姐姐衛子夫在平陽公主家得到漢武帝的一寵一愛一,所以冒充姓衛。
衛青,字叫仲卿。
衛長子改表字叫長君。
長君的母親叫衛媪。
衛媪的大女兒叫衛孺,二女兒叫衛少幾,三女兒就是衛子夫。
後來衛子夫的弟弟步和廣都冒充姓衛。
衛青是平陽侯家的仆人,小的時候回到父親鄭季家裡,他父親讓他牧羊。
鄭季前妻生的兒子們都把他當作奴仆來對待,不把他算作兄弟。
衛青曾經跟人來到甘泉宮的居室,有個脖子上戴着鐵枷的犯人給衛青相面說:“你是個貴人,将來能當大官,封侯!”衛青笑一笑說:“我是被人奴役的人所生的孩子,能不挨他人打罵就心滿意足了,怎能想到封侯的事呢!” 衛青長大後,當了平陽侯家的騎兵,時常跟随平陽公主。
漢武帝建元二年(前139)的春天,衛青的姐姐衛子夫進入皇宮,受到武帝的一寵一幸。
皇後陳阿一嬌是堂邑大長公主劉嫖的女兒,沒有生兒子,卻嫉妒别人,大長公主聽說衛子夫受到武帝一寵一幸,且有了身孕,很嫉妒她,就派人逮捕了衛青。
當時衛青在建章宮供職,尚不出名。
大長公主逮捕囚禁衛青,想殺死他。
衛青的朋友騎郎公孫敖就和一些壯士把他搶了出來,因為這個原因,衛青沒有死。
武帝聽到這消息,就召來衛青,任命他當建章監,加侍中官銜。
連同他的同母兄弟們都得到顯貴,皇上給他們的賞賜,數日之間竟累積千金之多。
衛孺做了太仆公孫賀的妻子。
衛少兒原來同陳掌私通,武帝便召來陳掌,使他顯貴。
公孫敖因此也越來越顯貴。
衛子夫做了武帝的夫人。
衛青升為大中大夫。
元光五年(前130),衛青當了車騎将軍,讨伐匈奴,從上谷出兵;太仆公孫賀做輕車将軍,由雲中出兵;大中大夫公孫敖做騎将軍,由代郡出兵;衛尉李廣當骁騎将軍,由雁門出兵;每軍各有一萬騎兵。
衛青領兵到達茏城,斬殺敵人數百人。
騎将軍公孫敖損失七千名騎兵,衛尉李廣被敵人俘獲,逃脫而回。
公孫敖和李廣都被判為死刑,都交了贖金,免了死刑,成為平民。
公孫賀也沒有功勞。
元朔元年(前128)春天,衛子夫生了男孩子,被立為皇後。
這年秋天,衛青當車騎将軍,從雁門出境,率領三萬騎兵攻打匈奴,斬殺敵人幾千人。
第二年,匈奴侵入邊境,殺死遼西郡的太守,擄掠漁陽郡二千多人,打敗了韓安國将軍的軍隊。
漢朝命令李息将軍攻打匈奴,從代郡出兵;又命令車騎将軍衛青從雲中出發,向西去攻打匈奴,直到高阙。
于是攻取了河南地區,直到隴西,捕獲敵人幾千名,繳獲牲畜十萬頭,打跑了白羊王和樓煩王。
漢朝就把河南地區改設為朔方郡,并劃定三千八百戶封衛青為長平侯。
衛青的校尉蘇建有軍功,朝廷也劃定一千一百戶封蘇建為平陵侯,并派蘇建修築朔方城。
衛青的校尉張次公有軍功,被封為岸頭侯。
天子說:“匈奴背逆天理,悖亂人倫,侵淩長輩,虐一待老人,專以盜竊為事,欺詐各個蠻夷之國,策劃陰謀,憑借其武力,屢次侵害漢朝邊境,所以朝廷才調動軍隊,派遣将領,去讨伐它的罪惡。
《詩經》上不是說嗎:‘征讨?狁,直到太原’,‘出征的戰車,萬馬奔騰’,‘修築那座朔方城’。
如今車騎将軍衛青越過西河地區,直到高阙,斬殺敵軍二千三百人,繳獲他們的全部戰車、辎重和牲畜,已被封為列侯,于是往西平定了河南地區,巡行榆谿的古代要塞,越過梓領,架設北河的橋梁,讨伐蒲泥,攻破符離,斬殺敵人的輕捷一精一銳的士卒,捕獲敵人的偵察兵三千零七十一人,捉到敵人的間謀,割下死敵的左耳以計功勞,趕回敵人的一百多萬隻馬、牛和羊,保全大軍,勝利回師,增封衛青三千戶。
”第二年,匈奴侵入邊境,殺死代郡太守共友,侵入雁門,搶掠一千餘人。
第二年,匈奴大規模入侵代郡、定襄、上郡、斬殺搶掠漢朝百姓幾千人。
第二年,即元朔五年(前124)春天,朝廷命令車騎将軍衛青率領三萬騎兵,從高阙出兵;命令衛尉蘇建做遊擊将軍,左内史李沮當強一弩一将軍,太仆公孫賀當騎将軍,代國之相李蔡當輕車将軍,他們都隸屬車騎将軍衛青,一同從朔方出兵;朝廷又命令大行李息、岸頭侯張次公為将軍,從右北平出兵。
他們全都去攻打匈奴。
匈奴右賢王正對着衛青等人的大兵,以為漢朝軍隊不能到達這裡,便喝起酒來。
晚上,漢軍來到,包一皮一皮圍了右賢王;右賢王大驚,連夜逃跑,獨自同他的一個一愛一妾和幾百個一精一壯的騎兵,急馳突圍,向北而去。
漢朝的輕騎校尉郭成等追趕了幾百裡,沒有追上。
漢軍捕獲了右賢王的小王十多人,男一女民衆一萬五千餘人,牲畜數千百萬頭,于是衛青便領兵凱旋。
衛青的軍隊走到邊塞,武帝派遣使者拿着大将軍的官印,就在軍中任命車騎将軍衛青為大将軍,其他将軍都率兵隸屬于大将軍衛青,大将軍确立名号,班師回京。
武帝說:“大将軍衛青親自率領戰士攻殺,軍隊獲得大捷,俘虜匈奴之王十多人,加封衛青六千戶。
”又封衛青的兒子衛伉為宜春侯,衛青的兒子衛不疑為陰安侯,衛青的兒子衛登為發幹侯。
衛青堅決推辭說:“我僥幸地能在軍隊中當官,依賴陛下的神聖威靈,才使軍隊獲得大捷,同時這也是各位校尉拚力奮戰的功勞。
陛下已經降恩加封我的食邑。
臣子衛青的兒子們年齡還小,沒有征戰的勞苦和功績,皇上降恩,割地封他們三人為侯,這不是我在軍隊中當官,用來鼓勵戰士奮力打仗的本意啊!衛伉等三人怎敢接受封賞。
”天子說:“我并非忘卻各位校尉的功勞,現在本來就要考慮他們的獎賞。
”武帝就下令禦史說:“護軍都尉三次随大将軍出擊匈奴,經常接應各軍,率領一校人馬,捕獲匈奴小王,劃定一千五百戶封公孫敖為合騎侯。
都尉韓說随從大将軍從窳(yǔ,雨)渾塞出兵,直打到匈奴右賢王的王庭,在大将軍的指揮之下搏殺奮戰,俘獲匈奴小王,劃定一千三百戶封韓說為龍?侯。
騎将軍公孫賀跟随大将軍俘獲匈奴小王,劃定一千三百戶封公孫賀為南窌侯。
輕車将軍李蔡兩次随大将軍俘獲匈奴小王,劃定一千六百戶封李蔡為樂安侯。
校尉李朔、校尉趙不虞、校尉公孫戎奴,每人都三次跟随大将軍俘獲匈奴小王,劃定一千三百戶封李朔為涉轵侯,劃定一千三百戶封趙不虞為随成侯,劃定一千三百戶封公孫戎奴為從平侯。
将軍李沮、李息及校尉豆如意有軍功,賜給關内侯的爵位,每人食邑三百戶。
”這年秋天,匈奴侵入代郡,殺死都尉朱英。
第二年春天,大将軍衛青從定襄出兵。
合騎侯公孫敖做中将軍,太仆公孫賀為左将軍,翕侯趙信為前将軍,衛尉蘇建做右将軍,郎中令李廣做後将軍,左内史李沮做強一弩一将軍。
他們都隸屬大将軍,斬殺敵人幾千人而回。
一個多月後,他們又全都從定襄出兵攻打匈奴,殺敵一萬多人。
右将軍蘇建、前将軍趙信的軍隊合為一軍,共三千多騎兵,獨遇匈奴單于的軍隊,同他們交戰一天多的時間,漢軍将要全軍被殲。
前将軍趙信原本是匈奴人,投降漢朝被封為翕侯,如今看到軍情危急,匈奴人又引一誘他,于是他率領剩餘的大約八百騎兵,跑到單于那兒投降。
右将軍蘇建把他的軍隊全部損失了,獨自一人逃回,自己來到大将軍衛青那裡。
大将軍衛青就蘇建的罪過向軍正闳、長史安和議郎周霸等征詢意見,說:“怎樣定蘇建的罪過?”周霸說道:“自從大将軍出征,不曾殺過副将。
如今蘇建棄軍而回,可以殺蘇建以表明大将軍的威嚴。
”闳和安都說:“不能這樣。
兵法書上說‘兩軍交鋒,軍隊少的一方既使堅決拚搏,也要被軍隊多的一方打敗’。
如今蘇建率幾千軍隊抵禦單于的幾萬軍隊,奮力戰鬥了一天多的時間,戰士全部犧牲,仍然不敢有背叛漢朝的心意,自己歸來。
自己歸來而被殺死,這是告訴戰士今後若要失敗且不可返回漢朝。
不應當殺蘇建。
”大将軍衛青說:“衛青我僥幸以皇帝親戚的身分在軍隊中當官,不憂慮沒有威嚴,而周霸勸我樹立個人的威嚴,大失做人臣的旨意。
況且假使我的職權允許我斬殺有罪的将軍,但是憑我尊一寵一的地位不敢在國境外擅自誅殺,而把情況向天子詳細報告,讓天子自己裁決,由此表現出做臣子的不敢專權,不也是可以的嗎?”軍中官吏們都說:“好!”于是就把蘇建關押起來,送往皇帝的行在所。
衛青領兵進入邊塞,停止了對匈奴的征伐。
這一年(前123),大将軍衛青姐姐的兒子霍去病十八歲,受到武帝一寵一愛一,當了皇帝的侍中。
霍去病善于騎馬射箭,兩次随從大将軍出征,大将軍奉皇上之命,撥給他一些壯勇的戰士,任命他為剽姚校尉。
他同八百名輕捷勇敢的騎兵,徑直抛開大軍幾百裡,尋找有利的機會攻殺敵人,結果他們所斬殺的敵兵數量超過了他們的損失。
于是皇上說:“剽姚校尉霍去病殺敵二千零二十八人,其中包一皮一皮括匈奴相國和當戶,殺死單于祖父一輩的籍若侯産,活捉單于叔父羅姑比,他的功勞,在全軍兩次數第一,劃定一千六百戶封霍去病為冠軍侯。
上谷太守郝賢四次随大将軍出征,斬獲敵軍二千餘名,劃定一千一百戶封郝賢為衆利侯。
”這一年,損失了兩位将軍的軍隊,翕侯趙信逃亡,軍功不多,所以大将軍衛青沒有增封。
右将軍蘇建回來後,天子沒有殺他,赦免了他的罪過,交了贖金,成為平民百姓。
大将軍衛青回到京城,皇上賞賜他千金。
這時,王夫人正受到漢武帝的一寵一幸,甯乘就勸說衛青道:“将軍您所以軍功還不太多,自己卻食邑萬戶,三個兒子都受封為侯的原因,隻是因衛皇後的緣故。
如今王夫人得幸,而她的同姓親戚還沒有富貴,希望将軍捧着皇上賞賜的千金,去給王夫人的雙親祝壽。
”于是大将軍衛青就用五百金給王夫人的雙親祝壽。
武帝聽到這消息,就問大将軍衛青,大将軍衛青把事實報告了皇上,皇上就任命甯乘做東海都尉。
張骞随從大将軍出征,因為他曾經出使大夏,被扣留在匈奴很長時間,這次他為大軍作向導,熟知有水草的好地方,因而使大軍免于饑一渴,再加上他以前出使遙遠國家的功勞,封張骞為博望侯。
冠軍侯霍去病被封侯三年,在元狩二年(前121)春天,皇帝命冠軍侯霍去病做骠騎将軍,率領一萬騎兵,從隴西出擊匈奴,有軍功。
武帝說:“骠騎将軍親自率領戰士越過烏盭(lì,力)山,讨伐遬濮,渡過狐奴河,經過五個匈奴的王國,不掠取畏懼順從者的财物和民衆,隻希望捕獲單于的兒子。
轉戰六天,越過焉支山一千餘裡,與敵人短兵相接,殺死了折蘭王,砍掉盧胡王的頭,誅殺全副武裝的敵兵,抓獲了渾邪王的兒子及匈奴相國、都尉,殲敵八千餘人,繳獲了休屠(chú,除)王的祭天金人。
加封霍去病二千戶。
” 這年夏天,骠騎将軍與合騎侯公孫敖都從北地出兵,分道進軍;博望侯張骞、郎中令李廣都從右北平出兵,分道進軍。
他們都去攻打匈奴。
郎中令率領四千騎兵首先到達,博望侯率領一萬騎兵随後到達。
匈奴左賢王率領幾萬騎兵圍攻郎中令李廣,郎中令與敵兵戰鬥了兩天,有一半還多的戰士犧牲了,他們殺死敵人的數目超過了他們損失的人數。
博望侯領兵趕到時,匈奴的軍隊已撤走。
博望侯犯有行軍滞留而延誤軍機的罪過,被判為死刑,交了贖金,成為平民百姓。
骠騎将軍出了北地後,已遠遠地深入到匈奴之中,因合騎侯公孫敖走錯了路,沒能相會。
骠騎将軍越過居延澤,到達祁連山,捕獲了很多敵人。
天子說:“骠騎将軍越過居延澤,于是經過小月氏,攻到祁連山,俘虜酋塗王,率衆投降的有二千五百人,殺敵三萬零二百人,俘獲五個匈奴小王、五個匈奴小王的母親、單于的妻子、匈奴王子五十九個,還俘獲匈奴相國、将軍、當戶、都尉等共六十三人,漢朝軍隊大概減損十分之三,增封霍去病五千戶。
賞賜随霍去病到達小月氏的校尉們左庶長的爵位。
鷹擊司馬趙破奴兩次跟随骠騎将軍出征,斬殺了遬濮王,俘獲了稽且王,千騎将捉到匈奴小王和小王母各一人,王子以下四十一人,俘虜敵兵三千三百三十人,先頭部隊俘虜敵兵一千四百人,劃定一千五百戶封趙破奴為從骠侯。
校尉句王高不識,跟随骠騎将軍霍去病俘虜呼于屠王和王子以下共十一人,俘虜敵兵一千七百六十八人,劃定一千一百戶封高不識為宜冠侯。
校尉仆
匈奴奴隸主屢犯中原,嚴重破壞了漢匈人民的和平生活,給百姓和社會生産帶來深重災難。
年輕的漢武帝大膽重用青年将領衛青和霍去病,令其頻頻出擊,其戰争規模之大,兵威之盛,為漢代讨胡征戰之最,這就有力地打擊了匈奴奴隸主侵擾中原的嚣張氣焰,對維護中國的統一和博大,安定和富強,對漢匈人民的和平勞動生活有着積極的意義,這是值得肯定的曆史功績,也正是司馬遷寫作本傳的用意所在。
當然,作者對連年戰争所造成的人員傷亡和物資的巨大損失,也提出了委婉的批評。
文中突出地描寫和贊美了衛青推功讓爵、霍去病“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名将風度和以國家為重的一愛一國思想。
但同時也批評了他們不修名節、不進賢士、和柔事主的不足,顯示了司馬遷修史時的“不虛美,不隐惡”的實錄一精一神。
此文的結構頗有特色,前邊的主要部分寫衛、霍事迹,是衛、霍的合傳。
篇末又附記公孫賀等十六位征胡将領的簡略事迹,以類相從,實為一篇類傳。
從結構上看,主次分明;從史實上看,前後一體,水一乳一交一融,毫無遊離或割裂之感。
顯示了司馬遷剪裁謀篇的匠心和《
這就在事實上使本傳成為漢武帝時代漢匈戰争和漢匈關系的一篇簡史,或者是一本征胡英雄的記功簿。
本文雖以記事為主,但卻不乏一精一彩的景物和場面描寫,如寫元狩四年的漠北大戰:陰霾四起,狂風大作,飛沙走石的自然景象的描寫,為戰争鋪墊了凄清蒼勁的情調;再寫大将軍衛青“令武剛車自環為營,而縱五千騎往擊兇奴”,緻使單于“乘六骒”,倉皇夜遁;後寫大将軍北上,追亡逐北,真是兵威浩蕩,強虜震恐,浩氣千裡,萬馬奔騰,既“描畫如見”(王治皞《史記榷參·衛将軍骠騎》),又使讀者如聞其聲,很有藝術感染力。
此傳寓褒貶之意于叙事之中,卻不留痕迹。
如寫衛青之功,多陳述事實,“摹寫唯恐不盡”(姜宸英《湛園未定稿·書史記衛霍傳》),而寫霍去病之功則多用皇帝诏辭點出,這正是對诏辭所列骠騎三出,竟斬捕十一萬餘敵人之事的存疑之筆(诏辭以幕府報功表為據),真是“句中有筋,字中有眼”(曾國藩《求阙齋讀書錄》),暗示出作者行文的深意,确為好文章。
【譯文】 大将軍衛青是平陽縣人,他的父親鄭季充當縣中小吏,在平陽侯曹壽家供事,曾與平陽侯的小妾衛媪通一奸一,生了衛青。
衛青的同母哥哥衛長子,同母姐姐衛子夫在平陽公主家得到漢武帝的一寵一愛一,所以冒充姓衛。
衛青,字叫仲卿。
衛長子改表字叫長君。
長君的母親叫衛媪。
衛媪的大女兒叫衛孺,二女兒叫衛少幾,三女兒就是衛子夫。
後來衛子夫的弟弟步和廣都冒充姓衛。
衛青是平陽侯家的仆人,小的時候回到父親鄭季家裡,他父親讓他牧羊。
鄭季前妻生的兒子們都把他當作奴仆來對待,不把他算作兄弟。
衛青曾經跟人來到甘泉宮的居室,有個脖子上戴着鐵枷的犯人給衛青相面說:“你是個貴人,将來能當大官,封侯!”衛青笑一笑說:“我是被人奴役的人所生的孩子,能不挨他人打罵就心滿意足了,怎能想到封侯的事呢!” 衛青長大後,當了平陽侯家的騎兵,時常跟随平陽公主。
漢武帝建元二年(前139)的春天,衛青的姐姐衛子夫進入皇宮,受到武帝的一寵一幸。
皇後陳阿一嬌是堂邑大長公主劉嫖的女兒,沒有生兒子,卻嫉妒别人,大長公主聽說衛子夫受到武帝一寵一幸,且有了身孕,很嫉妒她,就派人逮捕了衛青。
當時衛青在建章宮供職,尚不出名。
大長公主逮捕囚禁衛青,想殺死他。
衛青的朋友騎郎公孫敖就和一些壯士把他搶了出來,因為這個原因,衛青沒有死。
武帝聽到這消息,就召來衛青,任命他當建章監,加侍中官銜。
連同他的同母兄弟們都得到顯貴,皇上給他們的賞賜,數日之間竟累積千金之多。
衛孺做了太仆公孫賀的妻子。
衛少兒原來同陳掌私通,武帝便召來陳掌,使他顯貴。
公孫敖因此也越來越顯貴。
衛子夫做了武帝的夫人。
衛青升為大中大夫。
元光五年(前130),衛青當了車騎将軍,讨伐匈奴,從上谷出兵;太仆公孫賀做輕車将軍,由雲中出兵;大中大夫公孫敖做騎将軍,由代郡出兵;衛尉李廣當骁騎将軍,由雁門出兵;每軍各有一萬騎兵。
衛青領兵到達茏城,斬殺敵人數百人。
騎将軍公孫敖損失七千名騎兵,衛尉李廣被敵人俘獲,逃脫而回。
公孫敖和李廣都被判為死刑,都交了贖金,免了死刑,成為平民。
公孫賀也沒有功勞。
元朔元年(前128)春天,衛子夫生了男孩子,被立為皇後。
這年秋天,衛青當車騎将軍,從雁門出境,率領三萬騎兵攻打匈奴,斬殺敵人幾千人。
第二年,匈奴侵入邊境,殺死遼西郡的太守,擄掠漁陽郡二千多人,打敗了韓安國将軍的軍隊。
漢朝命令李息将軍攻打匈奴,從代郡出兵;又命令車騎将軍衛青從雲中出發,向西去攻打匈奴,直到高阙。
于是攻取了河南地區,直到隴西,捕獲敵人幾千名,繳獲牲畜十萬頭,打跑了白羊王和樓煩王。
漢朝就把河南地區改設為朔方郡,并劃定三千八百戶封衛青為長平侯。
衛青的校尉蘇建有軍功,朝廷也劃定一千一百戶封蘇建為平陵侯,并派蘇建修築朔方城。
衛青的校尉張次公有軍功,被封為岸頭侯。
天子說:“匈奴背逆天理,悖亂人倫,侵淩長輩,虐一待老人,專以盜竊為事,欺詐各個蠻夷之國,策劃陰謀,憑借其武力,屢次侵害漢朝邊境,所以朝廷才調動軍隊,派遣将領,去讨伐它的罪惡。
《詩經》上不是說嗎:‘征讨?狁,直到太原’,‘出征的戰車,萬馬奔騰’,‘修築那座朔方城’。
如今車騎将軍衛青越過西河地區,直到高阙,斬殺敵軍二千三百人,繳獲他們的全部戰車、辎重和牲畜,已被封為列侯,于是往西平定了河南地區,巡行榆谿的古代要塞,越過梓領,架設北河的橋梁,讨伐蒲泥,攻破符離,斬殺敵人的輕捷一精一銳的士卒,捕獲敵人的偵察兵三千零七十一人,捉到敵人的間謀,割下死敵的左耳以計功勞,趕回敵人的一百多萬隻馬、牛和羊,保全大軍,勝利回師,增封衛青三千戶。
”第二年,匈奴侵入邊境,殺死代郡太守共友,侵入雁門,搶掠一千餘人。
第二年,匈奴大規模入侵代郡、定襄、上郡、斬殺搶掠漢朝百姓幾千人。
第二年,即元朔五年(前124)春天,朝廷命令車騎将軍衛青率領三萬騎兵,從高阙出兵;命令衛尉蘇建做遊擊将軍,左内史李沮當強一弩一将軍,太仆公孫賀當騎将軍,代國之相李蔡當輕車将軍,他們都隸屬車騎将軍衛青,一同從朔方出兵;朝廷又命令大行李息、岸頭侯張次公為将軍,從右北平出兵。
他們全都去攻打匈奴。
匈奴右賢王正對着衛青等人的大兵,以為漢朝軍隊不能到達這裡,便喝起酒來。
晚上,漢軍來到,包一皮一皮圍了右賢王;右賢王大驚,連夜逃跑,獨自同他的一個一愛一妾和幾百個一精一壯的騎兵,急馳突圍,向北而去。
漢朝的輕騎校尉郭成等追趕了幾百裡,沒有追上。
漢軍捕獲了右賢王的小王十多人,男一女民衆一萬五千餘人,牲畜數千百萬頭,于是衛青便領兵凱旋。
衛青的軍隊走到邊塞,武帝派遣使者拿着大将軍的官印,就在軍中任命車騎将軍衛青為大将軍,其他将軍都率兵隸屬于大将軍衛青,大将軍确立名号,班師回京。
武帝說:“大将軍衛青親自率領戰士攻殺,軍隊獲得大捷,俘虜匈奴之王十多人,加封衛青六千戶。
”又封衛青的兒子衛伉為宜春侯,衛青的兒子衛不疑為陰安侯,衛青的兒子衛登為發幹侯。
衛青堅決推辭說:“我僥幸地能在軍隊中當官,依賴陛下的神聖威靈,才使軍隊獲得大捷,同時這也是各位校尉拚力奮戰的功勞。
陛下已經降恩加封我的食邑。
臣子衛青的兒子們年齡還小,沒有征戰的勞苦和功績,皇上降恩,割地封他們三人為侯,這不是我在軍隊中當官,用來鼓勵戰士奮力打仗的本意啊!衛伉等三人怎敢接受封賞。
”天子說:“我并非忘卻各位校尉的功勞,現在本來就要考慮他們的獎賞。
”武帝就下令禦史說:“護軍都尉三次随大将軍出擊匈奴,經常接應各軍,率領一校人馬,捕獲匈奴小王,劃定一千五百戶封公孫敖為合騎侯。
都尉韓說随從大将軍從窳(yǔ,雨)渾塞出兵,直打到匈奴右賢王的王庭,在大将軍的指揮之下搏殺奮戰,俘獲匈奴小王,劃定一千三百戶封韓說為龍?侯。
騎将軍公孫賀跟随大将軍俘獲匈奴小王,劃定一千三百戶封公孫賀為南窌侯。
輕車将軍李蔡兩次随大将軍俘獲匈奴小王,劃定一千六百戶封李蔡為樂安侯。
校尉李朔、校尉趙不虞、校尉公孫戎奴,每人都三次跟随大将軍俘獲匈奴小王,劃定一千三百戶封李朔為涉轵侯,劃定一千三百戶封趙不虞為随成侯,劃定一千三百戶封公孫戎奴為從平侯。
将軍李沮、李息及校尉豆如意有軍功,賜給關内侯的爵位,每人食邑三百戶。
”這年秋天,匈奴侵入代郡,殺死都尉朱英。
第二年春天,大将軍衛青從定襄出兵。
合騎侯公孫敖做中将軍,太仆公孫賀為左将軍,翕侯趙信為前将軍,衛尉蘇建做右将軍,郎中令李廣做後将軍,左内史李沮做強一弩一将軍。
他們都隸屬大将軍,斬殺敵人幾千人而回。
一個多月後,他們又全都從定襄出兵攻打匈奴,殺敵一萬多人。
右将軍蘇建、前将軍趙信的軍隊合為一軍,共三千多騎兵,獨遇匈奴單于的軍隊,同他們交戰一天多的時間,漢軍将要全軍被殲。
前将軍趙信原本是匈奴人,投降漢朝被封為翕侯,如今看到軍情危急,匈奴人又引一誘他,于是他率領剩餘的大約八百騎兵,跑到單于那兒投降。
右将軍蘇建把他的軍隊全部損失了,獨自一人逃回,自己來到大将軍衛青那裡。
大将軍衛青就蘇建的罪過向軍正闳、長史安和議郎周霸等征詢意見,說:“怎樣定蘇建的罪過?”周霸說道:“自從大将軍出征,不曾殺過副将。
如今蘇建棄軍而回,可以殺蘇建以表明大将軍的威嚴。
”闳和安都說:“不能這樣。
兵法書上說‘兩軍交鋒,軍隊少的一方既使堅決拚搏,也要被軍隊多的一方打敗’。
如今蘇建率幾千軍隊抵禦單于的幾萬軍隊,奮力戰鬥了一天多的時間,戰士全部犧牲,仍然不敢有背叛漢朝的心意,自己歸來。
自己歸來而被殺死,這是告訴戰士今後若要失敗且不可返回漢朝。
不應當殺蘇建。
”大将軍衛青說:“衛青我僥幸以皇帝親戚的身分在軍隊中當官,不憂慮沒有威嚴,而周霸勸我樹立個人的威嚴,大失做人臣的旨意。
況且假使我的職權允許我斬殺有罪的将軍,但是憑我尊一寵一的地位不敢在國境外擅自誅殺,而把情況向天子詳細報告,讓天子自己裁決,由此表現出做臣子的不敢專權,不也是可以的嗎?”軍中官吏們都說:“好!”于是就把蘇建關押起來,送往皇帝的行在所。
衛青領兵進入邊塞,停止了對匈奴的征伐。
這一年(前123),大将軍衛青姐姐的兒子霍去病十八歲,受到武帝一寵一愛一,當了皇帝的侍中。
霍去病善于騎馬射箭,兩次随從大将軍出征,大将軍奉皇上之命,撥給他一些壯勇的戰士,任命他為剽姚校尉。
他同八百名輕捷勇敢的騎兵,徑直抛開大軍幾百裡,尋找有利的機會攻殺敵人,結果他們所斬殺的敵兵數量超過了他們的損失。
于是皇上說:“剽姚校尉霍去病殺敵二千零二十八人,其中包一皮一皮括匈奴相國和當戶,殺死單于祖父一輩的籍若侯産,活捉單于叔父羅姑比,他的功勞,在全軍兩次數第一,劃定一千六百戶封霍去病為冠軍侯。
上谷太守郝賢四次随大将軍出征,斬獲敵軍二千餘名,劃定一千一百戶封郝賢為衆利侯。
”這一年,損失了兩位将軍的軍隊,翕侯趙信逃亡,軍功不多,所以大将軍衛青沒有增封。
右将軍蘇建回來後,天子沒有殺他,赦免了他的罪過,交了贖金,成為平民百姓。
大将軍衛青回到京城,皇上賞賜他千金。
這時,王夫人正受到漢武帝的一寵一幸,甯乘就勸說衛青道:“将軍您所以軍功還不太多,自己卻食邑萬戶,三個兒子都受封為侯的原因,隻是因衛皇後的緣故。
如今王夫人得幸,而她的同姓親戚還沒有富貴,希望将軍捧着皇上賞賜的千金,去給王夫人的雙親祝壽。
”于是大将軍衛青就用五百金給王夫人的雙親祝壽。
武帝聽到這消息,就問大将軍衛青,大将軍衛青把事實報告了皇上,皇上就任命甯乘做東海都尉。
張骞随從大将軍出征,因為他曾經出使大夏,被扣留在匈奴很長時間,這次他為大軍作向導,熟知有水草的好地方,因而使大軍免于饑一渴,再加上他以前出使遙遠國家的功勞,封張骞為博望侯。
冠軍侯霍去病被封侯三年,在元狩二年(前121)春天,皇帝命冠軍侯霍去病做骠騎将軍,率領一萬騎兵,從隴西出擊匈奴,有軍功。
武帝說:“骠騎将軍親自率領戰士越過烏盭(lì,力)山,讨伐遬濮,渡過狐奴河,經過五個匈奴的王國,不掠取畏懼順從者的财物和民衆,隻希望捕獲單于的兒子。
轉戰六天,越過焉支山一千餘裡,與敵人短兵相接,殺死了折蘭王,砍掉盧胡王的頭,誅殺全副武裝的敵兵,抓獲了渾邪王的兒子及匈奴相國、都尉,殲敵八千餘人,繳獲了休屠(chú,除)王的祭天金人。
加封霍去病二千戶。
” 這年夏天,骠騎将軍與合騎侯公孫敖都從北地出兵,分道進軍;博望侯張骞、郎中令李廣都從右北平出兵,分道進軍。
他們都去攻打匈奴。
郎中令率領四千騎兵首先到達,博望侯率領一萬騎兵随後到達。
匈奴左賢王率領幾萬騎兵圍攻郎中令李廣,郎中令與敵兵戰鬥了兩天,有一半還多的戰士犧牲了,他們殺死敵人的數目超過了他們損失的人數。
博望侯領兵趕到時,匈奴的軍隊已撤走。
博望侯犯有行軍滞留而延誤軍機的罪過,被判為死刑,交了贖金,成為平民百姓。
骠騎将軍出了北地後,已遠遠地深入到匈奴之中,因合騎侯公孫敖走錯了路,沒能相會。
骠騎将軍越過居延澤,到達祁連山,捕獲了很多敵人。
天子說:“骠騎将軍越過居延澤,于是經過小月氏,攻到祁連山,俘虜酋塗王,率衆投降的有二千五百人,殺敵三萬零二百人,俘獲五個匈奴小王、五個匈奴小王的母親、單于的妻子、匈奴王子五十九個,還俘獲匈奴相國、将軍、當戶、都尉等共六十三人,漢朝軍隊大概減損十分之三,增封霍去病五千戶。
賞賜随霍去病到達小月氏的校尉們左庶長的爵位。
鷹擊司馬趙破奴兩次跟随骠騎将軍出征,斬殺了遬濮王,俘獲了稽且王,千騎将捉到匈奴小王和小王母各一人,王子以下四十一人,俘虜敵兵三千三百三十人,先頭部隊俘虜敵兵一千四百人,劃定一千五百戶封趙破奴為從骠侯。
校尉句王高不識,跟随骠騎将軍霍去病俘虜呼于屠王和王子以下共十一人,俘虜敵兵一千七百六十八人,劃定一千一百戶封高不識為宜冠侯。
校尉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