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靳蒯成列傳第三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陽陵侯傅寬、信武侯靳歙都獲得了很高的爵位,跟随高祖從山東起兵,攻打項羽,斬殺名将,擊敗敵軍幾十次,降伏城邑數十座,而不曾遭到挫折和困厄,這也是上天賜給的啊。
蒯成侯周緤心地堅定忠良,從不被人懷疑,高祖每有出征的行動,他不曾不流淚哭泣,這隻有心裡十分痛苦的人才能做到,可以說是個忠誠厚道的君子啦。
【原文】【注解】 陽陵侯傅寬,以魏五大夫騎将從①,為舍人②,起橫陽。
從攻安陽、杠裡,擊趙贲軍于開封,及擊楊熊曲遇、陽武,斬首十二級③,賜爵卿。
從至霸上。
沛公立為漢王④,漢王賜寬封号共德君。
從入漢中,遷為右騎将。
從定三秦⑤,賜食邑雕陰⑥。
擊項籍,待懷,賜爵通德侯。
從擊項冠、周蘭、龍且,所将卒斬騎将一人敖下,益食邑。
屬淮陰⑦,擊破齊曆下軍⑧,擊田解。
屬相國參⑨,殘博,益食邑。
因定齊地,剖符世世勿絕⑩,封為陽陵侯,二千六百戶,除前所食?。
為齊右丞相?,備齊(13)。
五歲為齊相國(14)。
四月(15),擊陳豨,屬太尉勃(16),以相國代丞相哙擊豨(17)。
一月(18),徙為代相國(19),将屯(20)。
二歲,為代丞相,将屯。
孝惠五年卒(21),谥為景侯(22)。
子頃侯一精一立(23),二十四年卒(24)。
子共侯則立,十二年卒(25)。
子侯偃立,三十一年(26),坐與淮南王謀反(27),死,國除。
①魏:指秦楚之際的魏國。
秦二世二年(前208),戰國時魏貴族後裔魏咎立為魏王。
②舍人:古時王公貴族的親近侍從,家臣。
③斬首十二級:即斬敵十二首級。
首級,秦制斬敵一首賜爵一級,後稱敵首為首級。
④沛公:即劉邦。
漢王:前206年,項羽封劉邦為漢王。
⑤三秦:指項羽在關中分封的雍、塞、翟三個諸侯國。
因都在原秦國地,故稱“三秦”。
⑥食邑:卿大夫的封地,因收其賦稅而食,故名。
⑦淮陰:指淮陰侯韓信。
《索隐》張晏雲:“信時為相國,雲‘淮陰’者,終言之也。
”⑧齊:指秦楚之際的齊國。
秦二世二年(前208),戰國時齊國貴族後裔田假自立為齊。
時齊王為田廣。
⑨參:指曹參。
⑩剖符:帝王分封諸侯或功臣,把表示憑證的符分為兩半,各執其一,以示信用。
?除:免。
?齊:指漢初高祖所封諸侯。
時韓信為齊王。
(13)備齊:指屯兵防備原齊國相田橫反叛,時田橫未降。
(14)齊:指漢初高祖所封諸侯。
時劉肥為齊王。
(15)四月:指漢高祖十一年(前196),四月。
陳豨反叛在漢高祖十年九月。
(16)勃:即周勃。
(17)哙:即樊哙。
(18)一月:指漢高祖十二年(前195),一月。
(19)代:指漢初高祖所封諸。
時劉恒為代王。
(20)将屯:帶兵駐守。
(21)孝惠五年:漢惠帝五年,即前190年。
(22)谥:指古代帝王、諸侯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後,根據他們的生平事迹與品德修養而給予的帶有評判一性一質的一種名号。
(23)一精一:一作“靖”。
(24)二十四年:指漢文帝前元十四年即前166年。
(25)十二年:指漢景帝前元三年即前154年。
(26)三十一年:指漢武帝元朔六年即前123年。
(27)坐:因(犯罪或犯法)。
淮南王:即劉安。
信武侯靳歙,以中涓從①,起宛朐。
攻濟陽。
破李由軍。
擊秦軍亳南、開封東北,斬騎千人将一人②,首五十七級,捕虜七十三人,賜爵封号臨平君。
又戰藍田北,斬車司馬二人,騎長一人,首二十八級,捕虜五十七人。
至霸上。
沛公立為漢王,賜歙爵建武侯,遷為騎都尉。
從定三秦。
别西擊章平軍于隴西,破之,定隴西六縣,所将卒斬車司馬、候各四人③,騎長十二人。
從東擊楚④,至彭城。
漢軍敗還,保雍丘,去擊反者王武等。
略梁地⑤,别将擊邢說軍菑南,破之,身得說都尉二人⑥,司馬、候十二人,降吏
蒯成侯周緤心地堅定忠良,從不被人懷疑,高祖每有出征的行動,他不曾不流淚哭泣,這隻有心裡十分痛苦的人才能做到,可以說是個忠誠厚道的君子啦。
【原文】【注解】 陽陵侯傅寬,以魏五大夫騎将從①,為舍人②,起橫陽。
從攻安陽、杠裡,擊趙贲軍于開封,及擊楊熊曲遇、陽武,斬首十二級③,賜爵卿。
從至霸上。
沛公立為漢王④,漢王賜寬封号共德君。
從入漢中,遷為右騎将。
從定三秦⑤,賜食邑雕陰⑥。
擊項籍,待懷,賜爵通德侯。
從擊項冠、周蘭、龍且,所将卒斬騎将一人敖下,益食邑。
屬淮陰⑦,擊破齊曆下軍⑧,擊田解。
屬相國參⑨,殘博,益食邑。
因定齊地,剖符世世勿絕⑩,封為陽陵侯,二千六百戶,除前所食?。
為齊右丞相?,備齊(13)。
五歲為齊相國(14)。
四月(15),擊陳豨,屬太尉勃(16),以相國代丞相哙擊豨(17)。
一月(18),徙為代相國(19),将屯(20)。
二歲,為代丞相,将屯。
孝惠五年卒(21),谥為景侯(22)。
子頃侯一精一立(23),二十四年卒(24)。
子共侯則立,十二年卒(25)。
子侯偃立,三十一年(26),坐與淮南王謀反(27),死,國除。
①魏:指秦楚之際的魏國。
秦二世二年(前208),戰國時魏貴族後裔魏咎立為魏王。
②舍人:古時王公貴族的親近侍從,家臣。
③斬首十二級:即斬敵十二首級。
首級,秦制斬敵一首賜爵一級,後稱敵首為首級。
④沛公:即劉邦。
漢王:前206年,項羽封劉邦為漢王。
⑤三秦:指項羽在關中分封的雍、塞、翟三個諸侯國。
因都在原秦國地,故稱“三秦”。
⑥食邑:卿大夫的封地,因收其賦稅而食,故名。
⑦淮陰:指淮陰侯韓信。
《索隐》張晏雲:“信時為相國,雲‘淮陰’者,終言之也。
”⑧齊:指秦楚之際的齊國。
秦二世二年(前208),戰國時齊國貴族後裔田假自立為齊。
時齊王為田廣。
⑨參:指曹參。
⑩剖符:帝王分封諸侯或功臣,把表示憑證的符分為兩半,各執其一,以示信用。
?除:免。
?齊:指漢初高祖所封諸侯。
時韓信為齊王。
(13)備齊:指屯兵防備原齊國相田橫反叛,時田橫未降。
(14)齊:指漢初高祖所封諸侯。
時劉肥為齊王。
(15)四月:指漢高祖十一年(前196),四月。
陳豨反叛在漢高祖十年九月。
(16)勃:即周勃。
(17)哙:即樊哙。
(18)一月:指漢高祖十二年(前195),一月。
(19)代:指漢初高祖所封諸。
時劉恒為代王。
(20)将屯:帶兵駐守。
(21)孝惠五年:漢惠帝五年,即前190年。
(22)谥:指古代帝王、諸侯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後,根據他們的生平事迹與品德修養而給予的帶有評判一性一質的一種名号。
(23)一精一:一作“靖”。
(24)二十四年:指漢文帝前元十四年即前166年。
(25)十二年:指漢景帝前元三年即前154年。
(26)三十一年:指漢武帝元朔六年即前123年。
(27)坐:因(犯罪或犯法)。
淮南王:即劉安。
信武侯靳歙,以中涓從①,起宛朐。
攻濟陽。
破李由軍。
擊秦軍亳南、開封東北,斬騎千人将一人②,首五十七級,捕虜七十三人,賜爵封号臨平君。
又戰藍田北,斬車司馬二人,騎長一人,首二十八級,捕虜五十七人。
至霸上。
沛公立為漢王,賜歙爵建武侯,遷為騎都尉。
從定三秦。
别西擊章平軍于隴西,破之,定隴西六縣,所将卒斬車司馬、候各四人③,騎長十二人。
從東擊楚④,至彭城。
漢軍敗還,保雍丘,去擊反者王武等。
略梁地⑤,别将擊邢說軍菑南,破之,身得說都尉二人⑥,司馬、候十二人,降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