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靳蒯成列傳第三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張鳳嶺譯注
【說明】
本篇是秦楚之際随從漢高祖劉邦起事的三位近衛侍從官員傅寬、靳歙和周緤的合傳。
傳中主要記述了傅、靳、周三人随從劉邦征戰及升遷的過程。
其共同點是均為劉邦信任的近臣,都封高爵、享厚祿。
《太史公自序》說:“欲詳知秦楚之事,維周緤常從高祖,平定諸侯。
作《傅靳蒯成列傳》第三十八。
”周緤是如何“常從高祖”的呢?傳文有明确答案:“常為高祖參乘”,“軍乍利乍不利,終無離上心”,以至高祖上戰場時“蒯成侯泣曰:‘始秦攻破天下,未嘗自行。
今上常自行,是為無人可使者乎?’”于是,博得“上以為‘一愛一我’”的信任。
盡避周緤沒有獨立帶兵打仗,卻得封信武侯,食邑三千三百戶,并特别賞賜“入殿門不趨,殺人不死”。
因此,論功行賞之事首要的是必須忠于劉邦,周緤即為一例。
對于爵祿與功績不相稱的現象,太史公恐不無微詞,故在贊論中以“此亦天授也”來表示。
傳中還特别記述了三位功臣的後代無一例外的都因犯法而“國除”。
這對于後人也不無儆戒意義。
本篇在寫法上主要采取簡要的記述和說明,幾乎沒有人物思想一性一格的描寫,殆與文章的主旨和人物本身有關。
這幾位近臣侍從唯上之命是聽,難言突出的個一性一。
周緤的“泣曰”及其表示忠心的一句話,是本傳唯一的描寫句子,從中不難看出,封建帝王貼身近衛侍從的愚忠和奴相。
對本傳,有人認為是褚少孫補作,未可信。
【譯文】 陽陵侯傅寬,以魏國五大夫爵位的騎将軍官身份跟随沛公劉邦,曾做過家臣,起事于橫陽。
他随沛公進攻安陽、杠裡,在開封攻打秦将趙贲的軍隊,以及在曲遇、陽武擊潰秦将楊熊的軍隊,曾斬獲敵人十二首級,沛公賜給他卿的爵位。
後随從沛公進軍到霸上。
沛公立為漢王後,賜給傅寬共德君的封号。
随即跟着漢王進入漢中地區,升為右騎将。
不久又跟随漢王平定了三秦,漢王賜給他雕陰作為食邑。
楚漢相争時,他随着漢王進擊西楚霸王項羽,奉命在懷縣接應漢王,漢王賜給他通德侯的爵位。
在随漢王打擊項羽部将項冠、周蘭、龍且(jū,居)時,他率領的士兵在敖倉山下斬獲敵騎将一人,因而增加了食邑。
傅寬曾隸屬于淮陰侯韓信的指揮,擊敗了齊國在曆下的駐軍,擊垮了齊國守将田解。
後來歸屬相國曹參指揮,攻破博縣,又增加了食邑。
因為平定齊地有功,漢王把表示憑證的符分成兩半,交給他一半,以示信用,使他的爵位世代相傳,封他為陽陵侯,食邑二千六百戶,免掉他先前受封的食邑。
後擔任齊國右丞相,屯兵駐守防備田橫作亂。
在齊國任國相五年。
漢高祖十一年(前196)四月,攻打叛漢自立為代王的陳豨,歸屬太尉周勃指揮,以相國的身份代替漢丞相樊哙擊敗陳豨。
第二年一月,調任代國相國,帶兵駐守邊郡。
兩年後,擔任代國丞相,繼續帶兵駐守邊郡。
漢惠帝五年(前190)傅寬去世,谥号為景侯。
兒子頃侯傅一精一繼承爵位,二十四年後(漢文帝前元十四年,即前166年)去世。
傅一精一的兒子共侯傅則繼承爵位,十二年後(漢景帝前元三年,即前154年)去世。
傅則的兒子傅偃繼承爵位,三十一年(漢武帝元朔六年,即前123年),因與淮南王劉安謀反,處死,封地同時廢除。
信武侯靳歙(xī,吸),以侍從官員身份跟随沛公劉邦,他是從宛朐(yuānqú,冤渠)起兵的。
曾進攻濟陽。
擊敗過秦将李由的軍隊。
又在亳(Bó,博)縣南和開封東北攻打秦軍,斬殺一名千人騎兵的長官,斬獲五十七首級,俘虜七十三人,受沛公所賜爵位,封号為臨平君。
後來又在藍田北進行戰鬥,斬秦軍車司馬二人,騎兵長官一人,斬獲二十八首級,俘虜五十七人。
又率軍到達霸上。
當時沛公立為漢王,賜封靳歙建武侯爵位,并升他為騎都尉。
靳歙随
傳中主要記述了傅、靳、周三人随從劉邦征戰及升遷的過程。
其共同點是均為劉邦信任的近臣,都封高爵、享厚祿。
《太史公自序》說:“欲詳知秦楚之事,維周緤常從高祖,平定諸侯。
作《傅靳蒯成列傳》第三十八。
”周緤是如何“常從高祖”的呢?傳文有明确答案:“常為高祖參乘”,“軍乍利乍不利,終無離上心”,以至高祖上戰場時“蒯成侯泣曰:‘始秦攻破天下,未嘗自行。
今上常自行,是為無人可使者乎?’”于是,博得“上以為‘一愛一我’”的信任。
盡避周緤沒有獨立帶兵打仗,卻得封信武侯,食邑三千三百戶,并特别賞賜“入殿門不趨,殺人不死”。
因此,論功行賞之事首要的是必須忠于劉邦,周緤即為一例。
對于爵祿與功績不相稱的現象,太史公恐不無微詞,故在贊論中以“此亦天授也”來表示。
傳中還特别記述了三位功臣的後代無一例外的都因犯法而“國除”。
這對于後人也不無儆戒意義。
本篇在寫法上主要采取簡要的記述和說明,幾乎沒有人物思想一性一格的描寫,殆與文章的主旨和人物本身有關。
這幾位近臣侍從唯上之命是聽,難言突出的個一性一。
周緤的“泣曰”及其表示忠心的一句話,是本傳唯一的描寫句子,從中不難看出,封建帝王貼身近衛侍從的愚忠和奴相。
對本傳,有人認為是褚少孫補作,未可信。
【譯文】 陽陵侯傅寬,以魏國五大夫爵位的騎将軍官身份跟随沛公劉邦,曾做過家臣,起事于橫陽。
他随沛公進攻安陽、杠裡,在開封攻打秦将趙贲的軍隊,以及在曲遇、陽武擊潰秦将楊熊的軍隊,曾斬獲敵人十二首級,沛公賜給他卿的爵位。
後随從沛公進軍到霸上。
沛公立為漢王後,賜給傅寬共德君的封号。
随即跟着漢王進入漢中地區,升為右騎将。
不久又跟随漢王平定了三秦,漢王賜給他雕陰作為食邑。
楚漢相争時,他随着漢王進擊西楚霸王項羽,奉命在懷縣接應漢王,漢王賜給他通德侯的爵位。
在随漢王打擊項羽部将項冠、周蘭、龍且(jū,居)時,他率領的士兵在敖倉山下斬獲敵騎将一人,因而增加了食邑。
傅寬曾隸屬于淮陰侯韓信的指揮,擊敗了齊國在曆下的駐軍,擊垮了齊國守将田解。
後來歸屬相國曹參指揮,攻破博縣,又增加了食邑。
因為平定齊地有功,漢王把表示憑證的符分成兩半,交給他一半,以示信用,使他的爵位世代相傳,封他為陽陵侯,食邑二千六百戶,免掉他先前受封的食邑。
後擔任齊國右丞相,屯兵駐守防備田橫作亂。
在齊國任國相五年。
漢高祖十一年(前196)四月,攻打叛漢自立為代王的陳豨,歸屬太尉周勃指揮,以相國的身份代替漢丞相樊哙擊敗陳豨。
第二年一月,調任代國相國,帶兵駐守邊郡。
兩年後,擔任代國丞相,繼續帶兵駐守邊郡。
漢惠帝五年(前190)傅寬去世,谥号為景侯。
兒子頃侯傅一精一繼承爵位,二十四年後(漢文帝前元十四年,即前166年)去世。
傅一精一的兒子共侯傅則繼承爵位,十二年後(漢景帝前元三年,即前154年)去世。
傅則的兒子傅偃繼承爵位,三十一年(漢武帝元朔六年,即前123年),因與淮南王劉安謀反,處死,封地同時廢除。
信武侯靳歙(xī,吸),以侍從官員身份跟随沛公劉邦,他是從宛朐(yuānqú,冤渠)起兵的。
曾進攻濟陽。
擊敗過秦将李由的軍隊。
又在亳(Bó,博)縣南和開封東北攻打秦軍,斬殺一名千人騎兵的長官,斬獲五十七首級,俘虜七十三人,受沛公所賜爵位,封号為臨平君。
後來又在藍田北進行戰鬥,斬秦軍車司馬二人,騎兵長官一人,斬獲二十八首級,俘虜五十七人。
又率軍到達霸上。
當時沛公立為漢王,賜封靳歙建武侯爵位,并升他為騎都尉。
靳歙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