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生陸賈列傳第三十七

關燈
陸生和平原君一直很要好,所以就前去吊唁。

    平原君家境貧寒,連給母親出殡送喪的錢都沒有,正要去借錢來置辦殡喪用品,陸生卻讓平原君隻管發喪,不必去借錢。

    然後,陸生卻到辟陽侯家中,向他祝賀說:“平原君的母親去世了。

    ”辟陽侯不解地說:“平原君的母親死了,你祝賀我幹什麼?”陸生說道:“以前你一直想和平原君交好,但是他講究道義不和你往來,這是因為他母親的緣故。

    現在他母親已經去世,您若是贈送厚禮為他母親送喪,那麼他一定願意為您拼死效勞。

    ”于是辟陽侯就給平原君送去價值一百金的厚禮。

    而當時的不少列侯貴人也因為辟陽侯送重禮的緣故,也送去了總值五百金的錢物。

     辟陽侯特别受呂太後的一寵一愛一,有的人就在孝惠帝面前說他的壞話,孝惠帝大怒,就把他逮捕交給官吏審訊,并想借此機會殺掉他。

    呂太後感到慚愧,又不能替他說情。

    而大臣們大都痛恨辟陽侯的醜行更想借此機會殺掉他。

    辟陽侯很着急,就派人給平原君傳話,說自己想見見他。

    但平原君卻推辭說:“您的案子現在正緊,我不敢會見您。

    ”然後平原君請求會見孝惠帝的一寵一臣闳籍孺,說服他道:“皇帝一寵一愛一您的原因,天下的人誰都知道。

    現在辟陽侯受一寵一于太後,卻被逮捕入獄,滿城的人都說您給說的壞話,想殺掉您。

    如果今天辟陽侯被皇上殺了,那麼明天早上太後發了火,也會殺掉您。

    您為什麼還不脫了上衣,光着膀子,替辟陽侯到皇帝那裡求個情呢?如果皇帝聽了您的話,放出辟陽侯,太後一定會非常高興。

    而太後、皇帝兩人都一寵一愛一您,那麼您也就會加倍富貴了。

    ”于是闳籍孺非常害怕,就聽從了平原君的主意,向皇帝給辟陽侯說情,皇帝果然放出了辟陽侯。

    辟陽侯在被囚禁的時候,很想會見平原君,但是平原君卻不肯見辟陽侯,辟陽侯認為這是背叛自己,所以對他很是惱恨。

    等到他被平原君成功地救出之後,才感到特别吃驚。

     呂太後去世之後,大臣們殺死了諸呂。

    辟陽侯和諸呂關系極深,但最終沒有被殺死。

    保全辟陽侯生命計劃之所以實現,都是陸生和平原君的力量。

     在孝文帝時期,淮南厲王殺死了辟陽侯,這是因為他和諸呂關系至深的緣故。

    文帝又聽說辟陽侯的許多事情都是他的門客平原君出謀策劃的,所以就派遣官吏去逮捕他,想治他的罪。

    聽到官吏已到自己家門口,平原君就想自一殺,他的幾個兒子和來負責逮捕他的官員都說:“事情的結果究竟如何,現在還不清楚,你為什麼要這樣老早地自一殺呢?”平原君對兒子們說:“我一個人死了之後,對我們一家人的災禍也就沒有了,也就不會使你們受到牽連。

    ”這樣,他就拔劍自一殺而死。

    孝文帝聽到此事非常惋惜,說:“我并沒有殺他的意思。

    ”為了表示對其家屬的撫一慰,文帝就把他的兒子召進朝廷,任命為太中大夫。

    後來出使匈奴,由于單于悖慢無禮,就大罵單于,死在了匈奴。

     當初,沛公帶兵經過陳留的時候,郦生到軍門遞上自己的名片說:“高陽的卑賤百姓郦食其,私下裡我聽說沛公奔波在外,露天而處,不辭勞苦,帶領人馬幫助楚軍來征讨暴虐無道的秦朝,敬請勞駕諸位随從人員,進去通禀一聲,說我想見到沛公,和他談論天下大事。

    ”使者進去禀告,沛公一邊洗腳一邊問使者:“來者是什麼樣的人?”使者回答說:“看他相貌好像一個有學問的大孺,身穿讀書人的衣服,頭戴巍峨的高山冠。

    ”沛公說:“請替一我謝絕他,說我正忙于讨平天下的大事,沒有時間見儒生。

    ”使者出來道歉說:“沛公敬謝先生,他正忙于讨平天下的大事,沒有時間見儒生。

    ”郦生聽罷,瞪圓了眼睛,手持寶劍,斥責使者說:“快點!再去告訴沛公一聲,我是高陽酒徒,并不是一個儒生。

    ”使者見此,驚慌失措,竟吓得把名片掉在了地上,然後又跪下撿起,飛快地轉身跑了進去,再次向沛公通報:“外邊那個客人,真正是天下壯士,他大聲斥責我,我很是害怕,吓得我把名片掉在了地上,他說:‘你快滾回去,再次通報,你家老子是個高陽酒徒。

    ’”沛公立刻擦幹了腳,手拄着長矛說道:“請客人進來!” 郦生進去之後,以平等的禮節——長揖——來和沛公見面,并且說道:“沛公您長年累月暴衣露冠地在外奔波勞碌,很是辛苦,帶領人馬和楚軍一起征讨暴虐無道的秦朝,但是沛公您為什麼一點兒也不自重自一愛一呢?我想以讨論天下大事為由見到您,而您卻說什麼‘我正忙于讨平天下,沒有時間見儒生’。

    您想平定天下,成就天下最大的功業,但卻從外貌來看人,這樣恐怕就要失去天下那些有本事的人。

    況且我想您的聰明才智不如我,勇敢堅強又不如我,您如果想成就平定天下的大業而不想見到我的話,我認為您就失去了一個人才。

    ”沛公連忙向他道歉說:“剛才我隻聽說了您的外貌,現在我才真正了解了您的意圖。

    ”于是請他到位子上就座,問他平定天下的妙計良策。

    郦生說:“沛公您若想成就統一天下的大業,不如先占據陳留。

    陳留這個地方是一個可以據守的四通八達的交通要沖,同時也是兵家必争之地。

    在城裡貯藏着幾千萬石糧食,城牆守衛工事非常牢固。

    而我和陳留的守令一向非常好,我想為您前去說服他,讓他向您投降。

    若是他不聽我的,請允許我替您把他殺掉,然後拿下陳留。

    沛公您率領陳留的兵将,占據堅固的陳留城,吃陳留的存糧,召集天下各地想投靠您的人馬;等到兵力強大以後,您就可以所向無敵,橫行天下,那也就沒有任何人能對您構成威脅了。

    ”沛公說:“我完全聽從您的教誨。

    ” 于是郦生就在這一天夜裡去見陳留守令,向他遊說道:“秦朝暴虐無道而天下的人都反對它,現如今您和天下人一起造反就能成大功,而您卻獨自一人為将要滅亡的秦朝擁城固守,我私下裡為您的危險處境深深擔憂。

    ”陳留守令說道:“秦朝的法令嚴酷無刑,不能夠随便胡說,倘若這樣的話,就要滅族,我不能按照你所說的去做。

    您老先生指教我的話,并不是我的意圖,請您不要再說了。

    ”這天夜裡,郦生就在城中留下來休息,到了夜半時分,他悄悄地斬下陳留守令的頭,越牆而下,報與沛公得知。

    沛公帶領人馬,攻打城池,把縣令的頭挂在旗竿上給城上的人看說:“趕快投降吧,你們守令的腦袋被我們砍下來了!誰後投降,就一定要先殺他!”這時陳留人見守令已死,便相繼投降了沛公。

    沛公進城之後,就住在陳留的南城城門樓上,用的是陳留武庫裡的兵器,吃的是城裡的存糧,在這裡進進出出地逗留了三個月,召募的軍隊已達幾萬人,然後就入關攻滅秦朝。

     太史公說:今天世上流傳的寫郦生的傳記,大多這樣說,漢王在平定了三秦之後,回軍向東攻打項羽,帶領軍隊活動在鞏、洛之間時,郦生才身穿儒衣前去向漢王遊說。

    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實際情況是在沛公攻入函谷關之前,與項羽分手,來到高陽,在這時得到了郦生兄弟二人。

    我讀陸賈的《新語》十二篇,可以看出他真正是當代少有的大辯士。

    而平原君的兒子和我關系很好,因此才能詳細地把上述這一切都記錄下來。

     【原文】【注解】 郦生食其者①,陳留高陽人也。

    好讀書,家貧落魄②,無以為衣食業,為裡監門吏。

    然縣中賢豪不敢役③,縣中皆謂之狂生④。

     及陳勝、項梁等起,諸将徇地過高陽者數十人⑤,郦生聞其将皆握齱好苛禮自用⑥,不能聽大度之言,郦生乃深自藏匿。

    後聞沛公将兵略地陳留郊,沛公麾下騎士适郦生裡中子也⑦,沛公時時問邑中賢士豪俊⑧。

    騎士歸,郦生見謂之曰:“吾聞沛公慢而易人⑨,多大略,此真吾所願從遊,莫為我先⑩。

    若見沛公?,謂曰‘臣裡中有郦生,年六十餘,長八尺,人皆謂之狂生,生自謂我非狂生。

    ’”騎士曰:“沛公不好儒,諸客冠儒冠來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

    與人言,常大罵。

    未可以儒生說也。

    ”郦生曰:“弟言之。

    ”(13)騎士從容言如郦生所誡者(14)。

     ①郦食者:作者也稱他為郦生。

    生,指有才學之人,也為讀書人的通稱,和我們今天稱先生有些類似。

    ②落魄:窮困潦倒,很不得意。

    ③役:任意驅使。

    ④狂生:放一蕩不羁的人。

    ⑤徇地:攻占土地。

    徇,奪取。

    ⑥握齱:同“龌龊”,指器量狹小,拘泥于小節。

    苛禮:指苛細繁瑣的禮節。

    自用:自以為是。

    ⑦麾下:部下。

    麾,古代用以指揮軍隊的旗幟。

    裡:古時居民聚居的地方,在本文中特指故鄉。

    ⑧邑:舊時縣的别稱。

    ⑨慢而易人:傲慢而看不起人。

    ⑩莫為我先:沒有人替一我作介紹。

    先,先導,引見。

    ?若:你。

    ?溲溺(souniào,搜尿):解小一便。

    溺,同“尿”。

    (13)弟:但,隻管。

    (14)誡:原指文告,後引申為囑告。

    本文中即用引申義。

     沛公至高陽傳舍①,使人召郦生。

    郦生至,入谒②,沛公方倨一床一使兩女子洗足③,而見郦生。

    郦生入,則長揖不拜④,曰:“足下欲助秦攻諸侯乎⑤?且欲率諸侯破秦也?”沛公罵曰:“豎儒⑥!夫天下同苦秦久矣⑦,故諸侯相率而攻秦,何謂助秦攻諸侯乎?”郦生曰:“必聚徒合義兵誅無道秦,不宜倨見長者。

    ”于是沛公辍洗⑧,起攝衣⑨,延郦生上坐⑩,謝之。

    郦生因言六國從橫時?。

    沛公喜,賜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