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盧绾列傳第三十三

關燈
,陳豨反代地,高祖如邯鄲擊豨兵④,燕王绾亦擊其東北。

    當是時,陳豨使王黃求救匈奴。

    燕王绾亦使其臣張勝于匈奴,言豨等軍破。

    張勝至胡,故燕王臧荼子衍出亡在胡,見張勝曰:“公所以重于燕者,以習胡事也。

    燕所以久存者,以諸侯數反,兵連不決也。

    今公為燕欲急滅豨等,豨等已盡,次亦至燕,公亦且為虜矣⑤。

    公何不令燕且緩陳豨而與胡和?事寬,得長王燕,即有漢急,可以安國。

    ”張勝以為然,乃私令匈奴助豨等擊燕。

    燕王绾疑張勝與胡反,上書清族張勝⑥。

    勝還,具道所以為者。

    燕王寤⑦,乃詐論它人,脫勝家屬,使得為匈奴間⑧,而陰使範齊之陳豨所,欲令久亡,連兵勿決。

     ①以:通“已”。

    ②别将:單獨率軍,不同于以前跟從高祖。

    或謂帶領另一支部隊。

    ③觖望:因不滿而怨恨,猶言怨望。

    ④如:往……,到……。

    ⑤且:将。

    ⑥族:滿門抄斬。

    ⑦寤:通“悟”。

    醒悟、理解。

    ⑧間:間諜。

     漢十二年,東擊黥布,豨常将兵居代,漢使樊哙擊斬豨。

    其裨将降①,言燕王绾使範齊通計謀于豨所。

    高祖使使召盧绾,绾稱病。

    上又使辟陽侯審食其、禦史大夫趙堯往迎燕王,因驗問左右。

    绾愈恐,閉匿,謂其幸臣曰:“非劉氏而王,獨我與長沙耳。

    往年春②,漢族淮陰,夏,誅彭越,皆呂後計。

    今上病,屬任呂後③。

    呂後婦人,專欲以事誅異姓王者及大功臣。

    ”乃遂稱病不行。

    其左右皆亡匿。

    語頗洩,辟陽侯聞之,歸具報上,上益怒。

    又得匈奴降者,降者言張勝亡在匈奴,為燕使。

    于是上曰:“盧绾果反矣!”使樊哙擊燕。

    燕王绾悉将其宮人家屬騎數千居長城下,侯伺,幸上病愈④,自入謝⑤。

    四月,高祖崩,盧绾遂将其衆亡入匈奴,匈奴以為東胡盧王。

    绾為蠻夷所侵奪,常思複歸。

    居歲餘,死胡中。

     高後時,盧绾妻子亡降漢,會高後病,不能見,舍燕邸,為欲置酒見之。

    高後竟崩,不得見。

    盧绾妻亦病死。

     孝景中六年,盧绾孫他之,以東胡王降,封為亞谷侯。

     ①裨将:副将。

    ②往年:去年。

    ③屬任:托付而任用之。

    屬:委托,交付。

    ④幸:希望。

    ⑤謝:賠禮道歉,謝罪。

     陳豨者,宛朐人也,不知始所以得從。

    及高祖七年冬,韓王信反,入匈奴,上至平城還,乃封豨為列侯,以趙相國将監趙、代邊兵①,邊兵皆屬焉。

     豨常告歸過趙②,趙相國周昌見豨賓客随之者千餘乘,邯鄲官舍皆滿。

    豨所以待賓客布衣交,皆出客下。

    豨還之代,周昌乃求入見。

    見上,具言豨賓客盛甚,擅兵于外數歲③,恐有變。

    上乃令人覆案豨客居代者财物諸不法事④,多連引豨。

    豨恐,陰令客通使王黃、曼丘臣所。

    及高祖十年七月,太上皇崩,使人召豨,豨稱病甚。

    九月,遂與王黃等反,自立為代王,劫略趙、代。

     ①趙相國:誤,應為代相國。

    見王先謙《漢書補注》。

    ②常:通“嘗”。

    曾經。

    ③擅兵:指掌握兵權。

    ④覆案:反複追查。

     上聞,乃赦趙,代吏人為豨所诖誤劫略者①,皆赦之。

    上自往,至邯鄲,喜曰:“豨不南據漳水,北守邯鄲,知其無能為也。

    ”趙相奏斬常山守、尉,曰:“常山二十五城,豨反,亡其二十城。

    ”上問曰:“守、尉反乎?”對曰:“不反。

    ”上曰:“是力不足也。

    ”赦之,複以為常山守、尉。

    上問周昌曰:“趙亦有壯士可令将者乎?”對曰:“有四人。

    ”四人谒②,上謾罵曰③:“豎子能為将乎④?”四人慚伏,上封之各千戶,以為将。

    左右谏曰:“從入蜀、漢,伐楚,功未遍行,今此何功而封?”上曰:“非若所知!陳豨反,邯鄲以北皆豨有,吾以羽檄征天下兵⑤,未有至者,今唯獨邯鄲中兵耳。

    吾胡一愛一四千戶封四人,不以慰趙子弟!”皆曰:“善。

    ”于是上曰:“陳豨将誰?”曰:“王黃、曼丘臣,皆故賈人⑥。

    ”上曰:“吾知之矣。

    ”乃各以千金購黃、臣等⑦。

     ①诖誤:贻誤,連累。

    ②谒:拜見。

    ③謾罵:亂罵。

    謾,通“漫”。

    ④豎子:對人輕蔑的稱呼,猶金之“小子”。

    ⑤羽檄:插上羽一毛一的緊急文告。

    ⑥賈人:居貨待售之人,指坐商。

    ⑦購:為緝捕在逃者而重賞征求或重金收買。

     十一年冬,漢兵擊斬陳豨将侯敞,王黃于曲逆下,破豨将張春于聊城,斬首萬餘。

    太尉勃入定太原、代地①。

    十二月,上自擊東垣,東垣不下,卒罵上;東垣降,卒罵者斬之,不罵者黥之②。

    更名東垣為真定。

    王黃、曼丘臣其麾下受購賞之③,皆生得,以故陳豨軍遂敗。

     上還至洛陽。

    上曰:“代居常山北,趙乃從山南有之,遠。

    ”乃立子恒為代王,都中都,代、雁門皆屬代。

     高祖十二年冬,樊哙軍卒追斬豨于靈丘。

     ①勃:指周勃。

    ②黥:同“剠”。

    古代肉刑的一種,即墨刑,以刀刺人面額後用墨涅之。

    ③麾下:部下。

    麾:軍旗。

     太史公曰:韓信、盧绾非素積德累善之世,徼一時權變①,以詐力成功②,遭漢初定,故得列地③,南面稱孤。

    内見疑強大,外倚蠻貊以為援,是以日疏自危,事窮智困,卒赴匈奴,豈不哀哉!陳豨,梁人,其少時數稱慕魏公子④;及将軍守邊,招緻賓客而下士,名聲過實。

    周昌疑之,疵瑕頗起⑤,懼禍及身,邪人進說,遂陷無道⑥。

    於戲悲夫⑦!夫計之生孰成敗于人也深矣! ①徼:僥幸。

    權變:随機應變。

    ②詐力:欺詐和勇力。

    ②列地:分割土地。

    列,通“裂”。

    ③魏公子:指戰國時魏國信陵君無忌。

    ④疵瑕:毀責,過失。

    ⑤無道:暴虐,沒有德政。

    ⑥於戲:通“嗚呼”。